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项目改良及应用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2-03-08熊晖

体育时空 2022年1期

熊晖

中圖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185-02

摘  要  儿童青少年视力发展的问题目前已是全球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孩子学习用眼的负担,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使得近视防控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探析运动项目的改良及应用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力求摸索出有效的视力防控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改良,有意融入视力锻炼环节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展,缓解视疲劳。

关键词  运动项目  儿童青少年  视力发展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该份报告显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人数数量越发增多,小学四年的视力不良率达到36.5%,而中学八年级的则达到65%,几近两倍[1]。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是国家战略。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五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建议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全国人大应尽快立法,把方案法规具体落实到法律层面,明确政府、学校和家长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中的法律责任。同时“双减”政策出台最直接的益处是让孩子们走出忙碌的补课生活,减轻学习负担,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使眼睛得到放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应对几何级增长的近视率,很多专科医院均开设了屈光门诊,但除了给患者配戴眼镜进行矫正外,并没有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尤其在如何控制儿童近视率进展这一难题方面更是黔驴技穷。众所周知,户外运动有利于视力发展,但若户外活动只是单纯“量”的累积而非“质”的跨越,通过体育活动防控近视的措施恐怕难以实现长期维持。通过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改良与应用对视力发展产生影响,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一、理论依据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及远点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近视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视力减退、容易视疲劳。近视现象的形成有部分在于睫状肌的调节是使不同距离物体均能形成清晰视觉的关键,长期视近会导致睫状肌调节功能的下降,造成调节紊乱和屈光不正,根据此原理可以通过调节功能优化训练实现对近视的控制。因此推测:通过专门设计和进行改编的运动项目可以代替常规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对睫状肌的锻炼效果,从而达到能够控制和缓解近视现象。视力即看清物体的能力,而看清物体实质上是“眼睛捕捉到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过程”,而负责调解焦点位置的重要结构便是睫状肌。从某些层面上而言,视力的好坏即取决于睫状肌调节功能的好坏。有研究发现动态视力(KVA)主要是睫状肌调节做工,在眼球追踪物体进行视远一视近交替看物体的过程中,缓解因长期看近物引起的睫状肌痉挛,并增强睫状肌肌力,恢复其调节功能。动态视力又与静态视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锻炼动态视力对控制近视发展进程具有积极影响。遵循提高动态视力所要求的基本原则,将动态视力与运动项目结合,运动中对目标的捕捉带有交替视远-视近的调节训练特征,通过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设计的运动项目作为干预手段,可以实现在进行运动的同时达到对睫状肌锻炼的效果,恢复和加强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目的。

二、不同运动项目的改良及应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球类运动项目的改良与应用

目前,关于球类运动改善近视的研究已较丰富,且多集中于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此类运动中,球的运动速度快、方向变化多,由于其运动的特点对参加者用眼观察和判断球的运动路线,并以视觉效应做出相应的动作要求很高,这无疑给参加者眼睛的晶状体、睫状肌以及调节眼睛运动的肌群和韧带予以很好的锻炼。在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中,随着来球路线、球速、旋转等的多样变化,运动者的眼球也会随着其多变方向角度进行相应变化,由此我们眼部肌肉力量会不断增强,眼睛处的神经反应能力及血液代谢也会得到提高。在儿童青少年的训练中,通过找准目标物击打得分、盯球多次击打为改良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运动,也有利于促进视力发展。张泽宇[2]在文章中写到长期坚持乒乓球练习能够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在球类运动中,由于视觉目标的不确定性或突变性,参赛者的眼睛需要持续调节注意力的焦点,人体眼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因此篮球、足球等大球类的体育活动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以足球为干预手段,以足球基础练习改编成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首先从球性练习如足球颠球练习、行进间颠球、踩球练习、原地交替踩球、交替踩球后退、足球揉球、脚步停球练习、腿部停球练习、连续对墙击球练习等。在练习进行中穿插视准游戏,在运球过程中进行视力追踪游戏,在保护自己的球的同时,破坏他人的运球;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视近视远快速找到指定的数字或字母进行射门。谢咪(2020)在其以足球运动改良及应用的干预实验结束后得出被试者总体静态视力和动态视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在篮球运动中,抢断、控球、传球、投球以及对场上队友与对手位置的判断无时无刻不涉及视觉的远-近切换。孙义良[3]在对篮球运动员与动态视力的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看清前后方向来球,或观察攻防对手前后移动变换位置的视觉能力为动态视力(KVA)。运动中动态视力的参与使眼球做了远近的调节与做功,使得睫状肌得到运动。刺激睫状肌的做功使其原本紧张状态有所缓解,对近视的生长控制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在运动中增加视准、盯球等游戏增加孩子的兴趣及专注力,使得这些类型的行为持续作用于聚散和调节系统,并且可能产生与视觉治疗练习相一致的效果,以缓解眼睛疲劳和睫状肌紧张。

