APP下载

四轮车诞生记

2022-03-11蔡轶平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梯子木板运动会

蔡轶平

新的学期到来了,幼兒开启了愉快的大班生活。两副带轴轮胎的出现,点燃了幼儿的探索热情。他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游戏,获得了有益的经验。我追随他们的脚步,与他们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幼儿园里来了“连体轮”

一天下午,我收到悠悠爸爸发来的信息:“蔡老师,我们店里有两副废弃的带轴轮胎,女儿很喜欢玩,说想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你看可以吗?”“当然可以。”我欣然同意,家长也是我园课程的支持者与参与者。周一早上,两副带轴轮胎真的被送来了,我把它们放到了操场上。我很好奇:悠悠喜欢的材料,其他幼儿也会喜欢吗?

幼儿第一次见到这一新材料显得特别兴奋。“你看,这是双胞胎轮胎啊。”“两个连在一起的,是连体轮胎。”“对,就叫连体轮。”“这不是举重的东西吗?我想玩,什么时候可以试试呀?”……看来,幼儿对于新材料的探索充满了期待。

在晨间锻炼、户外游戏、餐后自主活动时间,幼儿与“连体轮”有了亲密的接触。有的使出全身力气将“连体轮”拎了起来,说:“看我,像不像举重运动员?”(见图1)有的趴在车轮中间的铁轴上,快速地向前奔跑,说:“看我的,我像不像压路机?”(见图2)同伴们竞相模仿,操场上两辆“压路机”来回奔驰,大家轮流尝试着自己发明的玩法。

“感觉怎么样?好玩吗?”我好奇地问。一部分幼儿表示太好玩了,从来没玩过这种轮子。还有一部分幼儿则觉得趴在上面推动轮子前进太累了,而且低着头看不清路,很容易撞到人。糯糯提议道:“这辆车要是能坐人该有多好啊。”

在游戏回顾时间,我邀请幼儿一起思考:怎样才能让这辆车载人呢?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他们纷纷表示:马路上的车大多数是四个轮子的,只有把两副轮胎连接起来,才可能坐人。于是,“用什么连接”成了幼儿继续讨论的问题。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寻求答案的最好方法,我鼓励幼儿到活动室、操场、大厅等处寻找一切可以完成心愿的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幼儿有了新的发现。

四轮车诞生了

一天,在晨间锻炼后的收拾材料环节,鸣鸣发现他们平时玩的木板两端都有一个凹槽,他认为也许借助它可以将两副“连体轮”组合在一起。这个发现让大家惊喜万分。鸣鸣和几个小伙伴搬来木板,将木板的凹槽对准“连体轮”中间的铁轴,只听“啪”的一声,木板的凹槽正好卡在前轮的铁轴上,后轮也刚好卡进凹槽。看着眼前这辆初具规模的车子,幼儿拍手叫好。“我想起来了,梯子两边也有缺口,肯定也可以架在轮子上面。而且梯子上有一格一格的,正好可以当座位。”果果提议道。于是,几个幼儿又搬来梯子,果然梯子头尾两端凹槽的宽度正好卡住铁轴(见图3)。“再搬一架梯子来吧,这样可以多坐些人。”叶叶说。可是两架梯子的安装情况出乎他们的意料:把两架梯子并排放太宽了,不能平整地摆放在铁轴上。

这正是“儿童教儿童”的大好时机。回到活动室后,我立刻组织幼儿分享刚刚获得的直接经验,幼儿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两架梯子太宽,一架梯子太窄。因为三块木板的宽度和铁轴的长度一样,所以大家一致认为放三块木板最好,可以坐的人最多。而且木板平整,上面还可以放上轮胎当座位。由此,既可以载人又可以开动的四轮车诞生了。

不听话的四轮车

第二天,幼儿早早地就来到了幼儿园。几个幼儿一踏入操场,就直奔“连体轮”。只见他们快速搬来木板、轮胎,将四轮车组装完成。幼儿为拥有这辆独一无二的车而感到自豪。他们有的坐在上面当乘客,有的在一旁奋力推车,还吆喝着:“开车了,开车了,请大家坐稳扶牢。”(见图4)这时,萱萱、豆豆等几个也陆续来到幼儿园,他们看见这辆载着乘客的四轮车兴奋地一跃而上。几个男孩使劲地推动着四轮车,萱萱大叫:“速度太快了,你们不能推这么快。”豆豆着急地说:“别挤了别挤了,我都快掉下去了。停下,我要下车。”

