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
2022-03-10李雅琴易艳春祁绩
李雅琴 易艳春 祁绩
基金项目: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20210184)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22个省(直辖市)2000年至2018年的数据,用各省份的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以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中国-东盟贸易开放度,考察中国-东盟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并没有产生贸易的“环境逆差”,相反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因此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促进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继续积极参与有关的国际合作,同时加快对外贸易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贸易开放;环境影响;SO2;CO2
一、引言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也就意味着需要全方位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实现贸易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贸易萎靡,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已呈上扬态势。2020年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东盟逆势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在携手推进经贸往来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双方贸易开放带来的环境效应。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多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回答中国与东盟之间是否存在贸易的“环境逆差”,以及如何优化我国的贸易和环境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利于我国贸易、环境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在于得到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方向,但对此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一般可分为贸易开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贸易有益论)、不利影响(贸易有害论)以及不确定影响(贸易中性论)三类观点。贸易有益论认为贸易自由化并非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即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污染减排(Shen,2008;Kearsley&Riddel,2010;Baghdadi et al,2013;李小平,2010;闫云凤,2012;吕磊磊,2019);贸易有害论认为贸易自由化会加剧一国(尤其是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排放,从而导致环境恶化(Copeland&Taylor,1994;Khalid&Wei,2013;U.Almulali,2014;周茂荣、祝佳,2011;余丽丽和彭水军,2017;慕金钊,2019)贸易中性论认为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并不确定,这取决于国家类型以及比较优势类型(Antweiler,2001;Managi,2009;王舒鸿、王小青,2019)。
国内外有关中国与东盟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且学者们更多地致力于分析中国与东盟间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A.S.Abdul-Rahim(2017)。选取1989年-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数据,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POLS)来探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环境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不大。Valentina Dotto(2016)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为例考察自由贸易协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环境问题,文章发现自由贸易协定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外部性,并且自由贸易协定加剧了(在GMS中)资源耗竭的程度。
国内学者主要是利用中国与东盟双边数据,实证研究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例如,刘志雄(2016)利用1990年-2013年中国与东盟六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东盟以及加强环境规制确实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花瑞祥、蓝艳(2020)从环境成本的角度,利用贸易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数据,基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通过以上文献整理不难发现,现有研究对贸易引发的环境问题的研究都比较丰富,但更多的学者致力于分析中国与东盟间自由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中国与东盟贸易开放的环境效益研究的比较少,本课题以此为研究视角,选取中国22个省(直辖市)2000年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各省份的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并没有产生贸易的“环境逆差”,相反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1.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环境污染(hed)。考虑到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各省份,結合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各省份的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
(2) 解释变量
贸易开放(trade),采用各省份至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
(3) 控制变量
为了更准确评估贸易开放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控制汇率水平、实际人均GDP、地区的私家车数量和人口密度。
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2.模型建立
本文关注的是贸易开放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结合已有文献的做法,设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CO2 it表示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SO2it表示地区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γ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δ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μit表示随机扰动项。
3.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中国22个省(直辖市)2000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直辖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部分变量存在个别缺失数据的情况,采取插值法进行补充。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所示。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基准回归
由于本文的数据为面板数据,在分析贸易开放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时,首先需要确定相应的计量模型,这样才能准确评估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为此,本文分别对CO2和SO2进行了最小二乘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相应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3所示。根据F检验的结果可知,在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回归估计结果中,F检验值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对于CO2和SO2而言,固定效应模型均要优于混合效应模型。进一步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对于贸易开放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言,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对于贸易开放影响二氧化硫的估计中,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结合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来看,贸易开放的回归系数为-0.0489,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贸易开放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降低0.0489个百分点。
结合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硫的回归估计结果来看,此时贸易开放的回归系数为-0.0198,但不显著,说明贸易开放的提高并不会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2.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模型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采用各地区和东盟地区的进口额作为贸易开放的代理变量,相应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所示。可以发现此时贸易开放对于二氧化碳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但对于二氧化硫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更换变量的度量方式不会影响到回归估计结果。
进一步,本文以核心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做工具变量,相应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所示,此时贸易开放对于二氧化碳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但对于二氧化硫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内生性并不会影响本文的估计结果。
3.实证结果分析
结合表3的回归结果,就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来看,贸易开放的回归系数为-0.0489,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贸易开放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降低0.0489个百分点;就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硫的回归估计结果来看,此时贸易开放的回归系数为-0.0198,但不显著,说明贸易开放的提高并不会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用各省份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并没有将我国变成“污染避难所”,相反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减少了我国碳排放。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增长,东盟逆势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在携手推进经贸往来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双方贸易开放带来的环境效应,本文选取中国22个省(直辖市)2000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各省份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并没有产生贸易的“环境逆差”,相反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促进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贸易开放,促进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改善,即实现了贸易与环境发展的“双赢”局面,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且不断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继续积极参与有关的国际合作。尽管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和疫情的蔓延带来了世界贸易格局的不稳定性,但我国始终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如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RCEP的签署等。中国作为世界经贸大国,在推进贸易往来的同时,也需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树立绿色转型的旗帜,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加快对外贸易的绿色转型。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因此我们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也要引导开放朝着更清洁的方向进行。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型产品的出口,制定和完善绿色贸易清单,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Antweiler,W.;Copeland,B.R.and Taylor,M.S.“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2001,pp.877-907.
[2]Copeland B R,Taylor M S.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3):755-787.
[3]Copeland,B.R.and Taylor,M.S.“Trade,Growth,and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pp.7-71.
[4]周茂榮,祝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ACT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4):211-215.
[5]花瑞祥,蓝艳.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环境效应及其关键社会经济因子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09):2210-2218.
[6]彭水军,刘安平.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一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5):140-160.
作者简介:李雅琴(1996.04-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环境
312250058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