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2022-03-07王晓缘
王晓缘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思想理论,其中建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相统一,是对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方面作出的回应和要求。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性相统一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
思政课自始至终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而马克思主义具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性和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直击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确保思政课在教育改革道路上永葆生命力,思政教师要努力打造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课堂,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一、高中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前提
“意识形态的形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具有行动支配力和广泛影响力。21世纪的国际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全球不同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难免会有一些“包装完美”“过渡美化”的错误思潮影响着青年,这无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增添了困难。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批判社会错误思潮。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依据,为此,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前提。这就需要高中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引导学生剥开“迷雾”找寻虚伪本质,以及鼓励学生对错误的思潮和观点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声,用思想说话,有意识引领,去批判错误行为,最终达到高度政治认同,树立正确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境外恶意形态来袭时能够站出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安全。
(二)是推动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课堂教育要创新,要真实,作为依存于生活、社会、行为之上的高中思政课,在“八个相统一”要求下,课堂的创新是当下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高中思政课本身就具备“建设性”和“批判性”,其“建设性”主要体现在传授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批判性”主要体现在直击错误思潮上,虽然二者侧重点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既“破立”又“吸引”,让建设有了批判,让批判有了建设,坚定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此可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推动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是弘扬主旋律、提升党的思想的引领力
当今中国,在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在创新中迎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党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成为了深化改革的攻坚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感的要求。这些要求提高了思政课在教育界的地位,所以高中思政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有利于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弘扬社会主旋律,强化学生辩证思维,凝聚磅礴青春正能量,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二、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学路径
(一)“以问促学”,坚持政治方向
“党和国家的事业自十八大以来,发生了历史性的改革,取得了优秀的成就,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造成历史性成就的主要一点是“坚持问题”,只有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突破,所以说“问题是成功的基石”,在教育中“问题”的地位越来越高。受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影响,“以问促学”成为当下高中思政课堂建设主要方式,思政课不仅是依靠马克思主义伟力取得成效的,还要依靠学习者(学生)的质疑和回应,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力。所以在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教学基础之上,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舆论热点、思想疑点,“以问促学”引导学生从起因、条件、经历、结果、收获五个过程提出疑问,找到学生感兴趣、关注的疑点部分进行探究学习,做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解答中会遇到批判性问题和建设性问题,此时教师要抓准时机,去传授两者的关系,让学生知道“通过批判得到的建设性答案是最具有政治导向的”,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体与政体》一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帮助学生理解书本必备知识:现代政党的产生、性质、地位、主要目标是什么?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类型有哪些?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何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在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展示中西疫情对比的数据及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西疫情大不同的背后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什么。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国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抗击疫情,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疫情得到迅速有效地控制,可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西方某些国家请牧师驱赶新冠病毒,富人占有大量富余疫苗,疫情防控不力,可见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通过对比探究,学生增强了政治认同,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同时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也在问题探究中得以培养。
(二)巧用社会热点,纠正错误思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现在的社会互联网上充满很多不同“色彩”的错误社会思潮,而高中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会受错误的社会思潮而形成不良思维,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仍需要指引者去引导他们走过这花花世界。在高中教育阶段思政课则是指引者,但有很多思政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解有误,课堂上只给学生传授正面知识,不具有批判性,这种教学无法让学生养成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所以在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学上,思政教师要巧用社会热点,结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评判社会现象,去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正确和错误的思潮,批判社会的真善美恶与丑。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双减”这一社会热点,通过课堂交流话补习、追溯历史查“减负”、众说纷纭议“双减”、全面分析解“双减”、多措并举促“双减”等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探究与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双减”政策对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及课外辅导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家庭负担从而推动“三孩”政策的实施,服务国家选才,促进社会公平,防止阶级固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认识双减,理解双减,拥护双减。而针对双减政策出台后“一对一”家教重新兴起,教育培训机构或将补习课从周末挪到周中并加收补课费或转移至“地下”成为三无机构等现象,引导学生认识“不减”导致的后果,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抨击这些错误行径,在批判的过程中构建,从而推动学生用语言和行动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社会热点,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时引导学生既破又立,破立结合,既能提升学生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思维能力,也能增强思政课的可信度、满意度。
(三)运用网络,开阔思政视野
教育始终走在国家发展最前端,在当代学生广泛使用互联网的高中教育下,学生接受信息、了解社会的渠道一般是在网络上。因此,打造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新课堂,提升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合理运用网络,抓住网络给思政教育营造的改革机会,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例如,部编版思政选择性必修1《中国的外交》一课,教师可以建立“同课堂学思政”网络学习渠道,运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去了解我国外交部,去看外交部的一些发言视频,并收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如孟晚舟回国、中美高层战略对话、2022年冬奥会主场外交、中国向世界各国援助抗疫物资等,随后在“同课堂学思政”渠道上与全班学生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起思政治课教学与互联网的桥梁,提升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能力。
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21世纪,高中思政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思想,再到传授的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改革,要求思政教师坚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直击各种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说中国、说社会,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指导学生纠正不良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学生塑造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生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1113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晶,陈文斌.思政课教学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三维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1):6.
[2]劉凌霜.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遵循[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8):3.
[3]何小阳.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探析[J].读与写:上旬,2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