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成绩、挑战与展望*

2022-03-03范莉莉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融合

范莉莉 章 彤 原 溯

(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南京 210038;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管理学院 南京 210038)

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1]。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越来越多有特殊需要的残疾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要求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相关精神,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四川大学、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六所高校,作为首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高校开展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三年来,各试点高校从招生录取、专业学习、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融合教育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发展经验。

一、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基本建立残疾大学生支持体系,保障高等融合教育的整体运行

1.初步建成残疾大学生事务管理体系

为确保高校融合教育工作的推进,首先将高等融合教育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体系和目标之中进行统筹安排,建立由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教务处、学工处、图书馆、后勤处和二级学院等协同开展融合教育的管理网络。其次,成立高等融合教育领导工作小组或高等融合教育推进委员会,专门负责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再次,建立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学校层面以学校高等融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决策机构,以高等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常务行政办公室,以相关职能部门为主要管理部门,以二级学院为人才培养部门;学院层面则以各学院院长、书记、专业负责人、学工办主任等组成二级学院的融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最后,还要组建与学校高等融合教育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教学支持和专业服务保障队伍,同时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确保融合教育的支持与服务质量。实践证明,只有设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才能真正落实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各项措施。

2.建立残疾大学生学业支持体系

建立有效的学业支持系统是促进融合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2]。各试点高校都开展了面向残疾大学生提供专业课选择、课程开设、能力评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师团队、辅助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学习支持项目包括残疾大学生入学学习评估项目、个别化学习支持计划、学习资源转换项目(盲文转换、视频转换、手语翻译等),学习辅助器具配置项目、朋辈学伴项目、考试便利支持项目等。以考试便利支持项目为例,近年来,各试点高校为残疾大学生参加各类考试提供了多项便利支持,包括延长考试时间、提供大号字试卷、制作盲文试卷和答题卡、采用替代性考试方式、配备手语监考,考场设置电光提示铃等。朋辈学伴支持项目在残疾大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一般都是采用志愿学生和残疾学生“一对一”帮扶形式进行,由学伴为他们提供学习笔记,进行课后补习、梳理知识点、讲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查漏补缺。如此,不仅使残疾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个体学习”向“互助学习”转变,也使得残疾学生从“边缘忽略”向“核心参与”转变。

3.形成了残疾大学生服务体系

各试点高校针对残疾大学生(尤其是视障和听障大学生)的特殊需求,全面加强了专业支持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以便帮助残疾大学生跨越障碍,更好地融入群体,顺利地开展大学生活。四川大学建立了“五位一体”残疾学生融合教育服务团队。针对残疾学生在身体、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学校整合学工部、华西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勤集团、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教务处、教育基金会等多部门及单位资源,培育残疾学生身体评估员、心理慰藉员、生活辅导员、就业指导员、志愿服务员“五位一体”的融合教育团队,为残疾学生提供服务和保障。这样的服务体系不仅有助于健全残疾学生权益保障机制,还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校园文化氛围。

(二)逐步规范高等融合教育服务流程,满足残疾大学生的个体需求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各试点高校基本形成了一套“残疾大学生服务流程”,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建档立卡、开展评估、设计方案、精准施策、评估反馈、就业转衔。这六个方面覆盖了残疾大学生从招生录取、报道入学、学业适应、生活融入到最后的实习就业各个环节,不仅贯穿了残疾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也为残疾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1.聚焦需求,建档立卡

这项工作主要由学工处与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各二级学院完成。从学生被学校录取开始,由学工处等招生就业部门提供学生基本信息,直接转介给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和二级学院。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指导各二级学院和残疾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并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无障碍设施的添置、住宿条件的改善、生活设施的调配等。在新生入学伊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会联合各二级学院开展家长座谈、转衔会谈及入学辅导等活动,主要是进一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为学生建档立卡。如四川大学残疾学生建档立卡内容涉及个人信息及家庭情况、学校支持系统与个人需求、在校期间教育辅助系统、康复保健系统、就业服务系统、机构需求情况等,精准掌握了残疾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各试点高校都建立了残疾学生信息数据库,做好了相关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各项支持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2.邀请专家,开展评估

