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名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2-03-04罗秋梅秦明芳丁子凌岑洁霞
罗秋梅 秦明芳 刘 学 丁子凌 岑洁霞
(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医疗护理中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的重要标志。 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中提出,提高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 护理界普遍认为关怀在护理上有三层含义:第一为照顾,第二为关心和爱护, 第三为小心谨慎[2]。 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调查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11月整体随机抽样我院在校护理学专业学生2018—2020 级共523 名全日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情并愿意参与研究者。排除无效问卷。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请专家进行审阅。 问卷内容包括护生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是否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父母的关心程度等。
1.2.2 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
本研究选择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权威性较高的人文关怀能力测量工具——CAI 量表。 该量表是由美国学者Nkongho[3]编制,CAI 是一份自评量表,最初由80 个条目组成, 为Likert 7 点分级, 通过对523 名对象的测量并进行因素分析包含3 个维度:勇气(13 个条目)、认识(14 个条目)和耐心(10 个条目)。该量表的各因素的重测信度r=0.64~0.80, Cronbach’s α 为0.71~0.84。 根据Liket7 点分级[4],量表各条目回答选项均对应7 个代码值(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不同意,4=不确定,5=同意,6=比较同意,7=非常同意),反向条目反向计分。 得分越高说明人文关怀能力越强。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统一解释说明调查目的及问卷填写要求及填写方法,护生匿名填写,填写完毕后提交问卷。 共回收问卷592 份,剔除无效问卷18 份,有效问卷523 份,有效回收率为85.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分析, 统计描述用百分比(%)和(±s), 统计推断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校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的一般资料情况
523 名在校护生中,男110 名,平均分171.60,女生413 名,179.57,农村289人,城市或城镇234人,独生子女130人。 (见表1)
表1 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的一般资料情况
2.2 不同年级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各维度得分及国内常模的比较
不同年级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为2020 级(177.93±9.50)分,2019 级(180.38±9.98)分,2018 级(185.46±9.96)分均低于国内常模191.04±19.49分,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在校本科护生CAI 得分及其与国内外常模比较(±s)
表2 在校本科护生CAI 得分及其与国内外常模比较(±s)
年级/维度 认知 勇气 耐心 总分 P大一 85.51±7.54 36.01±11.35 56.41±8.93 177.93±9.50 <0.05大二 85.40±9.55 38.36±12.05 56.62±8.33 180.38±9.98 <0.05大三 86.70±7.99 39.28±12.93 59.48±8.95 185.46±9.96 <0.05国内常模59.31±10.43 73.22±9.82 58.51±10.43 191.04±19.49国外常模80.22±7.56 68.25±11.57 63.11±4.19 208.58±23.32
2.3 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得分的影响因素
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否独生子女、学校的关心程度和同学的关心程度其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护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自己选择的护理专业、政治面貌、父母关心程度和是否担任班干部其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本科在校护生CAI 得分及其与国内外常模比较的总分为2020 级177.93±9.50 分,2019 级180.38±9.98 分,2018 级185.46±9.96总分均低于国内外常模(P<0.05),与陈瑜[5]、陈红等[6]、祁艳霞等[7]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显示我国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比较低。 分析原因可能为:(1)西方国家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开展较早,最早在1953年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就已设立关怀课程,其课程基于Nightingale 理论对本科护生进行关怀实践和整体关怀的理论授课[8]。 我国护理人文关怀受到西方的影响逐步传入国内,当前我国护理人文学科仍处于初级阶段[9],中西人文关怀思想的殊途同归,也突显中国护理教育理念本土化。 护理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及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都可能影响护生的关怀能力。 (2)我国在人文关怀能力教育方面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目前我院课程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进行授课,有些本科院校使用护理伦理、护士人文修养等教材进行授课导致课程标准不一样。 (3)在访谈中很多学生提到不够重视护理人文课程,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都选修课,学生就普遍认为不够重要。 这就提示在修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应加大力度对相关人文课程增设,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提升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来提升护生的关怀能力。
3.2 在校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对护理专业的职业价值观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从表1 可见,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人文怀能力高于非自己选择专业的护生(P<0.05),这与陈光毅等[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随着社会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本科护生职业价值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呈正相关[11]。 据调查结果显示[12],疫情期间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抗疫认知水平呈正相关,即护士职业认同感越高,其抗疫认知水平越强。 因此,越来越多护生对护士这个职业对崇高职业感和价值观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
3.3.2 家庭关爱程度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从表1 可见,父母的关爱程度越多人文关怀能力得分越高(P<0.05),这与黄弋冰等[13]研究一致。父母的关爱带给人无止境的勇气和自信,并照亮人生前进的道路。 护生在浓厚人文关爱环境中成长,从而提升自己内在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3.3.3 不同性别及家庭所在地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本研究调查发现,女生的人文关怀平均分高于男生(P<0.05),这与陈红等[6]、黄弋冰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可能源于不少男护生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不能正确看待所学专业, 认为护理工作是女性的职业,自己做护士没出息,甚至低人一等,这种心理压力严重压抑着男护生的专业情感[10]。 在培养人文关怀过程中多激励男护士存在感,利用一些榜样教育如疫情期间男护士勇敢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护生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研究表明,家庭所在地对于人文关怀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来自城市的护生关怀能力略高于农村护生(P<0.05),这与黄弋冰等[9]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 可能是参与研究都是独立医学院院校,独立医学院学费普遍高于不同公办学校,独立院校的普遍家庭条件经济比较好,从小接受社会实践、娱乐、教学等内容丰富,护生思维开拓,因而专业思想更稳定,更具有沟通交流创新能力。
3.3.4 在校担任班干部职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从表1 可见,班干部人文关怀能力高于非班干部护生(P<0.05),这与祁艳霞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班干部班级有威信的群体, 也是护生的代言人, 锻炼领导能力从而培养护生亲和力、沟通力、协调力、组织力、判断力、决策力等这种特殊的“岗位”实践无疑锻炼了班干部人文关怀能力提升。
3.3.5 不同年级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从表2 可见, 不同年级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为2020 级177.93±9.50 分,2019 级180.38±9.98 分,2018 级185.46±9.96 分均低于国外内常模,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卢美玲等[1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可能由于大一护生刚刚经历高考升入大学生活,接触到都是基础课程,没有接触专业课程,还不够理解护理专业的内涵,对南丁格尔精神理念理解不够深刻,大二护生开始接触护理专业课程和护理专业的老师, 潜移默化受到优秀护理教师影响,大爱无疆的护理理念渐渐影响一代又一代护生,大三护生接触专业课并有计划到医院见习实践,接触临床实践机会很多, 此时的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更加深刻体验人文关怀重要性,展示他们大爱无疆的白衣天使情怀,这个时期,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沟通能力,人文关怀都得很大提升。
4 结语
本研究表明, 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还有待提高,且影响因素为护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对护理专业态度、父母关系。 护理教育者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可借鉴情景模拟教学、OBE 成果导向教学、叙述护理教育、“第二课堂”、“512”护士文化节等等多元化开展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提升护生人文关怀提升。 本研究调查对象较局限且人数较少,并且局限一所独立院校的三个年级的护生,不同阶段对护理人文相关课程学习涉及的课程不一样,且他们都尚未接触临床实习,后期研究可扩大区域增加人数,已验证本研究结论。 建议今后加大学校和医院合作,增加护生临床实践,拓展人文关怀教育的途径,同时,立德树人、激励和重视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