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戏曲文化的传播研究
2022-03-07王珊
■王珊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是高度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表演体系。新时代随着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文化也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源泉之一,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品质,更多的是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这是新时代对戏曲文化的期许,戏曲文化应不负众望,将承载了千年的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传递给新时代的中国人。新时代,在新媒体视域下戏曲文化的传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粉丝,他们几乎生存在网络世界里,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戏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受到了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更需要让他们优先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想在高职院校传播戏曲文化,必须牢牢抓住新媒体这一重要传播平台,才能符合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心理趋势。
一、高职院校戏曲文化的传播现状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戏曲文化的传播,前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通过QQ 或微信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为了进一步实现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扩大了发放调查问卷的范围,分别在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交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750 份,回收175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747 份,有效率为99.8%。
(一)传播覆盖面尚未达到全覆盖
问卷调查显示有73.38%的学生在小学时已经知道戏曲,15%的学生在上初中时知道戏曲,4.35%的学生在高中时知道戏曲,5.38%的学生到了大学才知道戏曲,但仍然有1.89%的学生从未听说过,他们对戏曲文化的了解程度自然也是参差不齐的,同时也说明戏曲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仍然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第2 题 您最早知道戏曲是什么时候? [单选题]
(二)各剧种的传播现状参差不齐
调查问卷中显示欣赏过京剧和黄梅戏的学生居多,分别占比为45.79%和26.79%,其他戏曲剧种学生欣赏的很少,也说明了京剧和黄梅戏的传播与宣传是相当成功的,其他剧种也要借鉴京剧与黄梅戏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第3 题 您欣赏过的传统戏曲有 [单选题]
(三)喜爱戏曲的程度决定消费的额度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更愿意看免费的戏曲表演,占比高达50.72%,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收入,另外也跟对戏曲表演的喜爱程度有关。比较喜欢戏曲的学生是愿意花费100 元以内的金钱观看戏曲表演的,占比40.47%;非常喜欢的学生愿意花费100 至500 元的金钱观看戏曲表演,占比8.82%。
第5 题 您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印象是 [单选题]
第6 题 如果校外有戏曲表演,你最多愿意花费多少金钱观看一部戏曲? [单选题]
(四)学生拒绝戏曲的原因是多重的
调查问卷中显示高职学生认为拒绝戏曲的原因主要有受到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没时间好好欣赏、传播路径缺乏多元化和没兴趣,拖沓老旧,它们的占比是65.66%、56.9%、45.79%和37.95%。
第7 题 您认为部分人群拒绝戏曲的原因是 [多选题]
(五)学生之与戏曲普遍存在畏惧心理
从问卷调查第8 题戏曲未能全民普及的原因中可以显现出代表高职学生观点的2 个主要原因;其一,学生怕听不懂戏曲,而不去欣赏戏曲,认为戏曲是高雅艺术,欣赏戏曲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占比75.67%;其二,认为欣赏戏曲的途径太单一,戏曲的传播未能与现代传媒较好结合,此条占比为63.94%。
第8 题 您认为戏曲未能全民普及的原因是 [多选题]
(六)戏曲传播途径需与时俱进并多样化
调查报告中显示学生比较喜欢的传播途径是B 站、微信、在线课程等新媒体平台,占比高达68.35%;其次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占比59.36%;同时也有57.93%的学生希望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传播戏曲;也有49.57%的学生喜欢进剧场观看戏曲。
第9 题 您认为戏曲应该通过何种途径传播会更受欢迎?[多选题]
(七)不同戏曲的题材受欢迎的程度不同
调查问卷中显示高职学生比较喜欢看历史剧,占比67.43%;其次是社会剧和恋爱剧,占比分别为45.33%和45.22%;最后才是神怪剧、功名剧和家庭剧。
第10 题 您认为何种戏曲题材更受欢迎? [多选题]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戏曲文化的传播对策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得知高职院校戏曲文化七个方面的传播现状:一是传播覆盖面尚未达到全覆盖;二是各剧种的传播现状参差不齐;三是喜爱戏曲的程度决定消费的额度;四是学生拒绝戏曲的原因是多重的;五是学生之与戏曲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六是戏曲传播途径需与时俱进、并多样化;七是不同戏曲的题材受欢迎的程度不同。针对以上七个方面的传播现状,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戏曲文化传播者有义务积极探索研究出一套针对高职学生的有效传播戏曲文化的对策,“当代戏曲人事实上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引青年观众走进剧场;既要连接传统文化已然断裂的链条,又要适度迎合青年观众。”当代戏曲人和戏曲传播者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吸引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大学生的接受方式,同时要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才能形成由点及面的传播。
