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与心理健康

2022-03-02杨文坚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幸福感个体量表

杨文坚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科学探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该领域的研究者和理论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人类的力量[1]。研究表明,某些人类的力量,如勇气、希望和乐观,可以作为心理障碍的缓冲器。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Snyder希望理论的发展,关于希望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作为一种心理力量,人们对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希望在保持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据支持希望和积极发展的其他指标之间的联系,如积极的影响、自尊、乐观和生活满意度。同时它也与一般失调呈负相关。目前,全球有10-20%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探讨希望的力量与应用将可以更好的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往的研究虽有对希望理论进行介绍,然而关于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却没有专门的文献。因此,本文首先对希望进行了一个总体的介绍,然后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接着论述希望疗法在人群中的应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2]。

二、希望的基本介绍

(一)希望的界定

与希望相关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被引入心理学中。早期的希望理论将其概念化为一种单向的激励力量,例如,Stotland将希望描述为“对实现目标大于零的期望”。Dufault和Martocchio则认为希望更为全面,是反映了相关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系统。Snyder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希望的概念,提出了迄今为止最著名、最为广泛接受的希望理论。他将希望定义为“一种感知能力,它可以获得通往预期目标的路径,并通过动力思维来激励自己使用这些路径”。

(二)希望理论

Snyde 的理论包含了希望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目标(Goals)、动力思维(Agency Thinking)和路径思维(Pathways Thinking)。基于人类行为是目标导向的假设,一个人对目标的认知是希望理论的中心。目标被概念化为情感的主要来源,积极情绪产生于对目标的实现或朝着目标前进的感知,而消极情绪产生于对目标失败或偏离目标的感知。面对朝着目标前进的负面反馈时,希望高水平的个体倾向于保持希望,而希望低水平的个体则会降低希望。动力思维,被定义为“人们对于他们开始并继续朝着那些目标选择道路的能力的想法”。动力思维激励个人发起和维持朝着他们的目标的路径运动。路径思维反映了一个人识别和发展实现目标的途径的感知能力。目标越重要,面临障碍的可能性越高,希望水平高的个体就越有可能发展更多的选择。

Scioli的希望网络理论是一个“深层结构”,从上到下的垂直运行是每个通道的发展根源及其与其他通道的相互作用。垂直跨度类似于五层基础,从生物动机和遗传天赋到社会和精神元素。Scioli等人将其分为了五个水平:与希望有关的动机和支持、希望特质(“希望核心”)、信仰系统以及希望的行为。与任何基础结构一样,较高级别的强度取决于较低级别的坚固性。例如,适当的依恋系统(级别1)促进基本或主要信任(级别2),从而产生更大的次级信任(级别3),导致更强的信仰发展(级别4),转化为适应性的每日希望响应(级别5)。 希望基础的第一个水平由与掌握、依恋和生存有关的生物动机系统组成。第二个水平则是与家庭、文化和精神信仰相关,除了自我和社会之外,人类还通过宗教和精神信仰寻求保障。希望的第三个水平由三个特征群组成:第一组是由掌握和依附元素铸就的,包括“希望的意志”、与目标相关的信任、中介的权力和认可的承诺;第二组希望特质源于依恋动机,关系信任是建立在公开和披露的基础上的;第三种希望特征是面向生存的,包括以生存为导向的信任、管理恐怖的能力和一种象征性的永生感。第四个水平则是个人的信仰,一个人可以通过掌握和依恋、通过依恋和生存或者通过接受所有三个希望动机来培养信仰。第五个水平是希望的行为,希望不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期待,它还包括对行动的承诺和一种与之相关的、以“强烈的认知”为特征的深情语调。

(三)希望的测量

关于希望的测量,目前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并已发展出多个问卷,其中以Snyder等人编制的问卷使用最为广泛,较为成熟可供使用的量表主要有:状态希望量表(State Hope Scale,SHS)、幼儿希望量表(Young Children’s Hope Scale,YCHS)、儿童希望量表(Children’s Hope Scale)和成人希望量表(Adult Hope Scale,AHS)。状态希望量表、幼儿希望量表和儿童希望量表都有六个项目,包括两个分量表:路径和动力(各三个项目)。成人希望量表则包含了12个项目,其中4个评估路径、4个评估动力和4个填充项。国内学者赵必华对儿童希望量表进行了编制和检验,任俊等则对成人希望量表进行了翻译,郑日昌、陈灿锐等对成人希望量表信效度进行了检验。

