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者应是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2-03-09赵雅娇
赵雅娇
在“吴姥姥”这里,物理变得“好玩”起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怎么工作?她用一口大铁锅模拟。火箭是怎么上天的呢?“吳姥姥”吹大一个气球,然后突然松手,气球噌地蹿上了天,画面感有了!“吴姥姥”就是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工具,通过妙趣横生的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复杂的现象、规律变得清晰明了。
轻快有趣的短视频背后,是“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科学坚守,是“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孜孜追求。她一直在做的努力,就是将复杂的原理和艰涩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验,既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又考虑不同年龄受众的接受能力。如今年过七旬,面对短视频这一新鲜事物,她从头开始适应和学习。于是,才有了“爆款”的诞生。
与她的视频风格一样,“吴姥姥”的账号名字同样简洁明快,就叫“不刷题”。不只是物理,中小学生所接触到的许多学科知识与原理,本就来源于日常生活。它们本该鲜活生动、亲切自然。让学习者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而不是深陷做不出题的恐慌;让学习不再是一个苦差事,而成为来自内在驱动的自觉行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学科回归本质,让教育回归初衷,让学习回归本位,教与学才能真正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心灵唤醒。
如今,“吴姥姥”的科普账号拥有百万粉丝,许多学生和家长一道,主动打卡完成“吴姥姥”布置的“作业”,这正体现出社会大众心态的转变。学习不再局限于与考试相关的课堂,更延展到能够领略科学奥秘的各种场景。
“吴姥姥”的走红,还是一场优质资源与网络平台的双向赋能。有人说,大学教授做大众科普是“降维打击”,事实上,点燃大众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毋宁说是一种“教育升维”。短视频、直播等不再只局限于泛娱乐属性,而是向着知识分享、经验共享等更加健康、深度和多元的方向拓展,展现出的正是知识价值和平台价值的双重回归与提升。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教育”,这恐怕也正是“吴姥姥”走红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这正是:寓教于乐,教之者应是知之者;求知若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
【适用话题】寓教于乐;资源利用;求知与乐知
33955019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