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跨文化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2022-06-08龙海英
张 哲,龙海英
(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 511363)
一、研究背景
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大湾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建设创新型发展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对标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建设的又一世界级的湾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等重要发展战略的支撑区。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大湾区”的建设关键在培养更多通晓国际规则、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相互理解与合作的跨文化交流人才[1]。在“大湾区”战略提出之后,跨文化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应用型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跨文化能力内涵与维度
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学的核心概念之一[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从多种角度建构跨文化能力理论[3],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借鉴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跨文化能力[4]。Byam从外语教育角度来探究跨文化能力,他认为一个有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者应该具备语言技能和社会文化知识,能够协调不同的文化系统[5]。Ting-Toomey提出,跨文化能力是交际者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展开有效的协商,获得满意结果的能力[6]。Chen&Starosta将跨文化能力理解为交际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商讨意义、辨析文化身份、有效而得体地交际的能力[7]。Kim认为,跨文化能力是交际者进行心理调整、适应新环境的内在的能力[8]。Arasaratnam&Doerfel提出,跨文化能力是交际双方感知的、达到称心结果的能力[9]。Dai&Chen把跨文化能力界定为建立跨文化联系,发展和谐互利的关系,一起成长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学术争鸣,学者们对跨文化能力的认识逐步提高,也取得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即跨文化能力既是个人特性,又是行为技能,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效性(effective)和得体性(appropritaeness)是衡量它的两个关键标准[10]。Spitzberg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11]。Fanti提出了包含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的四维度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强调涉及个人能力的有效性和涉及接收者对个人能力的感知的适当性[12]。他认为行为的有效性与交际能力相关,而行为得体与认知能力相关。杨盈、庄恩平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四个层面的跨文化能力模型[13]。他们认为,跨文化能力由全球意识、跨文化适应、知识和交际实践层面构成。张卫东、杨莉立足中国外语教育,借鉴西方研究成果,构建跨文化能力模型[14],他们认为,跨文化能力涵盖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三个层面。高永晨提出“知行合一”跨文化能力模型,知识系统包括文化知识、意识和思辨;行为系统包括态度、技能和策略[15]。
综述所述,大多数学者们对跨文化内涵的能力内涵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即包含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等的跨文化能力维度在跨文化能力维度理论中占主导性地位(图1)[16]。
图1 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Fantini 2000,2006)
三、研究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主要以Byam的多维度跨文化能力理论为基础,参考Fantini的跨文化能力评价量表而设计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问卷题目包括四个部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或情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及35个描述项[17]。其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态度采用莱克特量表分级计分方法,从“A”到“E”依次计分,“A”代表全无,“B”代表些微,“C”代表较低,“D”代表一般,“E”代表较高。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来自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校就读的大一至大四(级17级、18级、19级和20级)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共收回540份问卷。
(三)数据分析
本调查问卷是在问卷星平台制作、发放和收集数据的。共收回540份有效问卷,每份问卷题目完成率是百分之一百。将540份问卷数据输入电脑,并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包括跨文化能力的四个维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全面细致地分析和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跨文化能力整体及各维度的发展情况。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在该数据调查中,跨文化能力由四个维度构成,本研究将运用SPSS数据统计方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各维度能力的发展和整体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跨文化意识
从表1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维度为4.06,大于4,说明跨文化意识处于较高水平。各个题项当中,“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它的优缺点”的均值最高达到了4.38,说明各种文化存在优缺点,符合当前人民的意识认知情况。其次则是“当和外国人交流时知道自己同样会受自身文化限制”,均值为4.03,说明交流过程中受自身文化限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于其他题项而言,均值均小于4,说明相对于这两项而言,认可度均偏低。
表1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发展状况
(二)跨文化态度
