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版郑渊洁”:“Nice”大叔迈克尔·罗森

2022-03-09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1期
关键词:埃迪罗森迈克尔

爱刷短视频的人,肯定都见过这个“自带语音”的表情包吧?响亮的咂舌、灵性的挑眉,加上醒目的“兔子门牙”,老爷爷一句魔性的“nice”,让他成功火遍了全世界。这位“戏精老爷爷”名叫迈克尔·罗森,是英国家喻户晓的童书作家、诗人。他拥有许多畅销著作,曾被评为“童话桂冠诗人”。而那个自带语音的表情包,其实出自老爷爷多年前的一个短视频。当时他创作了一首名为《Hot Food(滚烫的食物)》的儿童诗,讲的是一家人吃热土豆的故事,但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家庭片段,在YouTube(油管网)的观看量已经接近4000万。搬运到B站后,播放量也高达近380万,还衍生出各个恶搞版本。像这类片段,老爷爷创作过很多,大都取材自日常生活。普通的日常小事,经过老爷爷“颜艺”满分的演绎之后,都变得妙趣横生。凭借充满感染力的逗趣表演,老爷爷拥有了很多世界各国的粉丝,更被中国网友称为“英国版郑渊洁”。看着这位好像每天都很快乐的老爷爷,不少人都好奇:他的人生该多幸福,才能拥有这么多“快乐能量”啊?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爷爷,看看他超乐观的正能量来自哪里!

童年,底色的温暖治愈一切

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

——迈克尔·罗森《我们要去捉狗熊》

《我们要去捉狗熊》是迈克尔·罗森的代表作。这一亲子绘本里讲述了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迈过风雨与山河,齐心协力去捉狗熊的冒险故事。节奏轻快、朗朗上口,一幕幕温馨画面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罗森清贫却又温暖的童年。

1946年,迈克尔·罗森出生在英国哈罗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幽默且健谈,经常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笑话、唱歌。哥哥比罗森大四岁,他在学校学了什么,回来都会教给弟弟。他也很擅长模仿,经常模仿身边的人把弟弟逗得哈哈大笑。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造就了后来罗森那有趣而又充满童真的性格。

罗森童年居住的公寓旁边是一个很大的建筑工院,附近的木匠、水管工、油漆工都在这里工作,“他们的垃圾场就是我的游乐场,充满了未知”。那时候虽十分清贫,可是很幸福。罗森最终和哥哥进入了同一所大学,他在牛津大学的沃德姆学院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写作、表演和导演戏剧。他的早期作品灵感都来自自己2~12岁的童年生活,因此知道如何用小孩子的口吻去讲故事。

延伸阅读·学霸遭遇不公

毕业后,成绩出众的罗森获得了进入BBC(英国广播公司)实习的机会,可罗森不曾料到,在校期间他因为不合理制度而进行的奔走与抗议,已经让他进入了BBC的“黑名单”,(年轻时的罗森还没有做儿童绘本的想法。身为一名犹太人,他对外来移民的生存问题十分关注,主张消除不平等,为此还有过两次被捕的经历:一次是因为反对越南战争;另一次是因为反对牛津一名拒绝为黑人剪头发的理发师。)并因此被迫离职。而也正是BBC的那段工作经验,让罗森意识到:“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很狭隘,他们决定你的工作方向,而自己的创造力直线下降。”从此罗森开始进行自由创作。他创作了大量关于自己童年经历的诗,1974年他的第一部诗集《Mind Your Own Business》在一家儿童图书出版社出版,此后他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入儿童图书的创作之中。至今,罗森已经写了200多本書。

【考场速用】当你遭到质疑,不一定是你做得不好,或许只是别人戴着厚重的有色眼镜在审视你罢了。所以生活、处世不用那么唯唯诺诺,要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像迈克尔·罗森一样,勇敢说“不”!

最特别的绘本作品―― 《伤心书》

埃迪已经去世了,所以他永远都是18岁。不像我这个老头子,每年都会变老。

——迈克尔·罗森

罗森经历了3次婚姻,一共拥有5个孩子,其中2个是继子。第二个孩子埃迪是他的“灵感缪斯”,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里。然而,1999年的一个晚上,急性脑膜炎夺走了年仅18岁的埃迪的生命。那天,迈克尔·罗森回到家,发现埃迪躺在沙发上,看起来像是得了感冒。他给埃迪讲了个睡前笑话,顺手替他掖好了被子。第二天早上6点,他想再检查一下埃迪的状况,却发现他躺在床上,已经死去多时。突如其来的丧子打击,让罗森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埃迪去世后的几个月里,每当有人问起,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5年后,他将自己的情绪融进作品,创作了最特别的绘本作品——《伤心书》。2004年,英国协会授予《伤心书》“最佳儿童画册特别奖”。

