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渗透

2022-03-04重庆文理学院谭静

区域治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素质校园文化人文

重庆文理学院 谭静

承认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思考,将以人为本从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达到引导学生成长,让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发展的目的。尤其是高校教育,不仅是培养这一届的学生,让其可以健康成长,也是我国实现长远社会发展、经济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所以,需要对其展开全面分析,为更多一线高校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一、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概述

以人为本既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准则,同样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要求。学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要素,需要教师为其传授理论知识,助力思想成长,同时,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角色,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认知与成长[1]。所以,将以人为本和高等教育管理进行融合,是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将“学生未来发展”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其展开相应的工作,给予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充足资源,让思想教育的德育与理论知识进行相互融合,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的资源与良好条件,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未来各行业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入,才能推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所以,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务必要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短期以办好高校为目标,要以世界一流高校作为长远目标。这就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将本科生健康成长作为高校工作第一任务,并把发展战略围绕培养高素质本科生这一目标妥善落实。无论是高校管理人员,还是各科教师,都要将工作精力集中于本科教育,集中教学资源,配置教师队伍,让本科教育凸显本校的办学质量,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推动各行业健康发展,也是履行国家赋予高校的责任,为打造世界一流高校做好准备工作。

二、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的意义

(一)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

将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把其渗透于教育管理,可以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全身心得到发展。尤其是我国各行业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提升行业综合水平,促进行业全方位发展[2]。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对过去陈旧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将“人”,即学生作为工作重心,才能让学生成长为优秀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利用合适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科研等领域的潜能,提高其创造力,让学生都可以实现健康成长。以创新型国家为目标,让学生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以自己的喜好、擅长等情况,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让学生多元成长,见图1。

图1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并迅速与国际接轨。但是,以欧美为首的西方思想也渗透入我国社会中,对于尚未完全进入社会、基本“三观”还没有形成的大学生,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严重冲击。学生虽然可以在这种相对包容的环境下得以充分成长,在行为、语言等方面也表现出个性化,可是,更多的大学生会迷失于这种宽泛的大环境下,可能会造成心理、精神甚至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坚持不懈的意志,这会让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时,无法保持积极态度,行为与意识过于懒散,无法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将创造的激情融入学习或生活。而社会也存在例如“读书无用”等不良风气,这会对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让其与高校教育管理进行融合、渗透,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与成长环境,从而让大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提升个人素质,树立正确“三观”,进而落实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目标[3]。

(三)社会发展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

我国综合实力需要得到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在学生群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要以高校作为平台,将这一理念推广至社会各个领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对未来各行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冲击,就要在高校教育阶段,将以人为本渗透于日常教育、校园管理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在高校中健康成长,让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岗位后,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建设和谐社会,为我国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人为本理念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以人为本理念淡薄

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情况分析,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忽视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出现这种情况,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教育管理人员对于以人为本认识不到位。一是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时,对于教师地位过于看重,让其成为管理核心角色;二是在教学方面缺少足够互动,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过分关注教师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自我选择,难以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无法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4]。

(二)现有教育方法创造能力偏低

部分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并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与日常工作有效融合,造成教育方法中规中矩,严重缺乏创新创造能力。表现为以下问题:一是教育管理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仍然将应试教育当成高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教师会将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而没有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足够的自觉性,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影响学生进一步成长。而且,师生在沟通方面也存在不足问题;二是在进行课堂教育时,整个过程缺少生动性,部分教师会选择围绕教材展开相应教育,极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入误区,即读死书,并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育管理团队人文素养不高

现阶段的高校教育管理团队,整体人文素质较为一般,对于以人为本理念吸纳的贯彻造成一定的阻碍[5]。作为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具体措施的教育管理团队,自身是否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渗透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教育管理人员对于这方面的理解不到位,影响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贯彻与渗透。

(四)校园文化单一化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重要场所的高校校园,是否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对教育管理质量产生明显影响。而大多数高校,存在校园文化单一化的问题,学生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且,高校对学生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支持力度不足,难以让学生充分融入校园文化中,很难真正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学生普遍存在参与积极性偏低的问题,难以通过校园文化体现高校特色,无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成长。

(五)教育管理制度细节相对粗糙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虽然在多年发展中不断革新,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众多学子提供学习和成长的良好条件。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略有缺陷,影响学生进一步成长。尤其是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不深入。

四、加强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教育管理相互融合与渗透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认识

以人为本理念和教育管理进行高效融合,让两者可以得到相互渗透,实现同时落实,就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对于该理念有进一步认识,才能贯彻到工作中。教育管理要以大学生作为工作的核心,对以人为本理念有进一步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融入实践,对于一些内容进行科学调整,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效果。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才培养。而高校作为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位,以这种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层面的升级,实现思想层面的渗透,提高高校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二)革新教育模式

以往的高校教育管理,多是将教学当成工作核心内容,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展开,而且会将相关指标作为工作与行为规范,没有过多创新。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大多数教师也仅是重视教学进度,并没有对教学成果、授课质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学生则以考试成绩为准,造成大多数学生重视书本知识,缺乏实现和进一步深入思考[6]。而将以人为本理念和教育进行结合,可以对以往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育管理相关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自觉学习,这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相关工作: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以人为本理念和工作有效融合;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术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听讲,转变成主动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综合能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细化。

(三)培养教育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

以人为本理念与教育管理的充分融合,要通过专业、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团队实施,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理念。教师是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重要角色,如果人文素养不高,会对以人为本理念渗透造成影响[7]。所以,高校要加强教育团队建设,让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提高自我,做好学生培养工作。高校还要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有效方法让所有教师,将人本思想和工作有效结合。把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其中的一项内容。通过与教师利益挂钩的方法,激励高校的所有教育人员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达到有效渗透的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如果高校想要让教育管理与以人为本理念达到有机融合,就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让教育管理凸显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利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思想熏陶,让以人为本理念可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达到有效融合。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将高校精神与以人为本理念相互融合。可以通过宣传校训,以校训的文化厚度,对学生进行引导[8]。而校史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可以建设独具风采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学生的价值,落实人文关怀,影响学生的思想。高校可以通过挖掘校史资源,整理一些与高校一脉相承的人文传统,既可以做到校园文化的传承,也能在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高校校园的人文关怀,推动以人为本理念贯彻。

(五)进一步完善现有教育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理念与教育管理的融合,需要在细节方面,对以人为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快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对于传统管理制度,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行为约束上。但是,以人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相关工作。根据这一思想,高校可以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将人性化需求融入其中,针对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让其可以体现高校对于学生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比如课程选择,高校可以提供选择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需求等,选择合适的课程,让以人为本理念,真正和教育管理完成相互渗透。学生在这种人性化管理中,也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现有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让自我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在工作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细节内容进一步优化,才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并配合教师与高校的引导,转变学习模式,积极、主动探索知识,通过自己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高素质校园文化人文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