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碎片”中寻找自我认同
——浅析歌曲Buttercup在b站用户中的使用
2022-03-03任悦慈
任悦慈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0)
一、被“碎片化”的歌曲
歌曲在当下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因其获取与编辑的便利,被各类新媒体网站用户用于视频汇编创作中。歌曲在被视频创作者使用时进行着二度创作,被剪辑片段式地使用着,为了配合视频内容而被改变了其原有想要传达给听众的含义,题中的“碎片化”即指这种被改变了原有内涵的,并且被剪辑后使用的音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等在内的媒体来说,是一种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作为载体,从而进行信息传播的新的媒体形态。而新媒体的信息在传播中,多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即将文字、画面、声音等不同的信息形式综合起来在网络上进行快速的即时的传播与交互。当代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可以便利地使用各种信息与材料进行创作以及传播和交流,这类创作在各类以视频创作为主的新媒体网站上都有着海量的创作群体与受众群体。包括本文的书写对象——哔哩哔哩网站,“b站”是其用户赋予它亲切的简称。
b站是一个年轻一代视频创作者们高度聚集的网络视频创作与分享网站。2019年年末,歌曲Buttercup
在b站上“火了”。这支歌曲原是美国歌手JackStauber在2017年3月份推出的第三张专辑PopFood
中的一首。popFood
也是Jack目前为止最为畅销的专辑。歌曲歌词如下(笔者翻译):Forget it
,I'll do it sometime
(算了,有时间再做吧)Can'tyoudoitsometime
(你就不能下次再搞吗?)Pusheditintoofar
(按它太用力了)Fine
,electrifymine
(好吧,给我充电吧)Electrifymygoldentooth
(给我的金色牙齿通上电)Can'tlookatyoureyes
(我不敢注视你的眼睛)Withoutspeakingsome
(只能喋喋不休)Electrifymyheart
(给我的心脏通电吧)Surprise
,I'minthesametime
(惊喜,我们在同一个时间)心在飘,人如在梦里游移,萧琼非常意外孱弱的身躯是那样轻盈,仿佛梦中侵入的爱意使她脱胎换骨。她患得患失地四处飘泊希望能发现异样,又在异样中得到启示,可萧家静谧得没有一点声响。书房门虚掩,她看到摇曳的灯火。忐忑而入,又看到了萧老夫人脸上垂落怅然的泪水,她惊吓得如乳燕飘到跟前跪倒抱住萧老夫人的双腿。
Beneaththesamesun
(同一片阳光下)Ohmanyoucutmetosize
(你让我没有脾气)Mylittlebuttercup
(我的小金凤花)自2019年末始,b站涌现出许多使用这首《buttercup》进行配乐的短视频,如在2019年12月初较早使用这首歌曲进行剪辑的视频“医学奇迹”,截至目前播放量达到了723.4万,点赞超过35.3万,而到了12月底,这首歌曲便更是势如破竹地火遍b站,搜索这首歌曲的名字,就会出现众多视频。时至今日,这支歌曲依旧被b站的用户用来创作或评论着。
Buttercup
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欢迎,在Jack自己的网站中,听众为这首歌曲留言如下“……当我感到孤独时,这首歌如同心灵的糖果”“我最喜欢的曲子,我经常会在脑海中听到它”“如果阿里尔•平克(ArielPink)有趣的话,他会做这样的音乐”“很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听到的最爵士乐和最有力的歌曲。Jack的创造力和掌握力是无限的”等等。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一首流行歌曲,它带给听众的印象是有趣、具有创造力、又着爵士风格的以及容易被记住等特点。歌曲本身具备的魅力为之后的迅速传播奠定了基础。再者本曲歌词虽然带有“苦恋”意味,但节奏感强且欢快,再搭配歌手特殊的口音,轻松的电子乐器音色,以及歌曲中口哨声等谐谑的音效。通过音乐塑造了一个爱情受挫但依然保持幽默的心态乐在其中的形象。而这音乐上的特点,也为其在中国网络用户群体中传播时“意象”的转变铺陈前路。又因其本身所用语言为英语,在进入国内大众视野时,其歌词所传达的含义被语言障碍所削减,也因此音乐本身所传达出的风格更加直接地影响到了听众的听觉感受。Buttercup
