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张麻子”角色塑造说开去
——浅论扬州曲艺艺术的创新

2022-03-07陈鼎新

剧影月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麻子秀英梨花

■陈鼎新

2021年,扬州曲艺研究所创作排演了中篇曲艺《永远的长征——梨花又开放》,以几位女红军的革命经历为线,以伟大的红军长征为面,再现了红军战士们英勇向前的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年轻的曲艺演员,我在这部作品中,主要扮演了反派人物“张麻子”,现就以自己的创作表演经历,浅论扬州曲艺艺术的创新。

一、角色新:表演杀人如麻“张麻子”

在这部《永远的长征——梨花又开放》中,故事的主要线索,就是梨花、秀英、小莲三位女红军,如何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如何应对叛徒的围追堵截,走向最终胜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所表演的“张麻子”,就是白军的一个首领,受到反动派的指派,前来追捕女红军。

在张麻子出场前,梨花、秀英、小莲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已经有所交代,而小莲的革命伴侣长福,为了营救女红军,也落入到张麻子的手中,并被杀害。张麻子率领着手下,来到了女红军们的面前。可以说,女红军们危在旦夕,她们的生命安危,是被张麻子牢牢掌控住的。

在决定演出张麻子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先通读曲本,只有在脑海中将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起来,才能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对于我自身的条件来说,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有着极大的反差。我自2007年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曲艺班学艺以来,大多表演的角色,都是和自身形象差不多的男性角色,对于这样一位山东土匪,从前从未接触过。

张麻子是一位白军首领,也就是反动派土匪,最先的印象就是山东大汉,而且他叫张麻子,并不是真的脸上有麻子,而是因为过去杀人如麻,就得了这么一个称号。那么,在我的脑海中,就有了这么一个形象:身材粗壮,头发油腻,脸上横肉纵横,腰间别着手枪,他的衣服也是敞着怀的,喜欢双手叉腰,发号施令,嘴里也都是骂骂咧咧的,总之,就是一个很有痞气的土匪形象。

在曲本中,张麻子将长福活埋,残忍杀害,表现出他十恶不赦的一面。但是,当他看到年轻貌美的小莲时,见色起意,下令不要开枪,并承诺小莲,只要小莲能够答应留下来,不仅可以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而且还会放走梨花、秀英等人。而小莲也是将计就计,表面上答应张麻子的请求,最终选择吞针自杀,壮烈牺牲。

张麻子在看到这个场景时,内心也是极受震撼,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为小莲安排的人生如此“幸福圆满”,小莲为何还要选择自杀?这位年轻女红军的壮烈举动,让张麻子的内心受到触动,这也让他放走了梨花、秀英等人,乃至到了最后,他也选择了撤退,并没有坚持围剿红军。其实,这就是人物的人性,在曲本中,张麻子一定是反派人物,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一丝丝的人性。在整个故事中,张麻子不算主角,甚至在反派人物中,他也只是一位反派中的配角。但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就是要从这个小角色中,深入挖掘出足够的表演空间来,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张麻子这个人物,在舞台上栩栩如生,留给观众们深刻的印象。

二、表演新:曲调声腔表演乐器全出新

对于我来说,张麻子这个人物,很有难度,但是也很有挑战性,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创作塑造人物,内心也充满着跃跃欲试的冲动。

那么第一步要从模仿开始,在中国以往的艺术作品中,像张麻子这样的形象人物,也不少见。我选择的是一部《啼笑因缘》,剧中的军阀刘德柱,和张麻子有着异曲同工的性格特征。我先是观看电视剧版本,傅彪表演的刘德柱,他的举手投足,他的言行举止,让我在心目中首先塑造起一个人物的大致形象来。此后,我又去学习了苏州评弹版的《啼笑因缘》,特别是蒋云仙、沈志凤等前辈老师们的演绎,从曲艺表演的形式上,更加接近我要表演的这位张麻子。一遍遍地观看,一次次地学习,张麻子这个人物形象,逐渐在我内心中树立了起来。

曲艺表演,是用声音、形象塑造人物的艺术。难度首先在于声腔表现,我的声线偏明亮,而张麻子的声腔,显然要显出低沉,那么在发声的状态上,就要压低嗓音,尽量由丹田发声,喉管出声,尽量让自己的嗓音,去接近一位性格粗暴的山东大汉,这样的表演显然有难度,我要克服先天的条件,尽量达到后天的表演。通过不断的练习,尽量让自己的声线能够达到要求。