在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及需求后,邀请校融合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根据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建档立卡资料、本人访谈、教师建议等情况开展个别化评估,主要是从健康状况、感官功能、工作运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学习适应、沟通交往、情绪与行为八个方面评估残疾学生的优势能力、限制因素及其所需支持,综合分析其优势与存在问题,并评估障碍情况对其在普通班上课的影响。

3.依据需求,设计方案

依据专家的评估意见,各二级学院的融合教育领导小组研讨制订残疾大学生的个别化支持计划,主要包含学业支持、身体康复、心理健康、资助服务、就业指导等相关方案。一些专业方案的制订还需要专家指导,邀请康复学专家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身体情况制订个案身体康复训练计划;委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对残疾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此方案经评估专家审议后,二级学院、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各持一份,以便跟踪、查阅和实施。

4.因材施教,精准帮扶

二级学院和学校的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图书馆、后勤基建处、信息化中心等部门在收到融合教育学生的个别化支持计划后,根据计划和方案,结合各自的职能,有序开展相关的支持活动。教务处主要引导各学院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课场所的安置;人事处主要组织教师融合教育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和考核;学工处主要开展融合教育学生的管理、帮扶和服务工作;图书馆主要从学习资源方面提供支持;无障碍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则是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责。各部门各司其职,精准帮扶每位残疾大学生。

5.评估反馈,优化方案

在实施个别化支持计划过程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联合各二级学院,落实开展三层评估机制:一是开学初的学情和适应性评估,旨在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兴趣、能力和需求特点,帮助其适应和信任周围环境;二是开展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以及学习困难和需求,帮助其链接相应的资源与网络。一般在每年的9月、12月和6月,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测评等情况,动态调整和优化个别化支持计划,以便能真正服务和支持个体的成长;三是开展就业转衔评估,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就业认知和就业需求,协助其做好就业或创业的相关准备。

6.毕业转衔,跟踪辅导

建立残疾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为残疾大学生提供职业测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同时为残疾学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实践计划、创新创业培训、面试求职模拟等。各试点高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残疾学生就业指导,联系考察用人单位,建立推荐和跟踪调查记录,积极引导残疾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提早做好职业定位;二是基于社会适应和融合的目标,开展心理疏导、劳动技能、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融合教育真正成为残疾人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聘请校内外残联机构人员到校内进行能力培训、实习引导、就业指导,做好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转衔对接工作,帮助残疾学生顺利步入社会。

(三)聚焦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提升高等融合教育的培养质量

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生理条件,在专业报考指南、培养计划设置、培养模式探索、课程置换调整、教材编撰转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各试点高校逐渐探索出针对不同残疾类型、适合残疾学生就读的培养模式和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存优去劣,直至完善。

1.培养模式的完善

各高校的融合培养模式整体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融合模式。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提出了“三化五融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目标复合化、设计通用化、学分银行化”的人才培养“三化”原则,实施“课程互动、校地合作、学业评价、服务保障、平台支持”的“五融”路径,从而达到“提升融合智能、提升职业技能、提升多元潜能”的“三提升”能力培养目标。二是随班就读模式。残疾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情况、个人意愿等综合评定,转入其他院部的相关专业学习,由相关学院提供辅助支持。三是自主辅修模式。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辅修的形式到其他学院选学第二专业[3],如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都有主辅修模式。当然,这三种模式不是固化的,结合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可以进行灵活转换。

2.培养方案的调整

融合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融合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政策文本,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各试点高校明确提出“既要满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质量的总体要求,又要适应残障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原则,整体上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完善人格养成、提升社会能力”三个特点。如长春大学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明确和凸显,专业的特色和方向得到加强,课程结构、课时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来看,新培养方案在强化残疾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专业特色方面有很大进步。如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时,结合市场需求和听力残疾学生特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课程设置及大纲修订

