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昌踩鼓活态传承现状探析

2022-03-05郑文韬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会昌会昌县道教

郑文韬

(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南昌 330103)

会昌踩鼓,俗称脚鼓,发源于道教音乐。与传统打击乐器不同的是其独特的演奏形式,特色是手与脚协同演奏。脚在鼓面运用点、踩、滑等演奏技法,控制鼓的音色、音量与节奏,表现出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会昌百姓主要信奉道教,道教文化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深受百姓喜爱。踩鼓演出主要盛行于赣南地区部分市县,包括赣州、赣县、会昌、于都、信丰、安远、瑞金、寻乌、兴国等地。会昌踩鼓表演是民俗文化中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因其仪式流程的丰富和信仰内涵的深厚,在民间深受群众的喜欢,尤其是它手脚并用的击鼓技法,开创了中华鼓文化独特的踩鼓演奏艺术形式。2013年8月,会昌踩鼓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踩鼓传承人邹承富于2017年被评为赣州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江西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度会昌县作为我省唯一的代表被文化部非遗司列为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为了了解会昌踩鼓活态传承的现状,笔者进行了田野调查。

一、会昌踩鼓活态传承人:邹承富

作为会昌踩鼓活态传承人的邹承富,最早师从曾信孚道长,开始信奉道教,后来又以以师带徒的方式将会昌踩鼓传承下去。在邹承富的影响下,邹承富的大弟和二弟也开始学习踩鼓技艺,同村或邻村的不少人也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慕名而来拜邹承富为师学艺。

(一)师父曾信孚

曾信孚,原名曾宪波,“信孚”是他的道号,江西会昌麻州镇东红村人,生辰年不详,86岁寿终。解放前,曾信孚道长曾拜会昌县三位老道士为师学习道吹和踩鼓技艺。据邹承富回忆,1993年,曾信孚道长考取中国道教协会颁发的道士证时,大约73、74岁,由此推算曾老先生生辰约为1920年左右。邹承富介绍,当时曾道长是会昌县内唯一的踩鼓传承人,他的徒弟(道士)有十几人。邹承富眼中的曾道长为人正直、品性端正,踩鼓技艺更是出众,深得徒弟们的仰慕。

(二)邹承富

邹承富,1960年1月5日生于江西省会昌县麻州镇东红村,邹承富家中兄弟5人,邹承富排行老大。邹承富年轻时学吹唢呐,1979年毕业于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校期间学习二胡和竹笛演奏。毕业后的邹承富回乡发展,拜师邹广东学习唢呐吹奏,当时民间乐班演出活动频繁,邹承富也收了4-5个徒弟。

1986年,邹承富结识了在同村做“礼生”行业工作的曾信孚道长。曾信孚道长与邹承富同村,当时两家距离不过二里地,邹承富慕名拜访,后来索性拜曾道长为师,开始信奉道教,学习“道吹”和踩鼓。1993年,邹承富及师父曾信孚道长考取了中国道教协会颁发的道士证。1995年至2000年,邹承富任会昌县道教协会副会长,2001年至2005年任会昌县道教协会秘书长,2006年至2010年任会昌县道教协会副会长。

(三)邹承富的徒弟及乐班

在邹承富的影响下,邹承富的大弟和二弟也开始学习踩鼓技艺。大弟邹承贵,1963年出生,跟随邹承富学习踩鼓技艺,邹承富的两组乐班现在交由邹承贵打理,邹承贵现已成为乐班带头人。二弟邹承发,1970年出生,1988年由邹承富引荐拜曾信孚道长为师开始学习踩鼓技艺。年轻时的邹承发,手脚柔软性好,加上他的天赋与勤奋,他的踩鼓技艺在其兄邹承富之上,但是他擅长的乐器种类没有邹承富多。

由于会昌百姓主要信奉道教,作为典型道教音乐的会昌踩鼓在民间深受群众的喜欢,同村或邻村的不少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慕名而来拜邹承富为师学艺。邹承富逐渐组织起两支民间乐班,每个乐班有6—7人,分别演奏踩鼓、大钹、小钹、铛锣、铜锣、唢呐等。业务多时一个乐班也有9—12人之多,会加上扬琴、二胡、三弦等乐器共同演奏。

邹承富现有徒弟6人,包括大弟邹承贵,两组乐班中的欧远红、欧远昌、欧远生(均为会昌县麻州镇人,年纪与邹承贵相仿),文卫强(会昌县站塘乡人,1975年出生)及肖小平(会昌县庄口镇人,1961年出生)。其中,文卫强和肖小平2人是在欣赏邹承富踩鼓演出后心生崇拜,于1995-1996年间呈拜师帖,正式拜邹承富为师学习踩鼓和其他道吹乐器的演奏。目前他们都是邹承富乐班成员,他们一边学习排练、一边演出。除去演出和排练的时间,成员们平时多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

