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
2022-03-03李志平郑凯健
李志平,郑凯健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自1921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全党工作的优先位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饥荒到温饱、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踏入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从“平视世界”的高度,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历程、总结“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的基本经验、展望未来战略重点,对深入领会习近平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和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百年历程
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农业现代化可谓独树一帜,精彩纷呈。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的第一国情。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发展时期,无论是经济高涨时期还是疲软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解决好“吃饱和吃好”问题,尽全力提高人民群体的健康营养水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不仅勾画出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建成小康的历史画卷,还完整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历史逻辑,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思路。
1.1 革命时期(1921—1949年)当时,中国国内动荡不安,缺食少衣,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没收土地分给农民,用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形成的制度红利,冲击传统农村文化价值体系和改变农村社会经济地位,激发农民参与生产积极性。进而通过群众路线协调农村各利益主体,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农业合作生产,短时间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合作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了农产品供给的效率,比如,在中共四大上提出要建设农民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将组建生产、消费、金融合作社看作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工作。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实际控制区域就用合作化推动规模化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提倡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方法刚柔相济地解决富农问题,重塑了农村基本制度;中央苏区将农业生产视为经济工作的第一位,设定长短期目标,坚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农业发展思想,想方设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对农业现代化的全方位探索,产生了明显效果。1933年的赣南闽西区域,农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了15%[1]。广昌县土地革命前粮食平均单产1 200 kg/hm2左右,革命后达到2 250 kg/hm2。土特产也有很大增加,如莲子增产50%,烟叶增产30%,于都县土地革命前粮食单产不到1 500 kg/hm2,土地革命后,平均达到1 800 kg/hm2[2]。
1.2 建设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农业生产尤其需要优先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党中央还希望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农业剩余,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党中央从3个方面使用举国动员机制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积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借助前苏联援助项目,弥补农资等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短板,消除关键“卡脖子”技术,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对农业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二是推进合作化运动,筑牢党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所有权基础[3],提高农业部门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4];三是推动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换,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可以说,在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是用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愿彻底改变了持续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状态,奠定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物质和组织基础。
从实际效果来看:①在要素投入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全国排灌机械动力拥有量比1960年增长88%,到1976年机电排灌动力拥有量超过5 400万kW,又比1965年增加了5倍[5];机耕面积由1952年的13.6 hm2提高到1978年的4 067.0 hm2,增长了298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由1952年的0.1万台增加到1978年的55.7万台,联合收割机由1957年的0.2万台增加到1978年的1.9万台[6];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从1952年的1 995.9万hm2上升至1978年的496.5万hm2,增长了225%[6]。②在生产经营方面。1950—1960年,全国组建了2.6万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劳动投入规模和耕地规模分别是前苏联的30倍和4倍[7]。③国际比较。中国在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按照1987年不变价,1931—1937年,中国的年均化肥、拖拉机等非农业投入品价值为37.81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336.24亿元,再到1994年上升到1 094.88亿元,1994年的非农业投入价值是1933年的27.95倍[7]。而在1920—1990年,美国的拖拉机数量仅增加了18倍,农用卡车增加了24倍[8]。
1.3 改革时期(1978—2012年)在建设时期,中国使用举国动员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要素积累和促进经营方式的转变,但是,由于物质资本等投入具有明显的边际报酬性质,而且长时间实现的城乡价格“剪刀差”,挫伤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9]。中国共产党适时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已经积累起来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专业化使用水平,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匹配,协调利益群体关系,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各领域的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10]。1978—198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4%,粮食产量从3亿t增加到4亿t,增加了33.6%,年均增长4.95%。到了1985年,我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卖粮难”等局部供过于求的现象,为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扩张,农产品结构也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高产量导致低收益,致使农民增收日渐困难,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原子化”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党中央决定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减少农产品征购基数,完善工农业之间的产品比价制度,提高市场活力。二是调整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增加财政、金融对农业的投入。三是继续推动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农业内部,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到68.1%,经济作物的比例上升(蔬菜最为突出,已经提高到了12.5%)。为了继续用好市场和计划两个手段,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004年党中央提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要降低1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11]。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
