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俄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2022-03-09关秋妍
□ 关秋妍
(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一、现阶段俄罗斯农业发展概况
俄罗斯耕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良条件,但在油价高、外汇充足的时期,农业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乌克兰危机后,欧美等西方国际持续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加之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俄罗斯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在俄罗斯寻求经济转型过程中,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农业获得了关注,甚至一些专家称:农业将是俄罗斯“经济的未来”,“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一)从粮食净进口国到世界主要农产品供应国
在1996-2000年,俄罗斯还是年均300万吨的粮食净进口国,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占俄全部农产品进口的一半以上。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施加对俄制裁。为了应对制裁和保障国家安全,自2014年10月起,俄罗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禁止进口欧盟相关的农产品,积极发展国内的农产品,来替代欧洲的乳制品、水果、蔬菜、奶酪和肉类。在进口替代战略下,俄罗斯粮食平均单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增加,不但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还为出口提供了大量盈余。从2013年底到2019年底,6年中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从168亿美元增至256亿美元,增长了一半以上,特别是肉制品、油脂产品、食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量显著增加;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粮食市场上小麦、植物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国。其小麦出口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粮食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向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产品。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额的13%。
(二)疫情背景下农业已成为推动俄罗斯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俄罗斯的农业部门集中了国内约13%的基本生产设备和14%的劳动力,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相比其他经济部门,农业受疫情的影响较小,依旧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农产品产值较2019年增长5.3%,达6.11万亿卢布(如图1)。
图1 俄罗斯近年来粮食作物产量
俄罗斯待开发的优质土地资源将促使俄罗斯成为全球未来粮仓,成为全球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业大国之一。这样的“底气”来源于俄罗斯农业的两“大”:一是耕地潜力大,全国农用土地总面积可达到3.81亿公顷。前苏联时期,俄罗斯耕地面积一度达到1.18亿公顷,而现在只有每年约8200万公顷被耕种,苏联解体后将近4000万公顷耕地被撂荒。二是人均耕地面积大,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0.84公顷(12.6亩/人),约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9倍。
2020年,俄罗斯谷物类粮食总产量1.33亿吨,2019-2020农业年度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额4900万吨,创下历史上第二个出口高峰,排在世界第四位,出口额达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小麦出口3860万吨,增长21%,出口量仅低于2018年出口的4400万吨,大麦出口600万吨,增长52%,出口额为1.086亿美金,增长42%,创历史最高记录。如图2所示。
图2 全球小麦出口国前十位
(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俄罗斯农业政策的变化
为了保持农业全面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俄罗斯有关部门围绕农产品出口总体目标、农业发展的国家支持、粮食出口管控措施、农业保险机制完善、农业科技发展建设以及强化种植种子国家管理等方面,对相关的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农产品出口额的总体目标。面临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卢布贬值和严峻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俄罗斯将2018年在“新五月法令”中提出的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450亿美元的目标延迟到2030年。但计划采用新的措施,对创建现代化加工农产品企业的部分费用进行补偿。
二是下调国家对农业部门支持的资金。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削减各部门的政策预算,农业部门也不例外。2021年国家对农业部门的支持资金与2020年相比减少170亿卢布。但用于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支持方向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减,如奶牛育种补贴,农业保险资金,对小企业的支持等。
三是加强粮食出口管制,平抑国内市场价格,维护本国粮食安全水平。俄政府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应对食品通胀、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先后出台了一些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包括对大豆和油菜籽实施临时出口禁运,并制定粮食出口关税配额和小麦出口税等(见表1)。
表1 2021年上半年俄罗斯谷物关税调整表
2 2月1日-6月30日 大豆 征收30%出口关税(不低于165欧元/吨)3 2月15-2月28日 小麦配额内征收25欧元/吨出口关税;配额外征收50%出口关税(不低于100欧元/吨)4 3月1日-6月30日 小麦配额内征收50欧元/吨出口关税;配额外征收50%出口关税(不低于100欧元/吨)5 3月15日-6月30日 玉米配额内征收25欧元/吨出口关税;配额外征收50%出口关税(不低于100欧元/吨)配额内征收10欧元/吨出口关税;配额外征收50%出口关税(不低于100欧元/吨)7 6月2日起 小麦 合同价格高于200美元/吨的基准价格时,征收差额的70%关税8 6月2日起 大麦 合同价格高于185美元/吨的基准价格时,征收差额的70%关税9 6月2日期 玉米 合同价格高于185美元/吨的基准价格时,征收差额的70%关税6 3月15日-6月30日 大麦
四是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来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拓宽在线销售规模。
