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广生集》学术思想探析*

2022-03-04李嘉彤邵旭鹏陆佳敏魏久翔吴玉坤范开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外治

李嘉彤 邵旭鹏 谢 娜 陆佳敏 魏久翔 吴玉坤 范开亮△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清·程鹏程,字南谷,号讯叟,浙江桐乡人。《桐乡县志》载“诸生父仁善入义,行传南谷,践履笃实,博极群书”。程南谷编纂的《急救广生集》成书于嘉庆癸亥(1803年)3月,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第一部外治学专著[1]。程南谷非业医者,其自述“予素不知医”,故其搜集汇编的内容代表了更为广大人民对于医学的需求,该书的学术目的、学术特色以及用药规律等都与这个需求紧密结合。认真研习此书,于医者而言,每逢临证犹疑、漫无定见之时,或可正本清源、厘定思路;于患者而言,若一时难觅良医、疗效不佳,或可达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效。

1 淡化脉诊、读者自治的学术目的

程南谷在开篇《凡例》[2]中写道“治病之法,辨证必兼察脉,但脉理甚微,浅学人,安得窥其奥,寒热虚实之间,毫厘千里,苟貌为诊视,未辨精微,颇多误事。”自《黄帝内经》始,“察色按脉,先别阴阳”[3],诊脉便是获得患者病情资料的重要手段。《伤寒论》也以“脉证并治”命名篇题,表明脉法对于辨病的重要性。程南谷从一个“不知医”的人群角度出发,提出脉学艰深,稍有差错,便会导致疗效不佳,甚至因为误治引发其他变证,难为百姓辨病之法。故其所集选条文多在描述患者自觉症状,不收录脉象。如“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乾坤秘韫》)”“痞块硬痛如刀刺者,商陆根不拘多少,捣碎蒸之,以新布裹,熨痛处,冷再换。(《孙真人方》)”“香港脚上冲腹胀满闷,蓖麻叶蒸捣裹之,一日二三易即消。或灸风市、肩、曲池三穴,或七壮,或五十壮,甚验。(《汇补》)”

同时,程南谷提出“俾在穷乡僻壤之处,设遇病发昏夜,仓猝延医不及之际,展阅是编而对症用药,立能起死回生,岂不以此书为至宝耶”。其考虑到在更为广大的乡村地区的人民延医困难,或是因为良医稀缺,或是因为诊治费用等诸多原因,遇到急症难得及时救治,所以他意图将本书作为一本急救手册,达到读者自治的目的。在医疗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本书提出的基层医疗情况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2 广辑验方、内容广博的选材特点

程南谷所搜集之方药,均为经过屡次临床验证有效的方剂。其自述“医药关人之生死,经验丹方治病最灵”“广辑方书,悉心类聚,择其经验者,汇纂成编,付之剞劂,印布流通”。句末也常常出现“神效”“立效”“屡效”“其效如神”“即日见效”“须臾即消”“无不效验”等词来体现方药之效如桴鼓,体现了程南谷的实证探究精神。其选材的广博体现在多个方面。

2.1 引用书目种类广博 《急救广生集》所引书目大约分作三类。其一,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以及历代颇具代表性的方书、本草学、综合性著作等,例如《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普济方》《圣济总录》《景岳全书》《本草纲目》《正体类要》《证治汇补》等。其二,流传不广,甚至今日已经亡轶的著作,如《寿域神方》《德清徐氏施济方》《传家宝》《上仪堂施送方》等。其三,非医学的笔记、游记、杂记等,如《夷坚志》《续博物志》《张华博物志》《续桐溪记略》等。更值得一提的是,程南谷辑录时强调“皆仍诸书之旧”“必注见某书,以便考据”,保存了许多先贤秘方,便于今时之人稽考。其践履笃实的学术精神,为《急救广生集》带来了珍贵的文献价值。