1.4 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随着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早在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论十大关系》就特别强调过的农、轻、重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为了统筹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整体现代化的关系,就需要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将农业农村部门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与整体现代化目标相统一[12]。
在护住粮食底线和文化乡愁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三权分置”改革等手段,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争取农业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将农业生产的功能从供给粮食的单一功能向更多功能转变(比如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科技功能、休闲旅游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等),形成巨大的潜在发展机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
综上,通过百年来的前后相继的4个阶段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的粮食单产从1949年的1 029 kg/hm2提高到2008年的4 951 kg/hm2,提高了3.81倍;而在1930—1990年,美国小麦单产仅提高了1.45倍,马铃薯单产仅提高了3.48倍,玉米单产由于基因技术提高了5.12倍[8]。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49—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从11 320万t增加到66 949万t,增加了4.91倍,按77亿的世界人口数计算,2020年全球人均粮食产量约为0.356 t,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已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33.3%。中国人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水平,已接近饮食结构与我国类似、但现代化程度远超我国的日本和韩国[13]。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不断上升态势[14]。中国取得的农业现代化成就,并没有套用西方所谓先进的发展模式[15],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农业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2.1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汇聚集体行动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得集体行动成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分界岭。一是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较大,单枪匹马、小国寡民式的农业生产不足以解决这些风险;二是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和周期性特点,监督和管理农业生产的信息成本高,超分散的农业生产决策不容易形成统一意志、形成联合行动;三是农业利益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监督的成本高,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难以建立和维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不足以将科技等现代要素转换为农民的生产优势。在传统农业状态,由于不能形成集体和联合行动,经常性风险容易超出农民的风险控制能力,形成累积性灾难。长此以往,农民往往只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生存艰难,进而出现技术停滞、市场弱势等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协调集体决策,有效消除了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限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也是最重要的经验之一。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将各利益群众的分散决策形成统一决策,能够在统一决策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调动各利益群众的积极性,多采用多轮民主投票机制[16]。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经验有:第一,坚持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性的观点,采用民主集中制方法,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从毛泽东同志提倡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都要求制定政策之前先到群众中去进行调研,再总结成政策,然后再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考虑更多的实际情况,多次循环,最后成功克服超分散决策带领的交易成本问题,形成统一意见。这些通过多次民主—集中的循环,就可以使集体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在实施这些政策时,社会各群体都能够将合作利益和集体利益视为自己的事业,愿意投身其中,不用担心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偏好分歧问题。第二,一开始就将贫农等弱势农户看作合作组织的主要力量,在推进规模化和合作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优先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风险分摊状态,提高了集体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三,从最广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土地产权调整入手),进行组织动员,可以跨地区实施项目,效果好;及时将先进做法制度化,促进党的决策与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在政策和制度上始终保持一致,成功解决了超分散决策的不一致性问题。
2.2 从大局出发,在关键领域使用举国动员机制在低水平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要突破农业领域的低水平均衡陷阱,需要短时间填补资本、技术等多种短缺,全面越过现代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最小门槛,以启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另外,在实行“大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绕不过的“卡脖子”技术瓶颈,还需要与工业等部门进行协调统筹。这些都不能依靠单个农民、部分地区以“零打碎敲”的方式进行,需要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资源进行集中建设,以实现全局最优。在人地紧张、人均占有农业资源不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举全党全国之力,“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16]的举国动员机制,抓住主要矛盾,着眼全局利益,将全国资源集中调动、统筹使用,持续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积重难返的农村问题,因而成为新中国农业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17]。
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实施举国动员经验主要有:一是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直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制约,瞄准关键的“卡脖子”技术和基础设施,制定群众可以广泛参与的路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集中建设。二是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积极消除现代化进程中的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不协调,及时修正可能出现的偏差,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三是营造不忘初心、舍小家为大家的氛围,夯实社会共识。四是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例如,百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2.3 从可行性入手,促进计划与市场的匹配在现代社会,农业部门需要用市场化力量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需要强化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市场联结,以便在城乡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金融资本资源。但是,农业部门在整个社会经济体中处于弱势地位,一般竞争不过城市部门和国外部门;另外,农产品的供给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本身缺乏市场弹性,还面临比较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18],单靠市场化不足以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实条件,基于可行性和可能性的考虑,实时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形成更高效率的政府-市场匹配[9],使得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计划也能够按期完成。