后来,玩四轮车的幼儿越来越多,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你们推得太快了,我想让它停,但它停不下来。”“是啊,你们快看,这么多人把木板都压弯了。”“这车没有方向盘,也没法拐弯啊。”看来,幼儿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游戏回顾时间,我组织幼儿讨论:玩四轮车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通过分享归纳,幼儿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见图5)。第一,人太多,太拥挤,有人会掉下来。第二,轮胎太重,人多也重,把木板都压弯了。第三,没有方向盘,车子不能拐弯。

这些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幼儿自由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出谋划策,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想到的办法统统记录下来(图6—8)。这些方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必须试试才知道。

四轮车诞生的第三天,安安拿来了一块晨间锻炼时用的绿色指示牌,上面有个向上的箭头标志。他说:“就拿这个当站牌吧,要玩的人都在这块站牌后面排队。”同伴们非常赞同,立刻在站牌后面排成了长队(见图9)。容容见状说:“不能上太多人,最多4个人。”“不行,4个太少了,我们要等多久啊。”队伍里出现了反对的声音。“那坐5个吧,人再多的话,木板要压弯的。”容容解释道。“每次上5个人还是太慢了,你看这么多人排队,要等好久呢!”看来对于每次可以有几个人上车,幼儿没能马上达成共识。阳阳一边指着晨间锻炼时用的泡沫跳箱,一边说:“我们用跳箱当座位吧,跳箱比轮胎轻,这样6个人肯定可以。”这个提议得到了同伴们的赞同,他们一起搬来了红色中号泡沫跳箱,有的坐在车头木板上,有的爬上跳箱坐下来,阳阳兴奋地说:“木板没弯,坐6个人可以。”(见图10)。他们通过寻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基本解决了前期讨论中集中出现的问题一和问题二,但控制方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这时,我准备在环境中投放有关绘本,帮助幼儿获得间接经验。我通过搜索、比较,发现绘本《万能工程师麦克之麦克造汽车的故事》(见图11)比较合适,便将它投放在区域醒目的位置,幼儿发现后立刻阅读起来。他们发现,书中描述的关于汽车的转向系统非常复杂,首先要有方向盘,方向盘下依次连着转向轴、传动轴、转向摇臂等部件(见图12)。

受到绘本的启发,安安说:“我觉得可以用一根很粗的绳子绑在车上,然后拖着它。”菜菜说:“我们得找个东西当方向盘,或者是像自行车龙头一样的东西。”尽管绘本中没有可供幼儿直接借鉴的办法,但幼儿从中找到了灵感,而且工程师不言放弃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了力量,充满了信心。

幼儿决定在接下来的游戏时间里再想想办法,我也支持他们进入“实践—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鼓励他们像工程师一样不断研究,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平板车与连体车

一天,菜菜从玩独轮小推车的同伴身上获得了灵感。他搬来梯子,将梯子一头卡在四轮车的铁轴上,另一头用双手扶着。两个男孩也跑过来帮忙,说:“快看,这个车像不像平板车?”菜菜用力向前推动梯子,四轮车在梯子的带动下真的开动了。“这个方法很省力,你们不用帮忙,我一个人就能把四轮车开动起来,而且上面还坐了四个人呢。”菜菜得意地说。

两天后,我惊喜地看到了幼儿无限的创造力。豆豆骑着自行车来到四轮车旁,说:“我的自行车可以当方向盘,把四輪车连在自行车后面,我骑着自行车控制方向。”那么,用什么连接四轮车和自行车呢?慧慧说可以用轮胎车。因为轮胎车的两头分别有一根粗麻绳,正好可以拴在四轮车和自行车上。萌萌立刻拉着轮胎车一头的麻绳尝试着打结,豆豆也成功地用轮胎车另一头的麻绳在四轮车的铁轴上打了一个结(见图13),形成了连体车。“这下好了,自行车可以当方向盘。”萱萱还没说完就坐上自行车踩起来。就这样,自行车带动轮胎车,轮胎车带动四轮车,幼儿无意中运用了力的传递原理。虽然车子前进速度并不快,但幼儿为自己的创意而自豪。

花车巡游

户外游戏时间,几个女孩装扮一新,来到操场上玩表演游戏。悠悠看到停在树下的四轮车,便一骨碌爬了上去,边扭动身体边对同伴说:“我们今天在四轮车上表演吧。”萌萌把靠在旁边的一架梯子放在四轮车的木箱上,说:“这是楼梯,可以走到舞台上。”果果打开音响,又搬来几张小凳子,邀请小观众们坐下欣赏(见图14)。

