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的灵魂
——论科学精神及其文化塑造

2022-03-03

大众文艺 2022年3期

马 瑞

(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 300000)

之所以人类抬爱并重视科学精神,是由于其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所需的源泉力量及精神支撑。科学精神在同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中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曲折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方法对科学精神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的契合点,通过探索科学精神的塑造途径使其发挥功能及价值,才能促进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对科学精神的概念,众说纷纭,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任鸿隽早在1916年曾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科学家竺可桢也从对待科学的态度上把科学精神概括为:“一是依理智为归,不盲从、不附和;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实事求是,严谨毫不苟且。”中科院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把科学精神明确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创新的尊重,科学崇尚理性质疑,创新则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不仅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更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客观验证。总之,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规律创造成果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最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体现于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社会实践的运用上,涵盖了尊重自然、尊重知识的理念,求实求证、开拓创新的意识,锲而不舍、严谨理性的态度,还有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

实际上,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的“上层建筑”,而且也属于科学文化的重要底蕴,在日常所涉猎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无法将其技术察觉,也未能通过正式条文的形式写入科学的相关法规,这样能体现出其具备的隐含性。可有时人们能够在以下情况中发现自然流露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共同体相关的部分不成文法规惯例,体现于道德修养较高科学人员的自觉、不自觉言行,体现于各个科学著作,体现于科学史等论著,体现于科学界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道义谴责以及严厉批评。正如B•巴伯所提出的观点:科学与全部社会组织活动相同,属于精神事业。从某种角度来讲,科学并非仅作为理性及技术性操作,同时还应被视为献身在现有精神价值以及受限于伦理标准的一项活动。由于作为整体而存在,个别科学家才有可能形成近乎无道德意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由于经常将科学作为精神目标达成的精神手段。可实际上科学所具备精神目标往往含混不清,其价值常常存在日常的科学实践过程中,不管个别科学家针对此方面是否毫无意识。由此可见,在大部分情况下科学精神相对隐晦,其近似是一种特征,犹如隐晦也属于其他深沉属性精神的自身特征。仅能在较少的情况下,才会清楚表达这些价值,至于通过官方科学机构让其条理化的现象少之又少。发生危机与在仪式性聚会中,是显示科学价值的一个主要机会。若是支配科学的相关精神价值能清楚体现,应该重点考察这部分机会与很少出现于聪慧成熟科学家彼此间进行的自我反思中。

二、科学精神对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科学共同体聚集

每位科学家均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在科学发展形成健全完善的社会建制之后,科学人员的探索活动便进行于科学共同体中,他们在相同科学观念的指导下,发挥各自的专长并相互协作,而且在此形式之下的活动尤其需要科学制度化、体制化的规范,及主流价值观予以指导,同样是因为科学精神的制度化、体制化紧密聚集科学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形成较强大的科学活动力量。这样一来,科学精神的范畴便有了拓展,涵盖了科学共同体规范化的制度和体制以及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

第一,被作为科学精神的科学共同体制度化与体制化的规范以及价值观念,除拥有整合与约束科学共同体当中科研人员自身行为的功能外,还拥有其对外开展自我捍卫,以便维护科学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功能。这种自我捍卫,就是通过利用价值规范判明科学建制之外的侵蚀与危害的不科学,从而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反击的行为和举措。正如默顿提出的观点:在科学家由最初训练过程中形成的情操,而情操的主要作用是对科学积极性、自主性的有效维护。在价值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政治主张、宗教信条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求真方向,从而逐渐丧失科学活动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与此同时,价值规范便会与其进行抗争,用于对科学纯洁性、自主性的维护。

第二,科学家从事于共同体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应呈现出科学的平等及自由。科研成果及时公开、公有规范鼓励严禁不合适的科学保密,无论哪种科学发现均属于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不具备私利性。尊崇科学精神和共同体规范的科学家,以益于人类为目的而追求科学知识增长和展开研究的需要,不会将金钱、权贵等视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而是始终遵循着抛开个人名利,怀疑和批判,探索和创新的价值规范,反对盲从、迷信,严禁墨守成规。受这些价值观念约束从事的科研活动的科学家,终将把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念逐渐内化成科学良知,从而将他律变成自律,保证科学共同体正常开展科学活动。

(二)对科学创造的鼓励

经过长时间的科学探索塑造了科学精神,以至于科学活动便在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指导下,向前而不断发展。正所谓科学精神有助于科学创造。若是科学家不具备科学精神,则无法推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与产生。任鸿隽在1916年提出:科学精神属于发生科学的重要源泉。关于科学,他认为有以下起源:(1)现实需求;(2)人的好奇心。一种是外在压力,另一种则是内在冲动,针对科学的创新与发现来讲,“内在冲动”会比“人的好奇心”更重要。任鸿隽认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非受到名利“诱惑”,应为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在好奇心基础上形成的精神需求,有多少人为此忽视个人的安全和健康。

任鸿隽认为科学进步的关键动因,本不是追求物质利益,应是科学家本就存在的求真、好奇等相关科学精神,此类精神在科学家中的体现十分鲜明。科学家属于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科学精神会对科学探索、发展科学事业造成直接影响。从古至今,不同科学领域中的科学家,探索并研究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不管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或者是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不管是我国的李时珍、华罗庚还是钱学森等,均是在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激励之下做出一系列重大贡献。这些科学家的非凡成就在整个世界科学史中留下重要一笔。科学精神于其各项探索活动过程中被发现、提炼及概括。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科学家,追求物质文明的进步本不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初始动机,物质文明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必然结果面呈现的。若仅企图依赖科学单纯作为改善物质生活和提升国力重要手段,最后只会进一步拉大各国彼此间的差距。