二、会昌踩鼓的历史与演出形式

会昌踩鼓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朝,与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府的传说有关。演出形式一般分为“道吹”与“民吹”两种,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它也渐渐与会昌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节相融合。

(一)会昌踩鼓的历史

会昌踩鼓与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府的传说有关。据传李世民梦游地府七天七夜,在地府见到了归西的大臣们,大臣们向太宗诉苦,说他们在地府过得很苦,没吃没穿没钱花,求太宗答应他们很多条件,才让太宗上来,太宗便答应他们,花钱为他们做法事、请道士替他们超度。但这一说法未见于史书记载。

对于这一说法,目前大多专家学者都以会昌踩鼓现在仍沿用的唐宋时期就甚为流传的曲牌《千秋岁》加以佐证,但其他很多曲牌却均已失传,会昌踩鼓的历史依据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根据唐宋词的词牌《千秋岁》推测,最迟在宋朝年间就已经有了踩鼓。

宋朝时,道教在会昌比较盛行,翠竹祠(道观)、镇湘祠的相继建立,使得道教音乐在会昌广泛流传,会昌踩鼓也因道士做法事而流传开来。在道场法事中,乐师要吹打各种乐器(法器)给道士法师伴奏,整个道场音乐显得别具一格,极大地丰富了科仪法会的仪式流程。

(二)会昌踩鼓的演出形式

会昌踩鼓演奏手脚并用,演奏者把脚放到鼓面的侧边,手拿鼓槌开始演奏,通过手脚配合灵活表现出节奏、轻重、音色、音质的变化。脚放在鼓面上,沿着鼓面中心来回游动,表现出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自唐宋元明以来,会昌踩鼓只有“吹打”的演奏形式,且没有曲谱,均靠口传身授。后来踩鼓艺人对其演奏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加入了板鼓、二胡、唢呐、扬琴等拉、弹乐器。整个演奏过程踩鼓与唢呐、二胡、扬琴、三弦等乐器紧密配合,其它乐器则随鼓点的提示及引导,配合演奏出不同风格的曲牌。会昌踩鼓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鼓文化中都是一绝。

踩鼓发端于唐代,元代初年随道教传入会昌,并且成为道士的重要法器。会昌踩鼓一直作为道场压煞驱邪的重要表现形式流传至今,以在寺庙里、祠堂里祈福演出为主。作为道教音乐中的踩鼓也称之为“道吹”。

1.传统演出形式:“道吹”

“道吹”源自于道教,《千秋岁》《枫叶声》《四季板》《玉芙蓉》《甘州歌》《斑竹蔴》《四孟子》这些都是道教法事常用的曲牌名,当地俗称“大牌工”。

“道吹”的仪式流程非常丰富。除演奏“大牌工”外,还有道教音乐中的一套辟邪功夫,即道教音乐仪式中会昌踩鼓的一套固定演出流程,俗称“三五七”,相传有神仙祝诞、祈福消灾、降妖驱魔、度亡济幽等作用。会昌踩鼓的“三五七”三个字都有各自指代的含义:“三”指“天地人”;“五”指“嘘、呵、呼、呬、吹”五炁,“七”指“北斗七星”。据踩鼓传承人邹承富介绍,会昌踩鼓“三五七”具体的演奏技法包含“三大挑”(第一挑“三”、第二挑“五”、第三挑“七”)、“一小挑”(紧接在“三大挑”之后的另一种踩鼓技法)、“三火爆”等演奏技法,这些技法的名字都是当地踩鼓人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的民间说法。“三五七”的演奏形式叫“锣口”,即锣鼓演奏结束后接《王婆骂鸡》《画眉跳架》《文公走索》《雪花飘》等牌曲,演奏的牌曲都是固定的曲目,牌曲中道士先生不唱赞,不配锣鼓,改配弦乐器(二胡、扬琴等)。

会昌当地主要信奉的是盛行于南方的正一派道教。正一派道教中有一整套传统且严格的科仪程序,也叫正套法会,当地俗称“打醮”活动,每一个正套仪式都需要乐班道吹大牌工,踩鼓是其中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具体正套仪式的流程如下:法会期间每日早晚要做早晚课,30分钟以上,早课不踩鼓,晚课踩鼓。每日在菩萨前诵经烧表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烧表3张。

重要的正套仪式都是在晚间进行:

(1)第一晚,申文(请东方神,念二十四方文书,23时开始,约2小时);

(2)第二晚,禁坛咒水(乐班在法坛内进行道吹,约3小时);