2.2 收录病症种类广博 本书卷一·慎疾法语、卷十·防病预诀主要介绍养生内容。卷二·杂症、卷五·妇科、卷六·幼科、卷七·疡科、卷八·一切伤痛、卷九·外治补遗均以疾病类别为纲分别论述外治法。全书眉目清晰,颇便寻览,可见程南谷编辑之用心。卷三·急症、卷四·奇症收录了一系列奇证、危证。其中五绝篇发展了自《备急千金要方》《洗冤集录》《寿世保元》而来的理论内容,重新定义了最常见的5种急危重症,体现了中医急救医学发展的连续性和进步性。而奇证的收录价值更是巨大的,在此借用民国时期赖竹君[4]的话来作简要表达“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久寒用热,久热用寒,久补用泻,久泻用补,此三尺之童皆知之也”“从异乎常之病,将病理精详缜密,据脉以求所因,述所治法,使观者悟得病理治法之所在”,奇证的收录更有利于医者医理的进一步提升。

3 重视外治、方法丰富的学术特色

“若外治之法,按证用方,显而易见,效则捷于汤饮,即或不效,洗而去之,尚无大害,故专录以成集。”表明程南谷认为外治法具有方证对应、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适用于“为急救而设”。程鹏程虽推崇外治,但并不否定内治之法,“予汇此集,非谓尽外治之法,可以废汤饮之剂也,不过取便于仓猝,使病者勿药有喜之意。”

据丁蕾[5]统计,《急救广生集》外治法作用部位丰富,有鼻、脐、耳、眼、足心、手心、肛等,其中尤以鼻疗法和脐疗法为多,对前世医书多有发展。例如黄胆篇中记载“热病发黄瓜蒂为末,以大豆许,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乃愈”(《千金翼方》),发展了张仲景的鼻疗法,至今临床仍有应用。

“良丁不废外治”,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瀹骈文》记载:外治可“统治百病”“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黏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6]。本书专事外治,以佐内治之不逮,符合现今外治法研究方向——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和五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使用方便、保管方便、携带方便)。

4 慎疾延年、养生却病的治未病思想

4.1 饮食养生 程南谷在多篇目中围绕“护胃气”这一基本核心提出了多种饮食养生原则,如“食宜早餐”“晚食宜充饥”“食宜和暖”“食宜熟烂”“食宜干燥”“食宜细缓”等。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的转变[7],引发了多种“富贵病”,这种背景下,“食宜清淡”“食宜俭约”“食不过饱”“饮不过多”的饮食原则更具其现实意义。

程南谷将更多的笔墨用在了饮食禁忌上,大体可分为三类:饮食本身有毒害为其一,如“花瓶水有大毒,不可食。若浸蜡梅花者,尤能杀人。(二说俱《慈惠小编》)”“有雷雨水,不可供食。雷有焰毒,凡有雷之时,其雨水饮之,腹胀生病。(《传家宝》)”等;饮食搭配于人不益其二,如“青鱼不可合生胡荽、生葵、菜豆、霍麦酱同食。(《本经》)”“黑枣(北产者)与葱同食,令人脏腑不和。与鱼同食,令人心腹痛。有风疾痰热虫人,不宜吃。小儿疳病亦禁。(《日华》)”;过食伤人其三,如“胡桃性热,不可多食,多则生痰动火,令人咯血,肺病尤忌,油者有毒。(《图经》)”“柑子多食,令人脾冷发痼疾、大肠泄。(《传家宝》)”。现代营养学与中医食疗许多认知发生了碰撞,如养生铭篇所言“莫食无鳞鱼”,在现代技术分析与中医临床辨证发展下[8],将该条作为热性体质人群、三高人群应当谨记的养生准则,具化发展了传统理论,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2 节欲养生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节欲养生,明代医家万全在其著作《养生四要》将寡欲放在全书开始讨论[9]。程南谷从日常保健出发,更为重视寡性欲以养生。惜三宝篇阐明节欲养生的理论基础,“自幼而舍蓄者曰精,精盈骨肉,然其所以败之者,惟色。”精血难成易败,不宜过多耗泄。若不知爱惜,会造成肾精的提前枯涸。

