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2022-03-04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董从勋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夏胜先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教师劳动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董从勋 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夏胜先

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在实践中,中小学也开始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其中通过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就是基于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视角探讨小学数学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旨在通过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进而促使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更好地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融合提供借鉴。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五所小学1—6 年级的130 名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20 份。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融合现状:

(1)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合劳动教育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与《纲要》中“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但是,教师通过小学数学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仍然存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将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现象,这可能是学科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是没有认识到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价值。

(2)小学数学教师主要通过挖掘劳动素材、重视动手实践、借助数学文化、开展实践活动融合劳动教育。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将近85%的教师不会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劳动教育,这说明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两者只是简单融合。

(3)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行数学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但是时间有限,一笔带过,偶尔提及。这只能说明课程与劳动教育只是在形式上开展了融合,缺乏实质上的深度融合。

(4)经常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加入劳动素质评价指标的教师不到1/4,说明大多数教师不重视劳动教育的学科融合。7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说明融合过程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调查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存在以下问题。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这里的劳动素养指学生在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品格和劳动能力。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然而落实在行动上却不尽如人意。如,约1/2 的小学数学教师偶尔会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加入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约1/5 的小学数学教师从不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加入劳动素养评价指标。通过上述“偶尔”“从不”这些字眼,我们可以发现在数学学习评价中缺少对劳动素养的硬性要求,两者融合的目标未能真正落实。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方法单一

调查表明,将近1/2 的教师几乎不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时常常只使用单一的方法,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劳动素材融入劳动教育。由此可知,在实际融合中,教师常常倾向于某一种融合方法的使用,而忽视了融合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得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方法单一。

(三)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深度不够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有时会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超过半数的小学数学教师选择花费1~2 分钟随文本带过劳动教育,1/5 的教师偶尔会花费几分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上述的“有时”“1~2分钟”“随文本带过”“偶尔”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只体现在表面或形式上,没有实质性的融合,更没有达到深度融合。

(四)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效果不佳

调查发现,大约1/2 的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效果一般,需要改进;大约1/6的教师认为二者融合几乎没有效果,必须进行改进;大约1/12 的教师认为二者融合呈现出形式化。由此可知,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过于关注分数的评价观,尝试融入劳动素养目标

为了落实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改变过于关注分数的现状,帮助教师摒弃错误的评价观,形成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的评价观。二是建立并完善融入劳动素养目标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体系、评价实施体系等。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并融入劳动教育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目标的落实。

(二)提高教师的融合意识与融合素养

提高教师融合意识与融合素养是促进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紧密融合、深度融合的关键。融合意识是指教师具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倾向。融合意识的提高需要教师对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认识。而教师的融合素养主要体现在对融合内容的挖掘与整理、融合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融合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融合内容的挖掘与整理涉及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跨学科融合素养,既要求教师精通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还需要从中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和内容,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融合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教师开展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关键,也是达到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多种融合方法,还需要他们具有融合的意识和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融合能力。融合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是有效融合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教师的融合素养。只有教师的学科融合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实施学科融合,达到应有的融合目标。

(三)加强融合方法的探索,并灵活运用多种融合方法

1.发掘劳动教育素材,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懂得劳动的意义

教师可结合教材中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日常劳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正是这些劳动者的辛勤劳作才使我们得以享受这样美好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如,结合一年级上册“邮递员投递邮件”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邮递员叔叔不辞辛劳地递送邮件,我们才得以收到远方的邮件和物品。再如,结合三年级上册“医生为小朋友打疫苗”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医务人员劳动的重要价值,正是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守护我们的健康,才使我们能够快乐成长、健康生活。特别是在近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付出的艰苦劳动,是劳动教育的最佳典范。通过对教材中劳动教育素材的挖掘与有效融入,帮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2.重视动手操作,增加学生劳动体验,培养劳动情感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启发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提高数学思维,有效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在操作活动中品尝“学习劳动的成功”,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提高数学素养,增强劳动情感。如,在教授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先出示两道复习思考题:1.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3.借助数学文化拓展教学,丰富学生劳动精神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劳动的魅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中,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教师在教授这一单元时,可以结合数学文化进行拓展教学。在学生掌握了整时的读写之后,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时的吗?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入日晷和铜漏壶两种计时仪器。同时,教师可播放相关视频并简要讲解它们的计时原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体会劳动的魅力。

4.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劳动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以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内容为依托,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的测量、长度单位、圆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能力的极大挑战,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途径。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确定起跑线”的数学活动。以学校体育运动会的中长跑为实践载体,让学生确定在标准400 米的跑道上如何确定1000 米中长跑的起跑线。学生需要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在真实的操场跑道上通过操作一定的器械画出真实的起跑线。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又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获得劳动成果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劳动实践能力。

5.运用数学之美,陶冶学生劳动情操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隐含的数学之美,叩击学生心扉,启迪学生智慧,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黄金分割”“黄金比”,介绍其在建筑、摄影、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应用。如,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塔高和底边长之比为0.618,小说、电影、戏剧的高潮一般在整个作品的0.618 处等,让学生品味黄金分割的和谐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之美,并感受劳动创造美的魅力。

(四)学校主导作用和教师主体作用结合

开展劳动教育融合的主体是学科教师,但是,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指导和要求关键在于学校。学校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并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措施督促教师做好融合的工作。教师要想实施好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就必须不断提高融合意识和自身素养,并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尝试和探索,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教师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