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历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将市场机制视为唯一的最优机制,也没有像前苏联那样在计划和市场两个关系中走极端,而是设法提高两者的匹配程度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尊重两种手段,给每种手段都留有作用空间,不走极端,不厚此薄彼。比如,在1934年,毛泽东提出,“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对一些重要农产品要做出计划”;在1957年,他提出,“合作经济要服从统一计划,同时要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等等。二是坚持土地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可以行使土地所有权,实施有实力的计划去匹配待完善的市场进而增效市场。三是关键干预。国有农场、中粮集团等“国字号”队伍可以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防止发达国家不时进行的干扰,更好地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在防止市场失灵的同时,也防止计划失灵。
2.4 循序渐进,保持长短期路径的衔接前面提到,中国建设农业现代化,存在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自然灾害较多等先天劣势,还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长期不合理干扰,因此,要完成农业现代化任务,就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长短期目标,通过实施一个又一个可实施、看得见的短期目标,逐渐把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收紧和逼近,最后实现长期的现代化任务,从而保证现代化路径不停步、不断档、持续向前。中国共产党在循序渐进、保证长短期目标的衔接和统一方面拥有独到的经验: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用“靠谱”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高瞻远瞩,抓住关键问题,制定好的长期目标,并且这些长期目标不会因为短时风险干扰而偏离航道、错失发展良机。第二,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法。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发展程度和禀赋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通过启动—建设—初步建成—全面建成4个环节设立短期目标,对关键问题(比如温饱问题)分为基本解决-根本解决-全面解决等多个环节设立短期目标,这些层层相扣的短期目标的逐步实现,便提高长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第三,先框架后功能。中国共产党将短期目标的实现视为长期目标的功能调整,实现一个短期目标相对于增加长期目标的一些功能,随着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转变和拓展,长期目标就在争取主动的短期目标支撑下逐步得以实现。比如,城乡互补、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平衡、使用乡村振兴等多种战略建设农业的生态功能、产业功能用以提升整体现代化的功能等。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将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定义:“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进行了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前文分析的基本历程实践和基本经验总结基础上,该研究根据习近平同志的这2个讲话精神,分析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简称为“两个确保”和“四个升级”。
3.1 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人口巨大的现代化。拥有粮食的主导权才可能有人口大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主动权,这是历代领导人的共识。比如,毛泽东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20]。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并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2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已经具备重新思考中国式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将会走出一片新天地:一是信任。充分利用我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强大威信和领导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国内循环体系、对接国外市场,在继续增加乡村投入的基础上,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提高粮食安全的水平又提高其效率。二是自给。疫情防控仍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用好我国粮食产量连增多年的趋势(即便是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增长),督促地方政府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补齐农产品的储存、运销等方面的短板,压实“菜篮子”“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稳定农产品的区域自供能力。三是调配。加大各省市农产品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对全国农产品的供销和调配进行精细化管理,平衡地区之间的余缺,降低在消费、储运等具体环节的浪费和损耗的比率,增加国家整体供给能力。
3.2 走向共同富裕,确保农村相对贫困持续缓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自然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农业现代化。这就要求,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国家那种大庄园式、用机器排挤农民的、仅仅将效率决定进程的现代化,而是可以逐步降低贫困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村和谐程度的农业现代化。前面提到,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政策中就有消除贫困优先的传统,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过程中,更是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比如,通过完善“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方式推动的产业扶贫,惠及9成以上的贫困群众,在贫困减少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农业现代化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消除贫困的重点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除了供给农产品之外,还需要承担持续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
在共同富裕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没有前车之鉴,需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探索,但是基本依据依然清晰、可以顺势而为:一是集体使劲。提高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和整合功能,用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激发乡村互助传统,让先富可以带后富,以共担风险、共享繁荣的方式管理农业风险。二是对接振兴。促进巩固产业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衔接,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并入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去,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产业兴旺机制等。三是共同增效。在提高共同参与程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高经营性收入比例的方法,优化农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农民的收入结构,稳定提高其收入水平。
