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维•洛奇小说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书写*
2022-03-03彭欢
彭 欢
(湘南学院,湖南郴州 423000)
戴维•洛奇的创作关注20世纪知识者生存困境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其创作和英国新现实主义作家群的创作具有整体的共通性和趋近性。洛奇的创作跨越了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他由前一个时代而来,身上残存着战争阴影的记忆,又或许他走在时代前面,为模糊难辨的未来发出预言。戴维•洛奇生活于泰晤士河以南的伦敦平原,经历了英国战后经济复苏的黄金时期,当时正逢英国战后国家教育激励计划伊始,他不止一次在回忆录中提道这一经历对他人生的重要影响。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居住在伦敦德普福特区(Borough of Deptford)的米尔马克森林小区,小区呈现出后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并且绿茵环绕,颇具文化氛围。
戴维•洛奇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英国现代都市,因此,作者将笔下的文学世界置于英国现代化成熟的历史进程中,其地理、空间、人文对洛奇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也正因为这一原因,戴维•洛奇对城市中生活的中产者显得尤为熟稔并饱含深情。探索洛奇的文学世界是对现代英国城市化、文明化的体验,是对英国中产者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英国新现实主义的致敬。洛奇的创作让我们看到小说家关注人类个体生命的复杂性,解读生存困境并破境突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表现
新现实主义作家侧重于描写外部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注重反思人类精神存在状态。围绕英国城市化进程、现代人的都市体验和大时代中的人生经历,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其自身的张力关系,刻画了已知物质世界的祛魅和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危机。经济生活的自由化使社会拜金主义情绪高涨,消费主义高涨刺激了社会的丑态,自由主义走向极端成为新的枷锁,生存困境无所不在。
个人主义致使洛奇笔下的“知识人”形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存中陷入精神困境,引发持续的心理焦虑。英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个人主义,其目标就是追求个人利益。在文学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个体和英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英国文学中的英国人形象,不乏依靠努力和勤奋,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发展,实现理想的个人奋斗者。他们相信,英国是个民主的国家,这里没有阻止个人进步的障碍,只要努力、勤奋、有志向、有信念,任何人都可以成功。但是个人主义思想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进入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繁荣时期。现代社会英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演变成对成功和财富的渴求。在这种工业价值观的影响下,一切成为商品价值交换的环节,都可以用金钱衡量。英国文学中的英国人对事业、财富、爱情的欲望被激发出来,进而陷入了被欲望诱惑的焦虑中,引发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
戴维•洛奇小说的主题围绕英国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展开。这种精神危机是“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它和现代物质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物质狂热是导火索,社会价值虚无是直接原因,传统道德的溃败是间接后果,功利主义是思想根源。在他的经典代表作《小世界》中,“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功利主义的喧嚣与狂欢中,田园诗意在现代性的倒逼下荡然无存。“世界”之人或者永无止境的追逐,或者沉溺于被人追逐的病态虚荣,柏斯和安吉丽娜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学校设立的初衷在于教育,而“小世界”之学校并不关心此类问题,英文系的教学不是在教授如何使得文明不被毁灭,而是从事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学者本应醉心学术,关注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而“小世界”之学术充满夸夸其谈的内容和毫无意义的语言。功利主义成了“小世界”的思想宣言。现代主义的人文主义危机使得洛奇小说世界中的一系列知识人遭遇行为失常、精神迷茫,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精神生活的空虚使得他们或虚度光阴、或扮演局外人的角色。他们毫无知识人的情怀,戴维•洛奇用敏锐地洞察和冷静地刻画实现了现实关怀的目的。
