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2-03-09孙月
孙月
摘要:目的:討论揭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9月,将我院8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1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综合性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衡量项目、HAMD衡量项目、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和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HAMA衡量项目,以及HAMD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衡量项目,以及HAMD衡量项目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足患者;常规性护理;综合性护理;临床效果;测算对比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所谓糖尿病足(diabelic foot,DF),通常指涉的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生理指标持续上升过程中,引致踝关节组织结构和神经组织结构发生病变,继而诱导足部供血数量不足,呈现出溃烂表现和感染表现。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病情较为严重条件下,将有较大可能性针对患者的肌肉组织和骨骼组织施加不良影响,继而引致患者发生组织坏死事件或者是截肢事件,最终给患者实际所处的生存质量状态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1月-2021年9月,将我院8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1例。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50-72岁,平均(62.16±1.31)岁,病程介于2-23年,平均(12.24±3.26)年。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51-71岁,平均(62.17±1.30)岁,病程介于1-22年,平均(12.22±3.21)年。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临床护理方法
参照组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患者受长期患病影响作用,极易形成和展示出焦虑情绪状态或者是抑郁情绪状态,需要临床护士择取和运用适当方法展开疏解干预。
(2)饮食护理干预:护士要参考结合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监测与控制干预情况,为患者制定和运用营养物质组成结构合理且便于消化吸收的饮食干预方案。
(3)足部护理干预:护士要严格针对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展开动态监测和控制干预环节,同时针对患者的面容表现状态、血管搏动表现状态,以及运动反射表现状态展开监控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衡量项目、HAMD衡量项目、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和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则组间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2.2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衡量项目以及HAMD衡量项目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HAMA衡量项目,以及HAMD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衡量项目,以及HAMD衡量项目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2.3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3:
3讨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当方法针对患者开展护理处置干预,能支持患者获取良好临床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和推广运用。
结语
在内分泌科临床中,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对比为其开展常规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化患者的基础临床指标,适宜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