从上述概况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国,在参与全球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俄罗斯积极发展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其核心战略是“进口替代”和“提升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农产品出口”,而非以大量的原粮出口。但目前俄罗斯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严重依赖种植业和粮食原料出口,农产品深加工业依然低迷,畜牧类产品部分依赖进口,加上土地租金上涨过快,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农业基础设施更新缓慢,现代化农业机械数量不足和更新率偏低等问题。这是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农业发展困境,同时,也为中俄农业合作带来了机遇。
二、中俄农业合作新机遇
俄罗斯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中美贸易摩擦,客观上为中俄两国加快农业合作提供了动力。一方面,中国需要通过农业开放和“走出去”战略提高粮食安全的水平。另一方面,俄罗斯农业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农产品出口发展战略需要在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出口方面采取新的战略举措。新世界格局下,中俄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利益深度交融,为中俄加深农业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不断深化,为在俄远东地区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赴俄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签署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
2020年9月,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2024年前远东发展国家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中俄“远东—东北”在路桥建设、能源、北极航道、工业、农林等领域展开合作。
2021年,中俄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为新起点,推动两国战略协作和全方位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其中农产品和农业合作成为中俄经贸发展中的“新的增长核心点”。
2021年9月,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双方表示将大力支持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的经贸合作,并提出了到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要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截止到2020年年底,中俄双边贸易总额为1077亿美元。
(二)中俄农产品依存度较高互补性明显,为两国农产品贸易增添动能
一方面,中俄贸易品种开放程度加快。从2014年到2020年,仅仅6年,中国对俄罗斯开放了多种农产品的进口资质。2019年是中俄达成农产品供应合作意向高峰。目前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和中国海关总署正在关于准许输华猪肉、豌豆、小米、黑麦面粉、乳清和奶粉,以及小麦、大麦全俄范围进口等领域进行商谈,谈判还包括动物饲料和药材贸易取消限制。如图3所示。
图3 俄罗斯农产品允许输华时间表
另一方面,中国的疫情基本得到了全面控制,中国人口多、消费水平升级、内需市场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俄罗斯企业也纷纷看好中国超级大市场,主动对接推销产品。
俄罗斯食品价格实惠且品质高,越来越受国内消费认可。比如2021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在数秒钟之内,俄罗斯糖果销售额达400万元人民币、冰淇淋销售额近60万元人民币。2020年,俄罗斯牛肉才允许对华出口,但发展十分迅速,2021年一季度,俄罗斯对华出口牛肉3500吨,为上年同期的20多倍,俄罗斯有50%的出口牛肉都运往了中国市场。俄罗斯Prime牛排相当于澳大利亚和牛M4-M5的等级,价格却只有它的一半。
(三)多举措优惠政策,为两国经贸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
1.两国在东北-远东建立经济特区,赋予优惠政策
俄政府已在远东地区建立了吸引国内外投资以及支持出口导向型产业的超前发展区、自由贸易港等经济特区,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量外国投资。
2.两国鼓励多元化的经贸合作模式
中俄两国在发展传统大宗商品贸易的同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商贸流通的新模式成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新趋势。哈尔滨、黑河、绥芬河等东北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优惠政策带动了中俄两国电商跨境合作。
3.跨境交通设施逐渐改善
近年来,中俄两国跨境交通设施建设取得诸多成果。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大桥建成,具备过货条件;中俄两国首座跨江铁路桥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实现铺轨贯通;“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运输通道过境运输合作持续开展,“滨海2号”将进行无人驾驶通道的可行性研究;俄罗斯铁路公司计划在2023年前对远东铁路主干线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中俄地区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将大幅降低两地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带动俄远东地区发展。
三、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中俄两国农业合作不断深入,从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来看,双方由于政策的不同步、不同质,以及对产品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了一定的错位,这给中俄农业合作带来了挑战。
(一)贸易保护政策制约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
中俄两国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进出口管理方面存在政策差异。中国主粮安全立足国内自给,小麦、玉米和大米等谷物进口在国内总供给中的比重控制在5%以内。对进口谷物实行进口配额和质量管理制度,进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稳定国内供应和改善供应结构。俄罗斯小麦等谷物进入中国市场,需要遵循相关制度和程序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限制:一是落地加工限制。对于小麦、大麦、玉米、稻米、葵花籽、油菜籽、大豆等多种产品需要在定点加工厂进行加工后方可运出。且大部分都属于仅限对俄劳务输出种植并返销的农产品,大量进口依然存在困难和阻碍。二是进口配额限制,实施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的关税为1%,配额外的为65%。因此没有进口配额的情况下,进口成本巨大,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三是对进口企业资质有限制。中国企业要从事进口粮食贸易业务,除了一般经营性企业所必须的工商、税务、对外贸易资格等手续外,在注册的营业范围内还应包括粮食经营资格,具备卫生许可证和粮食进口监管条件。
