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实践
2022-03-10陈婵
陈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不是很高。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较少,且师生互动大多是以课堂提问方式呈现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来自于教材,问题的开放度较小,问题过于简单,答案较为单一,没有挑战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且教师希望学生给出的答案和实际问题相似,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2.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阅读兴趣也会逐渐丧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3.语文教学理论性太强
笔者曾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部分语文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时当起了“甩手掌柜”,只是把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部分教师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少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第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没有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及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及方法过于简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教什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问题
1.识字能力的培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汉语拼音及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基本结构等,让学生在一定的语用环境中要能够辨别字形,读准字音,理解汉字的意思和用法,还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并能够通过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正确读音和含义。
2.阅读能力的培养
识字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和终极目标,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意思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默读、浏览、速读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方法,掌握圈画、批注、记录等学习方法,以此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3.理解能力的培养
“读懂”和“读准”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还要了解修辞、语法的运用对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文章段与段、段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4.誦读能力的培养
“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前提,学生诵读文章时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意趣。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5.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能够联系实际,能够有自己看法,能够简单评价,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能力。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知识欠缺,鉴赏能力非常有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仔细品味,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怎么教是阅读教学的实践问题
1.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可以提出明确的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挖掘文章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明确合理的思路,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问时要注意阅读文本的选择和教学时机的把握,要在学生求知欲高涨的时候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是学生思考后就能回答出来的。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让学生合理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及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还要适时地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用自己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总结。例如,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的小结或全文结束后的总结。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且总结的内容要简明扼要。学生总结的过程也是认真思考的过程,这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
2.采用多种形式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开展各类阅读实践活动,如生成性的文字对话活动,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频率,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教师选用的文章设置对话内容、对话形式及对话时间。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在正确模仿和反复实践中才能养成。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是一种实践手段,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学生只有积极阅读课外书籍,且长期坚持积累,这样他们学到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辅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帮助学生打好课内阅读基础,让学生用课内阅读方法阅读课外书籍。二是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且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三是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课内到课外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不揠苗助长。四是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课外书籍的种类非常繁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互补的书籍,这样可以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课外阅读中。五是要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交流、评价。这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认识、表达、写作、欣赏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因为他在长期的阅读中不仅积累了更多的语文知识,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品味、思考中探究、争鸣,在发现、创新中发散个人思维,丰富个人情感。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者认为只有坚持读书的人才能收获知识,成就多彩人生。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教学研究室
3695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