(3)第三晚,度孤(也称小施食,约3小时内完成,在户外进行,踩鼓要打“三五七”);

(4)第四晚,莲灯荐祖(约3小时内完成,在户外进行);

(5)第五晚,呈词(呈给玉皇大帝,乐班在法坛内进行道吹,约3小时多);

(6)第六晚,蒙山(完隆),即结束仪式。

该正套道士须念完厚厚一本《蒙山科》,至少需要3小时,正套刚开始时需要道吹大牌工,踩鼓要打“三五七”,最后吹一首大牌工,整套仪式结束。

正套法会期间东主和做法事的道士及乐班成员均食素,不食荤。

此外,还有三天四晚的科仪程序,流程简化,只有禁坛、度孤、呈词、蒙山。以及持续时间更长的正套法会,有七天八晚、十天十一晚、十二天十三晚等等。据踩鼓传承人邹承富介绍,时间延长的法会中,一般是增加度孤的次数,中间有几天夜晚不做正套法事。

当地民间流传有关于踩鼓的俗语“手拿鼓槌分开阴阳两界,脚踏鼓面踏出清凉乾坤”,对仗工整,形似对联,民众一直遵守着这个俗语规定,足见会昌踩鼓信仰内涵的深厚及受众群体的广泛。

2.新的演出形式:“民吹”

“文革”期间,道士受到不同程度迫害而纷纷改行,会昌踩鼓一度濒临失传。改革开放以来,会昌踩鼓重新流传开来,在逢年节庆、婚丧嫁娶、寿庆乔迁等场合,人们都要请踩鼓艺人来热闹一番。如今的会昌踩鼓已不再是道人布道施法的专用工具了,而成为百姓祈福消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手段。

会昌踩鼓,来自民间,源于生活,既为道教所用,更为民众所需。

踩鼓不再为道教专用,并日益“演化为民俗,成为日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1]于是,部分由“道吹”演绎的曲牌也开始流行于“民吹”。

“民吹”指的是民间在红、白喜事及乔迁祈福之时,东主邀请民间乐班到场演出的形式。踩鼓演奏发于道教,源于“道吹”,但“民吹”也可以演奏《玉芙蓉》《千秋岁》《四孟子》《枫叶声》《甘州歌》《四季板》等,其中乔迁祈福、除屋煞等场合有时也会用到“道吹”,需要踩鼓配合演奏。当地的传统“民吹”是结婚嫁娶阳时踩鼓;驱鬼祈福阴时踩鼓(“阳时”从晚上11点至第二天中午11点,“阴时”从中午11点至晚上11点)。

3.特色演出形式:“非遗+旅游”活态传承新模式

会昌县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活态传承新模式,着力推动非遗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的整合,将其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会昌县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且传承500多年长盛不衰的省级非遗项目赖公庙会,已成为该县发展旅游的重要载体。赖公庙会尤以每年农历七月初六赖公生日为盛,赣州及福建武平、广东梅县等地的客家百姓,都闻讯赶来逛庙会。2015年开始,会昌县每年都在赖公庙会期间举办具有会昌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广泛召集当地传承人开展非遗节目展演和非遗产品制作经营,让人民群众走进生活中的非遗。赖公庙会越来越热闹,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并参与到非遗承继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赖公庙会祭拜仪式,还是汉仙岩自驾游、客家美食展、旅游商品展,非遗身影始终都在,让全国游客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感知非遗。[2]

会昌县各乡村也整合非遗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推出具有各自特色的非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目前踩鼓已同搬海清、唢呐公婆吹、畲族摆字龙活动等共同成为民俗表演中的保留项目,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客家民俗文化。会昌踩鼓的演出反响很大,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往往一轮表演结束后,现场观众们都会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如今,踩鼓演出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品牌,吸引着外地游客和当地村民的参与,让人们感觉非遗就在身边,不仅能看到还能参与其中,真正推动了非遗文化的普及。踩鼓演出开始扩大对外影响,不仅亮相于省、市农民业余艺术调演的舞台上,更是作为品牌在第14届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上精彩献演。

三、思考与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直接见证者,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和街道的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传统,需要传承,需要全民一起弘扬保护。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情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由于地域文化形态及呈现方式的不同,使得保护方式多样而复杂。对于会昌踩鼓这样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倘若没有国家政府的参与和正确领导,而是只有少数传承个体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政府机构的责任在于宏观调控社会各界的有生力量,调拨相应经费,制定相关法规,监控整个保护过程,使保护工作由局部、零散、自发、随意的工作状态,步入全面、规范、有序的正常化轨道。”[3]同时,对目前依然存在的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给予政策支持、资源辅助和经济扶持,使其得到延续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项持久动态的工程。“传承者个人是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最低的一个层次,也是处于保护最前沿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是以声音、形象、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声口相传为基本方式,而得以延续。”[3]传承人应发挥其代表性、影响力和创造力。当今,最主要的不是传承人的墨守成规,而是启迪传承人的创新。其实,过去家族的和师承的手艺历代都有创新。因此,传承人可以带领自己的表演班子在保留传统表演精华的基础上对表演形式进行改进,以适应当今日益发展的演出市场,最终给非遗项目带来生机,在非遗活态传承方面发挥其应有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国家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4](P13)

