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
2022-03-04陈晓丹
陈晓丹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下,微课走进课堂已是寻常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可以被教师所用,辅助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填补器乐教学不足,还能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关键词】微课;小学音乐;运用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短、小、精、悍”是它的显著特征。它可以邀请名家名师示范演唱,可以让教师在屏幕上、教室里同时进行多方位的讲解,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氛围。通过课前、课中微小视频的播放学习,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它能让学生提前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學生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并感受音乐。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唱一首歌是一堂课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将围绕这一任务进行导入、聆听、学唱等环节。传统的歌唱课堂采用跟唱法、听唱法等,教师弹钢琴伴奏,学生一遍遍地学唱,既枯燥、效率低,又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如,三年级教材《我们大家跳起来》,歌曲旋律来自巴赫的《小步舞曲》,优美典雅。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微课,听音乐律动,跟动画画旋律线,找出旋律骨干音等。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教师遇到不擅长的领域如地方戏曲,教师的示范可能会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都会造成教学的遗憾。如,五年级下册的《唱脸谱》介绍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教师通过播放微课,带来名师名家演唱的《苏三起解》《玉堂春》,拉近京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合唱教学中,微课就显得愈发重要了。花城版教材从三年级起就开始二声部歌曲的学习。教师的范唱只能做到分声部范唱,没接触过合唱的学生尚未建立多声部的听觉习惯,刚开始会有畏难情绪,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歌声与微笑》教学中,教师分别录制两个声部演唱的视频,并把两个视频放在一个画面,同时演唱形成二声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既新鲜又有趣,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为接下来师生合作二声部打下良好的基础。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学好歌曲的前提。单纯的节奏学习及练习是枯燥的,如何让节奏练习变得有趣,微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有少部分学生在校外有接触过乐理,认识各种音符,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会、会学,教师有妙招。如,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读法、时长及相互的关系。教师分别用香蕉、桃、梨来代表三种音符,八分音符(香蕉),四分音符(桃),二分音符(梨)。通过动画微课来练习,教师可以走进学生,观察学生。微课还可以重复播放,直到学生掌握为止,轻松解决节奏难点。
乐理知识的讲授更离不开微课。教师将重要的知识点如认识音符、反复记号、三连音、切分音、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鱼咬尾、螺丝结顶等做成独立微课,让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观看,不断练习,利用率较高。
二、填补器乐教学不足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实验的开展,《音乐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器乐教学的重要性。《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乐器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乐器,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学习乐器,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积累一些吹奏曲目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学习乐器,学生能进行自信的独奏、简单的二部合奏。竖笛是我校开展器乐教学的首选音乐学具。虽然竖笛吹奏轻松,不管男女老少,轻轻一吹就响,但是它始终是一门乐器,八孔竖笛的基本指法,学习c1到a2的自然音,基本舌法等都是需要长期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多,教师很难做到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所以,课前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自主练习。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反复练习,从而激起演奏的欲望,积极性更加高涨。课中,师生共同解决难点。课后,学生录制回课作业,师生共同点评并填写学习评价表(表1)。只有这样,课堂器乐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才会习有所得。
说明:1.自评及小组评在上完每课之后及时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调节。
2.评价分为4个等级(A、B、C、D),分别对应的分数是(10、8、6、4)。
三、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微课的出现,让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我校的音乐课堂抓住这一契机,用微课向学生传递真善美。在疫情期间涌现大量感人肺腑的事例,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爱:有可敬可亲的钟南山爷爷,病毒中的逆行者,时代的英雄;有一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与病魔作斗争;有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放弃春节假期毅然返工的工人们……音乐课紧紧抓住“爱”这个关键字,以“爱”为切入点,展开“爱”的系列微课教学,主题词分别为“妈妈的爱”“爸爸的爱”“祖国的爱”。教师在每节课中,针对不同学段推荐一些课外经典歌曲(表2):
教师还会对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感受经典、感受爱。
如,《爸爸》教学流程:1.导入;2.通过观看《爸爸》视频,按节奏读歌词,随音乐做四拍子律动,用“LA”音模唱旋律,用听唱法等自学歌曲;3.布置课后作业:视频录制一句对爸爸想说的话。《爸爸的雪花》教学流程:1.导入;2.学习歌曲:①带着问题聆听歌曲片段②学唱歌曲③知识点(弱起小节、三连音)④欣赏林依婷演唱视频,感受歌曲的情感;3.课后练习:跟原唱演唱《爸爸的雪花》。选做:跟伴奏演唱《爸爸的雪花》,录制视频。
线上教学期间,师生之间隔着屏幕,如何通过屏幕传达歌曲的情感,文案尤为重要。科组教师仔细推敲,斟酌每个字眼,作好歌曲教授、情感交融的铺垫。
如,“爸爸的爱”:有一个人,他话不多,他不像母亲的爱那么炽热,他更喜欢将爱深藏在心底,喜欢去做,而不是说。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我们的爸爸。爸爸的爱,像一座山,有一些重,永远肩负家中重任;爸爸的爱,像海绵,无声似有声,细细地滋润着家中每一位成员;爸爸的爱像一束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
“祖国的爱”:通过朗诵《国家》的歌词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国家包括三十多的省市及行政区,虽然面积很大很大,其实它是由无数个家庭组合而成的。这个家的兄弟姐妹很多很多,他们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用自己聪明的才智战胜了一切困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建设成了伟大的具有现代化的强国。那么,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中国!是的,中国,骄傲的名字!我们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国家。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祖国的爱!老师要介绍的歌曲就是《国家》。
在微课里,除了学习歌曲,教师还给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及演唱方法。如,休止符、十六八、八十六、附点节奏、反复记号(D.S.、反复省略记号)、三连音、弱起小节等。教师注重挖掘歌曲里涉及知识点的关联,如,《父亲》提到D.S.记号,《国家》出现反复省略记号,教师把所学过的反复记号都复习一遍。《爸爸的雪花》练习三连音,《东方之珠》又可以进行复习,等等。
線上教学期间,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经典歌曲,从课堂延续到课外,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还有不少热爱唱歌的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传自己演唱的作品,并把这些歌曲传唱到校艺术节小歌手的比赛活动中。事实证明,系列微课的开展是成功有效的,微课在音乐课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短、小、精、悍”是微课的显著特征。由于网络时代碎片化的学习需求,微课必将长期存在。但是,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在课堂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相长,这是微课不能替代的。所以,如何设计好微课,用好微课,让微课在音乐课堂中发挥更大的效应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设计好微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7.
[3]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2013(4):41.
[5]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9).
[6]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7]张洁琪,李惠.浅谈微课国内外发展现状[J].新教育时代,2015(21).
[8]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9]倪彤.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0]吴秋萍.八孔竖笛教学方法与体会[J].神州,2013(21).
责任编辑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