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下的艺术管理研究进展
2022-03-05郭梓锋
摘 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86年-2021年关于艺术管理的89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发文量、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方面的可视化分析,生成了相应的知识图谱,得出了艺术管理的研究现状。根据研究结果对艺术管理今后的发展与研究提出建议,以推动艺术管理相关研究的进步。
关键词:艺术管理;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艺术管理实践活动在中国存在已久,但是关于艺术管理的系统研究则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艺术管理才作为正式的专业进入内地高校,2011年艺术管理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身份走向了学术前台,相关的学术论著和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1986-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899篇有关艺术管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艺术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总结并梳理了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其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以期为艺术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启发。
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艺术管理”为主题进行检索,并将所得文献语言设置为中文(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1日),总计得到1081条学术期刊文献资料。剔除部分重复文献以及与本领域明显不相关的研究成果,如领导管理的艺术,班主任管理的艺术等。最终得到有效文献899篇。
Cite Space软件是美国的陈超美教授团队基于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而开发的一款Java应用程序。该软件可以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与突现等功能,以及作者与发文机构的联系,探测出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目前,这一软件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分析学科前沿的研究变化趋势,其在管理学领域运用最为集中,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使用也呈现出迅速扩展的发展态势[1],但是在艺术管理方面的研究则鲜有涉及到这一软件。基于此,本文将通过Cite Space对艺术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流程如下:将899篇有效文献转化成Refworks格式以供Cite Space软件识别;运行5.7.R5(64-bit)版本的Cite Space;将时间跨度(Time Slicing)设置为1986-2021,间隔(Years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根据研究需要依次勾选为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剪裁方式(Pruning)选择切片形式(Pruning Sliced networks)以突出研究特征;通过Cite Space的可视化方式,生成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图谱;最终从发文量趋势、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关键字突现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国内艺术管理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艺术管理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一)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通过WPS Offi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艺术管理的899篇文献进行量化统计,绘制折线统计图,得出我国艺术管理研究的发文趋势图(如图1)。
如图1所示,国内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文献最早出现于1986年,当时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处于萌芽阶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司马彦在《应专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一文中针对当时文艺院团现状,提出了建立艺术行政学院或者在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中成立培训班来培养艺术管理人才[2]。但是总体来看,在1986-2002年期间,艺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发文量较少,单年度发文量不超过10篇,总体发文量占比仅为5.7%。这说明早期的艺术管理研究队伍规模有限,难以形成比较明显的研究趋势。2002年之后,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区分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3]。艺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总体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在2002-2010年,艺术管理的发文量呈现出缓速增长的状态,这一时期,艺术管理学科构建的问题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如曹意强2007年发表于《新美术》的《艺术管理的观念与学术状况》、董峰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发表的《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田川流2009年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的《论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等論文受到了学界的关注。2011年后,艺术管理正式成为艺术学理论下的二级学科,关于其相关研究也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在2011-2021年之间,艺术管理的相关发文占比达到了80%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艺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井喷式爆发,这与《艺术管理(中英文)》学术期刊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本杂志是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研究艺术管理领域的学术刊物。自此,艺术管理的研究在中国有了专业的期刊阵地,艺术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主要发文作者分析
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得到共引作者图谱(如图2),其中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作者(Author),时间间隔(Years Per Slice)为1年,图谱中显示的作者发文量为两篇或两篇以上(Threshold为2)。如图所示,共有482个节点(N=482),107条连线(E=107),网络密度为0.0009(Density=0.0009),显然,节点的连线较少且密度较低。这表明,部分学者有一定的合作研究关系,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数学者之间的研究较为分散;虽然总体的研究学者较多,但是相应的学术联系较少,没有形成明显的研究核心网络。其中,王廷信、仲呈祥等学者形成了明显的合作研究团体,而其余的研究合作规模有限,这也说明了艺术管理领域的合作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