课程开设和教学执行是将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落地和实现的最关键环节。在课程调整方面,以尽量满足残疾学生身体特性要求和符合专业培养标准为原则,对部分不具备学习条件的课程,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进行替换和增减。特别是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武汉理工大学围绕融合教育、融合就业创业、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权益保护、体育运动康复与职业康复等主题,因地制宜,逐步开设公选课或专业课,形成了高等融合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听障大学生增设了聋人与社会、阅读与写作和中国手语等课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从功能补偿、潜能开发、就业转衔三个角度出发,设置了舞动治疗、音乐治疗、定向行走训练、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保健等课程。调整后的专业教学大纲无论是教学目标、学时、安置形式和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说明。公共课程如思想政治类、英语类、计算机类、体育类等,均单独设置各类融合教育学生教学大纲,从而有效支持融合教育的开展。

4.教学及考核方式的改进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教学和考核方式的适切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融合教育的课堂要求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学生平等参与教学过程和竞争,教师在注重集体合作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不同的层次需求[4]。针对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各试点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注重灵活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制订了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如补偿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同时,注重引导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灵活便利的考核方式,如针对视力障碍学生,采取平时过程性与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核可以根据视力程度的高低,在卷面考试、课程笔记、大作业、实际操作、面测等多种形式中选择进行。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既保证了考核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实际情况,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参加学业考核。

(四)不断加强残疾大学生资源服务,响应高等融合教育的个体需求

各试点高校的融合教育资源服务中心、资源教室和资源服务队伍形成“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以满足残疾学生的资源服务需求。

1.成立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面向残疾大学生提供学业学习、校园生活、身体康复、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招收视力和听力障碍学生的高校都购买了相匹配的视障、听障专用的辅助学习设备。以英语学习为例,资源中心不仅为学生制作英语学习教材和四、六级真题的盲文版,还为学生提供英文原版的小说、诗歌等盲文阅读资料。

2.建立了开放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主要是专门面向残疾大学生,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场所。以普通教育一般的课程为基础,服务学业或行为上需要特殊支持的学生,为学生及教师提供额外的教学支援,以便残疾学生通过参加资源教室教学,对因身体原因无法在普通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外补救。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保障基本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而融合教育的听力障碍学生因为听力障碍程度较高,高等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学习效果较差,经学生本人申请,融合教育中心与教务处及相关学院协调,邀请任课教师在资源教室为学生安排课后补习,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结合资源教室,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和就业帮扶等其他服务项目和工作。

3.培养了一支资源服务队伍

事实上,无论是资源服务中心还是资源教室开展的各类服务项目,都需要一支专、兼职服务队伍来承担。目前,各试点高校都配备了一支专、兼职服务队伍,以保障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一般而言,融合教育资源中心都定岗定人,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要求。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作为资源教室的负责单位,主要负责对资源教室里各类教学辅具进行管理,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资源教室的资源教师往往以兼职居多,通常都是选派教辅教师参加系统专业培训的方式逐渐培养出具有特殊教育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各校还建立了残疾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由学工处和二级学院牵头组织,以班级同学、寝室室友等为主体,学工处定期对残疾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专项培训,以帮助残疾大学生解决校园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密切关注残疾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等融合教育的人文环境

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健全的无障碍设施提供便利的学习生活条件,也需要营造“尊重、平等、互助、共享”的融合教育文化氛围。融合教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健全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理解、平等共处;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导学生把关注、支持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1.组织成立各类社团,搭建残健融合交流平台

首先,成立残疾学生专门的社团组织。残疾学生组织既为残疾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家园”,也是残疾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组织,在追踪残疾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状况上发挥作用;同时也可以及时反映学生的各类需求,扮演好残疾学生的“代言人”角色,为残疾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有的高校成立了残疾学生社团组织“翼梦协会”,组织了春游、交流座谈、书法素描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有的则成立了“残疾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学生开展舞蹈表演、声乐比赛、服装展演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手语社团”“微光社团”“融爱社团”等不同类型的残健融合社团。几乎所有高校的社团都面向全体学生招收社员,引导残健学生合作,携手共成长。这些社团的参与和活动的开展,不但加强了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的深度融合,还促进了彼此理解和认同。