当今,多数民俗演剧也随着乡村的没落逐渐式微,而会昌踩鼓演出活跃,这就与会昌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保护传承措施密切相关。会昌踩鼓在丰富文化艺术形式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团结宗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遗”进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文化基因存在于我们所不断接受的教育、传承、传播当中。因此,对一个民族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其文脉。

会昌踩鼓融合了当地百姓的情感信仰,经过历史积淀产生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踩鼓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客家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心理、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等有所了解,给人以传统文化熏陶,进一步促进会昌踩鼓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会昌县政府于2007年10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执行全县的非遗保护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全县非遗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宣传、推介及交流传播工作。对会昌踩鼓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从资料建档、艺术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护,集培训、宣传、展示为一体,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同时,积极扶植传承人,出台了相应政策,对认定为市级及以上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通过多渠道宣传的方式,扩大传承人的影响。因此,邹承富等踩鼓传承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收益,且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学校教育是传承非遗的主要途径与有效手段。为了激发全县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会昌县从本县非遗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走近学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此,会昌县非遗保护中心还根据当代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征,精心编撰了图文并茂的“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册作为学习教材,增强了“非遗”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了中小学生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扩大了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影响力,使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会昌踩鼓与会昌山歌、赖公庙会、畲族摆字龙等古老非遗项目是会昌人民血脉中已经存在的乡愁记忆,是会昌历史的见证,也是会昌先民们生活习惯和劳动经验的结晶。这种无形的文化传统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是依赖于人把它传承下来,并且通过人们的参与,可以将其内容与现代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变成新的形式。

会昌县政府着力推动的“非遗+旅游”活态传承新模式,不仅整合和凝聚了不同的社会群体,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了非遗的生存空间;也发挥了非遗在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乡村文化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创办民俗文化旅游村,带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会昌踩鼓融合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踩鼓演出深受广大百姓喜爱。踩鼓艺人会自行组织乐队参加庙会、婚丧嫁娶等活动,还经常自娱自乐,参加乡镇和县城群众文化活动。在每年政府举行的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中,踩鼓演出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模样,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群众的节日活动增添喜庆色彩。

现在,会昌踩鼓演出一年最少100场,冬天演出较多,正月、二月是旺季,每月大约有10场左右。会昌当地老百姓大多因为传承人邹承富的名气,常常邀请他组织乐班去演出。光是过年到清明节期间,演出场次就在20—30次间,每年农历七月初二至初七的赖公庙会更是大型的演出,还不包括政府派出参加各类艺术节、民俗节的活动演出。会昌踩鼓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其内在情感及神韵之美,为社会创造了有利的精神文化价值,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

(三)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传承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抹不去的文化记忆,是来自人们灵魂深处的一个声音。非遗有其看不见的力量,或许是匠人精神,或许是创新意识,但这些力量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代代传承而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是能够留住民族的根、留住民族的审美、留住民族的历史,让我们将这个时代的精神灌注进去,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将这个时代的生活印记打在古老的非遗项目上。

对于拥有丰富文化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而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意志,扭转社会成员中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使其美好向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会昌踩鼓承载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是会昌广大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庙祈福等法会活动反映了会昌民众的普遍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日祈祥法事既是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又巩固着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凝聚家族内部的亲缘之情,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农村及城镇里的村社、宗族等基层社会组织及寺庙信仰圈共同体为迎神赛会、节令庆典以及其他民俗事项而进行戏剧演出。”[5]因此,“迎神赛会要演戏,祭祀祖先要演戏,年节时令要演戏,人生礼仪要演戏,而且乡村社会秩序也要借助演戏去维护。”[5]现在,团结宗族、凝聚力量、追求和谐、崇尚美好已成为会昌踩鼓的精神内核。

四、结 语

会昌踩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成为被搁置、被逐渐遗忘的民间艺术,而是重新回到群众身边,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会昌县政府的传承措施值得借鉴。相信在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下,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中,在人们的积极参与下,会昌踩鼓这一古老的中华音乐文化将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会昌会昌县道教
江西会昌:为民办实事获赠锦旗
包饺子
《临潼县志·卷一地理》研究两题
My Pet
雪夜
醉菊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会 昌 米 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