他们的表演吸引了一群小观众驻足观看,小演员们高兴极了,表演更加投入了。当小演员们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时,前天玩车的那些孩子过来了。看到小演员们把四轮车当成舞台,计划玩四轮车游戏的那些孩子不乐意了。“你们表演好了吗?下来吧,我们要玩四轮车了。”“车子是要开的呀,你们站在上面不开,还不如给我们玩呢。”“我们今天计划用四轮车玩考驾照的游戏,你们这样我们怎么玩啊?”但是,正在表演的幼儿也不想放弃,说:“不行,这是我们搭好的舞台,你们不能拿走。”“我们就想在高高的舞台上表演,而且我们今天还搭了上舞台的台阶。你们不能明天再开车吗?”显然,双方在需求上发生了冲突:一方觉得舞台就应该有点高,而且自己搭好的舞台拆了很可惜;另一方觉得四轮车是用来开的,如果被当作静止的小舞台来使用则非常浪费。

这是幼儿自然生成的一个冲突情境,我觉得正好可以引导他们用协商、合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都高兴呢?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香香提议道:“我们把四轮车变成一个移动的舞台吧,这样既可以推车走,又可以在上面表演。”“对呀,就像迪士尼乐园里的花车巡游一样。”湄湄美滋滋地说。几个男孩说干就干,找来自行车和轮胎车,决定用之前试过的好方法将四轮车变成可移动的舞台(图15)。

于是,小演员们继续在车上表演,几个男孩也体验到了玩车的乐趣,双方都感到满足。这时,我想到了安全问题:“车开动时,车上的小演员要注意安全哦。”开车的幼儿马上心领神会,互相提醒道:“开车的时候,你们最好坐下来表演,等停稳了再站起来表演。”“对,我们推车的速度不能太快,慢一点。”就这样,花车巡游开始了。幼儿将花车推到小医院为“病人”表演,推到娃娃家为“宝宝”表演,推到大型积木区为“建筑师”表演……一路上吸引了众多小粉丝的跟随。

把四轮车开进运动会会场

幼儿园即将召开运动会,幼儿对于运动会的比赛内容、入场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们设计了“我的运动会计划表”,请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绘画、记录自己的计划(图16、图17)。在第二天的分享环节,他们有的说:“我们可以穿红色衣服拿着小红旗进场。”有的说:“我想组个轮滑队,穿轮滑鞋进场。”还有的说:“我们开着四轮车进场吧,可以有人在上面表演,有人在旁边拿着国旗。”经过投票,幼儿决定组成轮滑队、国旗队和四轮车队三种运动会入场特色方阵,他们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了分组,并分头排练。

“四轮车进场时,你们准备在上面表演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幼儿讨论起来:“表演跳绳吧。”“不行不行,在上面跳绳太危险了。”“可以在上面唱歌和跳舞。”“这些歌舞跟运动会没关系,还是应该表演运动项目。”于是,我播放了有关小学生运动会进场环节的视频,期待幼儿能获得更多的启发。最后,幼儿一致同意将车子开到主席台前停一会儿,请萌萌和叶叶表演转呼啦圈。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推车,有的表演,有的喊口号,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团结与努力。

开运动会的前两天,幼儿兴奋不已。他们将四轮车擦洗干净,又请保安叔叔给四轮车打气,以确保其运动会上的精彩亮相。满满说:“我们的四轮车要是再装饰一下就更好看了。”“用什么装饰呢?”我抓住机会启发道。“可以把画的画贴上去。”“可以贴张彩色纸。”“可以写上‘大三班’几个字。”……幼儿的创意层出不穷,我给予了幼儿有关纸张、画笔、打气筒、气球等材料方面的支持。最后,他们在跳箱的四周贴上了自己画的运动小人,又把气球固定在上面(图18)。经过幼儿的装扮,四轮车更加漂亮了。

运动会如期召开,我班幼儿把装饰一新的四轮车开进运动会现场,它吸引了各班幼儿的注意。当四轮车停在主席台前时,几个推车的男孩用脚踩在轮子上,以确保车辆的平稳和表演者的安全(见图19)。他们齐心协力、互相支持,令人感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连体轮”的诞生,到把四轮车开进运动会会场,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通过给予环境和材料方面的支持,萌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体验、交往、探究,帮助幼儿形成有益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作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做中玩”“做中学”。教师还应葆有好奇心,与幼儿一起探索发现,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做一个会看幼儿玩、会和幼儿一起玩的教师。

3305500338277

猜你喜欢

梯子木板运动会
木梯子
麦 田
我要参加运动会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梯云纵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梯子使用常见隐患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