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养阴润肠汤联合揿针治疗气阴不足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2022-03-03张晓莹谢琼郑秋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小儿

张晓莹 谢琼 郑秋萍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养阴润肠汤联合揿针治疗气阴不足型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医儿科门诊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养阴润肠汤内服,并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儿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气短乏力、口干、纳呆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养阴润肠汤联合揿针治疗气阴不足型小儿功能性便秘可以有效改善各项症状,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便秘;气阴不足型;自拟养阴润肠汤;揿针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2-0049-03

小儿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约占儿科消化门诊的20% ~ 25%[1-2],其中90% 以上属于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排除结肠、直肠的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包括粪质干硬、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等,若不及时治疗,长久可影响患儿的胃肠道功能,严重者可引起肛裂或者脱肛,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3],故在临床中需积极干预诊治。本研究运用自拟养阴润肠汤联合揿针治疗小儿气阴不足型功能性便秘6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20年4月—2021年2月中医儿科门诊诊治的符合气阴不足型功能性便秘诊断的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1.5~8岁,平均(4.45±1.2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 a,平均(9.57±1.43)月。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1.3~7岁,平均(4.12±1.1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年3个月,平均(9.79±1.51)月。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6年罗马基金委员会修订的罗马Ⅳ标准[4-5]。小于4岁婴幼儿,需至少符合以下2项条件,并且持续1个月:(1)排便次数每周2次或少于2次。(2)排便疼痛或排干硬粪便史。(3)学会自行排便后至少每周出现1次大便失禁。(4)患儿有大量粪潴留史。(5)直肠内存在大团粪块。(6)排粗大粪便史,甚至堵塞厕所。4岁以上儿童需符合以下条件2项或以上,每周至少出现症状1次,持续至少1个月,并且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1)排便次数每周2次或少于2次。(2)排便疼痛或排干硬粪便史。(3)出现大便失禁至少每周1次。(4)有过粪便潴留的被动姿势或过度忍受粪便潴留的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团粪块。(6)排粗大粪便史,甚至堵塞厕所。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6]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拟定气阴不足型辨证标准:大便干结,虽有便意但无力努挣,排便后汗出气短,神疲乏力,口干少津,食少纳呆,舌红,苔薄,脉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功能性便秘气阴不足型诊断的患儿。(2)年龄在1~18岁。(3)患儿可以配合并坚持中医药治疗。(4)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药物等引起的便秘。(3)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4)畏惧揿针,不配合治疗的患儿。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每次2片,3次/d。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

1.5.2 治疗组 予中药汤剂自拟养阴润肠汤联合揿针治疗。中药处方如下:白术10~15 g,麦冬8~10 g,玄参10~12 g,生地黄8~10 g,火麻仁10~15 g,白芍8~10 g,瓜蒌仁8~12 g,陈皮3~6 g,枳壳6~8 g,甘草3 g。加减:伴见腹胀腹痛者,加厚朴、大腹皮;食滞较重者,加鸡内金、莱菔子;气虚甚者,加黄芪。以上中药剂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酌行加减。每天1剂,水煎煮至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

揿针治疗:(1)选取规格为0.25 mm×1.3 mm揿针(华佗牌)。(2)选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3)操作方法:用75%的酒精消毒所选穴位皮肤,将揿针针尖对准穴位垂直按下,揿入皮内,按压胶布使其固定。留针24 h,嘱家长在留针期间按揉埋针部位3次,每次2~3 min,24 h后用镊子夹持胶布拉出,隔天更换1次揿针,4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改善情况,根据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感、气短乏力、口干、纳呆等几个方面自拟中医证候积分表,根据程度分为0分(正常),1分(轻),2分(中),3分(重),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量化评分。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拟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较前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感、气短乏力、口干、纳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来,小儿宅在家活动减少,加上饮食结构的改变,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包括有饮食习惯、肠道功能失常、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不良排便习惯等[9]。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大多采用缓泻剂、微生态制剂等[10],虽能一定程度改善症状,但便秘容易反复出现。中医可发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能从根本上调理小儿的胃肠功能,方法多样,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古籍对于便秘的相关记载较多,属于“大便难”、“阴结”、“阳结”、“脾约”、“便秘”的范畴。饮食、情志、正气亏虚、热病燥热内结等都可引起大肠津液匮乏,传导功能失常而引起便秘。小儿脏腑柔弱,脾胃素虚,易为饮食所伤,脾运失司,气机郁滞,积滞内停,郁久化热,耗伤阴津,肠道失于濡润,传导失常而出现便秘。饮食停滞,气滞日久,则加重脾虚,气虚无力推动,脾胃升降失宜,便秘迁延难愈。本病病程长,若反复使用苦寒峻下药物,则可致阴伤更重,从而形成气阴不足之证。因此笔者临床上选取增水行舟之剂——增液汤为基础方加上益气健脾、润燥通便之药以治之。自拟养阴润肠汤中重用生白术益气健脾,《本草正义》:“白术富有膏脂,故苦温能燥,亦能滋润津液……万无伤阴之虞”,既可健脾助运,又可益气润肠。麦冬、玄参、生地黄三药甘苦咸寒同用,养阴增液润燥,寓泻于补,使大便得下。火麻仁、瓜蒌仁质润多脂,润燥通便,火麻仁还兼有益脾补虚的作用,如《本经》:“补中益气,久服肥健。”兼顾了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瓜蒌仁除了润肠,还可宣降肺气,肺肠同调,表里兼治。白芍养阴敛津,理脾润燥。枳壳辛行苦降,行气消积导滞,陈皮理气健脾,助运脾胃,两药共用以调畅胃肠之气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润燥通便之功。故可有效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降低各项证候积分。

揿针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皮内针类型,揿针疗法是将揿针刺入并固定于所选腧穴部位,进行长时间的留针,从而对机体产生微弱而持续性的刺激,可以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调整阴阳,已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疾病。揿针操作简单,疗效持久,痛感小,特别适合畏惧针刺的儿童。本研究所选天枢为大肠募穴,可升降气机,通达上下;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两穴俞募相配,调理气血,疏通腑气,利于大肠功能的恢复。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能升能降,为疏导胃气之枢纽,《通玄指要赋》载:“三里却五劳之赢瘦”。刺激足三里可调节胃肠功能,补虚扶正。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合治内腑”,通腑化滞,调理肠胃。

本研究采用中药联合揿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跟對照组相比能有效改善各项症状,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安全无痛苦,更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8):629.

[2]江米足.小儿功能性便秘与罗马Ⅲ标准[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19(5):284-286.

[3]张玉霞.小儿推拿联合加味黄芪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便秘4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4):67:68.

[4]RAO S C,ADIL E B,GIUSEPPE C,et al.Anorecta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16,150(6):1430-1442.

[5]BRIAN E L,FERMIN M,LIN C,et al.Bowe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16,150(6):1393-1407.

[6]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9-133.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7.

[9]李倩,井夫杰.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5):766-769.

[10]赵祥光,李江全.小儿便秘的病因和中西医治疗[J].光明中医,2020,35(4):598-600.

(收稿日期:2021-10-14)

猜你喜欢

功能性便秘小儿
小儿难养
瑶医火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超声中频同步电疗法联合朱氏一指禅推拿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复方嗜酸乳杆菌对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观察
排便技术训练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