2.树立残疾大学生典型,发挥示范引领榜样作用

为了进一步开展融合教育活动,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开展了树立残疾学生典型榜样的相关活动。这类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调整残疾学生的心态,激发残疾学生攻坚克难的信心斗志;另一方面为残疾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发挥向先进看齐的正能量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残疾学生不仅是单纯的受助者,更发挥了其优势和特长,成为施助者,在平等尊重中充分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武汉理工大学的黄莺,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其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敢于自我超越的精神和事迹在学校产生了良好的榜样力量,也因此荣获中国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长春大学的视障学生倪震雅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GRE考试的盲人考生,被英国杜伦大学录取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谢建建被美国佩泊戴恩大学西维尔学院录取攻读硕士学位。这些残疾学生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激励着更多的学生勤奋励志,成就自我。

3.整合各层各级力量,开展融合教育相关活动

引导融合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以提升残疾学生全面素质为基本目标,学校努力整合各级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残疾学生付出、收获、成长、提高,帮助其确立自信,了解社会,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自信和能力。一方面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题活动。北京联合大学针对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了系列阅读专题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电影赏析会,读书达人、读书之星等评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视力障碍学生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指导盲生剪纸、盲生参与“校企携手促党建”、盲生与省劳模访谈对话、盲生与南京盲校高中生联谊结对等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提升综合素质。引导残疾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文艺体育比赛,和健全人同场竞技,提升参与社会的综合能力。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听力障碍学生不仅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此外,各高校都注重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营造融合教育校园文化。通过报纸、网络、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大融合教育宣传力度,一方面有助于全校师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速融合教育工作在全校的推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向社会宣传融合教育,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缓慢,残疾大学生成长需求有待满足

1.高等融合教育招生规模不大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有6273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2018年有1115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这10年间我国残疾人就读高校年增长率为8%。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录取残疾考生人数呈现增长态势,但整体而言高等融合教育增长速度比较慢,招生规模也不大。以2017年为例,我国三类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2%[5-6],而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5.7%,残疾大学生毛入学率明显偏低[7]。

2.高等融合教育招生类型不多

现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我国残疾评定标准类别共分为六类,分别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高校招收的残疾学生主要是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三类学生,2016年这三类学生的总数占录取总数的91%。其他类型残疾学生(精神残疾、言语残疾、多重残疾等)仅占录取残疾学生总数的9.0%,相对于相应类型残疾适龄人口所占比例(32%)显得非常低[8]。

3.招生学校分布不平衡

随着残疾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可选的高校范围有所扩大,我国独立设置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系)也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区域分布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系)共21所,其中华东地区有8所,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有1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有15个省(市、自治区)设有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系)[9]。高校分布区域不平衡,给残疾考生的入学选择带来了困难,对残疾学生的求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的学习支持环境尚不完善,开放、包容的氛围还不浓厚,残疾学生尤其是中重度残疾学生对其往往望而却步。同时,仍存在部分普通高校以缺乏特殊教育师资和特殊教育经验与相关学习支持环境为由而“拒招”残疾学生的现象。

此外,我国残疾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通道不畅。我国残疾人接受的高等教育基本是本专科教育,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目前,国内仅有北京联合大学中医专业面向残疾学生招收硕士研究生,许多优秀残疾学生只能选择到国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高等融合教育质量薄弱,各类教育资源配置有待完善

1.运行经费紧张

试点期间,各高校都将高等融合教育的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高等融合教育持续开展。经费主要用于建设残疾学生档案库、与高等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添置各类无障碍教育教学设备,购置残疾大学生的助听、助视、助学等设备和器具,开展校园无障碍环境的改造和建设等。但因经费投入较大且需长期持续,目前试点高校在高等融合教育运行方面普遍面临经费短缺,现有的资金支持难以满足融合教育的深入持续开展,亟需残疾大学生专项经费的支持与投入。

2.政策保障不足

尽管我国出台了多部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均提及残疾人应该受到教育,以及应该提供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方式来实现残疾人的受教育权[10]。但表述都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尤其缺乏对残疾人接受高等融合教育应有的规定和可供具体操作的实施方案[11]。高等融合教育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更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和评价这项工作,各校都亟需专业性的指导和支持。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对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高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统一标准,普通高校缺乏特殊教育的经验等原因,普遍存在实用性不强、作用发挥受限等问题。

3.无障碍建设需完善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无障碍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信息环境的建设,但受限于场地、资金、人力等多种因素,虽然各高校的无障碍建设工作还在持续改进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盲道还没有覆盖整个校园,无障碍标识不明显,无障碍信息传输还不够流畅,无障碍设施还有待改善,融合教育的教室没有进行特殊改造等。