戴维•洛奇小说也没有回避英国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道德伦理困境。价值虚无直接导致《换位》中道德底线一再被打破与践踏,老派的英国绅士斯沃洛,和“生活在文人的野心和情欲之间的张力中”的美国教授扎普,交换了工作和生活的地点——扎普教授来到了英国的卢密奇,而斯沃洛则去了扎普教授生活的美国。作者建构故事的力度超出世人的想象——他竟让斯沃洛和扎普教授互换了家庭和妻子。迥异的文化背景,差异性的观察角度,现代与工业化的美国文化价值、进步与保守并存的英国文化价值正面碰撞。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潮流背景中,在错乱的空间、矛盾的文化价值观念、假想的伦理关系场域中上演了学术和人生的荒诞戏剧。毋庸置疑的是扎普和斯沃洛的换妻游戏是伦理失序、道德虚妄的恣意放纵。
戴维•洛奇的作品大多展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精神危机和伦理困境。他用精准化语言表达、思辨式理性分析、悖论型创作手法洞察秋毫,描述了存在困境、道德困境、理念困境、伦理困境、价值困境等心为物役的精神冲突。
二、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反思
真正的文明不限于单纯的物质的满足,而在于民族精神道德的发展。因此,戴维•洛奇并不止步于对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的剖析,他还在作品中积极探索突破精神困境、追求精神自由的方法。戴维•洛奇的反思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重建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其次,从爱的道德体验中追求新生。
突破虚妄、实现精神救赎的第一种可能途径体现在重建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这也意味着一种传统而古典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复归。欧洲近现代世界拥有最为现代的精神,其思想状态和中世纪截然不同,然而其历史记忆又与古典时代紧密相连,这一关系使得社会文化变得深邃而复杂。“一切文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理解人——不仅理解他们的事迹,而且要理解支撑他们行动的梦想与理想”。而要理解戴维•洛奇笔下的英国人的精神世界就无法忽视洛奇文学世界中折射出来的英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沿革。历史中的英国“创造了世界第一流的物质文明,但并未使工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占据支配地位,反而屈从于绅士文化和土地贵族的价值观,工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受到压抑。”19世纪以来的英国文人如安东尼•特罗洛普、狄更斯和约翰•罗斯金等都不约而同在不同时间阶段对英国社会工商业价值观保持疑惧的态度。在这种历史沿革下,戴维•洛奇也与英国社会文化价值中的科技、商业、现代因素保持距离,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更好地观察现实世界,也鞭策着他重新思考现代性中的英国社会文化价值。当然,戴维•洛奇并没有一味退缩,回到一种原始的田园的观察视角,而是仍然对现代的、商业的、文明的英国现实保持兴趣,力图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探索英国现代社会文化价值的新面目。
除了对社会文化价值保持关注之外,戴维•洛奇没有忽视从个体角度探索现代英国精神特质。现代英国精神注重个体自我实现的价值。自我实现意味着在信仰领域实现精神价值自由,对他人博爱、尽责,对自己,重己役物、心灵圆融,最终实现人的终极价值,即永恒,幸福、至善、自由。戴维•洛奇用现代城市故事重申了人生的目的是幸福,人的最高幸福或者最大快乐就是心灵的自由这一理念。他再现了人们追求终极价值的过程,并说明在这一历程中必然产生各种情感和欲望,这些情感和欲望处于被奴役状态,处于不自由之中,而心灵受理性指导,只要认识事物的必然,就能克服欲望而获得自我实现。“由于个体道德能力的软弱,导致现代人在社会道德法则与自由伦理之间难以抉择,最终陷入虚无。”戴维•洛奇敏锐地发现现代世界人类精神存在的困境,因此,他对人生的重要阶段的主体性进行研究,涵盖了青年、中年、老年阶段,致力于探求人的变化无端的行为表现和神秘莫测的精神世界。
戴维•洛奇所关注的20世纪后半叶的英国中产阶级形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洛奇对这种非理性持批判态度,他淋漓尽致地讽刺了人性中被驱使被奴役的非理性特质。戴维•洛奇的文学世界真切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的英国的社会现实,学界人的灵魂消亡,道德底线沦丧,社会文化越来越呈现出破裂的碎片。他认为飞机能越过饥荒肆虐和盗匪横行的某些地方,而伦理才能让混乱的生活恢复秩序。如果人类不想毁掉自我,就必须让自己的精神像凤凰涅槃一样重生。《美好的工作》告诉我们物质成就带给人类文明最普遍的危险在于,虽然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绝大多数人却变得更加不自由,工业时代的人不再拥有持久且坚定的责任感,精神寄托和物质依赖同速增长。个人生存被忽略,个体在追求自身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诸多方面都不得不承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只有当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养成足以让他们去完善自我的精神习惯时,物质文明才会变成真正的文明。《小世界》告诉我们,在知识和能力上的进步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天真的满足于巨大的物质成就,完全屈服于现实的虚荣,生活在现实的低层次理想中。人们不再从理性而是从现实中寻找理想,也就坠入文明和人性尽失的乐园。
