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天津市为例
2022-03-03朱朋,高洋
朱 朋,高 洋
(天津职业大学 a. 合作办;b. 党委教师工作部,天津 300410)
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为我国职业教育未来五到十年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指明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如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主题。“十三五”期间,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出了校企双向赋能的产教融合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从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对天津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践进行剖析,以资借鉴。
一、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
(一)宏观层面:产教融合纳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具体化,如何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成为各行业开拓发展面临的战略性问题。如《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以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为抓手,为“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2]。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第一个专门性产教融合文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宏观层面进行战略布局,要求用10 年左右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显著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3]。产教融合从单纯的教育问题被纳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中[4]。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先后出台《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5,6],从城市—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统筹推进,并制定了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二)中观层面: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近年来,“产教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则和重要内容。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共八部分内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其中重要一部分[7]。相关文件从政策支持(享受税收等优惠)、平台搭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等)、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更新、“双师”队伍建设等)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9 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为“类型教育”,提出要在办学格局上,向社会多元办学转变,在办学模式上,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并提出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的改革任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8]。
(三)微观层面: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于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定位,更加强化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也进一步坚定了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信念。按照姜大源对于“类型教育”特征的归纳,从一元结构走向跨界的双元结构的办学格局,是职业教育作为不可替代的类型教育的第一个特征[9]。可进一步理解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然特色,也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检验人才的标准则是由社会岗位需求所指定的。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与职业院校依据市场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等,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的人才[10]。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一)历史机遇: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天津市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之一。按照试点要求,天津市要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从发展规划、资源布局、人才培养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推进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企业建设,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二)政策机遇:坚持行业企业主办职业教育的特色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11]《关于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八项举措》等重要文件,坚持行业企业主办职业教育的特色,深化行业企业主导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指导意见》[12]。2018 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本市职业教育行业办学优势,完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运行机制[13]。
(三)面临挑战:“双高计划”等项目建设依靠产教融合
目前,天津市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学校与产业对接不紧、校企合作平台不实、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等问题。而“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项目推进,人才培养(如推进“五育并举”,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师资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申报等)、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申报等)等都在向产教融合“要”成果。比如“双高计划”10 项任务均与产教融合有直接或间接关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表现为校企双方全方位、多要素融合,其核心是两个主体利益目标高度契合[10]。校企双向赋能就是在政府政策制度的指导下,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统筹校企合作,明确校企双方权利义务、权责关系,建立政府主导的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时代背景下,天津市职业教育抓住机遇,充分运用多年来行业办学特色、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建设丰富经验和成果,在模式创新、产业布局、协同育人、“1+X”证书试点、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力,探索出了校企双向赋能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一)创建“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新模式
五业联动是指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等五方联手合力,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办学模式。它是落实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向内涵推进的可靠载体、可用模式,更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有效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14]。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职业教育坚持“政府主导、教育主管、行业主办、企业主体”的发展道路,形成并持续实施“五业联动”机制。以“双高计划”项目为引领,推动专业化实训基地、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建成一批“行业技术工程中心”和“企业文化体验中心”。组建升级28 个产教融合职教集团,天津渤海化工职教集团、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卫生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天津市经济升级转型发展。
(二)建设服务“一基地三区”的新生态专业群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
天津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确立了“一基地三区”城市功能定位,天津高职院校紧密对接新制造、新商贸、新物流、新交通等,根据产业结构和人才需要的变化,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建立起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不同院校互为错位补充的专业群发展布局,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监测中心数据,2020 年,天津市高职招生专业点761 个,全部覆盖19 个专业大类,服务中国制造2025 的相关专业点283 个,其中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67个、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52 个、装备制造大类65 个,就业学生人数近1.6 万名。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点410 个,其中交通运输大类66 个、电子信息大类41 个、财经商贸大类49 个、医药卫生大类47 个,就业学生人数近3.4 万名。
(三)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校企共育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学习,师徒相互促进,相互启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达到最强和最优,大大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稳定。天津市着力推进产业与职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建设以“海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三批17 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宣传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模式,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态势,着力构建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
(四)落实“1+X”证书制度,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2019 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制定“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新形势下,天津市出台《关于做好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备案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职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融合,将“X”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和育人全过程,持续推进“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1+X”证书制度运行管理机制,组建14 个试点工作院校联盟,遴选158 位专家组建项目专家库。
一是推进“1+X”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结合“1+X”证书制度,天津在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基础上,强力推进“1+X”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线上线下“1+X”师资培训及考评员培训。建设完成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天津市职业大学4 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二是落实“1+X”职业能力标准,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认真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 号),不断加强和规范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实现优质教材进课堂,结合1+X 职业能力标准及培训评价组织动态发布的案例和教学项目,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X 证书考试重点作为补充内容,融入教材中。经过建设,2020 年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59 册,涉及14 个专业大类。入选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推荐教材26 册。三是推动“1+X”书证融通,探索学分银行改革。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试点院校开展书证融通。如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积极对标各个证书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既有模式;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原有的实习课程进行初级培训工作,遴选学生参加报考初级证书考试;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考核内容融入现行各课程教学中,为对接“学分银行”打下坚实基础。
(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政校企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作用,联合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天津市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校企共同建设设施一流、功能齐全、产学研训结合、开放性校内实训基地。一是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二是拓展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功能,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支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联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行业龙头及重点企业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培养产业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投入资金880 万元,建设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4 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分别在合作企业建设北斗导航通信系统、机加工、超高精度加工应用技术、盐产品开发与检验检测等实训基地。经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培训、教师团队建设、科研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20 年,天津市高职院校由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为15983.97 万元,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623 元,比2019 年增长45%,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了多重保障。
四、结语
“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行业企业主办职业教育的特色,探索出了校企双向赋能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为天津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