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单元内容 落实观察要素
——以“写观察日记”教学为例

2022-03-08文|陆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日记事物习作

文|陆 艳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习作。观察是学生了解事物特征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了细致的观察,学生才能认识世界,才能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教学中落实观察要素,有利于学生养成有意识地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对于观察习作,学生早有接触:三年级上学期要求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三年级下学期要求观察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后写观察日记,这是在三年级观察要求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因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和以前有所不同。教材对“写观察日记”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而且还贴心地提示学生:“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习作时,可以整合单元内容。下面就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为例,谈谈习作教学中落实观察要素的策略。

一、研读助学板块,聚焦观察重点

习作“写观察日记”所在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连续观察”。“篇章页”“资料袋”“阅读链接”等板块都与单元主题有关联,由于内容不多,而且分布比较散,在学习时很容易被学生忽略,习作之前再次研读这些助学板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篇章页的左上方呈现了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日常的小事、细小的地方获得知识。篇章页的右下方呈现了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其中第二个语文要素就是习作要素,明确指出了“连续观察”这个要点。篇章页的插图设计独具匠心,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生活场景:浅蓝色的喇叭花竞相开放,引来了蜻蜓,引来了七星瓢虫,引来了爱观察的小朋友,他们有的拿着放大镜蹲在地上仔细观察,有的用手去摸一摸、闻一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然后联系开始学习这一单元时老师布置的观察任务“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某个场景”,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方法、观察的角度和观察到的变化,从而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毛毛虫变成蝴蝶、盆栽开花等,只有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才会有新发现。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是结合阅读体验,用三个泡泡图总结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的好处,为学生的习作开拓思路。

这些助学板块在单元学习时可能没有被学生重视,但是在习作之前进行系统讲解,学生就能聚焦观察重点,对本次习作的目标有精准的把握,对此次习作的重点难点也就了然于心。

二、勾连已有经验,明确观察角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写好观察日记,除了仔细观察事物以外,还必须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图文结合和表格式。图文结合的观察记录主要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观察事物当时的状态和变化的情况记录下来,比较形象化,侧重于有序表达;表格式的记录方法则通过关注不同维度的关键词记录事物在不同方面的状态和变化,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爬山虎的脚》的课后习题下面有一个“资料袋”,告诉学生“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还结合具体事物给学生示范了两种观察记录的具体形式。第一份是观察银杏的变化,从每一幅图片的最上面一行可以看出,时间跨度比较长,9月10日到11月10日,历时两个月。从拍摄的图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银杏的叶子颜色发生的变化是“浅绿色—从外向内开始变黄—全变成黄色”,银杏的种子发生的变化是“浅绿色—黄色—掉落”。图片下面的文字则很有条理地叙述了银杏树的变化情况。第二份是观察蚕的变化,采用了做表格的方法,记录了观察对象、时间、体长、颜色、吃食情况五个方面的情况,通过横向的分类和纵向的比较,清楚地呈现出蚕的形态、颜色、吃食的变化过程。课堂上,学生还利用做表格的方法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梳理和盘点,写作之前,让学生再次回顾这份表格(见表1)的内容:

表1

借助表1,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观察日记中,学生制作了下面这份表格(见表2)。

表2

通过复习学过的观察记录方法,学生勾连起已有的学习经验,开始构建本次习作的框架结构,并懂得了要把事物观察清楚,必须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还要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感受。

三、结合实践活动,表达观察所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学生有了很多收获,习作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行整理,确定习作的重点部分,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采用一定的习作格式书写成文,用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在教这个单元之初,教师会布置学生在家里开展观察实践活动,如养金鱼、养狗、培植豆芽等,在班级里开展简单易行的实践活动,如大蒜发芽实验,每天都有学生轮流负责记载大蒜的发芽变化过程。习作时,让学生把自己在家里的观察记录本带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先展示班级里的集体记录本内容,再在小组内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家里的观察过程和记录情况,针对“观察了什么”“记录了什么”“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观察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观察感受”等方面进行集体交流,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写成观察日记。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教师可提示给观察日记起一个有趣的题目,在正文的上面一行要写上观察的时间,观察日记可以写成两篇或多篇,内容必须是记录事物的变化以及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以后的感受。如写《大蒜成长记》,先是把表现大蒜变化的相关语句全画出来,明确这些就是需要整理的内容;接着通读观察记录,删去没有明显变化的部分或者重复的部分,标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如“一点新绿从顶部的裂口处冒了出来”,明确这是日记的重点内容;再试着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着从它的根、芽、茎、叶方面在颜色、粗细、长度、大小等方面说清楚变化过程,说出自己的观察感受,如一片片大蒜叶就像一株株碧绿的小树苗茁壮成长,最后让学生动笔完成观察日记。

由于在学校和家里都开展了观察实践活动,学生在习作时就有了叙述的对象,叙述的内容也变得真实可信,有些学生由于观察的事物相同,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之间就互相补充、调整、修改,这样表达起来就更加清晰有序。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巴甫洛夫说的名言,这句话也很适合用来鼓励初学习作的学生。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通过整合单元内容,既落实了诸多的观察要素,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观察的重要性,还让学生享受到了习作的快乐,真是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日记事物习作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