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的技术适应与促进主张

2022-03-05于翠翠

教师发展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

于翠翠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山东 济南 250014)

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应该走向共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适应技术变革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凝聚着社会的共同利益。教师只有适应技术变革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与此同时,在技术迭代不断加速的趋势下,教师又必须对技术适应持审慎的态度,理性反思技术介入教学以后产生的新样态,自主转化、分解与规避技术可能引发的教学风险,防止卷入与智能技术同质化发展的道路。这种既要与技术保持一致又要同技术适当背离的“远虑”和“近忧”,正在成为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是一种范式的转换,知识的来源与价值、人才的标准与定义、教育的目的与走向、教学的结构与形式、师生的关系和角色,举凡一切教育存在皆在深层次上发生了改变。教师如果仍然遵循过去的教学惯习,在旧的体系中以旧的方法应用新的技术,或者解决新的问题,只会事与愿违,出现冲突与不适皆是一种必然。智者不惑,面对教学技术变革的新态势,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地需要增进对技术适应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一、教师技术适应及其发展旨向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重新划定知识与人才的边界,在化解了既存问题的同时,也催化着新矛盾的产生。这种历史现象体现了技术社会功能的两面性,也折射了人与技术适应关系的持续张力。

(一)技术适应与人的发展

对于人类来说,应对智能机器的挑战,适应是一种必然,从当前技术发展的态势看,卷入人工智能的洪流已经无可避免。所以停留于拥抱还是漠视技术的争议没有任何价值,而思考为什么以及怎样适应技术才是现实所需。当机器越来越像人,人的发展定位也要被重估,人与技术的关系在同质化、差异化或协同化等道路的选择上如何避免异化,只有明晰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的理解。面对富技术环境,人类不仅要适应,而且还要深思适应的动因和指向。

人类进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是由人的基本属性决定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内在统一于人,社会性与精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所在,表达了人的特异性;而精神性则是人区别于无生命体的根本,如智能机器,凸显了人类本质。首先,在自然属性方面,人类体能的先天局限性是技术应用的直接动因,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借助技术和工具。其次,在社会属性方面,人类的理性优势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同时把人类不能做与不想做的事情交由机器去做,实现人的解放。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人类被解放的不仅是身体,很多脑力劳动也开始由智能机器代劳,当所有能够模型化的人类能力皆可以由机器替代之后,“智人”陷入了被取代的恐慌。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经典命题便得以确立,但随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技术日渐发展出部分理性,如意识和思维,形成了一些人类无可比拟的“超能力”,理性已经不再能够作为人之为人的唯一标识。如此看来,机器真的越来越危险了吗?其实不然,真正危险的不在能力而在意识,一种具有理性反思能力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1]人类思维的构成除了理性,还有无法外化的非理性结构,特别是在反思和创造等运思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能标准化的成分,这是当前智能技术尚无法深涉的精神世界。另外,换个角度思考,既然智能技术“超能力”的发挥是依托于精准运算的逻辑系统,那么无法量化的精神领域便是人之为人的最后庇护,不具备自主探索、反思与创造等意识活动的智能技术充其量只是一种新型的辅助劳动力,人类可以认清优势和潜能,转识成智,借助技术的超级运算和识别能力建构更好的社会,发展解释与理解“应然”的“是非之心”。“拯救人类世界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人们的心灵,在于人们思考的力量,在于人性的亲和与人类的责任感。”[2]因而,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完善社会属性的同时,重点增强精神属性,在社会实践中以人文和伦理向度,把握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

人类适应技术生活旨在促进身心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日益先进的技术理应得到人们的拥护,但事与愿违:工业革命初期,技术的进步使得流水线工人“清闲不少”却“焦虑许多”,甚至还出现了砸毁机器设备的卢德主义;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时期,智能机器的产生依然没有让人类放下焦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创造便利,技术也擅长制造问题。而且不幸的是,人类对于技术适应在总体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面对已经无法脱离智能技术的生活世界,我们很难断定丰富技术的环境于人类发展而言的利弊得失,唯一确定的就是无时不在的改变。符合期望的变化不再赘述,而令人忧虑的变化也与日俱增:时空的突破让人的运动能力下降;网络的匿名化导致人的责任感淡漠;泛在的娱乐麻痹了人的感觉阈限,造成专注力的衰减;信息负荷让人的理性也陷入困顿……诸多属人的特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未来简史:从智力到智神》中所提到的“专注头盔”,利用技术让人专注于明确任务,加速决策过程,提高效率,但同时也削弱了人的同理心,让人忽视内部的疑虑和冲突。在要求果断、精准的社会中生活久了,虽然我们的身体与大脑得到升级,但我们将慢慢失去容忍疑惑和矛盾的能力,甚至失去心智,造成系统的量化和人类的降级。置身目标明确、效率至上的社会,虽然减少了许多怀疑和矛盾的困扰,但生活反而变得更贫瘠肤浅。[3]当技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人类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身心的技术化。智能技术的“超能力”增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部分社会属性,但却尚未打开通往人类精神属性的通道,如果此时人类自身不注重呵护内在生命,身心发展的失衡和分裂只会进一步加剧,最终人的机器化将发展成为新的时代问题。