三、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精髓、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尊重历史、剖析现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相信规律、发展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的理性科学精神作为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态度和严谨的探究精神,支撑着人们与自然社会的深入融合、和谐共生。从这一层面上看,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是支撑人类追求自身进步的力量,是人类道德文明的宝贵财富。科学精神生成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但并不为科学家所独有,它是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科学精神尊重历史规律,首先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带来的物质生活变化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使人类摆脱蒙昧状态,逐渐向现代文明的高度迈进。人类对科学知识推崇,对科技进步的折服,推进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道德化。在由科学活动和成果中升华出的人文效益和文化含量中融合起来的人文精神指导下,科学技术向着更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科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持久的恒心和韧力。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会面临挫折和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磨砺坚忍的意志。华罗庚讲过:“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飞跃和突破就是进步。社会的进步也依赖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一方面从思想上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忠于职守并取得成果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通过人们对科学成果的推崇逐渐地渗透到大众的意识深层,作为人们追求进步的意识自觉。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迈进的理念向导。

中国需要科学精神,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使科学精神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的心中。

四、从文化建设层面培育和塑造新时期中国科学精神的策略

(一)建立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勇于并善于创新的民族和国家,便可以精准把握社会变革阶段的宝贵机遇而得到快速发展;若不具备创新精神而墨守成规,便会走向衰败与落后。创新的前提在于解放思想、也在于批判性思考,善于独立完成实践探索。不能否认,创新是在继承前人创造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再创造。而对创新文化创建时,同样不能摒弃传统文化中优良的成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虽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同时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那么在构建创新文化时应进行全面分析,做到“扬弃”且将其发扬光大,并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一步发展。总之,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构建,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包容、自律、自强不息,以及尊重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效继承并大力发扬,唯有如此创新文化才能在宏观的中华文化背景下,激发或是激励人们创新科学技术。

(二)明确科学精神中心地位的历史意义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属于人类思想两个不同维度,是人类社会向现代化推进的两只翅膀,在彼此之间的协调互补中,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然而,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科学占绝对优势地位,出现了资源日渐匮乏、环境遭破坏、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加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致使两者产生摩擦,引发价值危机,进而定会产生负面影响。经思索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只有受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才可以将其正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降低负面影响。总之,只有将人文精神融入科学精神,互相协调相互辅助,双方达到平衡,才能使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相互促进。人类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同时接收到两种精神的指引,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三)形成弘扬科学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

第一,弘扬于社会生产实践。生产的物质资料才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及生存的关键性因素,而使用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技术成果、严格遵循世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推崇科学精神,也是生产能够顺利推进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对于处理现阶段社会生产问题,一方面应该凭借科学和相关技术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依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诚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弘扬传承科学精神,需结合人民群众现实的社会生产需求处理实际问题,应该关注社会生产过程中实现普及科学技术,和提高生产人员劳动技能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还应重视且持续为精神生产活动灌注多样化的科学精神元素。

第二,弘扬于教育实践。我国各级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教育实践,不只是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的重任,并且需要完成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传授科学知识和精神的使命。在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科学精神的普及与弘扬,在吸取科技发达国家的教训及经验的同时,更是在科学精神弘扬时对于青少年重点突破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对弘扬科学精神不利的各种问题。首先,应防止出现中世纪欧洲“天文学家仅是描述且通过模型对天体运动加以说明天,而阐释其为何运动属于自然哲学工作;至于音乐家仅对声音量的本体结构进行描写,自然哲学家只好承担进行声音本性解释的工作”的问题,需最大限度进行科学通识教育。其次,应该改变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应试教育、高等教育将就业要求的技能培训、教育为主导的现实情况,逐渐转换到关注青少年群体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三,弘扬于社会生活实践。最大限度满足实际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物质生活水平,一方面是促进资料生产、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归宿及目的,这也是将科学精神弘扬的终极价值。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因为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整体的社会进步,在利用物质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关注科学精神能否运用到自身生活,其为在社会生活中推动科学精神弘扬提供巨大方便。将科学精神弘扬于生活实践,最关键的是将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需求,通过多样性的手段与媒介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遵循及贯彻科学精神。针对科技工作人员而言,应该将坚守遵循科技伦理、科研规律、追求崇高价值作为重点,从而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及途径加以培育;而针对青少年群体,应该以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训科学理念等作为重要的方法与途径,而且辅之就全体人民的一般性科普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针对已经成年而且从事社会生产的广大群众,则要将相应的实践活动视为一个切入点,以相应的方式与途径培育科学精神,这是最合适、便捷的方法手段。

(四)注重不同途径优势之间的互补

不一样的方法及途径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由于自身特征不同,针对相同培育对象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针对青少年群体而言,借助传统媒体开展科学普及于培养科学精神的效果,比不上教育体系当中传授科学知识在培养科学精神中体现的实际效果。就上述存在的情况,在具体进行科学精神培养时,一方面应该针对各个阶层、群体的现实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及途径,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和其他方法途径之间的灵活运用,更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取长补短以及协同促进。

结语

国内科学事业即使获得一定成就,在一些方面处在领先地位,可是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依然欠缺科学精神。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正在致力于建成政治民主、社会法治、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国家,开展这项伟大的事业,自然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形成贯通古今、具有进步价值的主流思想,和融会中外、符合人类追求价值的多元化的文化体系,而这些均需要依赖于科学精神这片土壤的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