运行Cite Space软件中输出(Export)指令下的Run Batch Mode功能①,生成了引用频次(CITATION COUNTS)表,中心性表(CENTRALITY)表(见表1、表2),其中CITATION COUNTS表示了该作者文章在艺术管理研究的被引频次,而CENTRALITY指数较高的作者,也整个对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表1显示,田川流的引用频次最多,高达14次;董峰、隋欣等学者的引用频次也都达到了9次。这说明,这些学者对于艺术管理的研究在业界和学界影响深远。如田川流从我国艺术管理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当代艺术管理的使命与应当遵循的原则[4],董峰通过对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梳理,提出了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5]。从表2可以看出,仲呈祥、王廷信、章锐、范迪安、于建刚、张捷等学者的中心性较高,这也反映了这些学者在艺术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如仲呈祥认为,“艺术管理一定要牢记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传统、艺术积淀和审美优势,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管理道路”[6]。章锐认为,艺术管理是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进而对艺术管理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实践边界进行探索与思考[7]。
(三)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通过对艺术管理研究机构的分析,可以获悉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态和认同程度,进而反映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究现状。运行Cite Space软件,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机构(Institution),时间间隔(Years Per Slice)为1年,生成艺术管理研究的发文机构图谱(如图3),图谱中显示的机构发文量为五篇或五篇以上(Threshold为5)。从图中可得,共有362个节点(N=362),0条连线(E=0),网络密度为0(Density=0)。这体现了在艺术管理的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往往各自为阵,各个机构几乎没有形成任何联系与合作关系。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研究成果的局限性。未来应该深化各个研究机构在艺术管理研究上的合作关系,确保研究成果具备共通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以经得起实践的不断检验。
根据Cite Space软件自带的计数功能,整理各个发文机构的发文数量(将研究机构聚类,如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以及南京艺术学院其他机构的研究结果合并为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成果),通过WPS Office的表格进行梳理,得出艺术管理研究的主要发文机构排名(见表3)。从研究机构来看,艺术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类的专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以及沈阳音乐学院的发文数量占据前三,占发文总量的10.5%;而综合类院校只有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进入发文榜单前十,占发文总量的3.2%。从研究机构的性质来看,高等院校仍然是艺术管理研究的主力军,但是专业的艺术剧团如泉州歌舞剧团(发文量7)、厦门歌舞剧院(发文量6)也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了艺术管理的研究中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这表明,艺术管理的研究需要实践视野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艺术管理的繁荣发展。
三、艺术管理的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概况,而关键词共现就是利用同一关键词的共现频率,反映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征。通过Cite Space软件分析899篇有效文献,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关键词(Keyword),时间间隔(Years Per Slice)为1年,运行“K”(关键词聚类Label clusters with indexing terms),同时调节图片透明度,以便于数据更加直观简洁,并选取前10的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得出艺术管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如图4)。其中,编号数值越小,表示聚类强度与规模越大,即相关研究數量多。
艺术管理(#0)、艺术学理论(#1)、非营利(#5)、艺术管理专业(#7)、发展(#9)等聚类具有强关系性。其聚类轮廓(silhouette)分别达到了0.904、0.934、0.889、0.92、0.973,相关文献数量分别达到了137篇、64篇、31篇、23篇、21篇,相应的子聚类也出现了学科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管理学、艺术发展等字样。这类研究聚焦于我国艺术管理的学科发展。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正式设置艺术管理专业,标志着艺术管理作为独立专业出现在我国高校。随后,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走向问题受到了学界的重点关注。成乔明通过对艺术管理的分支进行梳理,如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等,构建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8]。高迎刚从欧美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为我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和参考[9]。夏燕靖在对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十年的回顾中,指出艺术管理“已突破‘艺术+管理’的简单模式,更加注重以约束和控制艺术活动的产业链发展趋势,以及针对未来的预期收益进行探索,促使艺术活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进化,使其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收”[10]。从上述研究来看,艺术管理的学科建制问题是相关领域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前对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问题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未来应当贴合新文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新时期艺术管理发展的新动向,创新相应理论研究,确保理论能够正确指导艺术管理的实践。
文化艺术管理(#2)、管理(#3)、文艺工作者(#6)、文化主管部门(#8)等聚类的联系较为密切。其聚类轮廓(silhouette)为0.979、0.969、0.92、0.974,发文量为45篇、38篇、28篇、22篇。该聚类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1990-2008年,包括群众文化艺术、社区建设、毛泽东文艺思想、政企分开等子聚类。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聚类研究处于艺术管理研究的早期阶段,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体制的改革联系较多。周建平在其博士论文《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中探讨了构建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11]。傅才武针对政府文化艺术职能的“错位论”,提出了在厘清“谁管文艺”“管什么文艺”,以及“如何管文艺”三个问题基础上,推动政府文化职能转变[12]。显然,学术界对于文化体制改革议题下的艺术管理研究覆盖范围较为广泛、成果较为丰硕。但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应该结合国家的文化艺术战略,使艺术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式与时俱进,避免旧瓶装新酒。