(一)利用新媒体资源,到达校园传播全覆盖
当代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一代,他们无时不刻使用着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涉及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所以如果仍然只靠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是触及不到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这与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是不相符合的,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比较喜欢刷微信、抖音、看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以下简称B站)等网络平台接收信息。
在日常的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线下教学的主要策略是开设戏曲文化方面的公共艺术课程,覆盖全校学生;线上教学注重运用在线课堂、微信、抖音、B 站等网络平台,发挥其视觉传播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们视觉至上的兴趣点,让他们由不感兴趣到主动关注,在关注中认识戏曲、感受戏曲、理解戏曲,才能发自内心地传播与传承戏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力量,在校园内达到戏曲传播全覆盖将轻而易举。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专业与戏曲的互动交流
当代大学生对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都是陌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戏曲文化也不是必需品,所以他们很难接触到戏曲,不曾相识,又何谈喜欢呢?所以要将戏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将戏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引导学生将戏曲元素揉进专业学习中,将戏曲这一“陈旧”文化的代名词借助新媒体技术结合时代风格和审美,形成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传播机制。
在2020—2021年的第二学期,《戏曲鉴赏》的课程目标增加了在这一方面对互联网专业和视觉传播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毕业设计中会有意识地加入戏曲元素,比如视觉传播班的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加入了生行和旦行的元素,设计了一套戏曲元素的文创作品,在毕业展上进行展出,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也是一个成功传播戏曲的案例。从调查问卷中明显看出众多大学生拒绝戏曲,且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以戏曲元素拼贴专业设计时,学生并不反对,反而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对戏曲的服饰、化妆、表情、基本功的表演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的审美取向是一种解构美学的逻辑,所以他们不愿花费两到三个小时去欣赏完整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戏曲剧目,他们更愿意用碎片化的时间收集信息,这一特征也正符合新媒体技术的特征,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也更适应运用新媒体技术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
(三)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戏曲微信公众号
针对各剧种的传播现状参差不齐、喜爱戏曲的程度决定消费的额度、学生拒绝戏曲的原因是多重的、学生之与戏曲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戏曲传播途径需与时俱进并多样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高校的戏曲传播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按照剧种门类由浅入深的推送视频、文章,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多学习,使阅读和浏览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会慢慢喜欢上戏曲,也解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也能弥补各剧种传播不均的情况,用微信推送文章也更能与时俱进地传播戏曲,迎合大学生的心态,同时也丰富了传统单一的传播形式。
(四)运用网络平台,传播现代历史剧和社会剧
根据调查问卷得知学生比较喜欢的戏曲题材有历史剧和社会剧,遵循大学生的审美兴趣,适应大学生的审美心理,传播的戏曲剧目最好是现代戏曲,才能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演员运用传统戏曲程式,表演现代生活,进行生活化的处理,才能消除当代大学生与戏曲的隔阂。如江苏省昆剧院2020 年排演的三部现代戏《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在排练时,演员们对台词时都是按照韵白来念,观赏起来很别扭,因为剧中人物身着时装而非古装,如果依旧拉腔拉掉的说话,固然会很别扭。但是,如果直接将念白改成普通话再衔接曲牌唱腔,那又会被诟病是“话剧+唱”。于是演员们反复尝试,最终将念白进行了生活化的处理,略微加快速度,实现了在语言上的首次突破,传统昆曲与当代人物、当地生活的隔阂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丝毫没有违和感。
三、结语
从戏曲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播现状可以看出,如果在高职院校中传播戏曲文化不借助新媒体技术,效果是日渐甚微的,更甚者会直接导致学生的不关注,所以戏曲文化越来越需要一种有效的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拓宽影响力。新媒体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是当今传播戏曲文化的最佳选择,再加上传统媒体的传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形成合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将碎片化时间和整块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戏曲文化在高职校园内保持活力和生机,长此以往,戏曲文化在高职院校便可开枝散叶、全面传播了。
1 贾志刚:《适度迎合青年观众 寻找戏曲 生存之道》,《民族艺术研究》,2016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