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03-09王克兢
王克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长期久坐的上班族及重体力劳动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痛、神经痛、下肢放射痛、腰椎侧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2]。目前,临床常规康复治疗方式包括按摩、牵引等理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3]。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康复方式,其可有效改善腰椎的稳定性,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而针刺是常见的中医治疗,其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同时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两者结合治疗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文献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结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沈阳普德中医医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58.24±8.32)岁;病程4~15个月,平均(8.32±1.46)个月。观察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2~77岁,平均(52.45±6.93)岁;病程6~18个月,平均(9.23±2.45)个月。上述资料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经MRI检查确诊者;③入组前未接受过任何相关治疗者;④患者及家属之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配合者;②腰椎先天发育不全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按摩、牵引等常规康复治疗。按摩:患者躺卧,术者用拇指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按摩,1~2 h/次,2次/d。牵引:以15~25 kg重量牵引患者骨盆,20~60 min/次,2次/d。康复训练:患者每天进行慢跑锻炼,30~60 min/次,2次/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针刺方法如下:患者仰卧,采用不锈钢毫针(1.5寸以上)直刺患者夹脊穴、昆仑穴,得气后以40~100次/min的频率进行1~3 mm幅度的提插针并捻转,2次/d。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包括:①单桥运动:仰卧,将一条腿放在巴士球上,然后将另一条腿缓慢抬起,20 s后放下,转换另一条腿重复此动作,15次/d。②双桥运动:仰卧,双腿并拢后屈,抬起臀部,使身体呈现桥板型,保持20 s放下臀部,15次/d。③俯卧撑训练:做标准俯卧撑,维持40 s,15次/d。④膝手平衡:指导患者呈跪趴姿势,单手及侧膝支撑,缓慢抬起另一侧,保持15 s,15次/d。⑤仰卧抬腿:仰卧,双膝与双髋屈曲45°,缓慢屈曲双膝,接触胸部,然后伸展,10次/d。2组患者均治疗6周。
1.5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康复效果:采用VAS、JOA、FairbankJC计分表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VAS量表分值0~10分,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痛,0分表示无痛,评分越高,疼痛感越强烈,疼痛感与评分成正比;JOA评分包括膀胱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等项目,分值0~29分,评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低,评分与功能障碍成反比;FairbankJC评分包括生活质量症状项目与体征评分,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评分与症状成正比。③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角色(RP)、情感角色(RE)、躯体功能(PF)、社会功能(SF)、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活力(VT)以及心理健康(MH)。每个维度评分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④炎性因子: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5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白介素-1(IL-1)、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α(TNF-α)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康复效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JOA、FairbankJ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VAS、JOA、FairbankJ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VAS、JOA、FairbankJC评分比较 (例,
2.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RP、RE、PF、SF、GH、BP、VT、MH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RP、RE、PF、SF、GH、BP、VT、MH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2.4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这主要与年轻人工作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锻炼有关,腰背肌及腹肌等距离脊柱较近的核心肌出现劳损与肌力下降,致使椎间盘因长期压力过大突出进而演变为腰椎间盘突出症[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脊柱稳定性变差,对神经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疼痛。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按摩、牵引常规康复治疗,按摩、牵引常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疗效甚微且极易复发,不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痊愈。
中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病”“痹证”范畴,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腰肌劳损、肝肾亏虚,加之风寒湿,致使气血不通、静脉闭塞,不通则痛。《素问·刺腰痛论》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故临床需以疏经通络、活血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6]。针刺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毫针刺入患者的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针法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疗法具有广泛的优势,操作简单,不良作用少且疗效迅速显著。有研究证明腰部肌肉在维持腰椎平衡稳定脊柱方面有重要的意义,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操作简单,患者便于接受,可以增强背部肌力,促使突出的髓核组织向腰椎间盘内回缩[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JOA、FairbankJ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针刺结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针刺刺激腰部穴位可以改善气血运行,减轻疼痛,有利于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而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可以促进腰间盘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9]。血清IL-1协同刺激APC和T细胞活化,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血清IL-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血清TNF-α可以促进T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炎性因子水平异常易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发生水肿及炎症,加重腰间盘突出症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针刺结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可降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增强患者血液流速的作用,进而增加患者的体质,减轻炎性水肿;针刺可通过刺激患者相应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减轻腰椎水肿发炎的情况,以上二者协同可发挥出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减轻患者体内的应激反应的作用[10]。
综上,针刺结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