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互联网+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2-03-03蔡镇疆
蔡镇疆
(新疆大学 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15 年7 月1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关积极参与组织推动“互联网+”行为的引导若干意见》(国发〔2015〕40 号)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在教育上,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利用网络探寻新型现代化教育服务供给方法[2]。“引导高校充分运用数字资源和教学服务网络平台,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拓展优秀教学资源覆盖范围,推动教育公平。”[3]这要求我们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教育”模式。“移动互联网+ 教育”是指高校运用移动网络平台和领先的通信技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刻融入教育中,并为其创新与发展提供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实际上,‘移动互联网+教育’正在试图构建一种跨校区、跨线上线下的意识传播空间,从教室内走到课堂外,从单个校园走到多校园联通,从计划性教学走向主动学习的过程,最终形成‘无穷课堂、无穷信息资源、无穷联通’的在线教育模型。”[4]在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怎样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条件下,传统的授课式、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如何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教学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
( 一) 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网络时代的关联理论与新型建构主义的理念为网络在教育中的运用奠定了科学基石。加拿大学者西蒙斯(GeorgeSiemens) 所创立的关联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针对信息超载建立知识网络的学习过程。他把网络时代的科学知识形容为溪流或水管里的石油,并明确提出了‘知识流’观点。他还指出今天的知识已经不再是静止的层次与架构,而是动态的网络知识。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出现了所谓的‘连通性认识’,甚至认为今天的‘知识已经很难被定义’。”[5]16简单来说,就是将网络上的知识联通,供人们共享。
中山大学的王竹立教授在传统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建构主义理论,即针对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而提出的一整套方法与策略。“针对信息超载,新建构主义主张除了采用连通策略之外,还应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学习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自己的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选择接受的信息与知识。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要进行强连通和深度建构,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不太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则只需要弱连通。”[5]20对于知识的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主张学习者对碎片化知识先进行‘零存’,再通过不断建构而获得‘整取’的成果。具体步骤包括: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这三个环节。”[6]为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包容性思维方法,即“通过包容性思维,用重构的方式将不同观点与碎片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体系,从而构建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7]。
上述理论为“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也为“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
互联网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教学模式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多媒体教学课程、数字化教学、电子图书馆以及各种互联网教学资源为代表的线上课程资源管理与服务阶段,即教育资源数据库建设阶段。通过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高校进行了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推广,利用互联网进行远距离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第二阶段,以研究和使用网络化课程与教育平台为代表的基于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网络化教育阶段,即学科教学平台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网上教学的核心理念也出现了转变,即由“以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过渡,由网上课程和教学资源服务向互联网的课程教学过渡。
教育资源数据库建立阶段和课程教学平台建立阶段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网络上提供海量的数据化教育资源;使受众可以自主地在任意时段和场所完成学业。但它们存在的共同缺陷是开发成本巨大;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缺失面对面的辅导和引导;学习方式只有线上而没有线下的零距离授业解惑;强调将信息技术和产品引入课堂,而忽略了课堂内的教学互动。
第三阶段,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开放课程学习阶段,即慕课阶段。在微观上,慕课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通和共享,从而突破了课堂的空间局限,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课堂环境;在宏观上,慕课教学模式也从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教学资源在全国、区域、高校内部分布不均的现象,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并对中国高校相对封闭的管理现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慕课模式中选择的互动方式是以在线交流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只局限于线上,而不能在线下互动,更不能在高校课堂实现教学互动,不能解决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课堂出现的‘低头一族’现状,不能完全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8]40
第四阶段,把慕课在线教学资源运用于较小型的实体高校在籍学生,回归实体课堂所代表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互联网+”智能课堂阶段,即翻转课堂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是一个将传统线上课堂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并对传统课堂过程做出了调整与优化。“其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先进行线上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线下教学。”[5]41翻转课堂的优点在于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把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全部交给学生,释放出了巨大的时间资源,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沟通,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利用关键知识点来分析、解题,从而有效增加了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慕课模式师生互动的局限性。”[5]41翻转课堂教学是一个“先学后教”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由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业,上课实行面授教学、讨论交流,使在线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做到“无缝对接”,网络课程和学校课堂的有机融合,克服了传统慕课网上学习只学不教,缺乏互动性的缺点,但它也忽视了学生大量利用智能手机获取知识和高校课堂上出现的低头族现状,以及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在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等。
