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研究述评
2022-03-04王红霞滕明政
王红霞,滕明政
(1.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252059;2.南方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518055)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①《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2/04/25/ARTI1650887449762560.shtml。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工作中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因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第13页。。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践行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深化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与理论性、增强有效性与亲和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学界对“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地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校教育研究向前发展,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一、关于教师主导性的研究
教师主导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整个活动过程的领导与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学习方法的制定、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目的的规划等。由于术业有专攻,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了专业训练,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性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关于教师主导性的研究较为广泛,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根据相关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研究
相关学者研究和论述了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路径与方法。高静毅主张,“要在教师主导意识的强化上下功夫, 在教师主导动力的激活上下功夫, 在教师主导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 在教师主导吸引力的增强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师魅力增强教师主导吸引力,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明确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激发教师主导活力,提升教师主导能力。①高静毅:《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7期,第45-46页。李金勇、李晓佩认为,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开展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来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着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②李金勇、李晓佩:《上好思政课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民论坛》2019年第31期,第114页。陈式华认为思政课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正确把握导的内涵、精准定位导的位置、科学实施导的艺术,做到导有高度、导有刻度、导有温度,“让教师的主导既有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的站位高度,又有人生向导、思想启发的思维厚度;既有精准施策、恰到好处的时机刻度,又有润物无声、连绵不断的育人温度。”③陈式华:《导有高度刻度温度 学有力度信度效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37期,第13页。吴玲从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思政课教师要从当好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④吴玲:《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应把握好几对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0期,第48页。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缺失研究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主流是好的,但还是应该看到有部分教师由于立场不明、是非不分、信仰淡化、原则模糊而严重影响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冯连军、朱宝林认为个别梗阻的外在环境、多维冲击的教学理念、斗争激烈的思想交锋等都会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间性的缺失。⑤冯连军、朱宝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现实困境和发展向度》,《党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7期,第41-42页。蒲清平、何丽玲认为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动放弃价值主导角色、放弃课堂教学管理主导、放弃教学内容主导,从而使高校思政课变成娱乐课、兴趣课、“放羊课”,严重制约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⑥蒲清平、何丽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第102页。魏崇辉、徐梦萍从高校思政课教师有效评价的角度认为重评价模型设计轻教师数据素养培养、重评价目标设定轻教学质量改进、重评价形式多样化轻师生互动这三种因素严重制约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分离。⑦魏崇辉、徐梦萍:《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理论基点、现实困境与构建路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年第4期,第114-115页。林琳从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主导权出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理论功底不深、解释性话语能力有限、备课不充分等都影响和制约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⑧林琳:《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主导权的困境与出路》,《集美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58页。。李金勇、李晓佩分析了思政课教师主导性缺失的原因,认为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学科建设边缘化、激励机制缺失、教研资源不足等问题都会制约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会影响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①李金勇、李晓佩:《上好思政课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民论坛》2019年第31期,第115页。刘有升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角度出发,认为教师主导性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主导意识、缺失主导能力和缺乏主导方法。②刘有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4期,第32页,第33-34页。
(三)高校思政课具体学科中教师主导性研究
高校思政课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相关学者也从这些具体学科的角度论述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杨颖从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角度论述了高校“原理”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张要通过培养博大的教育情怀、训练扎实的理论功底、激发深切的现实关注、明确正确的育人目标等方式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原理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③杨颖:《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与原理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之辨析》,《社科纵横》2020年第1期,第130-131页。蔺宏涛从高校“概论”课的内涵特质出发,主张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落地等六个方面突出概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从而增强高校概论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④蔺宏涛:《新时代提升高校<概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论析——基于教师为主导的视角》,《高教学刊》2019年第20期,第81-82页。付洪,谭苋从高校“基础”课出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准确把握教材、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和谐教学模式。⑤付洪、谭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构建和谐教学模式——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些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36页。朱红勤以高校“纲要”课为例,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努力钻研业务、发挥团队作用、注重教研结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⑥朱红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3期,第50页。刘有升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独特属性出发,认为“教师主导性”不够是“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主要困境之一,建议通过增强主导意识、增进主动能力、创新主导方法等路径强化教师主导性,增进价值引领。⑦刘有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4期,第32页,第33-34页。
二、关于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在普遍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研究成为专家学者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思政课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研究
关于增强和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的应对策略研究,相关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主张。钟凯雄从大学学风建设的角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石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文化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师生在办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⑧钟凯雄:《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1期,第106页。何洪兵从高校“概论”课的角度建议充分探索和发挥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同时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课程考评以形成合力育人的效果。⑨何洪兵:《“概论”课教学中的“主体缺位”现象和教改策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6期,第111页。刘申辉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主张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着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实施项目教学模式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来,把理论学习更好地化为自身的行为,做到学行并重、学以致用。①刘申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6期,第57页,第56页。部分学者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角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探讨。彭菊花建议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和任课教师、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学生自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等方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②彭菊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44-146页。胡安全建议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要环节,建立学生学习活动组织机制、学习问题和学习资料征集机制、学习热点和难点研讨机制、课堂主题演讲展示机制、暑期项目调查研究拓展机制等途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学习机制。③胡安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学习机制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9期,第155-156页。吴玲从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要从能动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三个方面发挥主体性,不仅要学习知识和经验,更要建构知识体系和思想结构。④吴玲:《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应把握好几对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0期,第48-49页。