(二)教师技术适应的时代意蕴

技术的创新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常态化应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开启了人与技术关系的新范式。“智能机器对教育最大的冲击在于它改变了对人才的定义,而要培养新型的人才,现有教育的组织形态和过程都需要巨大的变革,而不是简单的改良或增加一两门课程。”[4]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的重心,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深化对于人才的理解与避免自我技术化同样重要。当知识的价值与人才的定义发生变化时,教师的角色定位也要随之做出调整,这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规定性。

在适应技术变革中凸显心灵力量是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根基。智能技术的发展态势要求教师做好适应技术变革的准备,以人文精神抑制自然人的过度技术化。既然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让人更具有人性,那么人类教师与AI教师的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应该是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基本方向。立足教师发展的本体内核,突出教师的心灵力量,才能化解被替代的困局,践行时代的使命责任。作为社会人,教师具备人之为人的一切不完美:有限的体能,“多余的”情感,敏感的心灵……这些影响效率的“短板”在生活中不断制造着“教育的美丽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也正是在绵延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得以进步与发展的,相较于机器,这些“不完美”属性及其带来的问题恰恰是生活世界意义生成的土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克服自身局限的重要手段,技术适应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不断打破平衡与实现新的平衡,充分发展并强化自我意识。教师的技术适应影响着教学中人的解放和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教师与技术的协同关系。能否借助技术促进教学,让技术成为师生发展的助推力量还是桎梏力量,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技术的应用与反思能力。智能时代的教学生活处于急剧的变化当中,需要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与走向,深切叩问教学的过程与理念,这实际上对教师的内心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可能局限于技术层面,唯有在技术适应中凸显精神属性,在价值层面实现安心立命,才能避免在人机协同的过程中步入同质化路径;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整体联合中走向真我,才能抵达意识的内部世界。

“主动适应”的倾向体现着技术时代教师自我革新的价值追求。智能时代的浪潮把每个个体都裹挟其中,“主动适应”是一个绕不开的发展机制,而且只有主动理解并具备新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理论与道德层面把控技术及其应用的走向。信息化教学变革以来,由于受制于传统的教育范式,教师在面对变革时往往陷入路径依赖而不自知,产生“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要么利用技术的便捷强化传递式教学的效果,结果教学从“人灌”变为“机灌”,管理从监督走向控制;要么为了追求信息化光环而过度添加技术应用环节,造成教学内容冗余化、碎片化,师生负担越来越重,走向了自由和解放的反面。对教师而言,主动适应新技术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不仅包括技术及其应用能力的获取、践行,还应包括对于技术的认知以及相应的价值立场和态度。物化形态技术的剪裁或修补忽视了教学活动的系统性,教师的技术适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应该在技术工具层面、技术环境层面和技术观念层面皆作出朝向社会主流价值的调整才能有所成效。教师的技术适应如果不能抵达价值层面,信息化教学中林林总总的“高耗低效”现象便不足为奇。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体现的是其尝试革新的意愿,通过对技术社会的深刻理解,形成教学技术认同。在富技术环境下,强调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既不是对教学效率的追求,也不是对技术盛行的回应,而是希望教师率先成为识变、应变与求变的学习者,突破既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惯习,引领学生体悟与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创新意涵。

教师技术适应所蕴含的社会建构取向能够弥补教学技术的效率困境。技术适应是技术与社会相互制约的过程,教学技术先验地打上了一定的社会烙印,反映与体现着社会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技术适应其实就是教师的社会适应。教师的技术适应意味着既要正视社会的制约作用,也要克服技术的局限。技术时代的教学活动应该以社会预期目标为依据,协调好人、技术与世界的关系,发挥教师职业的社会影响。技术的效率属性决定其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倾向于追求速度与数量,这种技术逻辑有悖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比起知识的传递、技能的提升,教师职业的本质在于精神的培育、灵魂的唤醒,以恰当的方式促进人的发展。在信息社会,面对数字化生存,技术之于教学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的适切回应,不只是专业素养的要求,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技术适应是教师引领与改造社会的必要途径,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是培养数字公民的前提条件。没有教师的参与以及学校教育的配合,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注定是不完整的,结果只会加剧学校与社会的区隔,矮化生命的品质。接受、了解与学习新事物是每个个体的基本能力,提倡教师技术适应,意在强化教师的学习力和自主性,充分行使在教学技术选择、应用、改进等方面的权力,深刻体悟技术适应的教育要求和社会责任,从而引领信息社会的教育方向,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二、教师技术适应的现实逻辑