中央美术学院(#4)聚类包括年会综述、学术平台、协同推进等子聚类,该聚类轮廓(silhouette)为0.929,发文量为36篇。余丁在访谈中指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作为美术学院与艺术世界的桥梁,其目是要建设成“研、学、产”于一体的教学平台[13]。朱恪孝认为中央美术学院被批准设立艺术管理的本科专业,体现了艺术管理的规范化建设[14]。该聚类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亦从侧面反映出了专业类艺术院校在相关研究中的优势位置。未来,一方面,应当继续发挥高校在学术阵地的积极作用,增强高校在艺术管理研究层面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同社会上艺术实体的联系,推动研究成果走出学术的象牙塔,在祖国的大地上指导艺术管理的实践活动。
(二)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Cite Space软件的关键词突现功能(Burstness),可以得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突现词,而突现词有助于了解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在上一节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word)的基础上,运行关键词突现功能(Burstness),保持软件初始的运算方式,检测到文化艺术管理、艺术、艺术学理论等3个突现词(如图5)。
1988-2009年,突现的关键词为“文化艺术管理”。其突现时间最长,达到了21年,并且突现的强度也最强,达到了6.85。这表明,学者们最先对“文化艺术管理”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且研究的热度最高。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整体文化政策的调整,“文化艺术管理”也成为了这一阶段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艺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层面面临的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联系,带有鲜明的政策推动性和实践导向性。
2011-2015年,突现的关键词包括“艺术”“艺术学理论”。“艺术”突现强度较高,为4.31。这一时期艺术管理逐渐成为艺术学门类下的学科,研究重点转向了其作为艺术学的学科设置,即研究重点从管理导向变成了艺术导向。如凌继尧指出艺术管理作为艺术学理论下的二级学科显示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15]。张力探讨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项目化教学具体模式[16]。这些研究集中于艺术管理二级学科建设的草创阶段,为其日后作为正式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至今,突现的关键词为“艺术学理论”,突现强度为3.69。这一阶段,艺术管理学科有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有了艺术学理论为其“正名”,其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且侧重于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孙洪斌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探索了艺术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17]。刘璋针对近来艺术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人才就业等几个方面的思考[18],为今后艺术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蓝凡提出了要构建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其特征为政治为根、三位融合、阴阳之道和以人为本[19]。
(三)关键词时区分析
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可以通过关键词时区得以表现。本研究通过Cite Space软件的关键词时区功能(Timezone View),生成了艺术管理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如图6)。图谱中显示的关键词出现次数为十五次或十五次以上(Threshold为15),而关键词固定的位置为该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年份。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联系。圆圈表示一个节点(关键词),圆圈的面积越大,表示其出现次数越多,相应的其在相关研究中更加重要。结合图中关键词的布局以及其发文趋势,可以将1986-2021年艺术管理的研究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86-2000年,这一阶段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较少,“文化主管部门”“文艺体制改革”“文艺管理”是这个时期的高频关键词。1987年我国首届艺术管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议就艺术事业的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管理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这次会议为艺术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龚心瀚提出了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结合文化艺术体制改革的实际,吸收管理学的养分,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学科。同时对文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借鉴意见[2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人才培养大多指的是对文艺干部队伍的培养,与今天提到的人才培养语境有所不同。这也体现了,艺术管理学科的诞生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为2001-2010年,这一阶段艺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高潮期,“艺术管理”“文化产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中央戏剧学院”“艺术”“创新”等更为细致的高频关键词涌现出来。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了艺术管理系。此后,一批高校也陆续开设了艺术管理课程和专业,随之带来越来越多的学术力量开始关注并且研究艺术管理,进而论著、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研讨会不断增多,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第三个阶段为2011年至今,这一阶段艺术管理已经成为了艺术学理论下的二级学科。通过高频词“艺术管理专业”“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艺术学”等可以明显看出,在学科归属的影响下艺术管理逐渐厘清了自身的学科边界,进而使得相关研究更加集中于艺术学这一大学科背景之下,也有助于艺术管理回归本学科的应用属性。如李凤亮提出了艺术管理研究应该建构在艺术学体系之下的观点[22]。杜娟等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审美活动特征,为艺术机构提出了管理应对之策[23]。单增针对新冠疫情对艺术行业的冲击,提出了艺术管理教育的新趋势——数字化[24]。这些研究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关联,对于我国艺术管理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回应。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助Cite Space軟件对1986年-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899篇艺术管理研究的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数据和图谱的方式,对艺术管理研究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从研究的发文数量看,艺术管理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后有了学科的“正名”,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2019年《艺术管理(中英文)》杂志发行,使得艺术管理研究有了专门的期刊阵地。从1986-2021年的发文数量,可以将艺术管理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86-2002)、探索阶段(2003-2011)、快速增长阶段(2011年以后)。