在书中,罗森如实记录了每一次悲伤来袭的时候自己最真实的心境。迈克尔一改惯常的幽默滑稽的形象,勇敢而真诚地讲述着悲伤对他的影响,以及他试图化解悲伤所做的一些事情。故事从罗森的一幅自画像开始,昆汀(插画作者)用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滑稽的微笑。正当你想笑的时候,却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这是我伤心的样子。也许你觉得我看着挺高兴。其实,我是强颜欢笑。因为我想人们不喜欢看到我难过的样子。”曾经有一篇书评说:“这本书的治愈力就在于并不试图安抚,而是真实面对人的体验——这种真实强烈、悲伤又美丽。”

延伸阅读·投身脑膜炎研究的公益事业

失去埃迪之后,罗森意识到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脑膜炎对5~18岁孩子的致命危害。为了避免更多的家庭悲剧,他开始投身于脑膜炎研究的公益事业,让更多人关注这种疾病。给孩子们讲故事时,罗森才能暂时忘记难过,走出丧子之痛。当小朋友问:“埃迪现在几岁了?”以前他不知如何作答,而现在他会笑着说:“埃迪已经去世了,所以他永远都是18岁。不像我这个老头子,每年都会变老。”

【考场速用】迈克尔·罗森从未试图用童话故事粉饰这个世界的不完美,而是将真实的世界温柔、诙谐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伤心书》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就像阳光下总有阴影伴随,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不叫人生。

为教育撕开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口子

孩子们需要幽默来释放,这样世界才不那么可怕。

——迈克尔·罗森

罗森在每一个能表达情感的地方极尽所能地传递着快乐。绘本方面,他出版了大大小小上百本书,每一本都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给了人们不同的启迪。视频课堂方面,罗森经常绘声绘色地表演自己的作品,还会到各地演讲,分享他的故事、诗歌,还有创造力和幽默感。有一次他在表演“巧克力蛋糕”时,发现有的孩子会惶恐而无助地看着老师,好似在用他们的眼睛问着:“我们可以大笑吗?”这样的情景让罗森意识到英国当下的教育系统其实存在太多“压迫性”的东西,孩子们任何跳脱于老师或家长掌控范围的举动,都会被视作一种冒犯。为此,罗森写了一部短诗集《不许在课上呼吸》,以夸张化的方式对教育系统里的这些压迫行为进行了批判。罗森还在多个场合指出英国教学写作制度与形式的不合理性——“我们不能继续忽视现行的考试制度、他们创造的苛刻的学校文化与孩子们不断恶化的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考场速用】生活是需要一些五彩斑斓的点缀的,尤其是对充满童心童趣的孩子而言。所以,迈克尔·罗森极力想为教育撕开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口子,而他所提倡的这些理念,对如今“鸡娃”盛行的大环境而言,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生与死的边缘,向善意致敬

像小时候一样重新学习走路,反而让我觉得变年轻了。

——迈克尔·罗森

2020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席卷全球,已经74岁高龄的罗森不幸感染上了新冠。他在重症监护室躺了48天,经历了三次病危。在转出重癥监护室后,他又在康复病房待了三个星期,才重新学会走路。他却乐观地说:“像小时候一样重新学习走路,反而让我觉得变年轻了。”他甚至为陪伴他渡过难关的“拐杖好朋友”创作了童话故事。这次病危住院给罗森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眼睛、耳朵、脚指头都不太“灵光”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尚在病床上时,罗森就将自己这次与死亡亲密接触的经历写成了故事书——《多种多样的爱》。书中记录了他病重时的感受:卧床不起,呼吸急促,“感觉自己没有足够的空气”。在病房里的孤独与绝望:“医院的夜晚漫长而悲伤。”但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予了罗森无限的关怀和鼓励:他们给罗森写支持信,将罗森写的诗打印下来贴在他的床头,他们帮助他呼吸、说话、移动。几个月后,当罗森终于出院、再次摇摇晃晃地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他收获了很多路人的善意祝福。《多种多样的爱》是罗森与死亡抗争的记录,也是他对美好善意的致敬。再次出现在镜头里的罗森虚弱了不少,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一直坚持创作和表演。

【考场速用】任何事,只有在经历之后,才能清楚地知道那时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而真正“nice”的人生态度就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却依然选择热爱它。

(综合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LAW团学”“品格少年”等)

3841501908284

猜你喜欢

埃迪罗森迈克尔
斯坦利·罗森:分析中的形而上学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蝴蝶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丢了两元钱的车
我是谁
学生被殴离校出走,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