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教学:让生命在场
2022-03-09王方
王方
【书籍简介】“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将这部分内容讲得透彻、深刻,却是一大难点。《影像中的生死课》是作者陆晓娅自2012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起始课、教育课、家庭课、自我课、团体课、逆境课、伦理课、医学课、礼仪课、哲学课、结束课十一个主题为切入点,选取中外优秀的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的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死学;心理健康;生命在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86-0071-03
暑假的一次师资培训课上,一位教师在关于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推荐了《影像中的生死课》这本书,这是一本思考生命和死亡的书,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兴趣。该书作者陆晓娅曾长期任职于《中国青年报》,同时也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耕耘多年,退休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影像中的生死学”的通识教育课,这本书就是她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的授课笔记实录。多年来,师生们在课上课下以精选的优秀电影为载体,紧紧围绕“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这个核心话题,不断展开讨论,深入探索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一、何为“让生命在场”?
“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如何把这部分内容讲得透彻、深刻,却是一大难点。如果按照生死学结构体系的一个个章节、一个个概念来讲,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者,那些知识远离他们的生命体验。如果采用体验式的教学,则需要动用大量资源,也容易流于形式,实地参观以后便会很快遗忘。
“让生命在场”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场中,这个场是由教师主导设计的,通過抛出一个个精心设置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开启他们智慧火花的场;这个场是鲜活的、流动的、变幻无穷的,是理智与情感并存,个体与群体相互激荡的场;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本位,引导着学生不断地思考、质疑、探索的场。精心选择不同主题的电影故事正是非常恰当的载体,因为故事源于生活,它是开放的、非标准化的、具有多重隐喻的,每个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带入自己的体验,因而能够制造出多角度、多视野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教师在这个场中的角色是思考平台的搭建者、对话与讨论的促进者、情感的支持者等。在这样的场中,学生被深深地卷入其中,他们的心中涌动充分表达的欲望,他们的脑中不断地冒出各种不同以往的想法,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在两难的困境中探索着、质疑着。在这里,学生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多元的包容和接纳,同时也更能深刻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矛盾。即使是在课后,学生也能保持讨论、思考、写作的习惯,学习在课堂外得以继续延伸。
二、如何“让生命在场”?
生命在场,学习才能发生,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反观我们的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类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不在场”的。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很少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师生看起来都在场,可是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那么,如何才能“让生命在场”呢?
首先,教师要认识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能轻松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就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在场的人、一个有存在感的人、一个独特的人,而不仅仅是名单上的文字。学生有了存在感,他们才会让鲜活的生命卷入学习之中。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地吸引、鼓励、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看完影片后不要马上开展讨论,而是闭上眼睛体验几分钟,再迅速写下出现在脑海中的词汇,以此帮助学生觉察生命的流逝。再比如,要求学生看电影时,打开多层次、多方位的视角,既要置身其中又要置身其外,关注故事情节本身的同时,揣摩影片想要传达的意图,体验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的同时,捕捉自身产生共鸣的缘由;还可以在课上分享“一周生死事”、与片中的角色建立联结并带入角色、完成作业“死亡离我有多远”、开展“谁和我一样……”的游戏,给出不同角度的讨论主题并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讨论的问题,这些层出不穷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扩展并深化要讨论的问题,勇敢地赞同或质疑他人的想法,细致地梳理并总结大家一致认可的结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扩展,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而有富有意义。“生死学”的课堂不仅是获取知识、探求学问的课堂,更是心灵与心灵相互撞击、生命与生命相互影响的课堂,是生命在场的课堂。
曾经,我在心理健康课上也为学生布置过一个类似的作业“假如没有明天”,要求学生想象生命只剩下24个小时的情景,并写一封100字左右的遗嘱。刚开始学生是抗拒的,但当他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深深地卷入其中时,很多学生写出了上千字的感想。在假想的生命即将终结的场景中,多数学生表达出的首先是遗憾,接下来表达的是感恩,最后表达的是回馈,学生提到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延续等内容。经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最后,教师必须要非常敏锐地关注到在课堂上有情绪波动的学生。心理健康课和其他的课程不同,课堂的内容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撕开的伤口若未能仔细地进行包扎,便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创伤。生死学课堂,特别是用电影这样情感理性并存的介质来进行学习的课堂,容易引发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复杂感受,甚至带出痛苦的经历。因此,作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在场,更需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预防性的保护措施。例如,设计自测工具检测易感人群;通过指定主题的写作,发现那些潜在的可能有创伤经历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影片和教学的节奏,避免让学生感到内容过于沉重;告诉学生,万一课程引发了强烈的情绪,请及时报告,等等。总之,尽一切可能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因内容不适受到伤害。
三、如何使“让生命在场”的教学设计有效?
上完这门课后,学生的困惑更少了吗?恰恰相反,学生困惑更多了,这是否意味着教学设计就失败了?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机会思考过有关死亡、生命、伦理、悖论、公正、挑战、权利、尊严、责任、价值、可能性等问题,自然不会产生困惑,而现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也更加愿意去思考,因而困惑会随之增多。这样的困惑也许比不假思索地接受现成的答案要好得多。课程结束后,有的学生重新拿起了放下已久的画笔,有的学生马上去学架子鼓,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烘焙,这些变化说明学生的生命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变得跟自己的生命贴近了一点,期望拥有更加丰富的生命体会,有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
读完《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不仅渴望学习真正的知识,也在迷茫、困顿中努力探索自己人生的方向。生命教育课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讨论的平台,在抛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后能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思考如何与不同价值观与生活理念的人和谐共处,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参与中逐渐生成。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学生既有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需要,更有探寻自身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需要。
(作者系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幼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