启蒙主义运动兴起后,人类思想同时确立两大主题即理性与自由。十八世纪以来,英国的自由主义精神具有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双重特征,其终极含义是满足与实现人的个性。十九世纪,自由主义思潮开始注重经验与利益,主张个人自由平等权利,赞成自由放任原则。但是纵观戴维•洛奇的文学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文学主张对自由和理性有进一步解读,他认为自由并不仅仅在于无阻碍地追求自己选择的目的,而在于按照自己的理性原则来生活。所以人获得自由的前提在于能够自我决定,而不是被欲望或本能所驱使。文明进步会不断促使人向前,而精神完善才是进步的核心。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和现代人的观察,营造了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并尝试探索心灵自由、自我实现的途径。当人的心灵没有认识客观自然的必然性时,它只是外在的盲目的力量,人们往往受制于这种外在的力量,当人的心灵认识了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并把这种外在必然性转变成本性必然性,那么奴役人的外在力量就变成自身的理智力量,从而使人摆脱盲目性,获得自由,最终完成自我实现。我们在戴维•洛奇晚期的文学创作中,例如《治疗》《天堂消息》《失聪宣言》,看到了作家的尝试和解读。
突破虚妄、实现精神救赎的第二种可能途径在于从美德和爱的体验中追求新生。重建英国文化中的美德是戴维•洛奇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救赎之路。亚当•斯密曾经在《道德情操论》中高度赞扬过一般美德:谨慎、仁慈、正义、自控。戴维•洛奇的创作实际上在重提美德的意义。在英国传统文化中,他们从英伦岛屿的历史变迁中吸收了美德,这些美德来自面对海洋飓风时,耐心等待静海宁风的航海旅程;来自立足于荒凉土地、辛勤劳作的乡野生活;来自高地与荒野中的狩猎生活;来自遍布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和博物学家,还有战斗在战场中的骑士。他们沉着冷静,勇敢机智、拥有耐心和自我克制。而这一切,在现代消费主义社会被解构。戴维•洛奇深谙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本性本是高贵的存在,而现代消费社会对人本性的损害,并不意味着较强者损害较弱者,而是较弱者损害较强者。因为这类损害一定通过较强者的意志进行。这说明,较强者的意志本身有了缺陷,换句话说,较强者的意志首先损害和违背了自己的本性。戴维•洛奇笔下不乏学术界强者,但毫无意外地被较弱者损害,这是意志的溃败。例如,失去创作能力的作家弗洛比舍,离开了真实的情感,失去了想象力,一切被操纵。西方文化认为人的意志本性是上帝赋予的,本身就能够珍爱和坚守永恒不变之善。因此,洛奇后期创作中,伦理原则先于审美原则,表达出对于道德理想、善良原则的诉求。在作品中突显道德价值,不仅没有损害洛奇文学语言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相反从幽默戏谑的语言中流露出探索与思辨。
爱的体验是戴维•洛奇面对精神危机和伦理困境的新生之路。《天堂消息》中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伯纳德在宛若天堂的夏威夷重拾了信心、希望和爱。世人往往赞叹戴维•洛奇前期作品的英式幽默和戏谑,感叹于他对世人与世界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回味作品中对英国当代社会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拷问。同时,也有人认为在洛奇后期的创作中,例如《天堂消息》《治疗》等,这些作品思辨不足,没有达到“校园三部曲”批判性的高度。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戴维•洛奇在小说中流露出的“心理和道德上的回归”,这种回归摒弃了尖锐的批判,但却体现了爱感道德意识和思想力量所具有的效力。这无疑是另辟蹊径地社会关怀和历史拷问,更具有人性的温度与伦理的维度。这种创作观也是对英国历史上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沿袭,透过戴维•洛奇思想中的深层范畴,我们感受到了世事洞明后的豁达和智慧。正因为戴维•洛奇小说中逐渐清晰的普适价值观,才使得他的作品风靡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备受赞誉。纵观戴维•洛奇的整体小说创作,洛奇早期创作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焦虑,后期创作更关注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他塑造形象告诉世人只有在关爱与责任的承担中,才能走出精神困境,最终走向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道路。
结语
面对现代社会普遍的精神虚妄境况,戴维•洛奇用轻松戏谑的文字触碰到了人性张力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裂痕。他在两性对立中强调善良原则,在物欲沟壑中强调简单理念,在婚姻疏离中强调责任担当,在家庭松散中强调亲情回归。他在创作中执着的寻找生存的意义,他用真挚宽恕的爱包容现代信仰荒原中的灵魂,用自我价值实现和伦理道德重建拯救现代生存困境。戴维•洛奇关注现实,他的作品再现了虚无主义盛行后人类精神生活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危机。在他的文学世界中,伦理与责任、价值与虚无激烈冲突。而在这些概念下,我们看到戴维•洛奇对精神危机的思考与追问。信仰失落、精神荒芜、道德失序等现代社会表证急需现代道德伦理秩序的重构,戴维•洛奇用一生孜孜不倦的创作力图重申现代人文主义价值的重要意义,试图寻求更接近原初意义的本真精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