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伴作文”:在童真语境中自由创写

2022-03-09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小学中心校潘慈奎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童真童话习作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小学中心校 潘慈奎

儿童喜欢幻想,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帮助他们在现实和童话中灵活切换;儿童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在充满纯真的童话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可以开口说话,可以相互观察,相互交往,相互间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教材中就有许多真切的描述。课文《一匹出色的马》记叙了疲惫不堪的妹妹把一根枝条当作“一匹出色的马”,跨上它后疲惫一扫而光并飞快骑“马”回家;课文《沙滩上的城堡》讲述了小伙伴们在玩沙游戏中,幻想筑起的是一座城堡,又齐心协力炸掉城堡救出公主,并把身边的妈妈当作公主的趣事;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则完全沉浸在小虫子的世界里,用小虫子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的一切。

“偶伴作文”基于童话和真实的语言情境(以下简称“童真语境”),将儿童喜欢的玩具、喜爱的童话或动漫人物、崇拜向往的英雄偶像引入课堂,作为儿童作文学习的伙伴,在“伴学伴写”的童真语境中,“伴以启迪和示范,伴以标准和分享”,将传统的作前指导转化为全程伴学、全程指导。

“偶伴作文”的探索价值和意义

“偶伴作文”基于“童真语境”,实现了作文的交际功能。张志公先生说:“凡是有价值的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著作,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写给一定的对象的,也就是说写作从来都是有实用目的。”“偶伴作文”在这种亦真亦幻的“童真情境”中,在“讲好故事”的任务驱动下,开展童话创作和表演,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观察描摹和想象思考,让作文成为童话或真实情景中的言说需要,这有利于培养儿童敏锐的思维、细腻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强他们习作中的读者意识。

“偶伴作文”将学作文与学做人巧妙地融为一体。“偶伴作文”中,儿童崇拜的偶像、喜爱的童话人物,将伴随着学生习作的全程,甚至贯穿在大单元任务群实践的全过程中。在亲切的对话和朝夕相处中,偶像具有的高尚精神,童话人物具有的美好品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格的养成。五年级下册学习中,我们确立了“礼赞白衣天使”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将教材中的四篇习作组合为一个主题任务群。将习作2《写读后感》转变为“钟南山爷爷事迹读后感”;将习作4《他______了》确立为“聚焦‘熊猫医生’张文宏”,一张张定格画面开展“素描写生”;将习作5《形形色色的人》转变为“向赴外地支援的‘大白’姐姐介绍班级中特点鲜明的同学,希望这篇习作能给辛苦的‘大白’姐姐带来欢乐”;将习作6《神奇的探险之旅》转换为向“大白”叔叔展示自己的“探险之旅”。在阅读和习作对话中,孩子们走近了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的钟南山院士,走近了关爱病人、勇攀医学高峰的张文宏医生,走近了可亲可敬、无私无畏的“大白”们,孩子们被白衣天使们临危受命、不辞辛劳的精神深深地折服。在与偶像的精神对话和真实交流中,实现了在作文中育人、在育人中作文的统一。

“偶伴作文”内容设计

“偶伴作文”的教学内容以统编版习作教材为主,并拓展出大情境的任务群习作和整本书阅读为情境的“童话旅行”。

教材习作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之所以对教材习作进行改编,是要针对其中创作的情境或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进行改编。如四年级下册习作7《我的“自画像”》,书中创设的情境是“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这个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文是生活实际的需要。现实教学中,当学生听到老师(语文老师往往都是班主任)描述这样的作文目的时,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而无动于衷。我们将玩具冰墩墩带到了课堂上,先呈现一段“自我介绍”,让学生“猜猜我是谁”。这段自我介绍文字中描绘了冰墩墩的形态,展现了它的滑雪特长和超凡能量。接着以冰墩墩的口吻向学生们追问,是怎样判断出来自己是冰墩墩而不是雪容融的。然后向同学发出邀请——“为自己画像”,向更多的冰墩墩们介绍自己。这种情境下的练习既给予学生们以写法启示,又“引进真实的读者,促使作者注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调整写作语气,避免写作过于正式化而缺乏学生独有的个性”(朱建军教授语)。

