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实施方案对比研究
2022-03-08余博张颢译
余博 张颢译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99-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仔细梳理了辽宁省各地区中考体育的实施方案与细则,对比各地区中考体育的考试分值、考试项目、考试标准等方面实施的差异,分析目前采用的中考体育考试方案的利与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中考体育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中考体育成绩成为学生中考总成绩较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以及中学生都适应了中考体育的实施方案,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备战中考体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考生考试分值比较稳定,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分数;学校对体育中考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学校课后或大课间会组织学生进行集训,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中考体育 考试方案 对比研究
一、导言
目前,初中生体育考试已经在我国全面开展,学生身体素质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趋势,主要是“12岁陡崖”与“高一最强”现象[1]。学生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加重,运动锻炼的时间减少,导致身体素质呈现陡崖式下降。“高一最强”是高一学生的体质水平在高中三年内处于最佳阶段。这个现象主要是中考体育杠杆所带来的正向效应在高一的展现,然而因为缺乏后续的体育考试压力与动力,加上高考带来的压力,学生在高中阶段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将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2019年中考体育考试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14市中考体育方案进行汇总、对比得出辽宁省中考体育实施方案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横行对比分析的方式,将辽宁省14市中考体育实施方案进行汇总,运用Excel 2019对14市考试方案进行对比,运用图表对数据进行阐述,使其更加清晰地表现地区间、学校间的差异。对其实施方案的具体细节包括体育分值比例、考试办法、项目设置以及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了深度剖析与比较。通过省内各地区横向维度对比发现各地区间的异同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意见。
三、中考体育实施方案对比分析
目前,从考试结构的角度来分,中考体育主要有两种考试办法:一种是终结性评价,另一种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3]。过程性评价中,涉及体育健康理论常识与运动技能考试[4],都由地区教育局与体育局自行确定,理论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每个地区过程性考试内容与方法都不相同。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技能测试,包括机能水平、身体素质、运动项目技能等方面。
(一)中考体育分值差异分析
平时成绩与现场测试成绩各有利弊,沈阳、大连平时成绩占比较大;营口、丹东、盘锦、锦州现场测试成绩占比较大,现场测试成绩占比达到66.7%;其余各地区两种评价方式各占50%。在中央7号文件中提出“逐渐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之后[5]。各地都加大了体育成绩在中考中的分量,也逐渐抛弃了之前的等级评价制度,用分数代替考试成绩,辽宁省内各地区全部采用分数制为学生体育考试进行打分,体育更加充分地融入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
(二)中考体育结构差异分析
过程性考核的具体方式由本地区自行制定,各地区教育局主管部门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考试内容。在终结性评价中,辽宁省所有地区都以身体素质测试为主,某些地区加入一些简单的身体技能测试。其中,大连、沈阳、辽阳等地加入了对身体机能与形态的考查,充实了考试的形式。
两种评价方式有利有弊,过程性评价可以让体育课回归教材,按照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减少学生的体育考试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学生体育课被别的课程挤压而缩减课时的现象,同时也避免各个学校针对体育终结性考试进行突击的现象,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很大帮助作用。但是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监督体系与管理,一旦降低考试监督,考试的公平公正又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是目前过程性评价实施体育考试的难点。终结性评价因为集中考试,统一打分,考试公平公正有了很好地保障,并且考试监督与管理也比过程性评价难度低很多,但是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在考试前突击学习,体育考试很容易就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并且终结性评价对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帮助不大。
(三)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差异分析
为建立健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各地中考测试项目均来源于《标准》中的项目。《标准》中指出,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之外,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加分项为1000/800米,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6]。总分为标准分和附加分之和。辽宁省各地区在中考体育加试项目选择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存在一些差异性。对比全国各地区中考体育的实施方案,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也契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是,其他省份的个别地区会设置自己独特的实施方案,包括当地特有的民俗体育艺术,如黑龙江的冰雪项目、河南的武术项目;很多地区有游泳、球类等项目。根据必测和选测的标准,将辽宁省中考体育项目进行汇总。
(四)考试评分标准的差异分析