(三)教师融合教育能力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高等融合教育的推进势必带来专业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关于融合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活动不多,普通高校的教师缺乏入职前的知识储备,入职后面对融合教育的学生往往都会面临“无计可施”的困境。一是不了解不同残疾类型、不同障碍程度学生的身心特点,不知该如何与学生沟通;二是不了解残疾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安置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难以及时调整和应对,无法同时满足和兼顾普通和融合两类学生的听课需求;三是不了解针对残疾学生特点的学习评价调整技巧和策略。因为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式与普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评价也考验着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高等融合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各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融合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有效探索课程调整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建设一支适应融合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四)残疾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支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从高等融合教育的角度来说,所培养的残疾大学生要能适应市场和社会,才能真正改变残疾人切身命运。就业既是残疾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起点,也是其融入社会、实现自我的体现。然而残疾大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正面临着就业的严峻考验。一方面,随着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进入高校学习,学生就业的压力愈加凸显;另一方面,残疾学生想要就业可能不难,但想要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高质量就业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制度保障。当前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主要是面向一般残疾人而言的。而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尚缺乏精准的就业和创业政策支持。二是缺乏平等就业的观念,歧视和排斥残疾人就业现象时有发生,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残疾人时存在很多顾虑,如增加了沟通成本、工作成本和用工风险等。三是融合教育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不足。部分融合教育学生自身也存在着眼高手低、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能力不够等问题。此外,还有工作环境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缺乏。对于肢体残疾学生而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无障碍通道建设,他们可能连工作地点都无法抵达。

三、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展望

(一)国家层面——重在理念传播和制度设计

1.重视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广

理念先行,实践至上。“协调、开放、共享”应是高等融合教育的价值追求,它以所有的特殊群体都有权利与同龄群体一起在自然、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追求的是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目的是保障所有学习者受教育的权利不会因为个人的特点与障碍而被剥夺,最终在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12]。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行融合教育理念的多维立体架构,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以丰富多样的途径进行推广,增强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融合教育理念,从观念上营造融合的社会氛围,使其深入人心,为融合教育的实现奠定文化基础。

2.完善融合教育的法律法规

以政策法律的形式来使融合的理念具体化,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13]。对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就业的权利和机会的保障,当今世界各国均以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进行表达,以保证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当前需要明确,促进融合教育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立法,强化司法干预”,优化就业促进制度,加强政府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采取优先安排融合教育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要根据融合教育大学生的总体受教育水平、学科和专业分布、残疾类别、就业创业特点等提供支持性和补偿性政策支持。

3.加强相关的管理和制度设计

一是高等融合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是高等融合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14]。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应涵盖组织、管理、人员、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对各类残障学生提供多元保障。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等融合教育如何科学规范开展提出可操作性的文本或纲要性的指导计划,为各高等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二是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组织联合体,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残联、高校等联合组成“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管理委员会”[15],负责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实施。各方分别选派一名负责人,负责各层级融合教育的落实情况,监督各级机构对残疾人提供高等融合教育的服务与支持。三是开展教育制度改革。一方面进行高考制度与招生制度改革试验,探索分类录取、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另一方面推行试读制度,探索言语残疾、精神残疾以及中重度残疾学生的试读制度,加强与中学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完善融合教育学生的学习档案建设。

4.多渠道确保校高等融合教育经费支持

政府应是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中接受支持服务所需经费筹集的主体。随着高校融合教育办学成本的不断增加,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可以采用教育经费划拨、购买服务、资助等多种形式[16]。对于残疾学生入学率较高的高校,政府应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直接划拨分配;注重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建设,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提供现金支持,特别是残障大学生家庭贫困比例较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政府可以集合残联、基金会、社会捐助等各类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构建残疾人经费保障机制,以保证更多残疾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并使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二)省级层面——重在制度落实和指导监督