翻转课堂的缺陷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弥补,“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能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与翻转课堂的优势紧密结合,实现利用智能手机让教师与学生互动,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空间和方式。
二、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条件
( 一)“移动互联网+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1.“移动互联网+ 翻转课堂”为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便捷的教育辅助手段。利用“移动互联网+”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的指导和答疑,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们利用手机上网,能够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零距离沟通、个性化指导。
2.“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投学生所好,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主观积极性和发现新鲜东西的欲望。这种教学模式使教与学处在同一平台上,使学生和教师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完成教学活动,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了学生眼界,克服了课本的束缚和限制,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新方法,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二)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1.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教学环境。当下,智能手机、移动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已经非常普及,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为移动互联网教学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技术支持。智能手机已经能够替代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在课前教育、课中阅读、查找资料、记录与存储、实时互动、推送作业等教学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具备现实基础条件,具有现实可行性。
2.基于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手机聚合软件(APP) 以及云端等技术,构建多系统、多终端互联互通的学习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实时互动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完成微课教学、作业发布和现场评估反馈,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功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教学与线下交流,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主要发展趋势。”[3]16-17
3.钉钉、腾讯会议、长江雨课堂等手机聚合软件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最基本、最简单的技术支持。“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的中介和桥梁,其将中国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育转化为“启迪式”教育,使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心从由教师直接给学生传递现成的知识点,变为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探究并把握知识点,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运用移动网络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不再是单一接受老师对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能够不断自我补充,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9]
(三)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条件
移动网络条件下,创新“翻转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与否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三层面的通力合作。
1. 学校应当为“移动互联网+ 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设施、专门服务团队和制度支持。学校既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教学的领导者。在移动网络教学创新方面,学校应当转变教学管理观念,以服务教学为基本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服务意识和水平。
首先,学校应顺应移动互联科技的发展,构建智能学校和无线网络全面覆盖的学校,为移动网络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手段与平台支撑。比如,钉钉的设置相对比较简单,钉钉能够为“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钉钉中上传教学课件、视频和微课、录音和作业等。但如果教室没有无线网络,再好的教学改革创新都无用武之地。
第二,组建移动互联网教学服务部门或团队,为高校教学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可先行建立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为移动网络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课程的手机聚合软件客户端,使教师利用此客户端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利用此客户端进行自主学习和教学活动,实现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的落地生根。
第三,构建适合移动网络教学的绩效评估制度,摒弃标准化教学考核形式,实施多样化考核指标体系,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翻转课堂在结构上与传统授课的方式区别很大,教学方法的变化意味着评价方法也将发生变化。因此,教学考核不再拘泥于对期末最后一次考核成果的评判,而强调过程评判,把学生完全整合在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中,即课前课后、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所有成果都列入评判范畴,最后成果由平时成果(60%) 和期末成果(40%) 构成,平时成果由线上、线下成绩组合。
2.教师应当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运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在移动网络技术环境下,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具备利用微信、钉钉和手机聚合软件客户端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的能力,最终实现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化。在做教学计划时,教师应按照学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预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合理安排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提问和对问题的掌握,重新编排各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匿名或者实名提交课堂教学意见,教师按照学生的即时提问、对问题的掌握以及学生的意见对课堂教学安排适时进行调整。整个课堂过程以学生为主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学生应适应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趋势,从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和自主学习者。“在移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下,学生需要转换角色,训练自我管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互动交流能力。”[5]44在课堂内外使用网络平台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可以发挥网络平台的优点:学生一键签到,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使用弹幕方式,与教师进行交互式沟通,并主动提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用网络平台随机点名提问或视频交流,实现了与学生即时互动沟通,使学生在听讲中主动思索、询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三、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和路径
(一)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