程南谷记载了色欲六戒——风雷、寒暑、虚弱、衰老、醉饱、忧怒。大体可分为3类:外邪亢胜、情绪过极、体质偏虚之人。在男女媾和之时,双方易汗出,证明此时腠理开、主发泄,醉酒饱食之徒血气流溢,易被外邪侵袭人体;若恰逢自然界迅雷烈风、寒暑大胜,两虚相感,无论老少“鲜不致病损寿”。而房事本为欢乐,切不可为忧怒之人消遣,“暴怒伤阴”,亢金侮火,色欲本就伤精,过极情绪又会伤心神,精神两伤,形体大衰。而先天不足、与“精神气血渐次日衰”老人都属虚人范畴,精血补养身心尚且不足,倘若留恋纵欲、图一时欢乐,肾气早衰,药石难医。

此外,程南谷还收录了顺时养生、功法养生、品德养生等诸多内容,其内容之广甚至包含了吕祖治百病符之类充满道学色彩的养生法门,可惜今时鲜有人传承应用,诚为憾事。

5 用药简约、取材方便的用药特点

书中所录方剂极简约,大多数外治之方少则单味药,多不过十余味。比如咽喉篇用米醋和黄柏末治疗突发性的咽喉肿痛;手足诸病篇用蚌蛤粉治疗脚趾溃烂;虚汗篇五倍子敷脐治疗盗汗。现代临床对于书中之方多有探索与应用,如五倍子预防妇科术后[10]、治疗矽肺并发[11]、肺结核主症[12]等多因所致盗汗,更有研究表明五倍子可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作用,进而治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致的盗汗。本书所收录之药,排除了名贵之品、难识草药,“大半取寻常日用者”保证了贫苦之人急救之时有药可用。围绕此收录原则,应运而生了三大学术特点:

第一,一病多方。“邪风之至,疾如风雨”[13],急症的到来不拘时日、地点,仓促之间难得最适宜之药,故而程南谷在一条病症下尽可能多地记录多条方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头疾篇治疗偏正头痛,程南谷不仅收录了《赤水亢珠》记载的紫荆皮、独活等多药并用的外治方,同时记录了《单方全集》中单用蓖麻子治疗的方法。

第二,一方多病。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便首创“诸病通用药”[14],为医家临证组方带来便利,成为后世方剂学繁衍的基石。若有通用之方可解一类病患,无须实时查书,更为急救所需。所以程南谷多处记录通用方药,如口病篇用白螺蛳壳配孩儿茶少许末,共吹患处治疗口内走马各样疳疮;眼疾篇将一钱蜂蜜封入羊胆,快速水煮取出后凉水浸半日,取汁滴眼治疗72种眼疾。

第三,食物外治。根据曹艳辉等[15]的统计整理,《急救广生集》共计使用49味食物,品种主要分布在调味品、油脂类、动物类等,还有少量蔬菜、谷物及果品类食物。相比非饮食药物,食物更为常见,取用更为方便。本书不仅收录寒热药材,以分治多阳多热之外病前期与阴盛过寒之外病后期,更兼辑山药等平性药物,作用舒缓持久。且食物往往具有味美易行的特点,患者更易接受。

6 小 结

《急救广生集》是一本由非业医者辑录的,为救急所设的方书,具有传统中医学“简便廉验”的优点,代表了当时人民最为关切的医疗内容。全书存外治方一千五百有奇,亦收录不同功用的外科手法、用药禁忌等。是书论说广泛,本文所总结不过太仓一粟,有待更多的中医从业者深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清嘉庆年间的方书,其不可避免的具有时代局限性,例如书中为善去疾篇,更多地是在教化人民品德而无医学理论支撑,需要当今学者披沙拣金,以求真知。

猜你喜欢

外治
中医外治杂志
·书 讯·
·启 事·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藏医外治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藏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中医外治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