俄罗斯为了保证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以及防止农产品和食品市场价格上涨,进一步保护发展本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频繁调整农产品出口政策,为贸易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两国在非关税政策方面也设置一些“障碍”,例如进出口检验检疫。在中国大豆紫斑病不作为检疫性病害,可以正常放行,但俄罗斯认为是大豆的检疫性病害,一旦发现,需全部销毁。在俄种植大豆的农户大多为中国人,忽视了对紫斑病的防治,因此遭受严重损失。同样,黑龙江的水果出口到俄罗斯,需要产地出具检验检疫证书等,而不是在出口地检验,使出口手续更加繁琐。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海关24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规定所有进口食品生产企业都需境外生产企业在中国海关进行注册,这对国内进口企业以及俄罗斯出口企业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两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制约着两国经贸发展。
(二)多重市场因素影响中俄农业合作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俄罗斯缺乏产品营销观念
俄罗斯出口的农产品、食品产品品质虽好,但质量不够稳定,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以俄罗斯大豆油为例,油的颜色每个批次都有差别,且包装简陋,瓶子容易被挤压变形,没有防漏拉环等。俄罗斯企业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缺乏“中国市场”化思维,不善于营销,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提升。同时,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产品造假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俄罗斯绿色食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推广。
2.俄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虽然中俄两国处于政治蜜月期,但经贸互信方面仍存在障碍,特别是地方和民间层面上,两国民众的相互认可度并不高。俄方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两国农业合作重点地区,“资源掠夺论”“破坏自然环境论”等舆论,造成对中国投资者的排斥,进一步阻碍了中俄农业合作发展。
3.俄农业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
俄罗斯境内的交通、物流、仓储等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不完善,口岸硬件设施落后,工作效率不高,还有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等等,都制约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4.未形成合作规模
目前,参与俄罗斯农业投资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缺少大企业参与合作,主体、经济形式比较单一,自身抗风险能力差,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形成规模,中俄农业合作缺少引领和带动的大企业。
四、对俄农业合作的建议
对俄农业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如今年6月两国元首共同发表的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的联合声明中表示,“俄罗斯需要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需要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中俄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因此,对俄农业合作中的机遇将要大于挑战,这给我们进一步开展对俄农业合作,坚定了信心。基于上述在新形势下对俄农业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建议对俄农业投资和贸易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业务。
(一)积极开展对俄农产品、食品、服务贸易,以贸易促进中俄企业间的双向投资
一是抢抓市场机遇,将优质食品“引进来”。建议对俄龙头企业要牵头整合对俄贸易企业资源,推动俄罗斯食品规范进口渠道,拓宽俄罗斯产品销售渠道,树立俄货进口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是建议黑龙江企业抢抓“招大商、大招商”机遇,以商招商,将俄罗斯食品企业、农产品企业“引进来”,来黑龙江投资,建设保税仓,加工园区等。
三是探索开发产业链服务,开展跨境服务贸易。例如,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种业公司可为俄罗斯种植业提供良种选育、栽培技术、资讯服务等有偿的农资服务。黑龙江省农投食品和产融公司可代理、经销俄罗斯产品,向俄方企业提供市场推广、展览展示、零售批发等有偿服务。做强做大产业链规模,最终促进中俄企业的双向投资,共享利益。
(二)投资俄罗斯农产品生产链关键环节,提高俄农业生产水平
俄罗斯农业政策愈发重视畜产品、水产品、植物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对俄农业合作的龙头企业应积极联合有实力企业由被动等待变主动作为,加强与俄罗斯的农业合作,重点研究投资俄罗斯自然生态的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不能局限于农业资源的简单开发、农业种植等,而是要向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后端延伸,投资俄罗斯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培养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进而掌控一手货源,提升国际农产品供给的话语权。
(三)借助东北(自贸区)-远东(超前发展区)政策优势,与中俄实力企业探讨建设“两国双园”
由实力企业或大型国有企业牵头聚集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优势企业,共同谋划建设专业、创新、绿色、开放的国际化农产品、食品高端园区。探索中俄“两国双园”模式,主要是利用两国园区之间点对点的结对合作,探索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模式,即俄罗斯的大宗农产品、水产品等,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在俄方(远东)园区初加工后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黑龙江)园区进行精深加工和分销;中国的食品精深加工食品、果蔬等产品通过合作园区之间航运航线运到俄罗斯,双方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态势。
数据来源:
[1]俄罗斯农业部官方网站数据;俄农业部联邦农业出口中心数据;《俄罗斯发展报告(2021)》.
[2]《世界资源报告:创造一个可持续粮食未来》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环境署、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撰写.
[3]白雪冰、许昭、周应恒.《中俄农产品贸易特征及合作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