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通信技术,构建个性化、数据化的线上和线下互动教学模式。
首先,运用网络的开放式教育思想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做到课程时空的开放性、课程目标多维化、学习者本位化、课程资源共享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师评价多样化、课程人性化。
山西省闻喜县已圆满完成了水利普查第一阶段的清查工作,12类普查对象空间数据采集与标绘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顺利完成普查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预审与录入工作。两年的普查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处理中也得到一些启示。
其次,运用网络设备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和简单化。比如,在公司法课堂教学基本目标已设定的基础上,细分该节课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具体内容,设定“要点”“重难点”与“理解”单元之间的比率,按比例进行教学的时段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安排进行教学活动,达到重难点与基础理解比例适当。这种逆向组织的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也更贴合学生现实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第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需求,充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为培育高阶人才做储备,在授课过程中,主动更新课外自主学习读本与周边学习任务,例如《破产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伙企业法》等。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推出“翻转课堂教学”,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新教学方法,以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变革。
最后,在现有基础上,丰富考试方法,并根据课堂教学的高阶任务,设定更高难度和深度的考试,让学习者在课下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挑战程度。
(二)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以《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指引,以适应移动网络时代信息获得的多样化为大背景,创造“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第一,充分利用了移动网络技术,教师课前上传PPT 课件、阅读书目、参考资料以及思考题,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思考题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重难点;在互动中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逃课和低头现象。
例如,公司法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要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现实,实时跟进做好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经常对其所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修改以适应变化的法学理论、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成果。教学数据库、学科教学平台和慕课一旦形成,在近期内难以更新,且更新成本比较大。而移动互联网下利用钉钉、微信、云端等移动终端技术,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内容。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利用“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公司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比较简单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在课前,教师将课程设置、相关的思考题和案例提交给钉钉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考题和案例掌握基本知识点以及公司法的相关基本原理,然后学生再将所完成的作品上传给钉钉平台,由教师通过作品反馈,查找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课中,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根据教材,按照现行要求,合理解决题目中所表现出的普遍性问题,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实践,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后,教师就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之间进一步互动交流,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或者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进一步交流课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达到解疑答惑的目的。
传统课堂教师沟通基本在课堂上,课前课后沟通较少,而移动网络翻转课堂模式突破了这一难题。这种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方法可以优化筛选和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无缝对接、综合应用传授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和自发性学习。在课堂形式上,有利于将传统面授课堂形式与现代网络课程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但带来了教育理念的重塑,而且带动了教学思想的改变。冲破了传统学习时间、空间的束缚,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都能更为灵活、更加高效。
第三,利用各种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各种碎片化处理,在钉钉或者APP 中重构碎片化知识点。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和知识的重要载体,每一个网页或者网络载体都可以成为一个知识的“碎片”。高校教师可以将碎片化知识点以视频、PPT、网页的形式推送到教学平台上,学生从教学平台上下载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对于公司法中“股东和股权”的内容而言,教师可将内容做成PPT 或思维导图,再利用微视频或是其他方式对课堂内容信息进行片段化整理后提交,指导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对一些常见股权结构进行梳理,达到由碎片化到系统化的重构。对内容进行片段化管理和重构是移动网络条件下组织内容的基本方法,这些方式不但改善了知识的获得方式,而且改善了教学方法。未来,教与学互动都将围绕网络展开,教师将在网络上教书,学生在网络上学习,资讯将在网络上流通,知识在网络上逐渐成形,而线下的教学活动将作为线上教学活动的补充和扩展,“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将成为高校教学的最佳教学形式之一。
第四,建立钉钉群或者利用APP 手机聚合软件,采取“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手机查找资料和解答教师所提出问题积极性。
比如,在讲授公司法课程时,将公司法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相关法规、典型案例和学术文章分别建立案例资料库、习题库和学术文章资料库,并上传到钉钉群和APP 手机聚合软件等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基础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和掌握学术前沿。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学术前沿的掌握,使学生了解了实务中的难点和学科发展的方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第五,改变传统注重基础知识记忆的考试方式,创新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通过口试、文献综述写作、案例分析、法条评析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状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口试方式可以让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当场进行回答,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但口试在目前标准化教学评估条件下难以实现,需要学校在考试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疫情时期已经体现出了“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育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期,促进移动互联网教育发展仍会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