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政治心理学发展研究综述
2022-03-05熊淑萍王盼盼田正潮苟稳超
熊淑萍,王 坚,王盼盼,田正潮,苟稳超
(1.南昌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44;2.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32;3.南昌理工学院组织部,江西南昌 330044;4.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5.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133002)
一、引 言
政治心理学是政治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在其老师梅里亚姆(Charles.E.Merriam)的影响下,被认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心理学这一学科被引进国内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目前一些学者关于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政治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中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价值,要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做好本土化的工作。近些年来,国内有不少发表政治心理学方面的综述性文章,但这些文章都是从宏观、微观或政治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等几个方面出发。这些综述文章对当前政治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但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学科未来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国内政治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我们对10余年来我国政治心理的研究历程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归纳、分析和梳理。
二、国内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国内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阶段
中国政治心理学经历了起步阶段(1980—2004年)。在这一阶段,学者们主要是通过翻译国外的相关文献,为编写教科书积累经验。同时,引起一些研究者对这一学科的重视,提升对政治心理的认知水平。1982年,首次有学者从《苏联的政治科学》一书中翻译了《政治心理学》,1984年,《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连续发表了三篇翻译文章,首次全面地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了政治心理学这门学科。随后,王科的《政治心理学》,袁振国、朱永新的《政治心理学》,刘松阳、刘锋的《政治心理学》,这三本教材陆续出版,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当时国内关于政治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主要突出理论研究,以单纯的描述为主,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迅速发展阶段(2004—2014年)。这一阶段和前一阶段相比,外国文献和著作的翻译数量有所上升,在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的论文数量也出现显著增长,对政治心理学的探讨已经开始从概念、理论等基本要素转向基本问题、前沿理论等实证性研究,并对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政治人格做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邱国良的《信任的网络与逻辑——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彭正德的《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总体来看,国内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仅局限于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缺少深入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并且研究范围相对狭窄。平稳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这一阶段国内研究相关的实证研究比较丰富,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政治态度、政治信任等几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开展群体调查研究为主,缺乏对微观个体的研究,并且对文本的分析较欠缺,缺少对古今政治人物的政治心理对比研究,不能较好地满足中国现实需求,急需向中国本土化更好地转接。
(二)国内政治心理学发展困境
1.缺乏一个逻辑起点成为制约政治心理学发展的瓶颈。逻辑起点将直接影响一门学科理论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它也决定了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差异,是区分学科之间的显著标志。今天,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独特性无法发挥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个合理科学的逻辑起点。[1]政治心理学的独特性体现在它能够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源,关注政治事实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缺乏明确的逻辑起点将直接导致政治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准确,即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本应属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过程却成为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本不应属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却成为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2.针对性强而普适性弱的现象成为政治心理学发展的桎梏。政治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正是由于有了政治心理学,人们才会理解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代表哪一个阶层的利益,政府应该为哪个群体服务,一个简单的政治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针对性则表现出,同样一个问题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对研究地域和研究因素有较高的依赖性。任何对政治心理学的研究都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或政治环境。但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是具有针对性,而且还必须具备普适性。因为普适性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总的来说,为了促进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进行大量有价值的调查,并能够从本土化的角度辨别问题的真实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本学科自己的独特见解,唯此,一门学科才可以在众多学科发展中拥有一席之地,得以持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一般而言,一门学科的普适性和个性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的。然而,由于政治心理学对政治事件的过度依赖,学者很难将其研究成果延伸到自己的其他对象和区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治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也阻碍了政治心理学学科的成长。