(二)从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来看,国内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以艺术类高等院校力量为主。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密切,研究机构之间学术联系较弱,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未能形成。
(三)从研究内容来看,艺术管理研究主题涉猎较广,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专业设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议题;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探讨,目前的研究成果尚未能支撑起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框架建构。
结合上述的研究结论,对今后的艺术管理研究提出以下意见:
(一)形成艺术管理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近年来,虽然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发文量也稳定上升,但是学者以及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加强高等院校间的相互合作关系,深化不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关系,努力形成良性的学术共同体。此外,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艺术管理的研究也应当遵从这一规律。因此,艺术管理的研究也应当拓宽学术视野,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促使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思维的触手进入艺术管理领域,助力艺术管理走向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境界。
(二)深化中国艺术管理理论层面和实践应用的研究。正确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目前,我国艺术管理已经有了明确的学科归属,但是关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艺术管理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来,应当从理论层面对中国艺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涵不断深入研究,以便为中国艺术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也要重视艺术管理的实践研究,要结合时代与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数字时代的艺术管理、后疫情时代的艺术管理等,做好艺术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相应的理论成果,形成独具中国气派的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体系。
(三)加强艺术管理研究的期刊建设。学术期刊是研究成果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目前仅有《艺术管理(中英文)》一本学术杂志专注于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此外《艺术百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刊物对于推动艺术管理研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相较于传统的文科以及社会科学类学科来说,艺术类期刊的数量与质量仍然存在不少的差距,聚焦于艺术管理的期刊则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增强学科影响力,传播艺术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应当在把握期刊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相应期刊的数量。
注释:
①该功能可生成CITATION COUNTS、CENTRALITY以及SIGMA三种形式的数据,但因形成的SIGMA数据不具备有效性,故此处不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悦,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司马彦.应专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J].戏剧报,1986(9):61.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2(22):3-19.
[4]田川流.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基本原则[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6-32,94.
[5]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5):18-22.
[6]仲呈祥.艺术管理以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艺术百家,2014(2):1-6.
[7]章锐,李兆,张晶.走向“新实践”:视觉艺术管理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装饰,2020(7):112-115.
[8]成乔明.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J].艺术百家,2007(1):154-156+99.
[9]高迎刚.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J].艺术百家,2012(3):82-87.
[10]夏燕靖.重新认识艺术学理论学科十年发展的现实路径[J].艺术百家,2020(4):56-61,86.
[11]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12]傅才武.政府艺术管理职能“错位论”的源流及认识局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5-68.
[13]余丁,赵炎.建立国际一流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访谈[J].美术研究,2015(5):56-59.
[14]朱恪孝.基于文化繁荣背景下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17(21):35-38.
[15]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J].艺术百家,2011(4):19-22.
[16]张力.艺术管理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2):148-151.
[17]孙洪斌.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创新[J].艺术百家,2017(1):31-33,138.
[18]刘璋.艺术管理教育热的冷思考[J].美术观察,2017(6):28-29.
[19]蓝凡.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建设刍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9(1):83-89.
[20]黎路.艺术管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J].戏剧报,1987(11):24.
[21]龚心瀚.关于文化管理学科建设之管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8-11.
[22]李凤亮,宗祖盼.艺术学理论视角下艺术管理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艺术百家,2014(4):57-60.
[23]杜娟,杜晓茹,管顺丰.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审美体验的影响特征与管理策略研究[J].艺术百家,2019(5):24-29,63.
[24]單增.化危为机——后疫情时期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潜力[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0(4):156-160.
作者简介:郭梓锋,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艺术产业、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