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立场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2022-03-03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100043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情境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100043) 汪 芳

口语交际教学是提升学生口语素养的重要途径。统编语文教材特别将口语交际设置成独立课型,其中,低年级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共设置了16 次口语交际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启蒙阶段,让孩子大胆说话,认真听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等等,都是最基本的习惯,也是有益一辈子的基本素养。”为使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育规律,我站在儿童立场,以儿童视角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工于境”,开辟低年级口语交际的主阵地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着从幼儿到学生的身份转变,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持久性差,注意的范围也有限。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安排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只有轻松欢快地进行适应性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身份的转变。所以,在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能够产生语言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是口语交际的主要阵地,没有情境,口语交际就好像是无水之鱼、无本之木。结合上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等特点,教师要舍得在情境创设上下功夫,精心创设贴近生活实际并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口语交际情境。

例如,教学《商量》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了解本班学生生日临近,父母准备了生日晚宴,自己想早点儿回家的实例,然后在课堂上创设该学生今天正好要值日的口语交际情境,让他想办法找同学调换,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大家都想帮助该同学成功实现调换值日的心愿。在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中,学生感受到用言语交流沟通获得成功的快乐,很快掌握了“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交际要求。接下来,教师继续创设生活情境:“明明向亮亮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如果你是明明,你怎么跟亮亮商量?”“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你会怎么和爸爸商量?”学生有了前面参与交际的基础,本环节的练习自然水到渠成。

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打电话》一课时,教师通过准备电话实物、用手机播放电话铃声、把讲台看作隔开两地的距离等方式创设打电话的生活情境。由教师扮演妈妈,一名学生扮演文中的小朋友,师生一起演绎怎样打电话。在情境中,教师参与其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接着,教师创设“打电话邀请同学踢球”“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接陌生叔叔电话”等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直接、迅速地进入交际活动。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创口语交际情境,练习打电话。

以上两个课例,情境创设贯穿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戏于趣”,活跃低年级口语交际主方式

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符合该年龄段儿童心理的需要、情感的依托和审美的取向,提升这个年龄段儿童所喜欢的趣味性。其中,游戏教学是最能顺应儿童天性、易为儿童接受的主要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方式——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思考和练习,掌握口语交际的内容,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我说你做》一课,就可以运用游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出示一首深受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欢快活泼、节奏感强的儿歌《淘气的小音符》。

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

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起初,教师大声喊口令,学生跟着口令做动作。学生正玩得开心时,突然教师用大小声进行口令变换,声音小的时候学生几乎听不见,动作做不到位,但学生爱挑战,乐此不疲。然后,教师特意调换歌词的顺序,结果很多学生因为惯性思维做错了。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体验到玩游戏时“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的必要性和“注意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整个游戏过程,学生全身心参与,获得的体验自然比教师传授的印象要深刻。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设计了学生很感兴趣的另一种游戏——挑战赛。教师提前准备了几个口令,写在纸条上做成签,每小组派一个成员上台抽签。该生大声念口令,小组成员做动作。游戏过程中要求做到:“大声说,听清楚,动作快。”各组依次进行,最终看哪组胜出。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集中注意力,获得了进行口语交际的愉悦感,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课《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说出动物有趣在哪儿,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该口语交际内容很受学生喜欢,但一旦按常规流程教学,让学生有板有眼地进行介绍,学生原有的兴趣势必削弱不少。如果引入游戏,让学生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喜欢同样的小动物的学生成一组,分小组进行游戏,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的形象,边表演动物的动作,彼此互相说说“自己”有趣在哪,这样就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补充。

例如,有五位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有四位学生喜欢的是小鸭子,教师可以把喜欢小狗的学生编成一组,喜欢小鸭子的学生编成一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喜欢小狗的学生交流如下:

小明说:“我是小狗汪汪。我长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一身黑得发亮的毛。我很瘦,爱吃肉骨头。我最有趣的地方是,洗澡的时候爱逗小主人玩,经常甩得小主人一身肥皂泡泡。”

小华说:“我是小狗溜溜。我是姑姑前两年带回来的。我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只耳朵竖在头上,一身白得像雪一样的毛。我最有趣的地方是爱摇小尾巴,总是摇得停不下来。”