教师面对信息技术存在不适感是正常现象,退一步讲,即使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各种教学冲突也不会因此消失,相反,教师的技术适应还可能滋生新的问题。技术与教学之间的隔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技术适应要做的就是要在理性与经验之间,以主观努力构建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张力,理顺二者的逻辑冲突,发挥技术在教学中的潜在价值。

(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的现实关切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开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益受到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于“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提出了到2035年“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5]的教师队伍建设导向。至此,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

已有的技术社会学理论对技术适应现象的分析,如技术接受模型、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理性行为理论等研究,大多是运用理性或认知行为理论,在逻辑起点上把技术主体视为理性人。以此为基础,教师技术适应与采纳研究,也是基于技术主体“主动应用”的假设,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视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动选择行为。但问题在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情况并非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大多源自行政层面的强制性要求,是名副其实的“被动应用”。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方式上看,教师参与式培训和在线远程研修都是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模式,是一种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所在学校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实施的教师培训,大体可以算是“要你学”[6]。教师作为单位人、系统人,不可避免要受到学校组织因素以及社会系统因素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趋势已经形成,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师被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现象在教学现实中极为普遍。教师的技术适应从技术特征、任务需求到组织结构涉及众多影响因素,充分显现了教师、技术、环境交互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社会形成,即外源结构对于信息技术采用及认同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为使信息技术实现预期的功能,会根据行政与教学任务的需求采纳相应的技术,这种所谓的“积极配合”实际上隐藏着教师的妥协与无奈,个体选择与决策权的实现皆是在行政规定的有限范围内进行的。所以教师技术适应的现实逻辑从来不是纯粹地主动选择或理性决策,而是教师与技术在复杂教学情境中的关系调整与转化,严格地以“主动”或“被动”来规限技术主体对于技术的适应状态显然过于绝对,保持恰当的张力才能留下思考的空间。适应作为人类重要的学习与发展机制,包含着理性与经验之间的相互印证,主动与被动都是二者协调的策略。况且,即使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在信息化教学变革过程中也会经历无法预知的困境与风险,主动既不能排除被动的困境,也不与被动存在冲突。所以面对不适,重要的是转化而非规避。

(二)教师技术适应的局限与张力

政策文件是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的集中表达。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对教师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相关的改革实践及其效果则在不断地验证着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二者的不对称关系是探讨教师技术适应问题的前提。

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要求教师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深刻体认,但过于强调教师的技术适应会导致教学自主性的消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有条件和局限的,受制于应用的主体与情境等多重因素,也并不是适应了技术变革所有的教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果不能根据技术的特性与教学的需要进行应用,恐怕只会适得其反,造成教学中理性的分离甚至异化。例如在有些信息化教学中,有的教师以人机交互替代人际交流,要求学生各自操作技术设备,并在系统中进行信息交互,却不倡导学生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某些学校花费巨资建设了智慧教育和未来教室,为了体现信息化,教师被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使用。为了技术而技术,却忽略了教学的实际需求;各种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一经推崇便成为先进的符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借鉴,为了外化“适应”而依葫芦画瓢,似乎不追随便不足以表明变革的态度。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技术适应都应当受到鼓励和追捧。既然速度是技术的属性,那么信息技术的效率取向也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信息技术适应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保持警惕与反思,思想的片面与麻痹就很容易形成,进而对盛行的信息技术无意识地寄予厚望,一旦固化为稳定的教学惯习,更是积重难返。因此,一味地强调技术适应势必会导致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削减,走向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反面,失去探索、改革与发展的内源动力。此外,教师因适应而具备的技术优势可能因为教学对象、条件以及环境的变化而消失,如果不能及时省察,调整教学方法,曾经的优势可能会化为局限,步入自我否定状态。