3.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也是影响政治心理学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学科内容是一个学科发展必备的要素之一,而内容的是否均衡也能够影响一个学科是否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结合现有的政治心理学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国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还存在很多不平衡,研究内容更多集中在个人范畴,专门针对团体和组织的研究较少。目前,我国学者侧重于政治人物的心理分析、政治社会化以及对心理过程与政治过程相互作用的片面研究。政治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不平衡反映了政治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障碍:一方面,它显示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治心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不广。因此,要尽可能地丰富政治心理学研究方法,打破原有的局限,跳出来看待问题,并且提供学术研究途径,提高学者学术研究能力。
4.研究方法上两种倾向的难以融合。政治学中的政治心理学与心理学中的政治心理学在各自的方法体系中发展缓慢,因为它们没有相应的内容体系支撑。[3]一直以来,由于政治心理学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性和边缘性,学者们一直向两个方向摸索前进,一个方向是以心理学的定量研究为主开展研究,另一个方向是关注政治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受行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中国政治心理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被称为“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因此,形成了两种研究途径。这些学者认为,政治学注重定量研究,不能真正反映政治学的特点,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政治学单纯的定性研究方法。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方法会推动学科向不同方向扩展,健全支撑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提炼理论,但是,从根本上讲,政治心理学自身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会阻碍该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政治心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实践路径
如何形成科学、合理、成熟、完整的政治心理学学科体系,最有可能的是立足中国的制度和政治,优化整合现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充分体现其研究视角、内容、路径和学科属性,并进行逻辑论证,发现学科发展规律,这才是中国政治心理学学科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学科形成的基础是逻辑起点。一门学科可以通过确立逻辑起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政治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一旦确立,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就可以准确地与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一门学科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的划定,可以通过建立逻辑起点实现,如此,就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目前,国内政治心理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建立一个可以接受的逻辑起点,对这门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科来说显得相当重要。首先,政治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抽象,最好能够直接反映出政治心理学的本质属性。应当明确的是,政治心理学虽然是政治与心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但它只是政治学或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独特的范畴,并不是一个基本概念,也不能作为一个逻辑起点。其次,政治心理学的逻辑起点应与其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相一致。鉴于此,政治心理学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反应这个学科的合理要点和学科性质,并且能够引领整个学科的发展。
(二)融合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通过将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地整理,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才是真正推动国内政治心理学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首先,丰富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个人、群体乃至政府的政治心理研究,拓宽研究问题的视野,总结一定的经验,利用好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理论,为深化政治心理学研究奠定好基础。[4]其次,鼓励学者更多关注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仔细考察中国人政治心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变化,拓宽互动机制和政治团体互动研究范围,加强中国制度对中国人民影响的研究。再次,研究方法可以判断学科的价值,影响学科的实证研究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其他优秀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探索适应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
(三)为解读中国民众的政治行为提供学科支撑
政治心理学不止于服务于政治和心理,还是为了发现政治心理学的规律和理论,真正成为一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独立学科。[5]朱永新认为,政治心理是政治活动中各种政治问题表现出来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对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或政治生活的心理反映。这不仅清楚地表明了政治心理的复杂性,而且也表明了政治心理观念的多样性。当然,政治心理学也为解读中国人民的政治行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体现了政治心理学的独特魅力,这一特点在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王登峰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人的性格有七种以上的品质,即外向性、善良、品行、能力、情感、人际关系和态度。中国人民的这些独特特点,将对人口与精英、群体和组织的互动机制产生影响,因而进入政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讲,一定历史时期,中国民众的心理活动变化会造成一定的政治现象以及政治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它将对中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积极探索能够专门为解释中国政治现象提供独有视角的政治心理学理论。
1.成为解读民意和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来源。所谓民意(publicopinion),是一定时期内民众形成的对于公共事务的普遍倾向性看法。[6]众所周知,民意对社会和国家的治安管理至关重要。一定历史阶段下的民意反映了群众对公共事物的共识,在中国,了解民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然,中国的民意蕴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全面领导体系的认同,有关中国群众对政治方面的认同就是这方面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逻辑运作是“从缺乏利益到存在共同利益,从认同身份到契约政策,从普遍概念到实践的转变”[7]。此外,还有对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弱化趋势进行的现实归因分析。毫无疑问,这些政治认同为相关部门了解中国的民意提供了理性的、科学的依据,也是中国政治心理学进一步扩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2.为构建政治心理学的话语体系贡献中国元素和智慧。一门学科是否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其真正独立和成熟的标志。近年来,对于中国政治心理学家来说,关于政府信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心理学的跨学科性质不仅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扩展,而且可以促进心理学的适当研究。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为进一步推动政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黄光国认为,在中国社会,权力交换关系说明了政治学中权力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机制。同样,中国学者对政治心理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这种特殊政治态度的特点和影响。
