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落实方法

2022-03-03卜凡昌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逐步意识到“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使用意义,并开始尝试运用相应的教学理念。文章以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活动丰富和教学评价丰富为切入点,分析了“教学做合一”模式和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方式,试图通过该教学理念来提高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語文阅读素养,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1-0015-02

引  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它以生字词的教学为基础,尝试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来培养语言认知能力和理解力。由于阅读模块是必考模块,很多教师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将课程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技巧的探知和阅读经验的传授上。但实际上,在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各项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情境教学,布置阅读任务

许多学生之所以对阅读学习无法提起兴趣,是因为他们与阅读文本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没有探知阅读材料的欲望。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倘若对阅读活动不感兴趣,那么相应的教学便无法顺利开展。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进入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将阅读任务以情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将阅读任务以情景化方式呈现出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一,情景化的呈现方式能够使原本只存在于文字中的虚无情感和人物形象变得具象化,而小学生原本就较擅长使用具象化的呈现方式来思考问题。因此,情景化的阅读任务呈现方式与学生的思考方式不谋而合,能够很快被学生接受。其二,情景化的呈现方式能拉近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亲切感。倘若教师在选择情景化呈现方式的过程中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会对阅读材料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1]。

为了达到这样的课堂呈现效果,教师在对阅读任务进行情景化呈现时,务必找好切入点。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安门广场》这一课时,学生若并不在北京地区,也从未有过去北京旅游的经历,对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会感到很陌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丧失阅读和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收集与天安门广场有关的影视片段,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这种具象化的影像呈现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能使学生进入影视片段营造的氛围中,认识到天安门的建造历史和体现出的民族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阅读和探究这篇课文。这便是阅读任务情景化呈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调整甚至转变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任务细化,促使自主阅读

要想最大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借助个性化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将教学任务细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方式的完成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已经养成了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的习惯,那么教师所提供的个性化阅读指导意见就能够在学生的阅读训练中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倘若学生并未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即便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意见,学生也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课下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也会通过强制性措施或语言劝导等方式来让学生阅读,但往往收效甚微。这类措施之所以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转变对阅读活动的态度。如果教师强制让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学生是无法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阅读,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划分成小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筛选阅读材料,并根据文本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任务,使任务体现出层次性。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任务,并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丰富内容,增强课堂体验

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精髓。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割裂开,这要归因于教师陈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将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

为了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拓展性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相应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尝试将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声音有更多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录音设备将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录下来,并在下一节课上展开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二)合理设计,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所有学生视作一个施教的客体,以相同的标准來评价每位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教师由于在日常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进行详细的阅读指导。但通过学生的阅读汇报展示和在集体活动中的个人表现,教师可以以简短的语言和直接的方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给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阅读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弥补自身阅读中的不足。这样一来,教师便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比如,有些学生较喜欢阅读故事性强的文本,对科普性读物不感兴趣,这种明显的阅读偏好会影响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一部分学生挑选有趣的科普性读物,提高其对科普性读物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

三、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个性指导,突出差异性

教师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评价学生,同时不应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倘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以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指导思想来对待每位学生。

(二)全面评价,完善自我认知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完善自我认知,如此才有可能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可以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日常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并据此来优化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进度。这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之一,能够让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反省自身的日常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不仅符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还能让教师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不断完善自我,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运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张晓丽.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4):40-41.

作者简介:卜凡昌(1980.5-),男,江苏丰县人,任教于丰县宋楼镇中心小学,本科学历,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