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2022-03-10杜亮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热力核心创设

杜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18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创建问题情境展开地理教学。所以,地理教师应着重研究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问题情境的基本内涵和落实途径,并结合案例深入解读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案例。

一、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地理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

就新课标来看,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构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优化体系已经成为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有必要首先探讨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

1.地理核心素养

2018年颁布的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概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学生要通过地理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质以及关键能力。这其中就应当包含人地协调价值观、区域认知价值观、综合思维价值观、地理实践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问题情境创设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问题情境创设主要是指解决存在于真实情境中的某些地理问题。它是一种人与情境在互动过程中所生成的复杂、综合与人性化的高级能力,希望将人的智力、情感以及价值观都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之中,确保通过地理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多、覆盖面广,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根植于多样化的情境之中。高中地理教学追求构建基于问题情境的核心素养体系,即在知识认知基础之上不断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设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

二、地理教學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地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时要考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心智相对成熟,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在设计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方案过程时可考虑采用多种方式方法。

1.联动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地理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化地理问题情境是有必要的,能够鼓励高中生在生活中发掘某些地理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比如,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创设了如下生活化问题情境:“为什么晴空万里时,大家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而在日出日落过程中天空是红色的?雾霾天天空为什么是灰色的?”结合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大气层变化导致光反射变化的现象展开分析,合理结合新旧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解大气层的受热过程。再如,教师还可围绕《热力环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这一课的知识点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大家知道孔明灯上升的原理吗?为什么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较高的位置,而暖气则装在房间里较低的位置?”这样的问题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教师也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地理知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且正在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充分利用跨学科融合,创设趣味性地理问题情境

其他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一些地理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地理问题情境,让高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运用语文学科中的诗词歌赋以及各种俗语来引领学生共同创设地理课堂情境,强化学科知识点有效渗透,切实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学习《热力环流》一课时,教师就巧妙运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创设具有浓厚文化韵味的地理教学问题情境。“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有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为什么巴山一带多夜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山谷或盆地夜雨是一种对流性质的雨,由温差所引起,这与山谷或盆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密切相关。山谷或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地形闭塞,气流不畅,且终年空气较潮湿,云多雾重。入夜后,云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而云层上部辐射冷却迅速,易使水汽凝结,上冷下暖的气层不稳定,利于夜雨产生。山顶多昼雨是因为谷风是上升气流,随着地形爬升,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地形雨。山风是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这种跨学科知识融合是相当有趣的,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学习了地理知识。

3.设置精彩悬念,创设发散性地理问题情境

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发散性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企鹅大部分生活在寒冷的南极,但是在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这些大洲的最南端位置也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它们是如何来到这些地方的?”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就自然而然地创设了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深层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探究性地理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地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课时,教师首先设问,故意误导学生:“夏天热,是不是因为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比较近呢?”学生听了教师的话会误认为就是如此。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近日点与远日点两大知识点,如此一来教师成功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为创设探究性地理问题情境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教师帮助学生探究:距离太阳的远近是否就是造成地球上出现四季变化的原因呢?跟随这一悬念,教师在教学中会直接引出太阳的辐射与直射点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在讨论中引发“矛盾”,确保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并学以致用。

三、地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案例简析

在《热力环流》一课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动态的地理问题情境,利用动图配合教师讲解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利用动图为学生演示了热力环流的基本形成过程,深化了学生对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理解。在该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具体数据,生动客观展示热力环流中图示各处气压值的大小与等压面(线)的弯曲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理解这一过程,教师运用动图进行展示,如图1。

图1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结合图1,教师为学生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师为学生讲解了同一水平面中存在的气压差异,分析等压面(线)弯曲过程,空气水平运动过程就形成了热力环流。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借助动图创设了“热力环流”的动图教学情境,情境内容丰富且生动、有特色,为学生直观呈现了热力环流的主要形成过程。

在课堂总结时,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等压面(线)的特点是什么?”借此问题,教师就对等压面(线)的弯曲特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推进学生学习该课的思维过程,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突破疑难问题深入教学过程。

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三国演义》中“火烧上方谷”的故事,讲述诸葛亮设计火烧司马懿,却因为“天助”司马懿而失败的过程。教师利用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提出问题:“真的是‘天助’司马懿吗?”在学生思考、师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揭示了答案:“实际上并非是天助司马懿,而是因为诸葛亮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全面,不了解山谷风形成的地理原因。是山谷风造成了大雨天气的出现,并且熄灭了大火,救了司马懿一命。”

基于问题情境创设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非常有趣的。它为高中生轻松快乐学习地理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高中生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深入学习地理,并学有所获、学为所用。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

3072501908288

猜你喜欢

热力核心创设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热力管道缺陷弱磁检测技术仿真与试验验证
热力开季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名师开讲: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热力榜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