1.细化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在国家出台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安排各地区教育和残联部门研究和出台保障残疾大学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省级主管部门需要营造融合教育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支持。资金筹措方面,抓住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契机,加大对高等融合教育的经费投入,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借助于社会各界,建立有效的省级残疾人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同时完善残疾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17]。学生就业方面,一是可以给融合教育学生在就业培训、就业政策、就业招聘会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二是可以加强开设高等融合教育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对口就业创业和就业收入增长等。鉴于高等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未能有效引领与带动高等融合教育的实践,还需要加强对高等融合教育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

2.建立省级融合教育资源支持中心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融合程度不够深入,各高校间缺乏交流互通和资源共享。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各个省级层面建立一个政府领导下的“省级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中心”来加强。以高校为依托,以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为主体,以高校主要行政部门的功能支持为主,沟通省内高校融合教育的经验,为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高校提供指导服务。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就辐射了周边30多所大学的残疾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跨区域的“高等融合教育高校联盟”,开展各区域富有特色的融合教育经验共享。同时,通过共享平台的建设,对现有开展融合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让更多的普通高等学校加入高等融合教育的队伍中,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互补、合作、提升,最终带动我国高等融合教育的共同发展。如长春大学申请建立了吉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2018年研究生单考单招资源支持工作中,学校不但完成了省内的盲文试卷命制评阅工作,同时为黑龙江省、甘肃省提供盲文试卷制作服务。又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江苏省考试院合作共建,成立了“江苏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参与江苏省2018年中考、高考及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盲文点字试卷的翻译与刻印工作,为全省视障人员参加国家级教育考试提供专业支持。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融合教育的深度融合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融合教育学生的多元支持,尤其在无障碍信息接收和转换方面,使得融合教育学生获得强有力的功能补偿。基于融合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不仅有利于残障学生的生活与交流,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由辅助教师突破重难点的形象化教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协作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因此,需要省级层面的多部门合作,不断研发并提高残疾人助听、助视、助学的辅助支援能力水平。如长春大学与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与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合作,研发了提高视障学生推拿实训与考核系统、听障学生唇读实时显示系统,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还需要借鉴新技术、新设备,紧密跟踪相关技术、设备发展前沿,借助社会进步、科技进步带来的资源优势,赋能融合教育的发展。

(三)学校层面——重在人才培养和支持服务

1.探索形成融合教育保障机制,促进融合教育工作开展

各高校作为融合教育具体的实施主体,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融合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具体包含领导机制、保障机制、管理机制等。需要建立学校各个部门和专任教师的沟通制度,形成融合教育的专职制度(专人、专岗、专职),制订高等融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开展融合教育的激励机制,以切实推进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同时随着融合教育工作的推进,工作的重心需逐渐从融合教育的事务型保障向人才培养的内涵型保障转变,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2.推进精准教育支持,促进融合大学生个体成长

在给每位融合教育学生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跟踪,精准支持。一方面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学习、康复、医疗等需要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网络;另一方面,要考察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需要,积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参与平台。需注意学生个体特质和需求的差异性、多元性,提供群体性与个别化兼顾的参与机会和资源网络,以满足个体融合发展的需要。如结合融合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融合教育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给予融合教育学生个体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3.重视就业转衔工作,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合作

各高校需高度重视残疾学生“从学校到工厂”的就业转衔服务。这一服务涵盖了三个阶段。在教学引导阶段,主要通过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系统,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能力、技能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合理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同时重视学生在职业认知、态度、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在转衔准备阶段,通过参观考察、岗位调研、见习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职业环境、内容、要求等方面的合理认知,协助学生积极做好就业准备。在就业安置阶段,学校需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在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初期提供持续的支持,帮助学生适应新岗位、新环境。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仅仅靠学校是无法实现有效转衔的,还需要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民政、残联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支持。

4.加强融合教育教师培训,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

各高校需高度重视对既有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以“集中培训,分组活动,专题引领,专业发展”为宗旨,注重融合教育理念、目标、方法、内容的整体构建,提升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要提高融合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辅人员对高等融合教育的认识及相关业务水平,共同营造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

融合教育的目标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出发的,是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等融合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持续性的事业,要落实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通力协作,更需要通过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的探索,逐步探明并建立开展高等融合教育所需要的专业支持与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总结提炼形成高等融合教育的办学经验和基本模式,为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高等融合教育和促进残疾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基本路径和理论支持,共同探索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融合教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