随后是肢体表演,张麻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又粗又壮”,就像一个树桩,牢牢扎在地面上。那么,在表演时,我就要让自己的下盘扎实,要能稳住场面。此外,还要通过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见到小莲时,色眯眯的,举止轻佻。看到小莲受伤,狂拍大腿,感到惋惜。最后小莲自尽,则是表面震惊,内心震撼。这些动作,都要做出痞气,演出匪气,老气横秋,嚣张跋扈。

众所周知,扬州曲艺是一门夹叙夹议的艺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我饰演张麻子,当然自己就要成为张麻子,但是又不能完全成为张麻子,我还要跳进跳出,对于故事、背景、人物进行评论,这样才能起到“警世名言”的艺术效果。所以,演员需要沉浸进角色,又不能完全不可自拔,这其中的尺度,需要演员进行精准的把握。所以,在表演中,我一会要认为自己就是张麻子,一会要脱离张麻子的感觉,成为一位讲述者、一位说书人。

这次在表演中,也增加了演员之间的互动。扬州曲艺表演,以往人数都是比较少的。比如扬州评话,多年都是“单兵作战”,就算是有上下档的弹词,现在也是单人表演居多。自己说自己的。而这次表演中,我也注意和其他演员的交流,特别是小莲,作为被我“迫害”的小莲,她在吞针自尽时,表现出来的那种不甘和忠烈,我也能感受得到,并回馈到自己的表演中来。

此外,还有乐器的表演。在扬州曲艺弹词艺术中,女性演员的乐器主要是以琵琶为主,而男性演员主要是以三弦为主。在十多年的表演生涯中,我主要表演的乐器也是琵琶。而这次在《永远的长征——梨花又开放》中,我所表演的乐器则是三弦,能够更好表现出人物。因为惯用琵琶,所以在使用三弦时,开始也是很不适应,因为不能眼看,把位全靠感觉,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门乐器,对我而言,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档节目中,独立去完成一个人物的塑造表演。挑战性很大,也有很多收获感。当然,每一档节目,每一个角色,都需要舞台上的实践和锻炼,才能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对于我来说,目前虽然已经能够演出这个角色,但是距离演好演精,还是有些距离的,这将在日后的演出中,不断充实,不断精进。

三、创意新:十一位女演员联袂演出

对于扬州曲艺而言,这部《永远的长征——梨花又开放》有着极大的创新性。这部作品巧妙将扬州曲艺三大曲种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融于一炉,除了清曲部分有男声和声伴唱,其余全部由女演员完成,以女性演员讲述女性故事,从女性视角观察女性心理,更能打动人心、温润人心。

11 位现代女演员,表演过去的女红军故事,特有的细腻说表弹唱,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我们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熟悉剧本,到上台演出的过程,并发挥出各自最佳的状态,无论是飒爽英姿的女红军,还是猥琐好色的反动派,每个人物都被她们立在了舞台之上。

“梨花”是其中一位人物的名字。剧中的每一位女性人物,也宛如梨花一般清雅脱俗。红军跋涉,何其艰难,女红军更要应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梨花身怀六甲,为了革命的火种,负重前行;秀英顾全大局,为了保护梨花母女,宁可牺牲;小莲天真烂漫,参加革命让她迅速成长。在这条长征路上,她们不仅遇到善良可靠的黄二嫂,英勇抗敌的长福,她们还遇到了阴险狡诈的叛徒王逸涛、张麻子等人,她们时刻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每前行一步,都会有牺牲。为了保护她们,为了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黄二嫂、长福,还有梨花的丈夫余洪泽,包括同行的秀英、小莲等,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皎洁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梨花等女红军的长征路,充满了坎坷,道满了离别,心中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过。这样一部中篇曲艺作品,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推出,更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含义。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这样一部中篇曲艺作品,最终的呈现让人感到惊喜。主创人员均由扬州本地创作者担纲,由扬州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创作员和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演员集体创作,由牡丹奖得主、著名评话演员马伟导演,所有参演人员均为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创作过程中,编剧与演员共同研讨、介入二度创作,演员则提前进入一度创作,更好地理解角色、把握人物的情感。

这部现代题材的曲艺作品,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曲艺的窠臼。作为一部中篇曲艺作品,该剧大胆在舞美、服装、灯光、投影、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探索。如曲艺舞台上使用纱幕,弹词女演员同台演奏琵琶、三弦、阮,扬州弹词演员坐唱不用书桌等,在扬州曲艺舞台上均是首次。当然,这部作品还需要得到更多观众,以及时间的验证,也希望这部扬州中篇曲艺作品,能够如同梨花开放、香飘万里。

猜你喜欢

麻子秀英梨花
梨花(外一首)
窗边的媒人
桃花和梨花
万溪冲赏梨花
同期听力(六)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梨花里的白》
误解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