(二)高校思政课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研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和偏移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也显示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部分学者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角度出发论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问题。权勤雯主要梳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比如德育工作忽视学生实际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忽视对学生主体身心发展和生活多元性的关注,忽视对学生主体性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道德实践体验,缺少对学生主体道德生成的人文关怀等。⑤权勤雯:《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的思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8-9页。刘莉认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水平,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需求,忽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实践,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等方面。⑥刘莉:《中小学德育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反思》,《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12期,第39页。钟凯雄从高等教育教学角度论述了大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主表表现,认为不少大学生处于“无自我的主体状态”和“失语状态”,停留在“被上课”、“被学习”、“被教育”、“被管理”的层面,属于典型的主体性缺失。⑦钟凯雄:《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1期,第104页。何洪兵从高校“概论”课的角度论述了教学中的“主体缺位”现象,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抬头率”、“点头率”偏低问题就是部分大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体缺位。⑧何洪兵:《“概论”课教学中的“主体缺位”现象和教改策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6期,第109页。刘有升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角度出发,认为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对课程价值性感悟不多、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深、对课程方法论掌握不清。⑨刘有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4期,第32页。刘申辉则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论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意识淡化、教师忽略学生实际需求、教育方式生硬单调、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等方面。⑩刘申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6期,第57页,第56页。
(三)高校思政课具体学科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具体学科中,关于学生主体性作用和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思政”学科和高校思政课的几门必修课中。
“大思政”学科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王丽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主张通过深化立德树人观念、深化社会主体转型分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①王丽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落实》,《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5期,第157-158页。陈式华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时间的主体、教学进度的主体和教学效果的主体。②陈式华:《导有高度刻度温度 学有力度信度效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37期,第15页。
高校思政课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构建。谢仁凤从“基础”课教学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教学事例上的贴近式、教学方法上的导学式和教学考核上的综合式来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③谢仁凤:《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基础课教学效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119-120页。肖娇平、谢勇军从“原理”课教学角度出发,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基本观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确立大学生本位意识,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意义问题转化为哲学对象和哲学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效果。④肖娇平、谢勇军:《高校哲学原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探析》,《教育管理与实践》2016年第12期,第61-62页。姜迎春、张朔从“纲要”课专题教学的角度出发,从教师专题到学生专题、问题导向到导向问题、思想启迪到启迪思想三个维度论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专题教学路径和方法。⑤姜迎春、张朔:《思政课专题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0期,第44-46页。杨立平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出发点,论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八种教学方法:主题思考法、案例教学法、名家示范法、一线实践法、成果展示法、自我教育法、文化浸润法、专业结合法等。⑥杨立平:《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八法》,《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8期,第30-32页。
三、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多数学者主张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又要尊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要在坚持主导性中体现主体性,在激发主体性中坚持主导性,使二者辩证统一起来。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不具备可比性,不属于同一范畴,因而是一个伪命题。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研究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地位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整体。郑福胜,赵永春从教与学的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出发,认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不是互为条件和基础的,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不能割裂,“永远具有同一性,即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⑦郑福胜、赵永春:《关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辩证与邹议》,《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9期,第31页。。刘义国认为“教师主导”还是“学生主体”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师生共同分享经验和情感,共同探索知识和价值”⑧刘义国:《“学生主体”抑或“教师主导”——关于教与学的在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0期,第51页。。高笑天、王友兴从新课程改革出发,认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不冲突,而是“学生主体”所要求的必备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⑨高笑天、王友兴:《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解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70页。。梁佑彬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出发,指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是内因,“教师主导”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内因。①梁佑彬:《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56页。吴忠全从哲学基本原理出发,认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主体”和“客体”之分,也同时存在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个能动性的统一,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吴忠全:《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辨析》,《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2-13页。
(二)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表述正确与否的研究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关系的概括,这一观点的提出和应用对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和反对。魏立言认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说法不符合语言逻辑性,因为“‘被导’反而是主体,‘主导’反而是客体,客体主导着主体。其荒谬性,昭然若揭”③魏立言:《教育主体论》(上),《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第5期,第14页。。陈桂生也认为“主导”和“主体”是不同质、不对等的表述,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因为要承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势必需要相应地承认‘学生被导、教师客体’。否则,‘主’耶、‘主’耶,不是搪塞之词,便是空谈”④陈桂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评议》,《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3期,第22页。。郑福胜、赵永春则明确指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命题的表述不科学、不同质、不对等,因为“‘主体’表示的是学生的客观的实在性,‘主导’表示的不是教师的客观实在性,而是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⑤郑福胜、赵永春:《关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辩证与邹议》,《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9期,第30页。。马健生认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表述是把教学主客体地位问题与教学动力问题混淆在了一起,因为“主体”表示学生的客观实在性,“主导”表示的是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⑥马健生:《教育改革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刘义国也表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一个是静态陈述,一个是动态描述,一个偏重哲学逻辑层面的阐释,一个侧重对教学过程的描摹。⑦刘义国:《“学生主体”抑或“教师主导”—关于教与学的在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0期,第48页。刘继萍则对这种表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了相关论证。她认为,对“主导”与“主体”概念的判断要保持确定性,同时不能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不能只以词语对应与否这样简单的逻辑加以评论和反驳。⑧刘继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个经典公式正当性的论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30页。
(三)思政学科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的研究