(二)其他运动项目的改良与应用

田径是儿童青少年必修的课程内容,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占比较大。因此将田径基础练习进行改良,将干预手段融入正常教学中,保证了干预手段的利用率,对视力的控制也有着重要作用。跑:“拦路虎”通过栏架设置不同障碍,在进行障碍跑练习的同时设置视标变换行进方式;“小小搬运工”通过相同的标志物选择进行折返跑练习。跳:“抢位子”利用双脚跳跃移动,选择正确的视标位置。投掷:“砸宝藏”采用跪姿前抛实心球的方式击倒对应视标物;“拦截”在抛沙包的过程中,拦截贴有对应标志的沙包并抛回指定地点。儿童青少年必须要学习并完成的体育学业任务,就是学会跑、跳、投相关的基本技能。因此,田径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占比较高。若在跑、跳、投相关练习中进行改良,能够利用正常体育课田径教学的时间对小学生视力进行干预,且跑、跳、投相关练习的教学较为枯燥单一,所以小学阶段更提倡游戏教学附加动态视觉任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又达到了对学生视力的干预效果,对控制近视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啦啦操是深受儿童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啦啦操运动基本手位,步法为基础进行改良。将原本闭锁性的动作通过改编加入了动态视力的参与,使练习者可以通过视标物体的空间运动、练习者与空间的动态变化和练习者之间人员位置的动态变化等动态视力的活动对睫状肌进行视远-视近的调节。将改编后的基本手位按照上、下、左、右的空间顺序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练习者能够轻松愉快地打好啦啦操運动的基础,同时养成良好的手眼协调习惯,并培养调动眼部运动的意识。其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动态视力任务的啦啦操练习对静态视力的改善呈现出匀速提高的趋势,对静态视力的提高较为显著,静态视力水平的提高是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适合学生长期练习。

(三)体育游戏的改良与应用

体育课堂身体练习与游戏,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如“跑步识图标”在进行跑步练习时看清远处图标说出图片内容(数字或字母);“丢沙包”锻炼学生的与手眼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学生通过投掷的练习,学生在进行投掷活动的过程中视线锁定被投掷人、击打活动目标,发展其视力追踪及投掷能力;“老鹰捉小鸡”与传统的老鹰捉小鸡不同,分别在“老鹰”和“小鸡”背后贴上九宫格。当教师发令开始后,老鹰需要绕道队伍的正后方看见看清小鸡身后的九宫格,而队伍中的其他所有人都可以观察老鹰背后的九宫格并向母鸡提醒,当母鸡或老鹰有一方记住了九宫格的数字顺序后向教师报出,如正确则获胜。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或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四肢与大脑的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在寻找视觉目标,看见并看清视觉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节目光焦点,使得睫状肌与其他眼部肌肉得到锻炼,同时缓解了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眼部的疲劳。

三、结语

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增长率加快,且逐渐低龄化,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众多学者开始探讨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尝试从新的角度防治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在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强化动态视力锻炼的内容,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展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但是要注意儿童青少年动态视力发育敏感期,在发育早期巩固提高动态视力可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不同年级阶段、性别对体育活动的心理需求不同,因此在借助运动项目防控近视的改良方案设计中应充分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特性,或通过对其进行合理改编,在不影响运动技能练习原本想要达到的效果的同时增加操作过程中对不同年级、性别儿童青少年视力干预的质与量。针对当前近视高发问题,治疗近视既无“神器”也无“神医”,必须“运动”和“户外”二者兼备,才能起到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务质量监测报告》发布[J].教育学报,2018,14(04):46.

[2]张泽宇.乒乓球练习对改善近视儿童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

[3]孙义良.篮球运动员的视觉能力及其训练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