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实践策略

2022-03-03单翔飞

学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词义建构

□ 单翔飞

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凝练成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点。学生通过对个体的话语和体验活动去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所以,新课标中“语文学习活动”的前后几乎都是伴随着语言的积累、建构、表达、交流、思辨等展开的。语文课程的内涵本质在于“语言文字”,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灵活运用应该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基本。因此,我们在指导设计和实施组织语文课程实践活动时必须紧紧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重要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某个语文课程活动的具体目标,进而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为了落实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归纳了三个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语言,深度思考,展开文本分析

无论怎么改革,立足文本,进行深度地思考与分析,永不过时。我们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关注言语本身的“秘密”,而不是现成的“参考答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曾提到“阅读文本就是要读者对文本进行叩问、质疑、充实、延伸”。所以,在阅读中,我们要多一个心眼,去着力发现作者隐含在字词句中的旨意,甚至是自己作为读者生发的创造性的旨意——这可能不在作者旨意之内——却往往具有更大的审美和教学价值。

在执教《外国小说鉴赏》的教学中,可以精心挑选文章中的句子,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积累语言的经验与知识,品味语言中所深藏的语言技巧与情感:

《桥边的老人》可以选择文章倒数第二段老人(代表战争中无辜的群众)所说的一段话:“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只是”一词,以一位老者对战争的茫然,无声地控诉了战争对无辜老百姓的伤害,严厉地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

《在桥边》选择主人公(代表战争后侵略者的情况)的一句自述:他们替我缝补了腿。(腿被当成衣物一样被“缝补”,简单的一句话就描绘出对战争给无论是正义一方还是罪恶一方的人们带来无法弥补的精神伤痛以及社会对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人文关怀的缺乏。)

《牲畜林》选择故事结局时德国兵(代表战争中的侵略者):“他伸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一个简单的动作,隐晦地表达出了邪恶的敌人原来也会有常人的七情六欲,也有对战争的厌倦。)

接着,启示学生关注语言背后的人物身份,并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请依据课文,展开你的想象,写一段文字:战争未发生时,这三个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启发学生思考战争对每一个人生活的影响。

通过独立的思考,学生完成了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积累了语言经验;通过小组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完成了文学形象分析,提升了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形成对“战争”的看法,完成价值观的构建。

二、文化升华,内伸外延,实现审美价值

语言是文字组成的,通常表现为文学,但其根还在于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品评语言文字,去感悟字词句段篇的文学之美,而且还要着眼于文本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不是要过度阐释、拔高文本,而是希望挖掘其内涵,通过内伸外延的补充,站在更加宏阔的视角,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地看待文本,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深层丰盈的文化情结,以提高学生文化审美能力。

(一)探秘汉字字形里的文化密码

从探秘汉字形旁入手,让学生去整理和统计同一形旁的汉字及其数量,进而思考这一形旁组成的汉字背后的文化现象。比如整理统计后发现带“牛”这个形旁的字有很多,然后带领学生去感悟“牛”字背后蕴藏的中国古代的农耕崇拜和农业文化;再比如“奸”“妒”“娼”“妓”“婢”等带“女”字旁,反映了我们古代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对女性深层的歧视文化。

(二)辨析同义词词义里的文化内涵

从辨析同义词词义入手,让学生从同义词运用的具体语境中去考察,去领会语言表达的精确严密以及背后的文化影响。比如“杀、弑、诛、戮”都是“杀”的意思,但是范围、程度、感情色彩都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正如文学史上介绍的春秋笔法,一个“弑”字用得乱臣贼子惧啊。

(三)涵咏言语场景背后的文化深意

从涵咏一个词的文化义入手,让学生在言语场景中理解、品味语言的魅力,完成审美体验。比如执教“词四首”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风”这个意象进行比较阅读:“小楼昨夜又东风”“昨夜西风凋碧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从“风”的视角分析“东风”“西风”“晓风”“晚风”意象,鉴赏“风”的诗歌审美体验,深度理解“风”在古诗词作品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语言和文字都自觉地传承着文化,也守护着文化。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可贵的是文化和精神的深度理解和深度延续。

三、任务分层,循序渐进,完成实践积累

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始终以任务为核心或导向,凸显在特定真实情境下进行语文教学的自主探究实践。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经历等,也就说这个任务是学生以前经历、体验过,或者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从而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积累了语言交流与表达的经验。

我们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必须精心设计贴合学生阅读水平和情感体验的问题,使学生有思考、交流、探讨的欲望;再通过问题的逐步抛出,为学生的思维提升、深度学习搭好支架;最终通过语言的积极表达,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比如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学习活动中设计一个“词义的变化”的课例。总的课时目的是要求学生明确“词义变化”的种类,了解现象,总结规律,按顺序分层设计三个任务:

任务一:搜集词义变化的例子,分类排序,总结词义变化的类型,然后记录在手册中。

任务二:查阅相关资料,探究词义变化产生的背景、规律及特点,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任务三:选择两到三个词义变化的详细例子,写一篇论述文,重点关注词义中的“文化意义”,题目为《词义变化背后的故事》,要求800字左右。

三个任务,难度由浅入深,可以按照阶段,分不同方式,由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完成。第一个任务需要全员完成;第二个任务可以按照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共识;最后一个任务较难,建议学有余力者,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并在班级中分享成果。

例如探讨任务三中的“琴”字,其为名词,常在动词之前作主语,与动词构成主谓结构,在动词后作宾语,发生动宾关系。作为修辞义的感情色彩多呈中性,语体色彩则富有书卷气。然而,在“隆礼盛乐而治”的上古时代,“琴”就含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白虎通》曰:“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显然,这个文化概念之义是借“琴”“禁”的谐音来揭示该类乐器在古代的各种政治文化功能主导作用和其文化命名概念意图下所自然地发展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之义。再比如,在古代中国,“黄色”本来是尊贵之色,在封建社会时期,它是封建帝王的一种皇室专用的颜色,是当时社会的其他阶层所严禁和限制使用的。像“黄榜”指的是皇帝的各种文告,“黄屋”是皇帝的车乘的盖子,“黄钺”或“黄麾”指的时候皇帝的出行的仪仗,“黄袍”指的是天子平时所穿的各种衣服。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妨从“立足文本”“文化升华”“任务分层”三个维度着力落实对于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语言建构与运用词义建构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