运用“偶伴作文”策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偶伴”为媒介创设作文情境,将习作要求转换为“要讲的故事”,继而进行情境化描述或创造性叙述,可以让一篇篇习作表达变成“把我的观察讲给你听”“把我的本领、我的进步、我的家庭、我的想象、我的想法等讲给你听”,让习作变为“在真实或童话的情境中讲故事”,使得习作过程有趣味、有目标、有意义。如四年级上册习作3《写观察日记》,孩子们对种植豌豆很感兴趣,但坚持两周左右的观察记录中,描述种子发芽生长的语言文字就趋于“整齐划一”“枯燥乏味”。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结合正在共读的童话《鼹鼠在月亮河》,选择童话主人公鼹鼠米加作为“偶伴”,制作了鼹鼠手偶,创设了鼹鼠米加来到班级和同学们一起观察豌豆并记录,准备将观察日记分享给鼹鼠尼里的任务情境。将观察日记寓于“偶伴”的童话情境中,孩子们的心灵变得细腻敏感起来,因为需要向亲密的伙伴分享观察所得。持续细致地观察描述中,孩子们的兴趣不减,写出的观察日记富有想象,充满童话的味道。苏霍姆林斯基说:“创作童话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最有趣和富有诗意的创作活动,同时也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运用童话思维进行观察,学生能够诗意地生活和描述,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联想、乐于表达。下面是一篇学生的观察日记。

9月21日 星期四

豌豆发芽了!几乎是不约而同,一夜之间,它们纷纷钻出松软的泥土。每一根幼芽都嫩嫩白白的,就像月亮河边的冒出头来的嫩蘑菇,让你不忍心碰它。幼芽钻出泥土似乎是使出全身力气。它的叶瓣和身体合成了一根芽苗,那些刚露出土的正在休息恢复体力。一些已经长出土层的芽苗正迫不及待舒展着,叶瓣很快会分为两片。

运用“偶伴作文”情境创设策略,我们将四年级16篇习作中的14篇进行了如下的改编和调整。

大情境下的任务群习作和整本书阅读中的“童话旅行”,都是在童话语境下的习作。我们开发了“未来城市更美好”的习作任务群,设计出了城市蓝图、描绘城市风景、描述城市交通、畅想城市故事、市长竞职演说、策划城市节日等多个作文练习,实现了跨学科的信息融合。“童话旅行”是在整本书阅读情境中的及时延伸和拓展,如阅读《小王子》时,想象补充“驯养一只狐狸”“给小王子写一封挽留信”等,让习作和阅读同步发生。

“偶伴作文”的教学模型

“偶伴作文”是在“偶伴”的情境下,开展作文练习和创作,让作文的情感交流、交际意义真实发生。根据习作练习的内容、体裁、表现方式和技术,偶伴作文一般分为四个板块八个环节,每堂习作课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放弃一些环节。

创设情境:将偶像或玩具引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童话或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揭示习作任务。“偶伴”的介入,让习作课堂变得富有乐趣,与“偶伴”一同写作,或者通过文字与“偶伴”交流,将教材中“令人畏惧的直白的作文要求”变成“伙伴”的需要、交往的需要。

偶伴启迪:本环节主要有两项基本操作。即“偶伴”以学习伙伴的视角,采取问题启发、短文示范或者呈现作文评价标准,打开学生习作思路,传授写作方法,提供习作自评框架。与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传授相比,“偶伴作文”中的问题启发的优势在于,它让学生处于平等的对话氛围中,让思考与想象不拘泥于为了写作而进行“定向思维”,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关键词提醒,从而让思维、想象安全而自由。日常习作教学中的范文引路往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学生欣赏品评时往往需要仰望赞美的视角,而“偶伴作文”中,呈现的习作片段可能并非完美的范文,需要集体进行点评、修改。在这个范文共赏、共同修改的过程中,根据习作要求巧妙出示“星级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在习作中不断超越的勇气和信心。“偶伴”与同学们之间互相启发,共同参与,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明了评价标准,利于习作后进行自评、自改和有针对性的互相评价。

创写分享:“偶伴作文”一般实施分段创写,不提倡一气呵成写完。因为分段写作有利于片段的互相鉴赏和修改打磨。在片段分享时,偶伴、小组或班级同学及时互相点拨,结合“星级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巩固写作方法,借鉴修改,改善习作言语表达,让作文能力在课堂上看得到提升。

对话鉴赏:本环节着眼于整篇作文的完成,开展朗读交流欣赏,偶伴或小组内的小伙伴总结归纳,誊写完成,发表展评。

“偶伴作文”的评价

“偶伴作文”采取星级评价法,根据每篇习作的训练要点,结合能力系统,对该类作文练习提出三个等级的评价指标。以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为例,在《一园青菜成了精》中“藕霸”的提示下,作文三星指标评价表呈现在屏幕上。评价表中的指标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方便对照指标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三星级的评价办法也激励着他们不断超越,不断修改完善,努力实现“三星”的目标。

“偶伴作文”,在“童真语境”中进行作文创写,改变了学生为完成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的习作状态,创造了具有对话安全感的言语情境,拓展了习作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动机,启迪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培养了学生创作中的读者意识,实现了习作的交际功能,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童真童话习作
童真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