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环境 大生活
——基于生活教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2022-03-06■文/李震
■文/李 震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亲身实践,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环境创设中都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环境教育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具备成人对环境所具有的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融入生活的幼儿园环境让幼儿感到亲切、熟悉,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一、贴近生活的区域环境创设
班级区域环境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传统的班级区域环境存在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的现象,缺少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很多时候,教师的环境资源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一)优化区域设置,创设自由、互动的区域环境
自由、互动的区域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有对应的标记和学习元素的区域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比如,温馨的娃娃家是幼儿家庭场景的再现,有沙发、电视的客厅,有锅碗瓢盆、灶台、冰箱一应俱全的厨房,有梳妆台、蚊帐床的卧室,有洗衣机、晾衣架的阳台,有洗澡盆、小马桶的卫生间,美工区的材料箱里放着树叶、棉花、花生壳……幼儿更愿意去尝试和探索这些生活中熟悉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美工区以桌子的四边自然分成不同艺术形式的区域,并以绘本、幼儿作品、步骤图等隐性提示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艺术创作。阅读区书架上绘本的摆放都融入了幼儿的思考,如绘本封面上的色调、动物人物的数量、名称的字数、绘本的形状……这些由幼儿自己归纳的特征经过幼儿自创的表征符号成为了绘本收纳的标志。建构区里各个年龄段的建构技能图谱、与主题相关的图例、幼儿的作品照片、计划书、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等都呈现在建构区的墙面上,并在幼儿创作作品时给予他们实时的引导和帮助。益智区的材料投放与幼儿当下的学习和兴趣相结合,让幼儿利用需要手脑并用的操作材料,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满足求知欲,在数、形、空间等感知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如在“车轮滚滚”墙面环境创设中,教师提供颜色、大小、图案不同的“车轮”以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这既能兼顾不同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新的排序方式,使其数学认知水平得到提高。科学区是幼儿探索世界、丰富生活经验的学习场所,幼儿在各种结构的材料中获取物体的属性和事物关系的知识,探究科学现象。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让幼儿获得了自主解决问题和困惑的能力。自主签到墙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融入数学核心经验,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征,记录每天来园的时间、心情,统计缺勤人数。在这些区域中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的故事。
(二)优化区域材料,构建自主选择的游戏环境
材料是幼儿学习的第一环境。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的,材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材料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我园教师就材料在投放上应该如何讲究层次性,如何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教师要关注每一次游戏中的材料投放。教师应正确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年龄、各领域的目标,依据目标结合主题活动对所投放材料的功能和适应性进行检查,做到有层次的递进投放。其次,关注各年龄阶段幼儿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性体现在教师根据同一目标的不同层次要求,提供不同的材料,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最后,教师要关注游戏发展中生成的新情景,及时提供新的适宜材料。比如,在玩沙活动中,为引导幼儿解决长时间清洗玩沙工具导致水池堵塞的难题,教师 提供了木棍、刷子、抹布、网格、铅丝、纱布等工具,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将水池堵塞清理干净,且以后使用的时候不再堵塞的办法。
同时,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不断改进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和分享,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讨论解决方案,这也是他们挑战自己的过程。
二、回归生活的户外环境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通过户外自然环境的资源充分利用,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一)开放、多样的园内户外环境
通过两次对户外场地的重新规划,幼儿园实现了户外沙区、水区、泥区的联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多元的户外美工区呈现了各种艺术形式,幼儿在其中自主选择、自由创作,在感受身心愉悦的同时,提升艺术素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户外活动场地各类器械分布有序,满足了幼儿与生俱来的运动需求,可以推动幼儿进行符合自身生理发展特点的活动;园内多品种的花卉树木的高矮有层次,花开有季节,果熟有时令,是幼儿接触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索的教育资源;种植区被青砖路分成12块,小班幼儿可以挑选已毕业的哥哥姐姐们留下的其中一块作为班级的种植区,并选择当季的植物种植。
开放的户外环境,能让幼儿从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和提高探索的能力,幼儿通过自由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劳动和自然给予的快乐,这能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生态、自由的社区自然环境
小区的环境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可以通过户外散步在小区里观察植物四季的颜色变化,用画笔留下大自然的风姿;捡起五彩的落叶,将它们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树叶贴画;发现路边的小花;跟着蝴蝶飞舞;倾听风吹树林沙沙的声响,小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窗棂的声音;寻找小鸟的叫声来源……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的美妙乐曲,幼儿在其中感受,在活动中全神贯注地投入,或兴奋或激动,或活泼或安静,这充分表现出幼儿开朗的性格,激发他们进行自由想象和创作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愉悦。
(三)互动、多元的社会周边环境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幼儿身边的多元的社会环境会带给他们不同的学习和发展体验,因此,教师筛选出能给幼儿正确引导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例如,警察和消防员都是幼儿崇拜的职业,当幼儿去参观相关的场所时,会惊讶于那些很酷的装备,观看警察叔叔抓坏人时的擒拿技巧,体验穿上消防员叔叔的衣服 行走起来的不容易,感叹消防车里面的东西真多,消防员叔叔们的宿舍真干净、东西整整齐齐,被子都是方方的。另外,幼儿还可以参观建筑工地、高架桥建设、小学等地方,以了解生活,拓宽眼界。
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给他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社会中亲身尝试、体验,这种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会带给幼儿不一样的收获,能帮助幼儿运用经验、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内化体验。
三、融入生活的主题区域创设
(一)将创设主题区域活动环境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区域活动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幼儿新经验的巩固和提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在围绕主题进行区域环境创设时,要激发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一些环境的预设,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顺利地投入活动,并自然地生 成新的主题,进而不断地深入主题活动。
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平等地参与主题活动,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创新能力,把创设主题区域环境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看得见,让他们将表征、作品、主题活动中的问题及思考融入主题环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和深入的思考,让幼儿在自主参与布置的过程中获得多元化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案例分享
在小班“认识动物”主题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在班级养殖区投放了一只小兔子,幼儿对这只小兔子很好奇,便开始相互讨论,如兔子在哪生活、吃什么、名字是什么等。幼儿每天会有各种关于兔子的问题,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后,分三步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发产生对主题区域活动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第一步,分组喂食。针对兔子喜欢吃什么的问题,教师指导幼儿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家园互动。当有幼儿提出兔子应该最喜欢吃巧克力时,教师及时给予了引导,并提供相关绘本让幼儿正确地了解兔子的饮食习惯。第二步,为兔子取名字。幼儿通过兔子的颜色、特征为兔子设计名称,最后投票选出呼声最高的作为兔子的名字。第三步,设计兔子窝。幼儿通过在园内收集材料、求助家长等方式为兔子搭建了舒 适的家。
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需要的主题区域活动环境,能支持、激励和引发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视角,追随幼儿、回归幼儿生活本真,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支持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土壤”。基于生活化教育,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积极、努力和创造的精神,促进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使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不同兴趣得到满足,不同个性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