从宏观层面出发,对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的研究。沈壮海、董祥斌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角度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就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而言的”,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⑨沈壮海、董祥斌:《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5期,第12页。。余丰玉也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角度主张“要把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⑩余丰玉:《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8期,第1页。。王洪波从“八个统一”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11王洪波:《坚持“八个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之三)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1期,第4页。董雅华从学理的角度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要以学生理论学习需求为导向创设教学内容,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目标创新教学法。”12董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3期,第56页。蒲清平、何丽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出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能动性的基本原理和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①蒲清平、何丽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第100-101页。阿勒泰·赛肯从思想的双向流动特点出发,认为“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是保障思政课实现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重要基础。”②阿勒泰·赛肯:《正确认识思政课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光明日报》2019年8月2日,第5版。
从微观层面出发,高校思政课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研究。蒋红、陈娜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及功能主张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构建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等途径构建“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③蒋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第63-64页。田鹏颖、宁靖姝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与师生角色定位论述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转换教学话语、丰富教学途径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④田鹏颖、宁静姝:《论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第84-85页。刘建锋以高校“原理”课为例,主张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坚持范例授课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⑤刘建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交互式范例语境下授课模式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7期,第69页。。叶立国以高校“原理”课为例,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充分揭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认为“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根本上解除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状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的学习”⑥叶立国:《思政课“三位一体、四步走”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原理”课程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第85页。。刘爱新以高校“概论”课为例,认为“让学生参与教学案例选编,是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案例教学新思路”⑦刘爱新:《高校“概论”课案例教学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期,第59页。。张树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主张“构建师生间的双主体教学模式,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主体——客体关系向双主体关系的转变”⑧张树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贯串“四个选择”的再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第93页。,从而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候衍社从高校“原理”课角度出发,主张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考核方式多样化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⑨候衍社:《因时而变 遵循规律 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9期,第113页。
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未来研究展望
在教育教学领域,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是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形成了不少富有见地的理论研究成果。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尤其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原文的公开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但是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来看,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成果同质化问题突出,需进一步加强深度性研究
根据笔者对近年来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的考察,可以发现其中涉及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关文献,大多数成果主要是对“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功能、特征、理论、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同质化问题突出,高质量、高层次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是很不相称的。尤其是随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高校思政课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受到更多关注。而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深度不够问题比较突出,这就为我们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未来,我们应深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学理性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研究成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改革与创新提供学理支撑。可进一步探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发挥“教师主导性”的条件、作用或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可进一步探讨大数据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有什么新动向,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有什么新要求以及原有的“灌输”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问题。可进一步探讨自媒体融媒体时代“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融合机制、“教师主导性”向“学生主体性”的转变方式、学生整体性接受向个体性适应的转变模式等。
(二)研究成果偏重形而上论述,需进一步加强操作性研究
通过对涉及“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的相关重点文献考察,可以发现其中很多文章是在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发表的“豆腐块儿”,阐释性和宣传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具有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案更是少之又少。当然,有些文章也确实根据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应策略和可供借鉴的方案,但是这些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中绝大多数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内外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具体方案要通过新时代实践的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可操作性和推广性都较为欠缺。总之,高校思政课研究领域这种研究成果偏重形而上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也会迟滞高校思政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要加大力度开展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关对策和教学模式研究,并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推动其在接受新的实践检验后形成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可围绕“教师主导性”问题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如通过案例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专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问题-项目”式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等;可围绕“学生主体性”问题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学生主体泛化现象”、“课堂泛娱乐化现象”、“课堂沉闷、听课敷衍、旷课逃课盛行”等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现象等;可围绕“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问题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着力探索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动、理论与实践相互贯通、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有机融合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如分众教学模式、主题教学群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
(三)研究成果偏重一般性研究,需进一步加强特殊性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学科目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有所不同,它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本身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浓厚的思想政治性。其课程性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其真正成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骨干力量。因此,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但通过对目前相关文献的梳理来看,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着一般性研究略显突出,政治性、特殊性研究明显不足的情况。也就是说,多数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关注明显不够,没有从本质上把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不仅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还要研究“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如何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信念,从而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要开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就必须要把握该学科的课程性质与安全底线,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学理性的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过程,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技能的提升与培养,还要严格把控课堂教学的政治性与思想性,要坚守课堂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底线。高校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既要激发其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要培养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新人。
总之,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是保障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功能的重要基础。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而且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