信息化教学变革中教师对新技术的采纳及创新使用,是教师根据所处教学环境的需求做出的与技术关系的调适,主动或被动适应的界定都是静态分析的结果,并不能以此作为教师是否具有适应性的依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不断更新着技术与时空这一深层次问题,每天都有新技术产生,并不可避免地淘汰一批过时的东西:现存的技术因被超越而变得老化,由它产生的社会环境也因此而过时——人、职业、知识、财富等等一切,或是适应新技术,或是随旧技术而消亡,别无其他选择。[7]在教学生态中,人、技术、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教学空间,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教师与技术及其环境的适应关系也处在变动之中。当教师适应新技术时,整个教学组织结构都会随之作出调整,所以教师主动适应技术革新是多维因素综合促进的结果,除了技术主体之外还包括技术设备本身的特点,更离不开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等相应软环境的支撑。对于复杂教学活动而言,优先考虑目的性是一个当仁不让的问题,教师的技术适应同样是与教育目的分不开的,如果不能以教学中的人为尺度,实现人的发展,无论主动与否都不足取。强调教师技术适应的主动方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目的,与把“主动”本身作为目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深思熟虑后的被动应对也能生成主动意义,而不假思索地主动适应最终只会陷于被动境况。现代教学中备受指责的技术异化,并不单单指涉教师对于技术及其教学应用的不熟悉、不充分、不恰当状态,更主要的是指教学技术应用的不合目的性,忽视教学规律与诉求,因技术逻辑而背离初衷,甚至因技术崇拜而陷于“非人化”,这些问题恰恰是以“主动适应”的姿态为表征,非常具有迷惑性。总之,教师如果完全追着技术走,纵有主动态度,却依然可能沦为技术的“陪衬人”,这样的信息化教学只能铸就“无意义的灵魂”。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方式的主动,而在于目的的自觉,鼓励教师主动适应技术变革意味着希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前能深度思考“为什么”,避免把对技术的“适应”演化为“依赖”。

适应不同于依赖,适应从来不是静止的、单向度的,筛选一个节点审视教师技术适应的主动与被动,不利于对真实教育情境中问题的充分认识与把握,也无法充分解释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教师技术适应强调的是教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状态。脱离环境支持与保障谈适应,会激化教师与技术的矛盾;同样,全部寄希望于技术及其环境的改变,只会出现教师为技术所挟持的依赖困境。“承认外界环境是进化必须慎重考虑的力量,与宣布外界环境是进化的直接原因,这完全是两回事。”[8]后一种机械的决定论否认了适应过程所蕴含的转化与创造力量。诚然,技术环境确实能够促进人类适应和社会发展,但却不能成为决定力量,既不能保证进步状态,也不能确定前进的方向,而且停滞、偏离,甚至折返也是伴随适应产生的常见现象。

教师适应技术变革体现了教师对技术世界的探索与学习,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是适应的关键: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紧跟时代需要,尝试新技术,对技术介入教学空间的支持作用予以重视,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专业自主,正视教学技术的局限,对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教学负效应保持必要的警惕。避免对适应机械理解,技术适应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越主动越好,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对教学技术的适当抵抗,是对人文逻辑和教学规律的捍卫。

三、教师技术适应的促进主张

技术与教学的隔阂是多层面的,从信息技术的开发、规划、购置到采纳,市场研发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层面在进行技术决策时往往会不同程度地把产品与技术放在优先考虑位置,造成教育中主体的客体化,忽略了信息技术的人文价值。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权力层的支持,在各环节融入价值关怀,为教师技术适应提供支撑条件和空间保障,以教师的自我意识为抓手,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信息技术应用”的“所以然”,逐步深化教师对于适应技术变革要求的体认。

(一)从价值层面观照教师技术适应的人机协同发展态势

以生命关怀和德性意识审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从价值层面观照教师技术适应的人机协同发展态势。凡是进入教学的技术,无论是增强效率还是拓展能力,如果不能体现教育价值关怀则理应被抵抗,这是教师技术适应的底线。技术如若不能为教学中的人服务,哪怕是权宜之计也不能接受,因此我们需要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抱以充分的警惕,而不能心存侥幸地认为这种异化只是过渡的、短暂的。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讨论新冠肺炎病毒之后的世界时所呼吁的:在危机时刻,为了规避更大的风险投入使用不成熟的技术,甚至是危险的技术,但在应急的同时也要思考风暴过后的世界,因为历史经验表明,许多短期的紧急措施具有持久保持下去的惯性,并终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9]技术一旦介入教学,便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或独立或附着,以特有的方式改写着教育的路径,影响着人才的培育。无论何时,技术的研究、开发、选择与使用必须体现人文逻辑,以人为尺度,在价值立场上应当秉持为了赋予人更多的权利,而不是支配人的需要,对人形成反控制。效率作为信息技术本质的意向结构,凝聚着技术产品设计者的意向性,进而成为富技术环境中的师生谁都无法规避的技术“座架”。既然技术的意向性不可避免,澄清信息技术中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与选用上遵循教育理论,让技术设计者、教育研究者与教师形成协作关系,形成研究实践共同体,在立足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技术拓展和深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既非教师的意向性,也不是教育专家的意向性,那么期望通过这样的技术意向活动促进教学和人的发展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教师的技术适应并不是单纯的现实妥协,还隐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研判。面对智能时代的来临,与其说AI教师会取代人类教师,不如说传统教师将被具有人机协同适应能力的教师淘汰。人工智能要达到人类的智能,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即超越能力、展示属性与承担责任。[10]前两者容易做到,但“承担责任”这一方案涉及道德伦理成分,社会意义明显,目前仍是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领域,也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重点努力方向。教师技术适应的目的在于让教师与技术形成协同关系,在教学中形成优势互补,成为具有价值判断和责任担当的“超级教师”。

