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创新思路与总结

2022-03-04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文昌

区域治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村庄规划农村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陈文昌

城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城乡规划协调发展才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村庄规划创新是村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持续发展将影响农村要素的流动。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乡村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抓手。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将为农村和谐发展做出理论指导。

一、乡村规划的政策背景

2019年初,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2019](以下简称《意见》)1号文件,这是基于国家层面关于切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纲领性文件,这对我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村庄规划创新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意见》全文(约2600字)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意见》的具体内容由七个部分组成,整体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有五个纬度:(1)原因和诉求、关键性、内容重点要求、方法、制度及责任主体。(2)主要从原因及诉求上讲,重点放在国家新农村规划的战略高度。(3)根据当前的文化多样化、地区特色,要求相关部门注意对农村规划进行适当的配置、保护和建设,强调农民权益及年度工作目标。(4)提出合理区分活动村庄的重点,严格把握村庄对区域分析和定位。(5)村庄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重点做好村委会的筹建。

二、乡村地区村庄规划体系

土地空间可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功能及传统特点分为城市化区域和农村区域。当下,农村规划体系尚未健全,农村规划的对象、特征和内涵不明确,原有的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对农村规划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结合土地和空间制度改革,处理好城乡和工农业关系,结合不同层次的政府权力,形成不同层次的农村规划类型,这不仅要区分方法和内容,更要建立完善的农村规划体系,加强土地和空间规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农村宏观规划应以指导为导向,通过专项区域农村发展规划或省(市)农村发展研究、省农村振兴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美丽农村建设示范平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观层面的农村规划,把握村镇体系规划的层级概念,指导农村振兴规划,重点研究了村庄分类、村庄结构、设施配置、风格归纳等方面,结合原土地利用规划的污点和约束条件等,例如,积极的农村建设计划、积极的村庄建设计划、积极的生活环境准备计划等。微观层面的农村规划属于实施规划。在村级,开展村级规划、重点区域或节点设计、特色风格引导、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如村落规划、保护与发展村落、进行科学的村落设计等。

但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农村非法建造民居、增加耕地面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偿使用不仅对范围和标准进行了合理明确,而且规定农村一户一宅的法定面积可以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份额,将每户超过法定面积的房子纳入有偿使用范围。

三、村庄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关联

(一)村庄规划促进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

2007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区域并编制乡镇规划。在实践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制定村庄规划。长期以来,国家、省、市、县和乡镇各级都编制了土地利用规划。虽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对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利用都进行了规划,但大部分都是在原有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村庄的土地,根据保护耕地和充分发挥土地功能的原则,不重新规划结构。有些人甚至在一片基本农田中规划一个院子作为住宅用地(如图1)。有人把村镇的零星耕地划为农用地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这不仅造成了村庄土地利用结构混乱、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下、公共设施不足、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而且不利于耕地保护和村庄建设。实施农村振兴,将会大力促进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

图1 乱占耕地的民居

村庄规划中对村庄有以下几点定义,即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建筑和传统结构、保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和农民庭院经济的基础。农村的传统文化功能扎根于中国传统土壤中,由于农业经济的媒介是广大农村。中国人拥有扎根于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量的文化名人、历史典故和事件都与农村密切相关。这些典故和事件衍生出的宗法、家训和家庭习俗构成了维护社会组织的普遍价值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文化是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标准和底线,实现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前提就是真正将乡村文化进行挖掘,所以振兴乡村和村庄规划之间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二)赋能城镇一体化,开启新乡村价值观

基于全球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城镇化发展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农村地区衰退,同样的规律也反映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所致,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这是无法回避的乡村问题。据民政部相关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中国自然村减少了近90万个,农村地区大量减少甚至消失。中国的城市化路径设计中包含着对农村规划设计的使命,没有经过可持续性设计和改进的农村必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传统的城市化建设中很多国家会让农民进入城市,城市化的农民会扎根于城市,但农民进城后,依旧存在的农村需要承担起城镇和谐发展的另一面。因此,乡村振兴赋予农村地区新的使命和发展要求。农村不再是城市的附属物,不再是农业地区,其发展渠道也不仅仅局限于供给城市生活的农业。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农村将出现比城市更生态、更自然的生活形态及更休闲、绿色的郊区生活和创新工作空间(如图2)。

图2 重庆市美好乡村规划成果航拍图

(三)振兴乡村注入创新活力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化,农村发展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从传统农业经济特征的载体、农业和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转变到整合农村多元价值资源利用的城市消费的作用。在城乡一体化的“休闲文化”经济活动中,具有农村特色的体验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日常休闲及商务活动的关注,它使农村开始显现出一种文化价值的属性。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农村建设始终与其发展过程紧密相连,通过充分互动,形成了城乡景观差异、文明共享、设施平等的高度协调状态。东京城区有大量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农民的主要收入不是农业收入,而是依靠与城市有着密切关系的兼职工作。由此可见,处于高度和谐状态的新农村居民不再是农民。农村业主将成为由农业工人和各种自由人组成的新团体。他们可能是各种大咖、商人、官员、文艺从业者等。这些人注入乡村的前提是乡村建设具备一定的品质生活需求,因此加速村庄的合理规划将为村庄的创新性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带动乡镇一体化发展。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创新思路

(一)加强创新设计策划

根据地区特色可以赋予村庄“休闲农业+”产业,促进农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一是打造美丽的乡村。深化“千万工程”,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实现全覆盖的美丽农村建设,打造全域大旅游景点。二是维护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视对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农村生活等乡土因素的保护,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理念,建立村落文化博物馆(如图3),丰富农村休闲旅游的意义和人文体验。三是加强产业融合。以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为基础,扩大农村旅游产业链,研究旅游、农业体验等共享经济,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唱响四时之景不同的休闲农业四季歌。

图3 南水村史博物馆

(二)强化居民主体性

首先,新时期的农村策略要转变为强化人文态度。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多数乡村居民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沟通。因此自上而下的居民教育,包括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的理论教育是行不通的,这些举措很难让乡村居民看到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深层原因。而村民自发进行的设计往往流于形式,内涵较少,强化居民的主体意识的同时也是实现农村振兴的主体意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视村民全过程参与,是实现村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只有向当地群众学习、设计好规划、各方不断对话参与,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农村规划工作。

五、结语

面对乡村振兴的战略需要,村庄规划必须在规划理念上有很大的变化。革新和改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核心是提高农村计划的执行性和操作性。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沟通困难,会影响到村庄规划工作的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一线设计者的规划理念和知识储备。传统思想里的乡村规划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拓宽设计思路,认真反省和回应农村复兴的新命题,借助科学的视角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创新。

猜你喜欢

村庄规划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村庄在哪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