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间隔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022-03-10殷安雯刘玉玺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射血左室间隔

殷安雯,刘玉玺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康复病区,河南郑州 4500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治疗主要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供为主,通过恢复心肌血液循环,改善临床症状,但治疗后疾病复发风险仍较高,预后较差[1]。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有研究指出[2],运动训练可有效增强心肌细胞活性,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主要指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复、多次的高强度运动,同时每次高强度运动间隔1个低强度运动或休息的间歇期[3]。HIIT每次运动时间短,且每次运动间歇期可减轻运动带来的不适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具有一定安全性[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短间隔HIIT在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ACS患者临床资料,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6月~2020年5月采用短间隔HIIT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4.57±4.29)岁;体重指数19.8~26.7kg/m2,平均(23.31±1.68)kg/m2。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12±4.36)岁;体重指数20.1~26.9kg/m2,平均(23.47±1.72)kg/m2。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5]中ACS诊断标准;②均为ST段抬高型ACS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近2个月内行非心脏手术;②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控制不佳;③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肌肉骨骼异常。

1.3 方法

两组均行介入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康复锻炼。

1.3.1 对照组 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术后1~3d,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拉伸运动,2次/d,5~10min/次;术后3~4d,可进行下床活动和床边运动,所有患者在运动初始,运动强度要低,3次/w,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循序渐进,注意训练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50次/min≤心率≤120次/min,若患者干预期间出院,嘱咐患者在家中进行基础的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及打太极等,坚持锻炼12w。

1.3.2 观察组 采用短间隔HIIT: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HIIT方法及目的,通过心率贮备(heart rate reserve,HRR)占比计算运动靶心率,确定运动强度,其中HRR%=(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占比,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靶心率=HRR%+静息心率。进行有氧运动跑步运动,训练前5min进行35%运动强度的热身运动,热身运动结束后保持100%~120%运动强度进行缓慢加速跑,10s~1min/次,间歇运动保持50%运动强度进行原地踏步,1min/次,反复进行5个循环,1次/d,2~3次/周,需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整运动频次,训练结束后,进行40%运动强度的放松运动,5min/次。训练过程中通过遥测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若患者干预期间出院,则让患者携带运动手环或指导视频回到家中继续训练,由家人辅助监督,持续锻炼12w。

1.4 评价指标

(1)心功能:于干预前、干预12w后采用超声诊断仪(东芝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型号:SSA-770A)对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进行检测。(2)6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6]:干预4w、12w后对两组6MWT进行对比,指导患者在平坦、笔直的30m长的运动场所行走,以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快速度,6min后评估患者行走距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

比较两组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2w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w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对比()

表1 两组心功能对比()

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mm)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L/min)干预前 观察组 56.85±4.18 46.87±3.39 4.78±0.64对照组 56.26±4.51 47.14±3.40 4.57±0.62干预后 观察组 50.37±3.29* 59.24±5.23* 6.81±0.81*对照组 51.64±3.18* 52.12±5.36* 5.02±0.75*

2.2 6M0WT距离

观察组干预4w、12w后6MW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6MWT距离对比(,m)

表2 两组6MWT距离对比(,m)

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 干预4周后 干预12周后观察组 153.65±26.31* 289.25±37.19*对照组 129.67±25.71 232.11±34.25

3 讨论

ACS以冠脉斑块不稳定为病理基础,引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溶栓、介入治疗,疏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但ACS病理基础仍未改变,只能在短期内改善临床症状,患者仍有极大可能发生动脉再狭窄[7]。心脏康复主要通过对患者生活、运动行为的干预控制病情发展,规避危险因素,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心脏康复训练对ACS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HIIT是一种在主动或被动恢复阶段,进行短暂高强度运动的训练模式,其在提高机体有氧能力、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w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可见短间隔HIIT可提高ACS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HIIT通过高强度训练和间歇运动交替,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周围血管张力,增强心室心颤阈值,预防猝死;同时,HIIT可促进游离Ca2+释放,在钙离子介导下,游离Ca2+进入细胞内,对心肌细胞收缩产生刺激性,有效增加心肌射血量、循环血容量,提高心室射血分数;另一方面,HIIT可促进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增强心脏每搏出量,促进心肌收缩、舒张速率[8,9]。

ACS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其运动耐力降低,日常生活、工作受限,因此,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4w、12w后6MWT值均高于对照组,可见短间隔HIIT可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分析其原因在于,HIIT可增强患者机体骨骼肌功能,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提高心理体内柠檬酸合成酶水平,进而提高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氧化酶水平,促进转录因子A升高,增加肌糖原、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4蛋白含量,提高机体运动耐量[10]。此外,本研究虽证实HIIT对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这主要因HIIT有间歇期缓解患者的疲惫和不适感,但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均有一定风险,因此,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时,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潜在风险,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及急救措施,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科学指导其进行运动训练,确保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短间隔HIIT可改善ACS患者心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

猜你喜欢

射血左室间隔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消耗情况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二维超声Simpson法和M型超声Teichholz法测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体会
不同左室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探究分析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间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