进入b站主流使用者的视线中时,就不再是一首情歌了,它被视频创作者应用时所表达的意境是幽默的,与其原先的倾诉爱意则毫无联系。B站的视频创作者们利用其音乐本身带有的诙谐色彩,将其放入搞笑视频中。配合着视频中的带有意外转折的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是故事主角突如其来的“倒霉事”,造成喜剧效果。因其声像之间较好地契合,令人印象深刻,从而逐渐成了无数b站用户的“快乐源泉”。整首乐曲时长三分钟二十八秒,而最常在被搞笑视频出现的是就是其中的前30秒,即这首歌曲的前十六小节。本曲前八小节带有一个小前奏,在音色上使用了电吉他与经过特殊声音处理的人声,节奏较为自由舒缓,营造出迷幻效果,在第九小节时歌曲正式开始,歌手与鼓点、低音贝斯进入,歌曲主体与前奏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两者之间没有过渡部分,进入突然。在被应用进搞笑视频时,这种音乐上的对比对应了视频中画面的转折,前奏部分搭配的通常是“倒霉事”发生前的铺垫,如对故事主角、地点、活动的基本展现,第九小节则对应画面中突然发生的“坏事”,音乐与画面由此形成统一。无独有偶,在笔者对使用了Buttercup
的视频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此之前这类视频所使用的另一首配乐也与其具有了某些音乐上相像的性格特点。这首名为Roundabout
的歌曲,是摇滚乐队Yes在1971年所写,被收录于其专辑Fragile
中。2012年被动画《JOJO的奇妙冒险》选为片尾曲而为人所熟知。与Buttercup
相同,Roundabout
只会被视频创作者使用前奏部分与主歌前四小节,即音乐性格发生突然变化的部分,以使其和视频画面的相匹配。由此,在这些需要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搞笑视频中,这两首歌曲被剪裁成“碎片”应用在其中,并且在被搞笑视频作品“剪碎”时,为了表达具有反转效果的戏剧性画面内容,其音乐原创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意义被消解,音乐被剥离了其本身欲以传达的内涵。而又其音乐本身的节奏、音色、曲调个性,被赋予了“逗趣的”的“所指”。Buttercup
的音乐“碎片”不断在b站上传播,在各种具有相同趣味的视频中重复出现,创作者的竞相模仿,观众的积极反馈,使其成了一种音乐上的网络“迷因”现象。二、作为“网络迷因”的歌曲“碎片”
“迷因(meme)”一词最早是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后被扩展到人类文化领域,其概念为“通过复制、变异而传播的基本文化单位,任何文化活动都可能成为迷因。”而在网络上形成的“迷因”也被称为“网络迷因”。“网络迷因”被各个互联网用户传播,模仿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共享的文化体验。b站上的Buttercup
从第一个利用这首歌曲在前奏与主歌部分中音色、速度上的对比进行的视频创作,到无数模仿者的使用,可以说是网络传播中的一个典型的“迷因”。而在Buttercup
成为一种音乐形式的网络迷因的过程中,“弹幕”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b站是国内最为人所熟知的“弹幕”视频网站之一。“弹幕”是指在视频中,画面中出现的评论,因其大量出现类似密集的子弹因此得名。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发送评论到屏幕中,也可以看到其他观众发送的评论。当歌曲Buttercup
为配乐的视频出现在b站时,会无可避免地被弹幕所评论。在这类视频中,每次Buttercup
响起,弹幕便会出现“非死即伤”“握着我的抱枕”等评论。“非死即伤”源于视频中意外转折的情节通常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倒霉事”。“握着我的抱枕”则是源于这首歌曲第二句歌词I'm locked up on the button的“空耳”。这类弹幕简洁通俗又具有趣味,诙谐的语言与视频相互照应,视频作品与弹幕组合成了完整的喜剧效果,这使其成了Buttercup
迷因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歌曲在观众意识中意义的异变产生了一定作用。大众传播中有着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当长期对某一主题的不断重复宣传,大众脑海中就会慢慢形成思想认知,歌曲Buttercup