3.3 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升级转型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升级转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22]。习近平总书记也向世界庄严承诺在完成现代化的这段时间里,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按照具体时间表完成碳排放、碳达标任务。绿色生产可能会成为我国未来使用举国机制进行投入和支持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生产方式,需要3个“要变”:一是重点要变。推进农业现代化,除了要提高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信息化程度之外,还需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的投入方式和生产方式,统筹考虑农业育种、栽培、生长、收割、运输、分销等多个环节的投入和消耗,全链条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既减排又增效。二是动力要变。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用科技动力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三是管理要变。强化农业生产的绿色监督和评估,既要坚决防止令行不止、以局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的行为,也要坚决防止过度超前的奖罚措施,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党建引领,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升级转型邓小平提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规模农业的发展是第二个飞跃,而中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第一个飞跃与第二个飞跃的过渡阶段[23]。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党中央通过派遣驻村工作队等途径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等方式,将农村集体资产和公共投资转换为扶贫资源,既壮大了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了我国农业经营中长期面临的3种困境,又将农村的精神文明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这3种困难分别是:一是经营人才的困境。我国农业生产者多是老人和妇女,他们缺乏必要是市场经验和经济实力,难以独立完成规模生产,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二是经营方式的困境。比如,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中参与方的利益难以耦合而不利于弱势群体的发展。三是集体组织的困境。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一些乡村的集体经济出现经营困难、组织松散等问题,村干部的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难以担负起全村统一经营的重任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24],要求基层党组织能够把好基层第一道关口、消除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制定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随着《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逐渐落地见效、基层党建工作的加强和乡村“党建+”工作方式的常态化运行,党员下沉、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等城市人才会逐步进入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村集体的作用范围将会增加,在农业和农村经营中讲奉献、讲党性、讲共富的比例还会增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3.5 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转型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表现为各国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相当于国家之间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马拉松赛”[25]。在全球的农业现代化竞赛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26]。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不走西方发达国家依靠海外拓展殖民地和向外倾销的老路,而是走内向型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内向型和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将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内需强。依靠潜力巨大的内需拉长链条,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具有世界级的农业产业体系[27]。二是体制好。在关键时期在重点领域用中国的举国机制,补断链、续短链,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升级,增加产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基础优。发挥我国完备工业体系和清晰的发展层次的优势,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和规模,支持带动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精细化发展,提高发达地区农业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的支撑,确保在大灾大难情况下工农、区域之间也能够自我循环、正常运转,农业部门能够扎实担负起社会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责任。
3.6 坚持全面推进,加快农业的多功能融合升级我国持续五千多年的悠久农耕文化,涵盖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社会礼仪、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是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对农业技术、生态保护、精神追求、乡村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进入新时代后,这种态势更加明显。当前的农业技术采纳、农产品营销模式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农业耕作方式、生产方式和农民遵循的制度、规范和乡土文化之间具有的强烈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农业与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全面融合不仅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效率,提升农业品牌、农业附加值,增加农业现代化的效益,还能够强化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增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强盛,中国农业现代化将会更加受益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融合,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将显得更为重要。一是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村发展形态。二是用多业态、多层次推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农业生产的功能从供给粮食的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倡导乡贤文化、深挖农耕文化、发展农业景观,融合多种文化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型。
4 结语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刻也不能放松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8],中国特有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经得起外部冲击,表现极强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得到实践的检验,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辉煌篇章,这也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的底气。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4个阶段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更可以深刻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经验。在经济总量即将成为世界第一、粮食产量连增多年、具备“平视世界”的实力的基础上,中国在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和阐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行动指南,就需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两个确保”和“四个升级”,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助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