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韧韧,灼灼其华
2022-03-09吴梓涵
吴梓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每每读到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不仅陶醉于“残荷、寒簟、斜月、孤雁”所营造的凄美意境,而且被这种“离别的相思”牵引,梦回故乡,竹林满月篾匠忙。
世间皆美,万物犹可。有一种凄楚的美,为“飞蛾扑火”;有一种等待的美,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一种追求的美,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乡村里的家前屋后,竹之韧韧,灼灼其华,成就一种美。
记忆中外公的屋前立着一片竹林。冬天,“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大雪过后,根根翠竹被压弯了腰,整个竹林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地道,穿行其间,其乐无穷,偶尔摇晃了竹子,它又挺直了腰板。春天,绵绵细雨过后,太阳从一层阴云后面探出头来,把穿在竹林身上的轻纱藏了起来,立即,一片清晰的竹林景象就展现在我的面前。青的竹竿,绿的竹叶,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水墨画。
一年四季,岁月流转,景致变幻,不变的是外公,于这片竹海中,成就了传统手艺之美。竹之韧韧,足美,而其中酝酿坚守的传统手艺,益美。
初秋的早晨,太阳升起来,竹林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破好的竹篾,潮润润的,正好编织。外公坐在竹林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篾子。篾子又薄又细又长,在他怀里跳跃着。
只见外公手里侍弄着大小长短粗细不一的竹篾子,阳光倾泻而下,似温柔的瀑布泻在那一条条韧韧的篾子上。我定睛于外公手里的动作,手指略弯下些许角度,把篾子架于关节,再右手顺势配合,穿插于手指之间。我对这所有的一切感到新奇且美妙,或许这也是一种静心之美。所以我也跟着尝试,一点一点触碰这种大美。
我模仿着外公编篾子的动作,笨拙的手指不听话地摆动着。已是初秋,额头上仍渗透出颗颗汗珠,面对手中这一堆杂乱拼接的篾子,些许有些心烦意乱。外公见势,握着我的手教导起来。
一切都又静了下来,只嗅到手中雅芳淡淡,先拣出几条长短均匀的篾子,外公娴熟地抓于手心,只见那篾子似有了生命,来回穿梭、捻转、抽离、分支,一切都像设计好的一般,跳着优美的华尔兹,在指尖律动。
外公边做边给我讲述着这门传统的手艺。从前大量使用筲箕、筛子、晒席、蒸笼、背篓、箩筐等各种篾制品,这让篾匠行业很红火。竹篾这门手艺“砍、切、拉、编、磨”全靠一双手,好的竹篾匠批出来的篾片,粗细有致,青白分明。一点毛边都没有。
一个好的篾匠,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划篾条,篾匠攥着手里的篾刀,把脚边的青竹管利落地一分为二,反复多次,原本粗大的竹管变成了数十根青竹条。然后再根据需要,竹皮部分,剖成青篾片或青篾丝。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篾。
编织是特别烦琐的,即便一个普通的小背篓,也要经历选竹、砍竹、破竹、劈片、剖篾、撕篾、刮篾、定型、固边、编篾、锁口、装背袋等,全是手工操作,每一步都有讲究,环环相扣。
阳光下,外公忙碌着。只见篾子在外公手中或编或织或拉或穿,纵横交织,上下翻飞,姿势如舞蹈般优美!
竹之韧韧,一直灼灼其华。美,就在身边,无时无刻。
我曾细窥过,那双手的手心与指上都结着厚厚的、粗糙的茧,饱经操劳的样子。外公的手有万千沟壑,皮肤黝黑,甚至还有篾子丝缕掺杂其中,这便是手艺人的艰辛。可他的眼里似有星辰大海般的广阔,这是坚定的目光,是一种要将竹编手艺传承下去的一种美。原来,美在身边,美在心里,美在文化的积累。
竹之韌韧,却也绽放灼灼其华。世界之美不仅于名胜,也且于身边。身边之美,有时也要用心体验,而传统手艺之美亦是如此。此美亦大美,三生三世,竹之雅芳,韧韧而立。灼灼其华,不枉身边有此美可陶醉。
375950058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