小东说:“我是小狗笨笨。我的鼻子又黑又小,嗅觉特别灵敏。我最喜欢玩小主人的小皮球。小皮球滚来滚去的时候,我特别开心,就不断地追着皮球跑。”

就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没有游戏,学生犹如困于笼中的小鸟,想象的翅膀由此折断。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把捕捉到的话题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并精心设计游戏的训练点。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师生、生生间共同演绎生活故事,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耕于互”,拓宽低年级口语交际主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由此可见,互动是口语交际最本质的特征,也是达成口语交际目标的主要途径。

口语交际课需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应具有全员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对整段话的表达有一定的难度。爱说、敢说、乐说的往往是比较活跃,在口语表达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并创造机会使其参与互动。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设计全员双向互动模式,在教学环节中引入多种多样的对话形式,如师生对话、同桌互动、小组合作、全班展示、自由对话等,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多回合、多维度的交流互动。

对发电机整体在安装弹性支撑为12 kN/mm的弹性支撑时进行模态仿真分析,弹性支撑主要参数如表7和表8所示,前9阶振动频率如表9所示,其中前9阶静态刚度时振型如图4所示(由于前9阶振型一致只是频率不一致,动态刚度振型图在此省略)。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做手工》一课时,如果只安排学生一个个上台介绍自己的玩具,便不能体现听与说的互动性,也体现不出口语交际课的价值。若在一两名学生介绍后,组织台下的学生就没听懂的地方进行提问,或谈谈自己的收获,或请做了同样手工的学生进行展示,这时学生交流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师:同学们,通过小明同学的分享,你们知道要怎么介绍手工作品吗?

生:要按照顺序说。

师:那听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记住主要信息。

师:真聪明,你们掌握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我知道大家都带来了手工作品,想不想把你怎么做手工作品的过程介绍给大家?

生:想。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小明分享的模式(有分享和提问),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吧!

……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前按照学生是否热爱口语交际为标准进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并选好组长,让组长带动能力薄弱的组员参与分享,这样学生才能全员参与。在组员彼此分享互动之后,再进行小组展示。

为了达成全员互动,同桌组成两人交际小组,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学生全员参与,乐于交流,交际互动活动才更富有实效。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请你帮个忙》,是适合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内容。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对前两幅图的示范教学,指导学生明确说话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面相互问好,提出需要帮助的问题,仔细聆听对方说话,相互说再见等。之后教师安排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组成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加上动作,内容完整,表演真实、大方。在小组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到认真聆听别人的讲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及时巡视辅导,做好点评工作,力争让每个小组、每个成员在互动环节中都得到切实有效的训练。最后,挑选完成较好的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敢于寻求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给予点评,进一步明确“请你帮个忙”的教学目标,从而评选出优胜小组。

四、“赞于评”,美化低年级口语交际主心田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准确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力措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针对低学段的学生,教师要把握好鼓励这把评价尺,让赞美之花盛开在学生的心田。

评价可以分为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在生生评价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尚处在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评价。比如想向发言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时,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同学,你好,请问……”,同学回答后要说“谢谢”;给同学提建议时要先肯定对方说得好的地方,之后再委婉地提出建议。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看图讲故事》一课时,一位学生完成续编故事后,同伴有不同的看法,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我觉得小华讲得非常精彩,他还用了好几个成语呢!我认为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虽然没有赞成前面同学的结尾,但说的人很得体,听的人很舒服,因为他们态度端正,懂得尊重他人,是真正扎实的言语实践。

在师生评价方面,教师要遵循多表扬少批评、先肯定再建议的原则,着重就学生的态度和习惯方面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比如,教学《看图讲故事》一课,教师在评价时可适当夸大其词:“你说得太好了!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你就是一个小作家。”“我发现你观察得真仔细,饭菜已经凉了,你都观察出来了。”“你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他讲到哪幅图你都一清二楚。”……在这种积极、正向、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中,学生成就感满满,表达的内驱力被进一步激发。

基于儿童立场,紧扣低年级生理、心理及学习特点,牢牢抓住“工于境”“戏于趣”“耕于互”“赞于评”这几个主要方面,扎实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有益于低年级学生口语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情境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