从表2可以看出,跨文化态度维度为4.24,大于4,说明跨文态度处于较高水平,对于跨文化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对于各个跨文化态度下各个题项而言,均大于4,说明各个关于跨文化态度题项的认知程度均很高,其中最高的是“愿意在跨文化交际中向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学习”,其均值达到了4.44,说明跨文化学习交流是大家最认可的,其次是“希望学好英语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其均值为4.43,同样反映的是跨文化英语学习内容。
表2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态度的发展状况
(三)跨文化知识
从表3可以看出,跨文化知识中Q17题“在英美国家中,学生对老师或孩子对父母可否直呼其名?”和Q19题“你在外交课上回答问题时,你会?”的准确率最低,分别仅有31.11%和36.11%,Q13题“在西方,客人告别时,应将其送至哪里,你认为?”准确率也不足50%,为47.59%,其余题目准确率均高于50%。
表3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发展状况
根据得分情况统计,可以知道跨文化知识了解程度分布不均匀,有样本一题都未答对,也有样本全部题目都答对了,平均得分为6.08分,标准差为1.762,说明跨文化知识整体数据准确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情况(表4)。
表4 跨文化知识描述性统计
根据各个分段人数统计情况,可以知道分数基本集中于5-8分数段之间,对于知识考察情况处于及格以上水平,其中6分的人数最多有129人,其次是7分的人数,得0分一题未答对的人数最少,仅为3人,仅答对一题的人数第二少,仅为6人(表5)。
表5 跨文化知识得分表
(四)跨文化技能
跨文化技能下的题目根据答对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为高准确率的题目,高准确率的题目分别为Q21、Q22、Q24、Q26、Q33,这部分题目的准确率均高于60%,在及格线之上。第二个层次为较低准确率的题目,较低准确率的分别为Q23、Q25、Q27、Q29、Q32、Q35,准确率均在30%-60%之间。第三个层次为低准确率的题目,低准确率的题目分别为Q28、Q30、Q31、Q34,准确率均低于20%,处于很低的标准(表6)。
表6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技能的发展状况
根据得分情况统计,可以知道跨文化知识技能准确率分布不均匀,最少答对的有2题,最多有12题答对了,平均得分为6.60分,标准差为1.714,满分为15分,说明跨文化技能整体情况不太好,处于不及格水平,并且根据标准差,可以知道跨文化技能整体数据准确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情况(表7)。
表7 跨文化技能描述性统计
根据各个分段人数统计情况,可以知道分数基本集中于5-9分数段之间,对于知识考察情况处于及格以上水平,其中7分的人数最多,有132人,其次是6分的人数,得11分和得12人数最少,仅为1人,仅答对两题的人数第二少,仅为5人(表8)。
表8 跨文化技能得分表
(五)各个维度总体评价
将问卷数据均值和试卷得分标准化之后进行百分制打分计算,得出以下结果(表9)。
表9 跨文化各维度均值表
根据统计结果,按照100分的标准来看,可以知道跨文化技能属于欠缺的维度,其得分仅为43.99,低于60分,处于不及格的层面,说明调查对象跨文化技能亟待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得分为60.76分,处于及格线之上一点,有待进一步加强。跨文化态度的得分最高,达到了80.96分,处于较高水平。跨文化意识得分排第二,分数为76.3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综上所述,调查对象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态度都是处于较高标准,但是实际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有所欠缺。
(六)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主要是反映两类变量或两种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但不能反映两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知道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74、0.166、0.199,并且显著性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之间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跨文化意识可以提升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表10)。
表10 相关性系数表
跨文化态度与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150、0.190,并且显著性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跨文化态度与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之间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跨文化态度可以提升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
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172,并且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说明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之间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跨文化知识可以提升跨文化技能。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处于较低和一般水平之间。首先,大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能力较强,如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它的优缺点,愿意和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和学习,当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遇到挫折时不会放弃和退缩等等[18]。但是,在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时,不太清楚自己的文化身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客观评价外国人的行为,总体上比较薄弱。其次,大学生在个别本国文化知识方面能力掌握不足,亟需提高。由此,希望本研究结论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校制定国际化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等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为以培养跨文化能力和塑造国际化跨文化人才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证资料[19]。在后续的研究中,还会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一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跨文化能力需求分析;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和企业对跨文化能力需求,制定出应用型高等院校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动态研究,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教育后,再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检验跨文化培养路径的有效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