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
——乡镇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06王吉九

幸福家庭 2022年17期
关键词:幼小乡镇阶段

■文/王吉九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乡镇幼儿园要强化自身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幼 小衔接工作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教学生活,平稳度过成长过程中的转折时期,幼儿园应从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和能力准备等多个方面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和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一)心理准备

做好幼儿的心理准备教育工作是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首要内容。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幼儿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以后,很难快速适应小学的作息制度和学习规则,这容易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和负担。因此,幼小衔接工作必须重视幼儿的心理准备,教师要提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熟悉小学阶段需要遵守的纪律和要求,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正确看待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从而加强幼儿的心理建设,帮助幼儿顺利适应角色转换。

(二)学习准备

幼儿园阶段的大多数教学活动都是借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较低,幼儿只要能够记住简单的字词就可以达到教学要求。但小学已经正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小学的教学节奏和方式,避免出现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幼小衔接工作要做好幼儿的学习准备工作,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专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生活准备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生活起居都由教师负责,但小学阶段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幼儿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四)社会准备

小学阶段的校园生活更像是一个小型社会,幼儿无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环境和同学产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做好幼儿的社会准备工作能够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和安全意识,为幼儿的小学生活保驾护航。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倾向于“小学化”

目前,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很多教师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和内容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将小学的教育模式直接引入幼小衔接阶段,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另一方面,受社会风气和家长观念的影响,认为乡镇教育水平与城镇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缩减两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只能采取小学的管理教育模式,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这种幼小衔接教育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项技能,还容易引起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反感和不适,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方式较为片面和单一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帮助幼儿做好心理等方面的建设,是一项内容繁多且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从目前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师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内容片面化、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将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方面,认为幼儿只有掌握了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才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时常忽视了幼儿独立自主、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幼儿顺利解决小学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征,只是一味地照搬小学的教育模式,要求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规律,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幼儿的接受能力,容易产生负面效果。这些教育模式更多地流于表面,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问题,影响幼儿顺利度过转折时期。

(三)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幼小衔接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幼儿教学,而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分辨小学和幼儿阶段的教学差别,并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城市和乡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不均衡,比如,有的乡镇幼儿园存在着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方面,乡镇地区与城市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教学环境存在差距,但教师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要比城市地区更多,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很容易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幼儿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乡镇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和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教师团队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效果。

(四)家长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但乡镇的幼儿家长受制于自身认知能力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和观念较为陈旧或片面。一方面,部分家长并不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认为开展此类教学工作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很难与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互相配合;另一方面,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规则意识、行为品质等素养的重要性,而是一味追求幼儿学会了多少字词、掌握了多少数学计算方法等,认为幼儿只有在幼小衔接阶段掌握更多的小学知识,才能够在将来的学习中领先同龄人一步。上述两种教育观念都不利于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工作理念

乡镇幼儿园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做好全面的准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工作理念,改变“小学化”教育倾向。

首先,教师应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工作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认真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小学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小学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目前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幼儿心理、生活、学习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教学准备,帮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个详细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兴趣。

最后,乡镇幼儿园要积极借鉴其他幼儿园的成功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幼小衔接工作水平,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幼小衔接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积极创新幼小衔接的工作方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进入小学阶段的必备素养。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小学教学模拟”等类似的游戏,让幼儿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通过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课堂教学规则。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可以将游戏场地布置、游戏活动组织等工作交给幼儿,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

其次,幼儿园可以联合当地小学开展“小学生活体验课”等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提前熟悉小学教学环境和主要活动内容,如课间活动、运动会、社团活动等,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在园区内模仿小学学校,建设体验教室,组织幼儿定期进行体验学习,从而全方位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

最后,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反馈,耐心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困惑,调整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多加鼓励,以有效减轻幼儿内心的不适和恐慌。

(三)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质量影响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乡镇幼儿园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扩展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首先,乡镇幼儿园要注重教师的日常培训和学习进修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并邀请其他园区的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促进本园教师工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幼儿园可以采取“老带新”培养模式,将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思想观念先进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双方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实现教学能力的同步提高;最后,乡镇幼儿园要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为教师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扩充优秀教师资源的数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发展。

(四)加强交流互动,建立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多方联系

幼小衔接工作的成功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个方面的努力,幼儿园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加强三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顺 利进行。

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认真做好幼小衔接的宣传工作,通过家长会、公众号推送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家长转变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同时,详细介绍每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幼小衔接工作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具体内容,以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共同帮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做好与小学之间的沟通工作。教师对于小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的实际表现都不够了解,因此,教师必须构建与小学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双方配合下完成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的教育方式、小学课程的最新教育目标和动态,同时了解小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基于此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和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衔接工作。

综上所述,乡镇幼儿园要正确看待幼小衔接工作的性质,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搭建与家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逐步掌握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推动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阶段,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乡镇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