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2022-03-02向春梅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汉字传统

向春梅

(四川省苍溪县东青镇禅林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1)

众所周知,语文在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重点学科,是诸人文学科的基础,有着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普及过程中,语文教学同时也担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同时也成为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系统阐述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以便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内容

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能够较好地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上所要讲授的知识和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虽然对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提升是足够用的,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是一项基础性的综合学科,是通过其提升学生各项能力最基本的基础工程。我国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授课程内容,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能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价值。但是单纯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这就需要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一定程度上的传统文化和课程,将多讲述的内容相互衔接,作为课外的拓展内容,或者在课上为学生进行细心的讲授,通过传统文化的故事来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做到了培养了人才。

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能够做到应用汉语言能力,如何将汉语言真正行云流水的运用下来,只凭简单的了解语文知识模块是不够的,而要通过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串联,让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自信,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开始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只有做到认同不抗拒,才能真正实现对汉语言的运用。

(二)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并不是一种大家每天强调自己文化有多强盛,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通过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建立文化自信。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当强劲,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如果我国青年一代未来的栋梁之才,不能够较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自信,发生了价值方面的偏颇,这就会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增强文化自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

既然增强文化自信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那就需要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见缝插针的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异和强大,这才能够让当代青年真正地具有文化自信,真正从内心审美方面获得欣赏。就比如,人们对一件事了解颇少的时候,就如同馆中窥豹,并不能观其全貌,也并不能意识到他的伟大之处;当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加了解时,就能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并不只能局限于几个部分,而是要从全方面来抓好传统文化的弘扬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一)对汉字进行识字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最基础性的要求。如果不能很好的认识汉字,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了。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做到对字的基础性了解,不仅要做到识字,也要做到会写字,并且理解字的含义,这样才能够掌握汉语言最基本的知识。要做好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在其中穿插中华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准确方便的记住字的含义,培养学生掌握汉语字的能力。老师在教授学生字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采用象形的识字方法。中国的汉字,都是由图案经过甲骨文一步一步的演变而来的,汉字的形状和其代表的意义往往有着相关的联系。

比如说“山”字,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认识这个字的时候,在黑板上画一座山的形状,然后提问学生黑板上画的图案是什么,在学生给出是山的肯定答案后,再告诉学生这个字其实就是山字,山的图形和汉字是十分相似的。在让学生掌握了山字之后,也可以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山的形状和图形是相似的,由此来引出我国象形文字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入了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学习了历史文化,其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互相构织出知识体系网,让学生的记忆力也更加牢固,让学生的传统文化敏感度也得到了提升,这样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对阅读能力进行提升

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要学好语文,就先要读好文章。阅读能力的相关教学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读物。对于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提升,我国新课标下的教材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我国的教材中有许多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或诗篇。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为例,在教材刚开篇就有着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两首诗。用浅静明白的诗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之后又有类似于守株待兔一类的寓言故事,自用故事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诗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不是枯燥的,还是有很多趣味性的。

同时,在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则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肆输出。首先是三首脍炙人口的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也让学生意识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怎样的度过,这也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输出。而后通过课文的形式讲述了中国的纸是怎么发明的?赵州桥是怎样建造的,让学生意识到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不易与厚重。最后在综合性学习中。还为学生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进一步了。也就是说部编版的教材就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传播奠定了极其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就要站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力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

(三)加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一直以来被教师看作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语言的输入之后,要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进行语言的输出,只有学生真正的进行了写作才能够展示自己所获得的语文能力,展示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在教授写作过程中也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很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作文中进行运用。

在写作的教学中离不开素材的积累,那么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张手你也来。同时教师不仅要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写作内容,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指作为内容出现在作文中,是无疑就有牵强附会的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的以宣传与弘扬,展示自身所获得的传统文化,以自己的写作目的以其为主题,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学生写作的有机结合。在教师教授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先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成语,通过这些成语解释后面的典故,通过典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故事。成语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写作中的应用,几率都是极大的,所以这就能帮助学生很好的对写作进行完成,在学生了解了简单的成语之后,可以教授学生较难的成语或者教授学生寓言故事在教授学生故事的同时穿插中华传统知识。比如说在讲述了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纪昌为什么要学射射箭是什么,从而引出中国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就使学生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知道了姬昌学射的故事,也了解了纪昌学射身后的文化背景。这就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了学生写作的一大重要助力,学生也不会对此产生厌烦心理。同时通过这个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学到人生的道理,学到古人的智慧的精华,培养学生的人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组织相关语文课外活动

在课堂上学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后,教师也不能忽视在课外活动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要做的就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要注意到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日渐成熟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从课外活动方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就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要让学生不在局限于教室中,而是走向社会。教师其实在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做的有很多,比如说定期的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等。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介绍,这件物品是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哪个朝代?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让同学们通过对于博物馆的相关文物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厚重感,认识到历史是由什么组成的。

除了对一些历史性建筑和场馆的参观,教师还可以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就是应该了解到,对于学生而言放假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可以不用拘束在课堂中,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好假期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等等。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背后是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在的是有着文化的积淀的,这就达成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较为有趣的活动。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的同时,为学生们讲授端午节的背后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在包粽子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粽子上面要绕上彩色丝线?学生也许可以回答,也许不可以回答,但是无论怎样也让学生意识到了包粽子的丝线,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吃掉百姓们送给屈原的粽子,从而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到了端午节背后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们讲授屈原的事迹,让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学生们的成长。同时包粽子比赛这件事,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对学生的教学是有益而无害的是能够填充教学内容,让教师的教学更加丰富完整的,是能够更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感的。

(五)强化识字写字教学,发挥语言文字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关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性一环。从小学一年级学生们掌握汉语拼音后,就要紧接着学习汉字的偏旁和部首,通过开展汉字教学,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点滴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精心设计,使小学生在识字写字时,就能领略到丰厚的汉字文化魅力。毋庸置疑,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成长阶段,思维相对活跃,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们的识字量,通过开展传统典籍阅读,将《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古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发扬,使学生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童年起就使学生们塑造崇高的精神文化素养。对于写字教学而言,由于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教师要充分发挥汉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们理解汉字的组成结构。

例如,当学习书写带有“言”字旁的汉字时,在学习书写之前,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们与言语有关的字都带该偏旁,以便使大家能够理解“说”和“话”等字的构成规则。针对汉字的象形文字功能,教师更要让大家了解汉字发展的历程,进而使其感悟到汉字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增强学生们的认真书写汉字之意识,提醒和鼓励学生们从小就要努力锻炼写一手好的中国字。例如,在专门的写字课上,教师要给学生们讲解汉字规范化的笔顺和整体结构,对于“人”这个字,要指引学生们写出方块字的形象,这一撇一捺的筆画看似简单,但下笔控笔都要有力度,方能成就美观字体。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对汉字的构成和书写有一个全新、清晰甚至是完整的认识,进而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文化有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

小学语文是一门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多方面的考量。而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总是无法避免的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小学语文真正做到培养人才,让学生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培养正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积淀,让学生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故事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强大,让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文化自信,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月亮总是圆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授的时候,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语文各项素质提升的时候,要以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输出。同时,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一张能够串联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学各项知识的网,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步进行,互为补充,互相巩固。

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也必须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也有着不同的创新,所以教师应该因势而变,随着时代的步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要结合时代特征,弘扬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正能量的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从小学就打好基础,成为拥有爱国情怀又有用于家国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汉字传统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