的片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重复、大量用于视频中特定的情节中,使观看者渐渐将音乐与情节联系在一起,观看者发弹幕“抱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进一步表现出这一联系。由此这一歌曲被与“抱枕”等词、“转折情节”连结在了一起,听到歌曲就会想起“抱枕”“转折的情节”,看到“抱枕”一词,脑海中就会出现音乐与“坏事”的转折,看到具有转折性的悲剧情节,就会想起“抱枕”与歌曲。渐渐的这些弹幕与歌曲“碎片”“倒霉的”情节连结在一起。弹幕中的文字代替了原本的歌词成了歌曲的“话语”,甚至于代替了歌曲本来的名字,当人们提道这首歌时,不再称其Buttercup
,而是说“抱枕歌”。情歌在b站被改变了其含义,被剪辑成片段,被b站用户群体所使用着,也唯有在此被使用着。情歌新的“所指”成了b站群体共享的一种局内符号。三、因“认同”而“迷因”
b站是一个“虚拟社区”。1993年,Rheingold提出虚拟社区是由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社会集合体,当人们在这个网络空间中进行公开讨论,数量足够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时,这样的群体就是虚拟社区。b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虚拟社区,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超越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上聚集在一起,形成关系网络,发生着分享、交流、讨论或交换行为。在这虚拟社群中,大家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别的局内文化氛围、文化符号。在这套符号体系中,歌曲Buttercup
不再是情歌的表达,而是一个“梗曲”(“梗”为“哏”的误传,在网络语境中有指带有特殊含义网络文化符号)。当“梗曲”响起时,视频弹幕会出现固定的语汇,观看者会产生相同的联想,顿时弹幕里众多相同的文字组成一片“弹幕雨”,观看者或加入或会心一乐。但是不知道这个“梗”,在看到这一情形时,则不会理解这个音乐片段在b站用户心中所代表的意义。笔者将自己定位为b站使用者,进入这一虚拟空间中,对其进行了虚拟社区田野的观察时发现,当自己了解这首歌曲的“梗”并熟悉之后,听到这首歌曲时,下意识就会心中反映相对应的“弹幕”信息,如“握着我的抱枕”。当笔者在发送栏发送弹幕时时,知晓这条评论会被其他的观看者所理解。当笔者自己在b站发布具有类似的视频创作时,也会优先考虑使用这首歌曲“碎片”,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一音乐的表达已成为这一虚拟社区约定俗成的规则。但是当笔者在其他网络社区中听到这首歌时,内心虽然也会反映相对应的言语,却并不会对其进行公开的评论,因为不了解其他网络社区是否会理解在这首歌曲中自己所想表达的含义,甚至于评论区的相关评论会被回复疑问。“自我认同起源于哲学,后来成为心理分析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课题”,Buttercup
的“迷因”传播也体现了b站虚拟社区中的用户对于自我认同的一种寻找。“个人自我认同的形成建立于个人对自我的身份定位。升华于个人在应对他人期望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个人对身份的认知与他人的互动共同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当笔者成为b站虚拟社区中的一员时,在使用Buttercup
“碎片”中,得到了一种b站虚拟社群的身份认同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判断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成为‘镜中我’”。所以在Buttercup
的“碎片”虽代表的幽默意义的音乐符号被b站虚拟群体内的人们交流时,使用者(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抑或是沉默的观看者)在无意识中得到了局内意义的强化,并达成了一次次自我的认同。当使用了Buttercup
的视频出现时,不同的观看者通过发送相同的评论,在符号和共同的符号意义中产生着互动,自己与他人的弹幕形成了共鸣中,从而得到一种鼓励与支持,从而在下一次再次接收到相同的音乐信息时,产生同样的行为,当其成为视频创作者时,也会为了观众的认同而选择同样的音乐“碎片”。碎片化的歌曲Buttercup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这一虚拟社群所归化,变成了其中的一个意义符号,使用者也在使用过程中完成着自己的认同。歌曲也由此在b站中,其被异化被剪碎,但是也在新的虚拟空间中成了别样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