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2022-03-02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流亭小学王永欣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流亭小学 王永欣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天河小学 张 华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也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以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欢迎,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种教育模式的有效运用,可将情境、语境和作文学习充分融合,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加强其语言应用水平,继而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为之后学习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引进“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无论对学生发展还是对教学质量提升,均具有现实意义。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基本内涵
若想有效运用“作文先导式”这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和水平,就要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基于概念分析,“作文先导式”是指在写作开始之前,教师以写作主题为基准,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明确写作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合理安排、设置写作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种教学模式可视作体验式教学。相对以往教学模式而言,先导式教学所具备的明显特征体现在分析和体验层面。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对作文展开结构性的讲解和阐释,或者传授学生行文规律。而关于写作具体内容,普遍由学生自主安排。在这一教学环境下,多数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安排较为迷茫,对文章材料的安排也缺乏合理性,因此,他们所写的文章犹如流水账,缺乏具体思考,更谈不上艺术加工。而借助“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便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情境,并构建生活情境与作文的关系,以关系构建为基础,深入讲解作文材料安排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技巧,使学生明确如何写作、写什么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小学阶段“作文先导式”教学现状
一般来说,“作文先导式”包括两类,即基本教育方式与变式教育方式。一方面,基本教育方式是将学生置于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真正打破了传统写作中作文与识字、朗读间存在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听课、阅读、朗诵以及写作的方法技巧。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词,进行听课、阅读与朗诵的课程教学。而后围绕文章核心主旨布置相应写作任务,确定作文主题。在写作完成后,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自由交流和互动,将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另一方面,变式教育方式是逐渐从基本教育方式演化而来的,包括两种教育模式,即沟通表达型与阅读拓展型。首先,沟通表达型教育模式主要运用在低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强调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和同学深入交流沟通,将自身感想与经历化为文字写在文章中,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其次,阅读拓展型教育模式是以拼音与识字为基础的,可切实满足小学阶段学生对写作的多样性需求,普遍运用在高年级写作教学中。
三、小学阶段“作文先导式”教学应用
(一)在叙事类作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语文写作包含诸多作文类型,叙事类作文便是其中之一。对于这类作文写作而言,多数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对这类文章缺乏正确认知,所写的文章难以突出重点,导致作文质量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叙事类作文应突出的内容了解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叙事类作文需要表达哪些内容。恰恰是此种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小学阶段学生所写的叙事类作文质量难以明显提高。借助“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开展叙事类文章写作教学,能有效转变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例如,在“难忘的小事”主题教学中,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那么语文教师普遍会讲解叙事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而后为学生确定具体文章写作题目,组织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写作,其最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采用“作文先导式”教学,语文教师并不会要求学生直接进行写作,而是引导学生回忆,通过问题引导法进行写作教学。比如,语文教师提问学生:“哪件事情使你难以忘记?”这时学生便会回忆自身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是学生能详细记忆的事情,对其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在学生回忆和思考后,语文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此事对你而言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此,学生会进行深度思考。而后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这件事让你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件事如何发生以及最终结果如何?”依托于语文教师的连续提问,学生可切实深化对这件事的回顾与情感体验,从而更为详细、精确地回忆整件事的经过。此外,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可给出文章题目,引导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和答案展开写作。通过此种教育模式,学生能对教师所提的先导式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对这件事的认知会更深刻,从而在写作中能有清晰的思路,写作内容也会更丰富,最终写作质量会明显提高。
(二)在人物类作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人物类作文在小学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较为常见,多数学生在人物描写的过程中,普遍注重两点,即样貌描写(身高、五官)与外在描写(穿衣打扮)。从写作视角来说,这两方面写作内容并不存在明显问题,但此类人物作文缺乏一定深度,可读性与思想性不足。究其原因,小学阶段学生尚未把握彰显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作文先导式”教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会获得明显改善,且学生在人物类作文写作方面的问题也会得到显著改变。例如,在“我的父亲”这一主题教学过程中,传统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普遍会以“我的父亲”为基础进行相应写作介绍,旨在让学生丰富自身写作内容,而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彰显人物特征。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引进“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通过具体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向某位学生提问:“你的父亲好不好?”此时学生回答“好”,而后教师又提出问题:“你的父亲好在哪里?可否具体说说?”此时,学生会深度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回忆会明确其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以及其他表现父爱的事情,在后续写作中也会明确如何安排写作内容与彰显父亲特点的写作方法。基于师生互动角度,教师所提问题并非毫无目的,而是具有明显的目的的,以教师的问题为基础,学生会回忆诸多关于父亲的细节。在人物类作文写作过程中,最能彰显情感因素的就是细节。以“作文先导式”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深化感悟与体验,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在小学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并非教会学生写哪些内容、如何写,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应该写哪些内容、如何写。在学生思考有所深入后,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考加以总结,同时针对人物类作文写作形式展开分析。这种教学形式可使学生明确人物类文章写作方法与结构,明确人物类作文写作过程中内容安排层面应注意的各项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亦会深刻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在实际写作中深刻思考,最终写作思路与文章层次、结构等均会更加清晰,文章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这对小学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写作教学要求,所以学校与教师应推动小学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小学阶段学生感悟生活、进行学习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应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真正引进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