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剧院魅影》歌曲《音乐天使》中“简单”的有效手段
2022-03-09凌英
〔摘 要〕《剧院魅影》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音乐剧之一,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哥特式爱情小说。与《西贡小姐》《猫》《悲惨世界》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韦伯在多方面运用“简单”的方式创造出了通俗易懂并具戏剧性的音乐剧歌曲,这是成就这部作品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剧院魅影;音乐天使;音乐剧
《剧院魅影》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音乐剧之一,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哥特式爱情小说。导演普林斯,主演劳福德、莎拉·布莱曼,作词哈特,增补歌词斯蒂尔格,编舞林恩。至今已在全世界20个国家的110个城市上演超过65000场,总收入超过30亿美元, 与《西贡小姐》《猫》《悲惨世界》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在这部剧中共有22首歌曲, 令人印象深刻、朗朗上口的唱段不乏其数,例如《想想我》《音乐天使》《夜的音乐》《剧院魅影》等, 《音乐天使》是该剧的第三首歌曲,由梅格和克莉丝汀演唱。由于音乐剧大众化的特性,旋律大都趋于简单、上口、通俗化;韦伯多方面运用“简单创作”,创作出了通俗易懂并具戏剧性的音乐剧歌曲,这是这部作品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一、旋律的简单重复
韦伯每一部音乐剧中都有令观众久久不能释怀的优美主题旋律,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旋律简单、节奏规整、曲式规整、发展手法简单,重复多次的旋律萦绕在观众的耳朵里,正因为如此,这才使得观众牢牢记住,印象深刻。
《音乐天使》有A、B两段,都为4+4平行、方整的单一调性乐段,A段两个乐句为重复的关系,B段两个乐句为变化重复的关系;将A、B两段简单重复一遍后,A段变换调性再次重复一遍,形成单三部五部的曲式结构,也就是说这首歌曲韦伯只写了8个小节就基本大功告成,足以体现其对于音乐材料的充分运用以及对结构架构的把握能力。
一部好的音乐剧作品能被记住,大都是因为这部作品里包含着几首经典的歌曲。好的旋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听众记住这些好的旋律,所以韦伯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重复、重复、再重复让大众记住这首歌曲。
二、曲式的简单反复
该曲采用单三部五部的曲式结构,本质是在单三部的基础上让中段和再现段反复一次,在本身乐句重复的基础上,乐段又进行了反复,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虽然旋律重复多次,但并不给人乏味的感受,这是由于歌词并不相同且分给了不同的角色演唱,以及演唱形式的改变,例如最后的A段创作为二重唱。
《歌剧魅影》的音乐艺术特点,表现在音乐风格和乐器方面实现了多元化,表现方式也从单独的重唱和独唱变成了既有重唱又有独唱;连接部分使用音乐剧不常用到的弦乐四重奏进行过渡,体现出韦伯在音乐学院对管弦乐编配学习时,刻在心里的正统传统音乐思维。
三、和声的简单功能
(一)功能和声
用最简单的和声写出最扣人心弦的音乐,这首歌曲的和声大多以正格进行为主,采用常规的和弦进行,并加以主持续音,加强主功能,巩固调性。和声的“简单粗暴”也体现在乐句重复时采用完全相同的和声进行,例如A段第一乐句的和声进行为:TD-SⅡ-D-T-D;第二乐句则与第一乐句的和声进行完全相同;以及乐段反复时,调性发生变化,但和声进行并不改变。
(二)变和弦
相比A段,B段的和声色彩较为丰富一些,加入了那不勒斯六和弦即b1sⅡ6,为其增添了别样的和声效果,这是下属组变和弦中应用最广泛的变和弦,常用在t、tsⅥ后,但韦伯并没有恪守常规放在t、s、Ⅵ之后,而是在中间加了一个S7,这里既可以看作t、s、Ⅵ的功能延伸,也可作为b1sⅡ6的功能代替先出现。
四、调性的简单对置
(一)近关系转调
A、B两段的调性十分鲜明、简单,韦伯只用了最简单的关系大小调构建段落间的调性对比,A段为bB大调,B段为其关系小调g小调,它们互为一级关系调,既有调性的对比,又不让人感到突然转调的突兀。最后的A段由于需要转化为尾声,为转调模进做准备,所以从bD大调开始。
(二)双调性
值得一提的,还有前奏部分的调性采用双调性。多调性技法可以追溯至巴洛克时期,在巴赫的作品中便早已出现,并非20世纪的产物。双调性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纵向同时叠置,二是横向先后对置。这里韦伯用縱向的叠置,旋律部分为d小调,和声部分为bE大调,形成不同调式小二度的双调性,产生非常不协和的和声效果,以及更为鲜明的立体感,极具戏剧性。
(三)远关系转调模进
另外,尾声采用转调模进的手法结束也十分新颖,以下行全音bD-B-A-G的转调模进结束在G大调,转调模进是主题发展过程中有效的手法,但它多用于调性不稳定的部分,韦伯在全曲即将结束时才用转调模进进行收尾,这也是本曲的亮点之一。
结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音乐剧有着璀璨夺目的舞美场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在音乐剧历史舞台上,《剧院魅影》作为百老汇的一部经典音乐剧,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韦伯作为一名成功的音乐剧作曲人的同时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音乐剧在西方有着完整、系统的产业链,韦伯召集作词人查尔斯·哈特、编剧以及专业的团队,才得以成就这部音乐剧的最终胜利。
韦伯在皇家音乐学院管弦乐编曲专业的学习经历,让他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他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融为一体,规整的同时又动听易上口,丝毫不显庸俗,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进行多元化具有融合性的创作,虽然他的创作手法简单粗暴,但这无疑是很有效的,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又有着让人无法忘却的魔力。
参考文献
①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②李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音乐剧<歌剧魅影>》,群言,2020年8月。
③汪雨腾:《面具下的魔法:韦伯音乐剧的魅力》,2021年4月。
④徐良玉:《谈音乐剧<歌剧魅影>中哥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中国戏剧》,2020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凌英,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