各地区所选择的考试项目与项目分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1000(男)/800(女)米作为必测项目,分值上也占有很高的比重。其他項目如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被部分地区作为必测项目,占有一定的分值。各个城市对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素质都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项目的设置上,各地区虽然在具体项目选择上存在差异,但是都以耐力为主要测试项目,核心力量与爆发力也是考查的重点。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初三男子耐力跑的优秀成绩为3分50秒,初三女子耐力跑的优秀成绩是3分39秒。而辽宁省各市区中考体育男子耐力跑项目满分成绩为3分50秒到4分25秒之间。其中,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等地都以国家标准为主。女子耐力跑项目满分成绩为3分38秒到4分15秒之间,其中大连、营口、锦州等地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整体来说,辽宁省大部分城市中考体育耐力跑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立定跳远项目上,国家标准初三学生的优秀成绩为男子2.40米,女子1.90米。在辽宁省各市区立定跳远项目上,男子满分成绩区间为2.40米到2.09米,女子满分成绩区间为1.93米到1.64米。其中锦州市要求最高,沈阳市要求最低,差距在30厘米左右。锦州、营口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四、改革与完善中考体育方案的对策
中考体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7]。为此,就可以根据这一目的制定相应措施,改善现有制度,完善考试方案,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重视平时考查,提升测试难度
中考体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如果只是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让更多学生对体育考试产生厌倦心理。如果将体育考试中过程性测试比重增加、增添学习项目、设置课后兴趣班、运用大课间安排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等方式让体育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更为理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将这些活动安排进入中考体育的考查范围。平时成绩设置可以包含多个体育项目,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所学习的运动项目,争取让每位同学在中学阶段都可以学习一到两门新的运动技巧[8]。最重要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接觸体育运动,喜欢上某项体育活动,在初中毕业后仍然具有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意识。现场体育测试难度增加包括进一步提高现场测试分数,让学生进一步重视体育考试,避免突击考试的现象。当然,改革的结果是学校必须要重视体育这一学科,加大体育师资的投入,真正将体育变成四大主科之一。
(二)项目多元发展,提升考查标准
目前,各地区最重视的就是耐力跑项目。耐力跑是中考体育中的必测项目,耐力跑不仅检验学生的心肺耐力,也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辽宁省内没有一个地区在现场测试里加入运动技巧性较高的项目,因为这是一项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练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的项目。因此,在学生兴趣和考试实施难度上要进行权衡,找到适合的考试方式。选测项目上,应该尽量体现多元化,要能满足广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且不仅能反映学生运动能力,还要通过中考体育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根据学校体育资源的与师资力量,合理安排适合学生的测试项目。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拥有能满足足球、篮球教学的能力与环境。因此,适当让球类、健美操、体操等项目成为体育考试的一部分,会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体育考试的多元化。
(三)组织体育赛事,营造锻炼环境
我国选拔人才的方式就是要通过考试,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公平的方式。因此,体育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融入这种体制。中考体育的加入就是一次很好的融入,但是这种融入方式目前来看过于简单和直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营口市每年会组织一次市青少年运动会,每次参加运动会获得成绩的学生可以免试中考体育,这种方式其实拓宽了中考体育的评价方式。自从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贯彻中央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以来,正式取消了体育竞赛项目中的立项审批制度,这也为各地自行举办体育赛事提供了机遇,包括近几年新兴起的马拉松热潮也受到了国民的追捧。因此,增加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可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认识体育和参与体育。
(四)转变思维方式,提倡科学运动
之前大部分人对于体育的态度并不友好,学生在介绍教育的过程中,体育被算作“小三门”,不能作为主要学习的内容。在体育考试进入中考体系后,这种思维得到了明显转变。现在各种青少年体育培训班办得火热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目前,南京动商研究中心在研究是否能将体育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如果实现,肯定对社会大众产生很大冲击,进一步提高体育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9]。高考属于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的含金量远超中考,如果体育考试能成为高考的一部分,就能保持体育训练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连续性,也能让更多人转变思维,提高对体育的重视,同时也让人才选拔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苟波.孩子应试锻炼很不可取[N].人民日报,2018-3-30(3).
[2]阳朵红.高考体育科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陈朝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6.
[4]张潇潇,蒋旭军,李军.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
[5]陈德钦.我国中考体育考试的审视[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6]姜锦升.福建省“初升高”体育考试游泳项目实施方案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7]王早平.体育中考对榆中县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及改善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8]印笑.苏州市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现状及培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9]邓青,张红兵.王宗平访谈录:“3+1+2”高考新模式下的“体育选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