(二)从管理层面发挥关键群体在教师技术适应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创设符合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空间格局,从组织和管理角度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支持,发挥关键群体在教师技术适应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11]要真正实现教师技术适应,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必须要生产与现代技术相匹配的教学空间。自班级授课制以来,固定而集中的教学空间便围绕着粉笔与黑板而创设,形塑了“三中心”的经典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教学时空的拓展和重构成为可能,突破时空界限的个性化教学越来越被视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知识输入相比,思维输出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创设契合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空间格局是信息化教学不容忽视的一维。我们总强调教师技术适应的必要性,但如果不提供相应的空间准备,形成符合丰富技术环境的组织特征和教学结构,教师的技术适应不可能凭空形成。教师的技术适应是教师基于一定教学空间与技术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与信息化教学空间的生产相配合,根植于相应的条件支持,从而实现教师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践来看,教师群体普遍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也有借助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提升自我发展的意愿,但却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支持而止步于观念。鉴于此,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至少应该着眼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注重将信息化教学的专业知识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二是以教师学习与发展支持教师身份转变,促使教师成长为技术的熟练使用者、富有创造与合作意识的问题解决者、具有适应性和社会意识的专家。[12]学习方式与身份转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经验问题,体现着技术适应过程理性与经验双向促进机制:一方面,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储备,并优化其呈现方式,立足教师学习与发展规律,抓住成人学习的“做中学”特征,转变输入式的学习与指导方式,综合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以及共享协作等方式,为教师搭建理解与迁移的脚手架;另一方面,除了改变知识表征方式,也需要从组织与管理的角度寻求配合。面对信息化教学变革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师,大多数尚处在从观念到行动的过渡阶段,他们虽然具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理论和相似经验,但却不知道如何在行动上实现,无法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对新问题,所以校长重视、教研员指导、骨干教师示范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的最直接推动力量;创建学习共同体,总结先进经验与模式,发挥这些关键群体的引领作用是教学空间生产的核心任务。

(三)从理性层面强化教师技术适应的自主意识

培育教师健全的理性,强化教师的自我意识是促进教师技术适应,完善未来教师价值体系的基础保障。技术是解放力量还是控制手段,取决于教师的价值理性。教育者的智慧是教学技术价值兑现的条件,陈旧而机械的技术也可以经由教师的灵活应用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师作为技术主体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有效的、适用的教学技术;同时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仅从工具理性的角度采纳教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避免以理性的主观化对教学技术的合理性与意义性进行价值审视。教学审慎是教师的当然责任,它要求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周密而谨慎的状态,面对复杂的教学矛盾和冲突时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在教学利弊得失中仔细权衡,从而作出符合教学发展方向并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行为。[13]在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必须经由教学审慎的追问,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纳,教师都需要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可能后果及其正当性进行理性地省察,依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情境定夺并确证教学技术应用的适切性,综合运用知识与思维来凸显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专业自主。具备自主性的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理性合理调控自身行为,规划其教学生活,从而使教学的发展合乎社会预期的方向。[14]教师唯有根据自我意识和社会需求理性调整面向技术世界的适应力,才能形成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体认,从而明确其信息化教学变革的价值立场。可见,教师的自我意识,一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价值选择密切相关。自我意识作为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教师区别于智能机器的核心优势。在未来,理想的教师队伍或许可以存在越来越像人的智能机器,但绝不允许出现越来越像智能机器的人。所以促进教师技术适应的关键在于发展与强化教师的自我意识,以纾解并超越技术逻辑困境,尤其是在智能技术已经具备“超能力”的今天,教师作为一个有限的能动者,只有明确自己必须遵循的价值体系,以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应对无休止的变化,形成认同的信息化教学标准和依据,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理性积极探索与反思,达成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位能够适应技术挑战的教师,一位真正具备自主和创造意识的教师。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