三、希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近的健康心理学研究已经不再只关注消极的预测因素,而是开始探索积极心理构念的作用。希望已经被证明在面对逆境时具有保护作用,尤其对于那些临床患者,希望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正常人群。根据Peterson的研究,希望作为一种属性和激励因素,维持和发起针对目标的行动,与成就以及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关。希望还影响一个人对疾病和疼痛的感知,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被视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风格,影响人们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危机。Chen在其研究中,控制了年龄和疾病阶段之后,发现更高程度的希望与更低程度的疼痛显著相关。希望较高的个体比希望较低的个体表现出更强的疼痛耐受力,希望越高,咳嗽就越少,而咳嗽也是肺癌幸存者的致残症状之一。希望也是预防心理障碍和促进各年龄段癌症幸存者积极幸福的重要因素,希望可能对理解肺癌的症状和心理调节很重要。Herth还指出,对癌症的反应受到应对资源和希望的影响。更有希望的患者可以寻求缓解晚期癌症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的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抑郁症状(例如同化应对),Li等人的研究发现希望有助于改善子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希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一种衡量标准,生活满意度代表着对一个人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研究表明,希望缓和了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后来的内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希望作为一种力量,可以缓冲急性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在成年人和青少年样本中,希望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3]。Rock,Steiner,Rand和Bigatti发现希望是乳腺癌患者婚姻满意度的重要保护因素,与那些具有较低这些特质的人相比,那些烧伤、关节炎和癌症的人,高水平的希望与更好的生活质量有关。此外,希望可以激励受创伤的青少年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不确定或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实现适应目标,提高生活满意度。Zhou,Zhen和Wu发现希望在感恩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感恩可以通过希望间接地、积极地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在灾难发生后,青少年可以重建对生活的理解,内化一种新的生活意义,从而体验到更多的生活满意度。

Snyder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表明,充满希望的想法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情绪[4],这些情绪被证明是通向幸福的其他方面的基石,Magaletta和Oliver等人也强调希望预示幸福。研究表明,希望能促进更高的幸福感,有助于发起和维持朝着长期目标的行动,包括灵活管理可能妨碍成就的障碍。因此,希望为增加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而个体在希望方面的差异似乎是幸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友谊群体的希望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幸福指数和生活目标之间的积极联系完全是由希望来调节的。Green,Oades和Grant在一项测试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生活指导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生活指导项目中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希望而提高,个体高希望的存在一般支持主观幸福感。从状态希望和特质希望的整体观来看,这两个因素似乎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实质性的整体影响。Ciarrochi等人的数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希望是一种可塑属性,能够促进青年的积极发展。

四、希望疗法的应用

Snyder的希望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导致了旨在系统地增加病人希望的具体干预的发展。这些干预分为几个共同的组成部分:首先,治疗师提出希望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将希望描述为与追求目标相关的认知构建,对动力和路径思维的说明,以及对障碍和它们可能引发的负面情绪的讨论。然后,治疗师帮助来访者确定有意义的目标,目标识别可以通过鼓励个体反思他或她在各种“生活领域”(如学校、工作和关系)中的满意度来实现。在来访者确定了与个人相关的目标后,治疗师和来访者产生了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通过将目标分解为更易于管理的部分,预见障碍并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计划替代路线,可以增强对路径的认知。最后,治疗师以来访者的动态认知为目标,通常是通过叙述或讲述个人故事。

目前关于希望疗法的实证研究已越来越多,Cheavens等人评估了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希望小组治疗。八个阶段的干预集中在目标设定,使用心理教育、家庭作业和小组过程。结果显示,在焦虑、生活目标和自尊方面有更大的改善。当将希望作为治疗结果的预测因子时,治疗前的希望得分和希望改变得分都可以预测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改善。Howell,Jacobson 和Larsen(2015)研究结果表明,以小组为基础、以希望为中心的咨询干预可能有益于病人的心理功能,在其两项研究中,最有力的发现是干预前后幸福感的增加。这些变化体现在幸福的整体衡量——积极心理疗法清单——以及快乐、参与和意义的分量表。

Herth对希望的概念化则极大地影响了健康心理学、护理和医学领域。与Snyder不同,Herth主要关心的是人们未来的目标,因为他们与应对疾病、人际关系的丧失或其他心理和生理压力有关。基于对癌症患者、患有绝症的成年人和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的几项横断面和纵向研究,Herth确定了与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相关的希望的三个维度:第一,“认知-时间”维度,在概念上与Snyder的动力思维相似,它指的是个体相信他们能够现实地实现期望的目标或结果;第二,“情感-行为”维度,在理论上与Snyder的“路径”部分相似,它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计划或行动能够实现目标的信心;第三,“从属-情境”维度,这在Snyder的模型中没有相应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精神支持和归属感。

猜你喜欢

幸福感个体量表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