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之舟扬起写作之帆
2022-03-04熊希
熊 希
【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提出了较为宽松的评估手段:“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依托《新课标》,笔者在近几年的学生作文评改中尝试运用了“评分(确切分数、差异分数、学生评分、多次评分)、评价语、学生评改”的教学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评价策略
如果说灵感是创作的源泉,那么评价则是写作之火的助燃剂。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判断学生习作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是最有效的催化剂,自主是成功的基石。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就能改变学生现有的现状——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改变作文评价模式和标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之效。
一、实施作文评分,提高写作水平
自从新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实施以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有过的90-100分、80-89分、60-79等分数,如今已不再出现在作文本上,替代它们的是“优”“良”“合格”等评价语。同样为“优”的作文,究竟谁的文章更胜一筹?这是学生一直想知却不敢问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笔者恢复给他们的作文打分的机制,这一做法收到的成效值得借鉴。
1.不确切性变为明确性
“真想不到,原来我得‘优’的作文居然是确切数字95分。”学习委员坤坤看到本子上鲜红的“95”分,驚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写道:“熊老师是第一个给我作文打‘95’分的人。”因为一个确切的评价“95”分,使他在接下来的习作里,越写越起劲,越写越有文采。2015年,他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作品《诚信伴我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荣获三等奖;在2016年,他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 我们是好伙伴”征文比赛,荣获一等奖。
2.统一评价变为差异评分
学生菲菲和嘉嘉被称为班级的“写作高手”,俩人的作文常常难分高低。在经过细致比对、慎重思考后,笔者分别打下了“96”与“95”分。因为一分之差,让嘉嘉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因为差异,使这位勤奋好学的学生不甘落后,每天坚持练笔。在毕业考试前夕,她的作文《相声嘴——叶校长》发表在《岭南少年报》上,受到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改变评分策略,落实《新课标》要求
研读《新课标》后,笔者感悟到习作评改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注意体现教师的引导,还要注意运用“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法。
1.教师评分变为学生参与评分
我们知道: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的重要手段。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学生自改作文这一行为所给出的看法,“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
学生通过自己评定作文,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发现优点,找出不足,作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此时,教师仍需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指导,只有做到师生互动,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变一次评分为多次评分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主动要求“这篇文章我想再次修改后再交给您”。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允许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最后把认为最满意的作文上交给笔者。因而,在他们的习作本上,同一个题目常常都会有好几个分数。学困生小云的习作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使自己的作文分数由原来的18分变为后来的24分,让她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小明的文章《理想的向日葵》就是经过4次修改后才投稿发表在《岭南少年报》上的。
三、注重评价语的艺术性,扬起习作之帆
1.教师的评价要体现激励性和指导性,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肯定型评价语
特别对于学困生,教师只要发现他们在遣词造句上用好了一个词、一个句子,就要大加赞赏。“‘见到张老师的第一面,觉得她面无表情’中的‘面无表情’这个词说明你对张老师的观察非常细致”,在巡视学生写作时笔者对小璇称赞道。当第一次听到教师这样对她写的作文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时,她欣喜若狂,埋头继续写。最后,她的《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在班级最后一次作文比赛中,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学生在听(看)到教师不一样的评价语时,一定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就会扬起写作之帆。
(2)指导性评价语
在批改中,笔者发现学生贞贞写有这样一个句子:“逛花市,我看到两旁许许多多,摆满的年桔时,就不知挑哪一盆好”。教师如果简单地写上“语句罗嗦”,相信学生仍不知如何修改。教师应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出一个修改的方向,如,“‘许许多多’和‘摆满’重复了,老师相信你知道怎样修改。”很快,学生就把修改好的文章上交了。
(3)激励性评价语
“读你的文章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仅字体美观,而且文笔流畅,遣词造句与众不同,真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如果继续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将是文学界的一颗新星。”在作文辅导班的依依,看着教师的评语,对这次五年级现场作文比赛充满了信心。最终,她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回报了自己和教师。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学生的优势,使其获得自信与成功,激励其不断进步。学生小哲的作文,可用“完美”来形容。但为预防其有唯我独尊之表现,在每次阅读完作文后笔者都会写上一些激励性评价语:“你的文采越来越好。但你不会因此而停步吧!相信你下一篇习作会更精彩。”后来,每次的来信,他都会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因为有您每次的激励,我才没趾高气扬;因为有您的鞭策,我才能扬起成功之帆……老师,谢谢您!”当然,对学困生,哪怕是用好了一个词,写好了一句话,笔者都会作上记号和写上评价语,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
2.评价语中应注意“两忌”
一忌指责。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作文评价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忌随便写下“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每次都是这样”。这样会使学生厌烦写作,无法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二忌含糊。作文评价语不能大同小异,如,“语句通顺,层次分明”“基本符合题意,但有些地方使人弄不懂。”这样的评价语等于没评,对学生帮助甚少。
四、教师评价改为学生评改,以提高作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习作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这使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由于教师评改作文成人化,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教师可把作文的评改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由写到改,这是一个飞跃,还需教师在旁悉心引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前自由组合四人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分好工)。
1.读一读
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组员听,与同学分享习作的快乐。
2.夸一夸
首先读他人的作品,把一些好词(句子)用符号画出来,在旁边写上“好词(好句)”。
3.改一改
相互交换作品,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教师适时参与,给予指导。
4.评一评
给他人的习作按“90、80-89、70-79、60-69”评分。
5.学一学
学生间相互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6.奖一奖
组员之间互评,评出“优秀”与“进步”“评语”奖,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嘉奖。
大胆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是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种训练方式。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进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此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作文评价拓展了评价者的角色,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提高了评价结果的质量,促进了評价结果的使用。让我们循着学生身心发展的轨迹,完善评价,步入评价新天地,让评价之舟扬起学生写作之帆,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建春.高中语文作文评价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黄闷姨.小学高年级作文多样化批改尝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
[4]陈显栋.浅论如何结合新课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
[5]元钦文.不动笔墨不读书[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8(4).
[6]裴海安.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学(小学卷)[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吴华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