四、政治心理学重要范畴的研究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和政治支持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内学者对政治认同概念还没达成基本的共识,但有一种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对其政治制度的情感归属或依恋。总体来说,国内学界对政治认同的研究还是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虽然近年有所增长,但专门对政治认同进行考察的实证成果占比仍低。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5G时代,工作和日常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下,要建构政治认同,首先,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应发挥民族认同、制度认同、政权认同的作用,凝聚成共识,推动国家认同的构建。其次,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建立中国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认同。“大一统”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认同的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演变为追求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必须把“实现中国梦”作为提升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认同的目标,协调政治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在研究内容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以新时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实证研究。[8]以日常生活为视角来考察农民工政治认同逻辑,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增强农民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政治信任
大部分学者对政治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组织和制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政治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有效治理的前提。在新的征程上,政治信任所必备的资源、条件、环境需要进行新的重构与修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引导人民群众能更好地识别和区分政党制度、政府政策,区分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对党的领导和政策的政治信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规范网络语言,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政府应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积极回应民众强烈的诉求,强化政治信任。总体来说,国内的政治信任研究相较于其他研究主题更为成熟,在内涵界定及测量方式上受外国学者理论的影响较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内现象,形成了“层级差异”的创见性观点,对基层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三)政治参与
作为一个研究热点,不同的专家学者针对政治参与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当前,这些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较大。首先,互联网对普通群众的政治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降低了政治参与的门槛,让更多的群众可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中。其次,政治知识对政治参与的影响。[9]提高政治知识是个人可持续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我们不仅要加强有关政治参与规则和程序的培训,还要普及知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要营造公平公正、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的交流氛围,进而增强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安全感。再次,政治参与中的政治效能是一个关键因素。它会影响公民政治生活的心理感知,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动力。总体而言,政治参与是政治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相对规范的实证研究中,国内学者通常会把政治参与与各种政治心理因素挂钩。
(四)政治态度
一直以来,在政治心理学研究中,政治态度是一个重要的焦点议题,并且研究对象以群体为主。在现实生活中,政治态度与人格、认知、行为密切相关,受到一定的信仰体系制约,并且政治态度也会影响政治行为的实施。在我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具有一定复杂性,总体上看是保守的,不会对政治稳定造成直接冲击。而农民的政治态度也是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中一个独有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村民自治和选举方面,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感,始终跟党走感党恩,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村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紧依靠人民,密切关注和努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实际问题,为村民办实事,帮助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助力“三农”;另一方面,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选举的良好局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增加村民直接选举能够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机会,帮助真正能够为农民作主、为农民当家、从广大农民的群体利益出发的干部走向基层岗位。
总体而言,国内对政治心理学研究内容的重点是政治认同、政治信任、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这几个方面。
五、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政治心理学经历40多年的发展,学术成果和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个独有的体系。但是,在学科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独立、成熟的学科体系。目前,国内研究者就中国政治心理学已经形成为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教学联盟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学术研究会共同体研究等方面,但关于政治认同、政治信任、政治参与等问题也存在很多争论。这一共识和争论的存在,证明了中国政治心理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证明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需要几代学者专家不懈探索,任重而道远。新的征程上,研究人员可以从三个角度开展工作:第一是构建教学联盟,形成以本土形式为主,联合引进培训为辅的综合模式;第二,大力举办学术研讨会,就与学科发展有关的深入课题和公开课题进行积极辩论;第三,稳固学科地位,创办权威出版杂志或独家政治期刊。当前,中国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迈出了新征程的第一步,而该学科的深入发展仍需中国学者心怀“国之大者”,从现实出发,心系中国问题,扎根祖国大地,奋力开创政治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