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衔接 实现“软着陆”
——基于提升幼小衔接质量的策略探究

2022-03-04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蔡荔君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软着陆幼小幼儿园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蔡荔君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人生的一大跨越。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孩子充满期待,也有的孩子感到十分紧张。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终身发展需要,前瞻性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做好衔接和铺垫工作,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降低过渡时期的“坡度”,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接受小学教育,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完成的重要课题。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分析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而小学教育则是个体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衡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进入小学教育的必经步骤。尽管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相邻,幼儿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仅一步之遥,但它们有质的不同。

(一)生活环境不同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午睡时间长,没有太多的制度约束,幼儿比较自由随意;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午睡时间变短了,还有诸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约束。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突然进入到一个要受很多制度约束的陌生环境,如果没有准备好,难免会无所适从。

(二)教学方式不同

幼儿园教师比较重视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的培养,教学内容主要是音乐、舞蹈、手工方面,学习起来相对轻松、有趣,几乎没有压力。而进入小学以后,学生要开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和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玩的时间明显减少了。

(三)师生关系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师基本扮演了家长的角色,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幼儿有任何事情或遇到所有问题都习惯于向教师报告,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小学以后,每个任课教师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很难长时间陪伴孩子,几乎只有在上课时才能见到,而每个班负责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主要是班主任,一个班主任一个人要面对几十名学生,难免照顾不全面。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不能事事都依赖教师。

由此可见,幼儿园和小学虽是邻近的两个教育阶段,但又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两者衔接得好﹐不仅可以让儿童以喜悦与轻松的心情步入小学这一崭新的环境,还可以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和小学教育节奏。若衔接不好、不顺利,很可能给儿童带来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为幼小衔接搭建阶梯,帮助儿童顺利迈开学生生涯的第一步,是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共同责任,当然更是一线幼儿教师的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二、幼小衔接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利于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这些道理几乎所有人都懂。但是,为什么当前幼小衔接仍然存在定位不准、重视不足、理解不深等诸多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在于操作层面上存在认识误区。

(一)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事

由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机构的教育,因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都按各自的运行轨道开展教学,彼此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系制度,以致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出现幼儿园“一头热”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教师都能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准备,或组织他们到附近小学体验所学的各门功课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建立其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但是,一些小学会认为幼儿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方,很少关心,甚至违反“零起点”教学的规定,以班上识字量多、计算能力强的学生为依据不断加快教学进度,造成幼小衔接缺乏有效配合﹐而无法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二)将幼小衔接视为幼儿园小学化

教育部于2021 年3 月31 日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强调:“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然而,现实中的确有一些幼儿园借幼小“无缝衔接”之名,过度重视幼儿知识准备,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有意无意地植入小学一年级部分课程,这种超标学习、超前教学会让刚上一年级的儿童自认为“这些我早就学会了”,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好奇心、新鲜感,导致上课听不进、不专心,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爱动脑思考等问题。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形成后,将导致儿童学习缺乏动力、求知兴趣下降,并且随着学习广度的扩展和学习深度的增加,原有的那一点知识储备根本无法满足当下学习的需要,就会出现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跟不上等问题。

(三)错误的教育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受传统教育观念及不当教养态度的影响,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味追求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还有的家长急于求成,提早让孩子学习写字、拼音、算术等,而忽视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习惯养成。个别家长甚至抱怨孩子天天玩游戏、搞活动浪费时间,在幼儿园待了三年并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殊不知,幼儿园教学方式不同于小学,它是把知识融汇在精心设计的游戏及其他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比起机械地认字、做算术要高明得多。当今社会,几乎所有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宝贝或宠成公主,以致一些孩子任性、娇气、依赖性强,在入小学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集体生活,甚至出现个别孩子逃学厌学的现象。

三、幼小科学衔接的实施途径

基于幼小衔接的内涵及其存在的认识误区,笔者从当前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上级有关幼小衔接的文件精神及幼小衔接的相关理论,提出幼小科学衔接“三注重”的实施路径,并作如下解读和阐述:

(一)注重整体性,彰显幼小衔接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工作,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将其置身于全面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谋划,从幼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进行,注重整体性、长期性﹐而非单项性、突击性,使之成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无缝衔接”的“连心桥”,而非各自为战的“分水岭”。为此,需要在“合”字上下功夫。

其一,思想上“融合”。从幼儿园的角度而言,需要在精准把握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异同的基础上,对于相同并可以衔接的部分,尝试在大班下学期引入小学教学思路;从小学的角度而言,则需要帮助低年级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在教学思路上做好“起承转合”、实现“一脉相承”,保持教学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不断档,衔接更顺畅。

其二,方法上“契合”。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方法、常规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完全相互排斥,有些方面还可以相互融合、彼此借鉴。例如,有些幼儿进入小学后,对严肃的课堂纪律要求一时还很不习惯,不是做小动作,便是找同学说话,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对此,就可以将幼儿园的游戏式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调节情绪,引发学习兴趣。

其三,协作上“联合”。幼小衔接,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因而,有必要通过入户家访、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家长微信群或邀请富有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以及聘请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等途径,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确保家长、幼儿园、小学三方达成共识、默契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二)注重互动性,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协调者,在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要和凸显,几乎扮演着生活中的家长和学习上的引路人的角色。正是教师与学生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必然成为推动幼小衔接的关键者和主导者。

一方面,明确职责定位。幼儿教师及小学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研究《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弄清彼此的职责与定位。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其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性认识和探究欲望;小学教师则应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儿童尽快融入小学生活,并通过推进“寓教于乐”的游戏化、娱乐化、生活化教学,引导儿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顺利开启小学生生涯。

另一方面,加强沟通交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协调幼儿园和小学建立双向互动衔接机制,定期组织幼儿园教师到小学观摩学习,积极参与一年级教师教研和公开课活动,进一步了解一年级有哪些教学内容适宜引入幼儿教育、幼儿升入小学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衔接思路,找准方向。与此同时,还可以向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大班幼儿的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知识准备情况,为小学教师更全面了解幼儿、更坚定响应国家号召“零起点”教育创造条件。

(三)注重系统性,实现学生发展全面性

幼小衔接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为儿童日后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不能把眼光仅往学习上聚焦,而应当从学习兴趣、自理能力﹑健康体魄等多个维度进行把握。

其一,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需要从兴趣开始。兴趣对学习活动具有驾驭功能,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力量和强大动力。在幼小衔接期间,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愉悦、享受快乐,养成主动学习、善提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求知欲望更加旺盛、上进心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其二,培养自理能力。幼儿即便成为小学生,但毕竟年纪尚幼。因而,进入小学以后,还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还有很多是生活自理上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不是忘记带笔,就是忘记带作业本,甚至忘记带课本,在课前准备课本或学习用具时,许多学生在书包里找了老半天还没有找着,学生出现这种丢三落四、乱翻书包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还没有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又比如,有的学生不太懂得与同学沟通交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班级、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孩子本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要携起手来,从孩子入园开始就要着重培养他们自立自理能力,以适应进入小学后的种种变化。

其三,培养健康体魄。2020 年4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深刻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从基本没有压力的“小朋友”成为承载家庭更多期望的小学生,生活学习节奏日益加快。如果学生身体素质没有跟上的话,很难吃得消。因此,有必要增加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中的占比,尤其是在幼小衔接期间,必须加大体育锻炼力度,确保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需要。

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既是孩子人生历程的一次飞跃,又是学习生活方面的一次重大转折。无论是幼儿园及小学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应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打通幼小衔接的“最后一厘米”,确保幼儿顺利走过幼小衔接的“陡坡”,完成从“玩童”到“学童”的角色转换,进而平稳步入人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作为幼小衔接最关键角色——幼儿园一线教师,应不断研究,加强探索,努力找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帮助千千万万儿童打下学习生涯的第一根基柱,让他们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猜你喜欢

软着陆幼小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